簡介
黃河流域兩岸地帶培育的大紅棗,學名"木棗",是山西四大名棗之一。自古以來就被列為“
五果”(桃、李、梅、杏、棗)之一,歷史悠久。大棗最突出的特點是維生素含量高。在國外的一項臨床研究顯示:連續吃大棗的病人,健康恢複比單純吃維生素藥劑快3倍以上。因此,大棗就有了“天然維生素丸”的美譽。紅棗為溫帶作物,適應性強。紅棗素有“鐵桿莊稼”之稱,具有耐旱、耐澇的特性,是發展節水型林果業的首選良種.
科 屬
域:真核域 Eukarya
界:植物界 Plantae
門: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鼠李目 Rhamnales
科:鼠李科 Rhamnaceae
屬:棗屬 Ziziphus
種:棗 Ziziphus jujuba Mill.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小枝成之字形彎曲。有長枝(棗頭)和短枝(棗股),長枝“之”字形曲折。葉長橢圓形狀卵形,先端微尖或鈍,基部歪斜。花小,黃綠色,8-9朵簇生於脫落性枝(棗吊)的葉腋,成聚傘花序。核果長橢圓形,暗紅色。花期5-6月,果期9-10月。葉互生,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鋸齒緣,基出3脈;托葉成刺,長刺直伸,短刺鉤曲。腋生聚傘花序;花小,黃綠色;萼片5,較大;花瓣5,條形;雄蕊5枚,和花瓣
對生;心皮2,合生,子房上位,2室,每室1胚珠。核果長圓形,果核兩端尖,通常僅1枚種子發育。花期5~6月,果期9月。我國特產,主產黃河流域沖積平原,全國各地均有栽培。為我國主要果樹和木本糧食樹種。
生長習性
暖溫帶陽性樹種。喜光,好乾燥氣候。耐寒,耐熱,又耐旱澇。對土壤要求不嚴,除沼澤地和重鹼性土外,平原、
沙地、溝谷、山地皆能生長,對酸鹼度的適應範圍在pH5.5-8.5之間,以肥沃的微鹼性或中性砂壤土生長最好。根系發達,萌櫱力強。耐煙燻。不耐水霧。
棗在我國的文字記載就有三千多年。關於棗的最古老的著述大概出現於《詩經》,在《詩·豳風·七月》中有“八月剝棗,十月獲稻。”
《魏風》中有“園有棘,其實之食。”《小雅》中有“營營青蠅,止於棘。”《秦風》中有“
交交黃鳥,止於棘。”棘,指的就是棗樹。儒家經典對棗的記述更為詳盡,《周禮·天官·籩人》里講“饋食之籩,其實棗、鹵、桃、
榛實。”《儀禮·聘禮》中說,棗、栗還是古代諸侯相互借路相互問候之際,帶給掌管朝覲官員的禮物,用兩個容量各盛一斗二升的上邊有蓋的方竹簋,一個裝滿棗,一個裝滿栗,一齊獻上。《儀禮·既夕禮》上說,在土葬前最後一次哭吊的晚上,祭品種要有
棗糗、栗脯。《儀禮·特牲饋食禮》和《儀禮·有司》中講,諸侯及下邊的官吏——士,每月初一祭廟,祭品種除有規定的牲畜外,均有棗和栗,而且棗栗由誰擺放,都有講究。再以後《戰國策·燕策一》記載:蘇秦遊說六國時,對燕文侯說“南有碣石、雁門之饒,北有棗栗之利,民雖不由田作,棗栗之實,足實於民,此所謂天府也。”這說明棗是當時燕國北方的經濟命脈,是帝王考慮治國安幫國策的依據之一。對於棗樹的栽植培育,《廣物博志》有記載:“周文王時,有
弱枝棗甚美,禁止不令人取,置樹苑中。”《齊民要術》的記載更為詳實:“選(棗)好味者,留栽之,候棗葉始生而移之。”“棗性堅強,不以苗掠。” 《爾雅·釋木》是我國第一部記錄解釋棗品種的書,其記錄的周代棗品種已有壺棗、要棗、白棗、酸棗、齊棗、
羊棗、大棗、填棗、苦棗、無實棗等十一種。到元代,《打棗譜》中記錄定型的棗品種多達七十二種。到清代乾隆時期,《植物名實圖考》所記錄棗品種達到了八十七種。
可以說,從古代採食果腹到後來種植,從古代給王進食之品到諸侯相互問候禮品,以至到儒家“
三禮”(即喪禮、
葬禮、
祭禮)用品、明 清時期皇室供品,再到後代隨著經濟發展人們有意識地大規模種植,棗作為果品在政治、經濟、生活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
在幾千年的生活生產實踐中,棗樹與棗鄉人結下了不解之緣,人們種棗、管棗、用棗、變著法兒吃棗,也寫棗、誦棗、唱棗、畫棗,棗就 慢慢進入和融入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並逐步形成了棗文化。棗的思想、棗的文化與棗鄉的風物人情、民間風俗水乳交融,棗文化便在歷 史長河中隨著歷代傳承越積越厚,變得豐富寬博,從不同層面、不同寓意、不同程度反映著人間萬象。
棗文化主要表現在文藝、政治、經濟、哲學以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棗樹與歷史、文化、民俗,與戰爭、政策、古今名人,與農業、工業、旅遊業,與人名、地名、日常生活等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處處都留下了棗文化的痕跡。描寫棗或者與棗有關的文學藝術作品是棗文化的靈魂,主要包括有關棗的傳說、故事、小說、詩詞、散文、戲劇、成語、
謎語、
歇後語、對聯、笑話、
繞口令、寓言、
格言、諺語、繪畫、 攝影、雕塑、歌曲和器樂等。
棗被歷代詩人寫入詩辭歌賦中,詠頌棗樹的詩文比比皆是。透過這些詩文,我們就穿越了時空隧道,能夠盡情領略先前棗鄉風光、感受歷 史滄桑、回味故人先賢和當代人愛棗的情懷。唐朝詩人
李頎吟詠“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末落桐蔭長”,唐代另一著名詩人劉長卿詩云“行過大山過小山,房上地下紅一片”,宋代詩人
張耒寫到“棗徑瓜田經雨涼,白衫烏帽野人裝”,清代慶雲縣令
桂山吟到“正是晴和好時節,棗芽初長麥初肥”,另有詩人也寫到“叢林騰赤霞,千家射雲紅”,當代詩人更是發出讚嘆“漫漫秋風夕照中,婆娑一樹萬珠紅”,悠然和諧的田園風光躍然紙上。宋代大詩人蘇軾任徐州太守時欣然作詞《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
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表達了他對雨後農村新景象的喜悅之情。 清代詩人
崔旭寫到“河上
秋林八月天,
紅珠顆顆壓枝園;長腰健婦提筐去,
打棗竿長二十拳”,又有詩人寫到“春風已過又秋分,打棗聲宣隔隴聞;三兩人家十萬樹,田頭屋脊曬雲紅”,
金秋時節小棗豐收的景象如聞其聲,如觀其景。清代李魯“添得棗林路欲歧,行人道是舊西溪。
紅綾車慢梨花水,風暖沙柔陷馬蹄”的詩句描寫出了棗園的旖旎風光。在抗日戰爭年代,肖華司令員在其創作的《魯冀邊進行曲》中慨然唱道“不怕二百個據點的敵人瘋狂掃蕩,任它從橫的公路網,離敵人三五里宿營,不怕吃的是樹葉和棗糠,永遠站在我們的崗位上,環境越困難越是我們的光榮;同志們,我們要乾到底,我們一定要勝利!”表達了我軍區子弟兵
抗戰到底的堅強意志和無產階級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山西十大名棗
呂梁木棗
木棗是山西省的主栽品種,栽培歷史已有1300多年,主要分布於晉西黃河沿岸的臨縣、
柳林、石樓、永和縣。這裡海拔高、氣溫高,日照強、氣候乾燥,有利於紅棗的生長的糖分積累。柳林木棗年量達5000萬公斤。其特點是:核小、肉厚、糖分大、耐儲存、宜運輸。木棗新鮮時甜中含酸,脆而可口,曬乾後肉潤強油,糖絲長亮,其營養價值豐富,在百克棗中,含蛋白質3.3克,脂肪0.4克,含有鐵、磷、胡蘿蔔素等各種元素,具有健脾、安神、補氣、補腎等藥性作用。
板棗
板棗主要產於
稷山縣的城關、化峪、下曲3個鄉鎮。 果實皮薄、肉厚、核小,肉甘甜,為扁圓形,略帶上寬下窄狀,故名板棗(當地“扁”
音位“板”音),成熟後為黑紅色,果肉白綠色,制乾後的好棗,皮無皺摺,豐滿有彈性,肉淡紅色,即使壓扁仍可復原,可拉出30-60厘米的金黃亮絲。含糖量31.33%,含酸量0.1%,每100克果實中含維生素C499毫克,還含有鉀、鈉、鈣、錳、鋅、鐵等多種微量元素,為高級補品,藥用價值極高。1982年獲首屆農展會最高獎。
駿棗
交城駿棗已有1000年以上的栽培歷史,曾先後展出於法國巴黎博覽會上。
駿棗形態獨特,呈瓶形或上細下粗的圓柱形。色澤
深紅,皮薄肉厚,核小果大,脆甜味香,果肉重量占總重量的95%以上,故有“八個一尺,十個一斤”之說。此棗味甜質脆,生食制乾均優。鮮棗含糖28.69%,含酸0.45%。
相棗
相棗產於
中條山北麓、涑水河中游兩岸平原上,以主產地
北相鎮而得名。栽培歷史約3000多年。相棗品質優良,曾作為貢品敬獻帝王,故又稱“貢棗。”
果實碩大,為短圓柱形,一般10餘個大果便重約500克,但大小不均勻。色澤深紅,肉厚核小,營養豐富。可食部分占果重的97.5%。乾棗味極甜,含糖73.46%,含酸0.84%,糖酸比值為87.45%,另外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鈣、磷、鐵等礦物質。極富彈性,經久耐貯,當地有保存百年以上的相棗。除制乾棗外,還可加工成別有風味的蜜棗、酥棗、南棗、牙棗以及棗糕、油炸糕、棕子、棗餡泥等傳統食品。
壺瓶棗
太谷紅棗栽培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時候就有栽植,位當地主栽品種。果實大,以形似“壺”狀而得名。鮮棗含折光糖37.8%,總糖30.35,酸0.57%,糖酸比52.92:1,每100克鮮棗含維生素C493.2毫克。太谷壺瓶棗以其個大、皮薄、肉厚、味甜和極具滋補功能而飲譽神州,是大棗中的上品。太谷縣
里美莊為主產區,榆次、
平遙、交城、清徐等地均有栽培。
臨猗梨棗
臨猗梨棗別名運城梨棗、山西梨棗。原產山西省的臨猗、運城等地,歷史上多為農家庭院栽植,已有3000多年栽培歷史。梨棗是棗樹中稀有的名貴奇特鮮食品種,其主要特徵是果實特大,整齊,呈卵圓或圓球形,單果重25克左右,特大果重100克左右,呈淺紅或枯黃色,果面不平整,有隆起,外形似梨,皮薄肉厚,汁液充盈,清香撲鼻,甜脆可口。鮮棗可食率94%以上,含糖量21%左右,糖酸比為64:1。
樹體較小,一般常年樹高3—5米,乾性不強,適於矮化密植栽培。9月中下旬即可成熟。
官灘棗
因分布於
襄汾縣城關鎮
官灘村而得名,栽培歷史已有500餘年,明清兩朝作為“貢品”上繳皇宮。現有棗樹1萬餘株,占地500餘畝,年產果10萬公斤。乾棗紫紅油亮光澤好,皮薄肉厚核心小,肉質褐紅糖絲長,甘甜溢香品質高,單果重12-18克,屬制乾品種。
油棗
產於沿黃河一帶的天然溝壑中,這裡日照強,雨量小,氣溫高,十分乾燥,有利於油棗生長。據考證,保德縣栽植棗樹已有1100年的歷史,相傳清朝康熙皇帝出巡路經保德時,在
馮家川念盤兒嘗過紅棗,誇讚棗兒油性大,稱為“油棗”。
保德油棗的特點是:個大、皮薄、肉厚、核小、汁多、味甜、色澤深紅、油光閃亮,含糖57.9%,果實制乾後富有彈性,掰開後可拉三至四厘米長的細絲。它易貯藏,
易運輸。經加工後的油棗深紫油潤,皮薄質細,形大無核,棗肉肥美細膩,有一種特殊香味。鮮棗用酒泡製為貴妃棗,俗稱醉棗,酒芳棗香,風味特殊。
平陸屯屯棗
因其果實短而寬,呈農村貯糧屯形而得名。
屯屯棗樹體較大,一般常年樹高6-8米,樹姿緊密,樹勢強健,乾性強,樹冠扁圓,枝條粗壯。果實大而短,呈短圓柱形,縱橫徑為3.2×3.4厘米,橫徑大於縱徑,單果重18克左右,大果可達30克以上。果實大小均勻,淺紅色,肉厚核小,可食率達96%以上。鮮棗含糖21.3%,酸0.5%,肉質疏鬆,汁液少,適宜制乾和加工。乾制率達53%以上,乾棗個大,肉厚柔韌,有彈性,含糖量70%。
郎棗
郎棗分布於山西省太谷、
祁縣、平遙等地,為當地主栽品種,約占當地栽培總數的80%左右,栽培歷史不詳,但數百年生老棗樹各棗區生長很多,是當地古老栽培品種之一。果實中大,圓柱形。果皮較薄,深紅色,果面光滑。果肉厚,綠白色,質地緻密,味甜略酸,汁液中多,品質中上,適宜制乾,也可加工蜜棗,制乾率55.56%。
該品種適應性較強,較豐產,產量穩定,果實大小較均勻,可食率高,鮮棗較耐貯藏,成熟期較早,可在氣溫稍低的地區發展。
紅棗文化
大紅棗是山西的特產,於是山西各地積澱了悠久而又濃厚的紅棗文化。
首先,從名稱上看,紅棗在各地有著許多不同的叫法(現以柳林方言為例)。根據品種和大小,紅棗有以下名稱:牙棗niazao、團棗tuan zao、酸棗xue zao和梨棗leizao,大棗和小棗等;根據棗的不同生長階段,從觸覺和口感角度看,紅棗又有兩種叫法:硬棗ningzao(又稱脆棗quzao)和面棗mian zao;再從視覺的角度看,紅棗又有以下四種名稱:棗不臍zaobe cei(變紅之前的幼年階段)、紅眼圈圈hongniequeque(紅了不到三分之一的棗)、半腰腰peyaoyao(紅了二分之一左右的棗)和通紅紅tong honghong(紅透了的棗);從其發育特點看,好比一個受精卵可以孕育出兩個人一樣,一個核上也可以長出兩顆棗,它們只有一小部分重合,人們很形象地稱之為"雙馬馬"songmama;不同加工方式處理後的棗又擁有了新的名稱:如乾棗gie zao(自然風乾)、蜜棗miezao、酒棗jiu zao和熏棗xiongzao等。
紅棗不僅有紛繁龐大的家族,而且在當地人民生活中的影響頗大。
首先,紅棗被人們淋漓盡致地套用在飲食中,尤其是一些重大節日。如:民間
二月二日傳統吃棗豆子,即將大紅棗、紅豆、豇豆等一起放入開水鍋,用文火悶煮到爛熟如乾飯;端午節的傳統食品粽子中也有棗,即以軟米、大棗為主料,用葦葉包成三角形拳頭大,文火悶煮;農曆十二月初八是臘八節,該日家家戶戶都要吃臘八粥,它們的原料也離不開大棗;大年三十吃的年糕,不論是案糕還是油糕都需要大棗。此外,普通日子裡老百姓也時常會把大棗蒸進饅頭或煮進小米粥中。
紅棗除了給人們提供基本飲食功能外,還被人們注入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嫁女時蒸的花饃饃上以布滿紅棗為喜慶,新婚夫婦的被褥四角內要包數顆大紅棗,洞房炕角也要撒紅棗,"棗"與"早"諧音,企求早生貴子,並願新人未來的生活紅紅火火;孩子過滿月、生日時也都要吃棗糕,望孩子早點長高,早日成材;母親給外出的子女捎衣服時也要夾帶一把紅棗,盼孩子早日歸來。
作為吉祥物的棗在為活著的人傳遞著祝福的同時,也為生活之外的神和故人送去無限崇拜和敬意。每逢春節、元宵節,此地的居民會在神台上供 "棗山"、"節節高",這些供品都是在加工過的麵團上插上紅棗,用來祭祀諸神先祖;柳林民間清明節還有蒸燕燕的習俗,即用白面發酵上鹼捏成飛鳥燕雀及十二生肖等各種形狀,等其出籠後以線穿成串,間以一顆顆紅棗懸掛屋內,以紀念介子推。
大紅棗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明代大醫藥學家李時珍在 《本草綱目》中寫道:"大棗氣味甘平,安中養脾氣、平胃氣、通九竅、助十二經,補少氣……久服輕身延年。"所以人們常將大紅棗作為禮品送給親友。在革命年代,一曲"大紅棗兒甜又香,送給咱親人嘗一嘗,一顆棗兒一顆心,心心向著共產黨"的歌曲唱響祖國的大江南北,飽含著人們對共產黨的無限愛意。除此之外,在人們的色彩觀念中,棗紅色是一種不可或缺的顏色。
可見,紅棗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俗話說:“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棗鄉,有許多與棗相關的風俗。<左傳>"女贄不過榛栗
棗脩,以告虔也",說明很早以前,紅棗就是饋贈親友的珍貴禮品,這種習俗流傳至今.
1、豬頭祭棗樹
民間風俗。除夕時,
宣城水東棗鄉不祭天地,不祭人神,祭的是棗樹。祭時把豬頭放在供桌上,男孩掌刀,女孩捧碗;男孩大樹幹上砍一刀,女孩子便在刀口澆上一匙豬頭湯。邊確邊澆邊回答:“今年棗樹好不好?”“好!”“結不結?”“結!”“結好多?”“結的數不清。”要是孩子發笑,跟在一旁父母就會驚嚇變色,雙雙對樹跪下,連連叩三個響頭,嚴肅地向棗樹陪罪,這樣就不誤棗子收成。
2、吃棗的 各種 方法:早晨起來摘鮮棗吃,名為“露水棗”,又涼又脆。摘下鮮棗拌燒酒,放在縮口罈子里,用荷葉密封,春節開壇取棗待客,叫做“醉棗”。折下帶果棗枝,掛在屋檐下晾乾的“檐棗”。擱在
炕席底下壓扁烙乾的是“炕棗”。剝核糖浸的是“蜜棗”。風味各不相同。
過年用棗做麵食,年糕、絲糕、花狸虎、豆包,總稱“四大年吃”。五月端午用玉谷、粘米加棗做“粘飯”,做“刀切糕”,做粽子。此外還有棗窩頭、棗餅子。
用小棗釀製的老燒酒,俗名“
棗木槓子”,後勁大,酒性烈,最具棗鄉人的精神。
近幾年,每年棗熟季節都舉行“金絲小棗節”,中外遊客不遠萬里前來領略棗鄉風情。
3、在
柳林,還有一種別致有趣的求子習俗。女子婚後不孕,家裡人就在八月十五這天到別人家“偷”棗子或核桃,或是在正月到多子多孫的人家“偷”燈、“偷”面狗、面鞋,被偷的人不但不責怪,佯裝沒見,而且內心祈禱著他們如願以償,棗(諧“早”)得貴子。柳林以產棗馳名遠近,每到秋季,山山嶺嶺,溝溝壑壑的棗樹上掛滿了鮮紅的棗子,這裡的棗子個大、肉厚、核小、色濃、味甜,相傳曾被康熙皇帝御筆命名為“油棗”。民間把祈求多子多福,傳宗接代的民俗心理寄寓在特有的物產上,賦予棗子以深厚的民俗意蘊,祈求早得貴子。
山西柳林“趕牲靈”與“偷棗”
山西青年作家
李銳,在他的小說《馱炭》里,以“
北京娃”的所見所聞描寫了呂梁柳林特有的風情——“趕牲靈”。“他”的視線是塞滿了又髒又圓的驢屁股。馱炭的驢正在上坡,坡既陡又窄,於是眼晴里就只能看見這些又圓又肥的東西。領牲口的夥伴從嗓子眼裡冒出兩句歌詞:“說西莊,道西莊,西莊裡有位好姑娘”,只有這兩句,再唱還是這兩句。到了前面一個解渴的地方,一個健壯的農婦聞聲迎了出來。領牲口的夥伴和她你來我往,
打情罵俏。返回的時候,領牲口的夥伴把毛褳里的煤給那農婦送去,把剩下的一塊煤一分為二,放在毛褳里,準備回去後給自己那婆姨。上路了,領牲口的夥伴又唱起了那支只有兩句歌詞的歌。
這個描寫是十分真實而有趣的。當我們行進在
呂梁山脈,從晉中汾陽西行途經向
陽溝、
黃蘆嶺、
吳城、離石到柳林的砣口,就會看到一隊隊日夜兼程的趕牲靈的隊伍。趕牲靈這種特有的交通民俗,是由
呂梁柳林特殊的地域環境造成的。柳林縣位於晉西呂梁山脈西麓,黃河中游東岸,北靠臨縣,南通石樓,西與陝西吳堡、綏德隔河相望,東和本省離石、中陽毗鄰。這是一塊古老文明的地方,從戰國起直到元代至元年間(公元1271——1294年),本縣黃河岸邊的孟門鎮曾是地跨個柳林、中陽、臨縣以及陝西省
吳堡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它東有寨東烽台,西為
軍渡要塞,地處
秦晉通衢,所以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同時,由於地理險要,為晉陝交通要道,加之有優質煤炭等物產,所以這一帶商人巨賈很多。而側身腳行,以出賣勞力為生的趕牲靈跑運輸的人也很多。在
柳林,解放前流傳著一則民間諺語:“馱不盡的砣口,填不滿的吳城。”砣口,是黃河岸口的水旱兩路碼頭,西通陝北的綏德、
榆林、靖邊等地,大量的鹽鹼、皮毛、糧食從水旱兩路運往這裡。吳城即今吳堡,東連汾陽、平陽、
介休、孝義,南達侯馬、運城,東南路來的“洋廣雜貨”以此為中轉,運往西北。所以,往砣頭經吳城,通往三晉平川的崎嶇山路上,整天牲口不斷,鈴聲叮咚,山道彎彎,人稀路長,趕牲靈的人耐不住寂寞,常常放開喉嚨用濃重的鄉音唱著小曲,抒發著內心的歡樂與不幸。
在
柳林,還有一種別致有趣的求子習俗。女子婚後不孕,家裡人就在八月十五這一天到別人家“偷”棗子或核桃,或是在正月到多子多孫的人家“偷”燈,“偷”面狗、面鞋,被偷的人不但不責怪,佯裝沒見,而且內心祈禱著他們如願以償,棗(諧“早”)得貴子。柳林以產棗馳名遠近,每到秋季,山山嶺嶺,溝溝壑壑的棗樹上掛滿了鮮紅的棗子,這裡的棗子個大、肉厚、核小、色濃、味甜,相傳曾被康熙皇帝御筆命名為“油棗”。民間把祈求多子多福,傳宗接代的民俗心理,寄寓在特有的物產上,賦予棗子以深厚的民俗意蘊,祈求早得貴子。
多子多福,這種傳統觀念可謂源遠流長。五男二女七子團圓,是歷代小說戲劇里大富之人的標誌。最著名的是唐朝大將
郭子儀,一生有
七子八婿,富貴壽考冠絕古今,由此而上了《無雙譜》,以此為題材的《滿床笏》成了明清兩代官場到民間的重頭戲。《紅樓夢》里賈府唱酬神戲,賈老太太因拈著了這齣戲而喜出望外,就是典型的例子。
悠久的民族文化傳統,孕育了共同的文化心理。但是,由於區域環境的不同,各地的風俗存在著差異、因而求子的方式各不相同。在安徽淮南一帶為偷娃娃,想得貴子的人家到八公山上泰山娘娘廟的神座上“ 偷”廟主買來的泥娃娃,偷子果然生子,再買泥娃娃為它披紅掛彩,以鼓樂吹打送回原處,稱為還子。江蘇淮安是,親朋好友送子,送的東西為一紙糊小紅燈或一塊磚,懸掛在盼子夫婦床頭。而柳林一帶則是以偷棗子為主,這是特有的民俗心理與特定的物產交織而成的一種民俗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