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山東抗日民主政權創建紀念館是山東省委省政府、臨沂市委、沂南縣委共同打造的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基地,它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個以“政權建設”為主題的紀念館。展室由“抵禦外侵 奮起抗戰;聯合各界 民主建政;施政為民 團結抗戰 ;艱苦奮鬥 公僕風範;奪取勝利 走向輝煌”五個部分組成。系統展現中國共產黨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創建山東抗日民主政權的重要戰略價值,展現山東抗日民主政權創建、施政、鞏固和發展的輝煌歷程。
紀念館位於沂南縣青駝鎮駐地,205國道與沂邳線交匯處,緊鄰京滬、日東高速出口,占地66畝。紀念館館體坐西向東,高20.5米,寬108米,總建築面積6700平方米。一樓為主體展館,建築面積4400餘平方米,創作使用主題雕塑9組,主題油畫7副,場景還原8組,展板圖片、圖表總計655張,歷史文物213件,歷史文獻178件。二樓為輔助展室,建有工、農、青、婦、文五個展室、兩個書畫作品展室和一個能容納400人的報告廳。整個建築主體呈山字形,象徵巍峨的沂蒙山,兩側輔廳呈遞進結構,寓意沂蒙人民伸開雙臂迎接八方來客。目前該館已成為公務員公僕意識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廉政建設教育基地和統一戰線教育基地。
建館背景
抗戰時期,山東是抗日鬥爭最為殘酷、抗戰形勢最為複雜、抗戰條件最為艱苦的地區,也是抗日民主政權、抗日根據地最為鞏固壯大、取得戰果最大的地區。1940年,在抗戰形勢極其困難的時期,由山東省各界代表參加的聯合大會,於7月26日在沂蒙山區的沂南縣青駝寺隆重召開,大會歷時一個月。大會期間,選舉產生了代表民意的立法機關——山東省臨時參議會,成立了行政機關——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簡稱山東省戰工會,後改為山東省戰時行政委員會和山東省政府),同時成立了山東省工、農、青、婦、文等各界抗日民眾團體。山東省戰工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建立的第一個省級政權,也是抗戰時期全國唯一一個以省區域為主體的抗日民主政權,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發揮了重要歷史作用,為抗戰勝利做出了重大歷史貢獻,被徐向前元帥譽為“政權建設的創舉”。省戰工會的成立,統一了對山東各地抗日民主政權的領導,從此,山東抗日民主政權,進入全面建設的新時期。
八年抗戰期間,山東抗日根據地軍民對日偽軍作戰7.8萬餘次,斃傷俘日偽軍53萬餘人。山東八路軍發展到27萬餘人,民兵和自衛團達200萬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幾個戰略區中,在山東組建、成長、壯大的武裝部隊最多。現在(2015年),人民解放軍保留的18個集團軍中,就有7個是從山東根據地走出來的。這是中國共產黨正確領導和八路軍英勇奮戰的結果,也包括山東抗日民主政權在發動民眾、動員參軍,發展生產、保障供給,擁軍優屬、支援前線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山東抗日民主政權,在政權建設、廉政建設、法治建設、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等方面,都取得顯著的成就和寶貴的經驗,為爭取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的勝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貢獻。1943年9月1日,毛澤東在復山東省臨時參議會的電報中說:“貴會堅持敵後,艱苦奮鬥不屈不撓為民族伸正氣,為全國作榜樣,凡屬國人莫不欽佩。”
為此,我們在山東抗日民主政權誕生地----沂南縣青駝鎮青駝寺村建立“山東抗日民主政權創建紀念館”,一方面旨在讓人們能夠記住歷史,記住革命戰爭年代抗日民主政權建設的輝煌歷程,記住作為中流砥柱的中國共產黨人,帶領全省人民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堅強意志和決心。以史鑑今,資政育人。另一方面山東抗日民主政權紀念館又是一個資料研究館。大量珍貴的歷史圖片和文物客觀公正的再現中國共產黨人創建抗日民主政權的創舉,一般而言,抗戰初期中共領導的抗日根據地,都是由八路軍、新四軍開到當地後發動民眾建立的,但山東抗日根據地卻是在八路軍主力到來前,由黨領導武裝起義而創建,“這在全國各根據地中是獨一無二的。在山東,抗日軍民在黨的領導下,不怕犧牲,浴血奮戰,實現了民族獨立,同時還大力加強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黨建等各方面建設,基本實現了人民解放。到抗戰結束時,山東根據地中的魯中、魯南、濱海、渤海、膠東五大區已連成一片,解放區面積達12.5萬平方公里,人口2400萬人,成為連線華中與華北的重要樞紐和實現“向南防禦、向北發展”的重要基礎,進而為奪取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文化意圖
建設“山東抗日民主政權創建紀念館”總的指導思想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特別是毛澤東新民主主義理論為指導,緊扣中國共產黨政權建設主題,以豐富的歷史圖片、圖表、報刊、文獻等檔案資料,科學合理的框架結構,嚴謹準確的文字表述,生動感人的案例講解,雕塑、油畫、視頻等靈活多樣的表現形式,全面展示山東抗日民主政權建設歷程和民主政權建設的豐富內涵,深入總結抗日民主政權建設的歷史經驗,揭示山東抗日民主政權建設在全國的典範意義。
紀念館重點展示抗日民主政府代表人民利益,走民眾路線,執政為民、為人民謀福利的施政理念和施政措施,展示各級政府領導幹部親民愛民、廉潔奉公、求真務實、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展示在政權創建和鞏固發展過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以及在革命戰爭年代形成的黨群、乾群血肉聯繫和魚水深情。引導和教育黨員領導幹部進一步樹立馬克思主義民眾觀,努力做到為民、務實、清廉。
歷史沿革
1940年7月26日,山東省各界代表聯合大會在沂南縣青駝隆重召開。
1990年5月,在戰工會成立50周年之際,由山東省政府撥款在青駝寺舊址上建設了山東省戰工會紀念館。
1997年12月,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舊址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0年沂南縣委、縣政府著手在原址的基礎上,規劃擴建“山東省抗日民主政權創建紀念館”,並報請省人大,得到省人大的同意。
2015年9月23日山東抗日民主政權創建75周年紀念展活動暨紀念館開館儀式勝利舉行. 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主任胡克;中國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薛傑等出席開館儀式.
文獻和文物資料名單:
文獻資料 | 館藏文物 |
《鬥爭生活》 | 抗日戰爭時期豆油燈 |
《減租增資的策略問題》 | 抗日戰爭時期戰工會開會用的木質圓板凳 |
《山東縱隊的過去和將來》 | 抗日戰爭時期我軍醫院煮針用的銅鍋 |
《臨費邊反掃蕩戰役的總結》 | 1947年1月東北書店印劉品高著《晴天傳(說唱)》 |
《發刊詞、山東民主導報與堅持山東民主鬥爭的基本方向》 | 抗日戰爭時期文藝演出劇團使用的木鞭 |
《民主導報》 | 抗日戰爭時期文藝演出劇團使用的銅鑼 |
《爭取山東抗戰勝利的關鍵》 | 抗日戰爭時期文藝演出劇團使用的腰鼓 |
版畫《武裝起來》 | 中華民國三十七年北海銀行壹仟圓紙幣 |
《山東青年當前的一條生路》 | 中華民國三十七年北海銀行貳仟圓紙幣 |
論《山東青年自衛團》 | 中華民國三十三年北海銀行壹百圓紙幣 |
《抗戰兩年的山東縱隊》 | 中華民國三十七年北海銀行伍百圓紙幣 |
《山東民主導報》 | 中華民國三十二年北海銀行壹百圓紙幣 |
《民主思想、民主政策、民主作風》 | 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北海銀行壹百圓紙幣 |
《寫在報告前面》 | 中華民國三十三年北海銀行貳百元紙幣 |
《大反攻前夜的經濟工作》 | 日本昭和二十一年十錢硬幣 |
《關於對敵經濟鬥爭的指示》 | 日本昭和十年一錢硬幣 |
·解放軍檔案館信封內 | 日本昭和十八年一錢硬幣 |
1942年戰鬥統計 | 日本昭和十五年五錢硬幣 |
沂蒙區二十八年——三十一年工資比較 | 日本昭和九年十錢硬幣 |
山東省優抗工作統計表 | 中華民國二十一年中國聯合準備銀行壹角硬幣 |
山東省人民武裝發展現狀統計表 | 抗日戰爭時期我軍使用的德制“美最時”馬燈 |
抗戰第八周年戰績統計 |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印《衛生課本》(第四冊) |
山東軍區直屬部隊1944年上半年開支數統計 |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九月《常識課本》(第四冊 |
山東人民武裝歷年來組織、武裝戰鬥簡單綜合統計表 | 中華民國二十三年上海中華書局印《新公民》(國小初級第四冊) |
轉幹部材料存根 | 中華民國壽光縣政府教育科印《戰時歷史教科書》(第一冊) |
招遠玲瓏近況調查材料 | 康德八年(1941年)大東印書館印《(全國國高)算數學試題寶典》 |
黨員登記表 | 中華民國二十八年 上海中華書局印《初小常識課本(六)》 |
魯中軍區五年工作總結 | 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國立編譯館編《初級國小國語常識課本(七)》 |
朱、羅、陳在鬥爭生活發表 | 1949年山西省教育宣傳委員會印《農民冬學政治教材(第二冊)》 |
《膠東5年工作基本總結》 | 1942年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分校第三期第三隊學員徐乃榮畢業證書 |
黎政委在軍民反掃蕩大會上的講演 | 中華民國雕花木花轎 |
致賀致平減租減息信 | 抗日戰爭時期抗日紀念章 |
群工會筆記 | 1947年朱德獎章 |
黎玉抗戰筆記 | 抗日戰爭時期東北民主聯軍朱德獎章 |
民眾工作 |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昌邑縣公民證 |
山東部隊實力統計表 |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科學畫報社《科學畫報》 |
山東軍區戰鬥序列及實力統計表 | 中華民國三十二年十月王克敏編《華北政務委員會公報》第二三五期 |
1942年山東縱隊軍事總結報告 | 日本昭和十三年內閣情報部編《周報》第七十二號 |
全省貨幣鬥爭計畫 |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侵占青駝寺修望炮樓所用磚石 |
四年我黨工作總結與今後任務 |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侵占青駝寺修望炮樓紀念刻石 |
29表 | 抗日戰爭時期游擊隊員使用的大鐵刀 |
我政權區人口表 | 抗日戰爭時期我軍繳獲的頭盔 |
下半年膠東國民教育統計表 | 中華民國大口斗 |
膠東區農產礦產統計表 | 中華民國小口升 |
沂水縣人口統計表、沂南人口統計表、沂南縣地產統計表、沂南縣各階層負擔調查 | 中華民國鐵箍木桶 |
膠東 | 中華民國鐵犁頭 |
反貪污統計表、參議會三三制統計表、教師文化程度 | 中華民國畜力車木駝墊 |
鬥爭 | 抗日戰爭時期牟宜之使用的公文包 |
三個月減租減息工作總結 | 抗日戰爭時期抗大使用的銅墨盒 |
朱德《戰士》 | 抗日戰爭時期拉運郵件的木排車 |
東征宣言 | 中華民國奉天省長發“為國宣勞”紀念章 |
軍政 | 中華民國龐炳勛頒贈的“為國流血紀念”章 |
大店查減鬥爭總結 | 抗日戰爭時期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贈“抗日榮譽證”章 |
《支部生活》 | 抗日戰爭時期勝利紀念章 |
濱海區十個月民眾工作總結 | 中華民國三十四年山東省滕東區行政公署頒發的抗日軍人家屬優待證 |
進一步加強財政建設開展對敵經濟鬥爭 | 抗日戰爭時期抗日民主政權收交公糧收據 |
《山東民眾工作經驗》 | 抗日戰爭時期香瓜手雷 |
鬥爭生活 | 抗日戰爭時期高射炮彈頭 |
六年來山東民眾工作概括總結及今後任務 | 抗日戰爭時期60式迫擊炮炮彈 |
五年來對敵鬥爭的概括總結及方針 | 中華民國黑釉四系罐 |
《論新階段》 | |
毛澤東版畫筆記本 | |
《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 |
展館布置
主展館共分為“抵禦外侵 奮起抗戰;聯合各界 民主建政;施政為民 團結抗戰 ;艱苦奮鬥 公僕風範;奪取勝利 走向輝煌”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
抵禦外侵 奮起抗戰
主要介紹山東抗日民主政權創建的歷史背景。盧溝橋事變後,日軍侵入山東,1938年5月整個山東被日軍占領。中共山東省委根據中共中央和北方局指示,領導發動了天福山、黑鐵山、徂徠山等武裝起義;中共中央相繼派大批黨政軍幹部和八路軍主力入魯,創建了以沂蒙山區為中心的山東抗日根據地。這為山東抗日民主政權的創建奠定了基礎。
第二部分
聯合各界 民主建政
介紹山東抗日民主政權創建的詳細過程。隨著山東根據地的初步形成,各抗日根據地相繼建立黨領導的政權機構,1940年7月26日,山東省各界聯合大會在沂南縣青駝寺勝利召開。大會選舉產生了山東省臨時參議會、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及各抗日民眾團體領導機構。各級政權機構按照“三三制”的民主建政原則,容納了包括地主、富農、工商業者、開明士紳等各階級、各階層人士。在廣大人民民眾的擁護和支持下,抗日民主政權不斷鞏固和發展。
第三部分
施政為民 團結抗戰
山東各級抗日民主政權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的各項方針政策,頒布、實施了一系列有利於人民民眾的施政綱領、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等,贏得了廣大人民的衷心擁護和大力支持。在開展武裝鬥爭,促進經濟發展,建設民主政治,加強法制建設,改善軍需民生,普及文化教育,保障人民權益等方面,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抗日民主政權代表了廣大人民民眾的利益,真正做到了施政為民,造福於民。
第四部分
艱苦奮鬥 公僕風範
在對敵鬥爭的險惡環境中,山東抗日民主政權的幹部職工堅決執行中共中央的方針、政策,情系人民,關心民眾,艱苦奮鬥,廉潔奉公,不畏艱險,英勇抗戰,在人民民眾中樹立起良好形象。他們的光輝業績、革命精神和崇高風範,永遠激勵著我們把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第五部分
奪取勝利 走向輝煌
主要講述山東軍民奪取勝利的過程。山東抗日軍民英勇頑強、浴血奮戰,不斷奪取反“掃蕩”、反“蠶食”、反封鎖、反摩擦的勝利。從1944年開始,山東抗日軍民向日偽軍發出攻勢作戰。1945年8月,山東八路軍組成五路大軍,向日偽軍展開大反攻,相繼收復臨朐、贛榆、牟平、壽光、泗水等46座縣城和威海、煙臺等城市,終於迎來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
延伸閱讀
沂南縣黨性教育基地工作辦公室
下設兩處教學點:沂蒙紅嫂紀念館和山東抗日民主政權創建紀念館,於2011年7月成立。為打造“環境一流、教育一流、服務一流、效益一流”的黨性教育基地,在山東省、市、縣委的直接領導下,以“敢於擔當、勇於奉獻”的精神,打造基地、建設基地,使“沂蒙紅嫂紀念館”和“山東抗日民主政權創建紀念館”成為面向全國的黨性教育基地、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公僕意識教育基地和統一戰線教育基地。
講解員隊伍
山東抗日民主政權創建紀念館的講解員隊伍,是由一群具有強烈的責任心、事業心、對黨忠誠、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優秀青年組成,具備形象良好、個人品德過硬、專業素質優良、知識儲備豐富等特質,能承接來自全國以及世界各地的學習參觀團體,這是一支充滿工作激情、能打硬仗、無私奉獻、具有高度政治責任感的隊伍,她們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突出的工作成績先後榮立縣“集體三等功”、並被授予省“三八紅旗集體”和市“青年文明號”等光榮稱號。
周邊環境
1、革命舊址:
戰工會舊址
戰工會舊址位於沂南縣青駝鎮青駝寺村,緊鄰“山東抗日民主政權創建紀念館”。
1940年7月至8月26日,山東省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聯合大會在此召開,出席大會的有山東省初選國大代表和各地區、各人民團體的代表共300餘人。大會主席團由范明樞、朱瑞、黎玉、李澄之等27人組成。會議通過了《山東省臨時參議會組織條例》,制定了《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組織大綱》,選舉產生了黎玉等二十三人為委員的山東省戰時工作推進委員會(山東省最高抗日民主政權,山東省人民政府的前身)。
1990年,山東省政府為紀念戰工會成立五十周年,對舊址進行重修,紀念館南北長13米,寬71米,由徐向前元帥題名的“山東抗日民主政權創建紀念碑”(高達8.5米)聳立院中,與僅存的一棵古銀杏樹交相輝映。該館介紹大會開會時的盛況,並陳列有會議通過的一些檔案、照片,具有極為珍貴价值。
1997年,被定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抗大一分校舊址
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分校舊址位於沂南縣岸堤鎮。1938年底,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中共中央為了鞏固和擴大敵後根據地,決定以
陝北的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一部分、陝北公學和安吳堡青訓班組建抗大第一分校,挺進敵後就地培養幹部。1939年冬,該校近4000名幹部和黨員由晉東南挺進到山東沂蒙山區,1940年1月到達
沂南縣岸堤,與當時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省委創辦的
山東抗日軍政幹部學校合併。
抗大一分校不僅是一個教育單位,也是一支戰鬥隊伍。他們先後兩次參加了侍郎宅、甲子山反頑戰鬥,以及無數次反“掃蕩”作戰,是抗大十二所分校中辦學時間最長、培養幹部最多、參加戰鬥最多的一所院校,在沂蒙山區轉戰了6年時間,培養了1.4萬多名黨政軍領導骨幹。
歌曲“跟著共產黨走”誕生地
位於沂南縣孫祖鎮東
高莊村。《跟著共產黨走》歌曲是由抗戰時期抗大一分校學員沙洪和王久鳴創作。1940年,他們二人隨抗大一分校來到沂南縣東高莊村,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19周年,沙洪和王久鳴各自僅用10分鐘就完成了詞曲的創作。此曲簡潔明快,朗朗上口,很快由沂蒙山區傳遍全國各大根據地。並成為1949年的開國大典上的演唱歌曲。2001年7月1日,中共臨沂市委、沂南縣委為慶祝建黨80周年,在沂南孫祖鎮東高莊村歌曲誕生地,樹立了紀念碑,建設了紀念亭,供後人銘記、瞻仰。
沂蒙紅嫂紀念館
是山東沂蒙黨性教育基地,位於沂南縣馬牧池鄉常山莊村,占地面積100餘畝。是由山東省委組織部、臨沂市委、沂南縣委共同打造的、面向全國各級黨員領導幹部開展馬克思主義民眾觀教育和黨的民眾路線教育的省級幹部教育培訓基地,是國內迄今唯一全面、系統介紹“紅嫂”的專題紀念館,也是中國唯一一處以普通民眾為主題的革命紀念館。設定有紅嫂主體展館展區、紅嫂生活體驗展區和沂蒙紅色遺蹟展區。該館以沂蒙紅嫂的感人事跡展現了“最後一口糧當軍糧,最後一塊布做軍裝,最後一個兒子送戰場”為核心內容的紅嫂精神。
紀念館以獨特的古山村風貌為依託,再現沂蒙革命史,自2011年運行以來,吸引了全國大批前來學習的黨員幹部和各界民眾,每年前來學習的國家部委、省內外黨員幹部達10萬人次,帶動前來參加學習的各界民眾年平均達30萬人次。被中央和國家部委、省、市、縣等70多個部門和單位確立為公務員公僕意識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和廉政建設教育基地。
大青山烈士陵園
位於
沂南縣雙堠鎮東
梭莊村西,是沂南縣人民政府為紀念大青山戰鬥中英勇犧牲的抗日烈士,與1944年10月建成的。1941年11月,日寇對我沂蒙山區根據地實行了慘無人道的“鐵壁合圍”大掃蕩。中共山東分局、山東省戰工會、“抗大”一分校及一一五師師直一部,在大青山遭到日寇5萬重兵的合圍,我根據地軍民前仆後繼,與敵人進行了殊死的搏鬥,給敵人以沉重打擊。在這次戰鬥中,太平洋學會記者德國友人漢斯·希伯,省戰工會副主任兼秘書長陳明和他的夫人——山東縱隊姊妹劇團團長辛銳等300餘人壯烈犧牲。陵園占地1.67萬平方千米。1985年由省和地區撥款進行了整修。1988年1月被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魯中革命烈士陵園
魯中革命烈士陵園是山東省建立最早的革命烈士陵園之一,原名萬松山烈士陵園,位於山東省
沂南縣
依汶鎮西部。園內建有紀念碑一座,背後石壁正中是黎玉題寫的“萬世光輝”四個大字,紀念碑四周的石壁上還雕有魯中軍區黨委、政治部、魯中聯辦、魯中抗聯的題詞和羅榮桓、肖華、黎玉、王建安、范明樞、張伯秋、郭維城、周赤萍等黨政軍領導的題詞。陵園內設有陳列室、紀念堂、接待室、花室等,陳列展出烈士遺像59件,史料30篇,烈士事跡98篇。其中有著名的國際上義戰士漢斯·希伯烈士事跡和著名的留田突圍戰鬥、銅井戰鬥資料圖片等等。
沂蒙母親王換於故居
位於山東省臨沂市
沂南縣馬牧池鄉東辛莊,2003年9月19日隆重舉行開館儀式,並由原國家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遲浩田親筆題寫了“沂蒙母親王換於紀念館”館名。
2、文化園區:
山東智聖湯泉旅遊度假村
位於沂南縣縣城,占地338畝,建築面積6.8萬平方米,按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標準精心打造,是集溫泉沐浴、休閒養生、生態旅遊、商務洽談、會議接待於一體的溫泉旅遊度假景區。
竹泉村旅遊度假區
位於沂南縣銅井鎮,以竹泉古村為依託,處以生態觀光、休閒度假、商務會議為核心,集觀光、休閒、住宿、餐飲、會議、度假、娛樂、拓展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度假區。
紅石寨旅遊景區
位於沂南縣銅井鎮,是一處集山水生態、歷史文化、山地民居、鄉土風情於一體,具有山水觀光、文化體驗、汽車露營、商務休閒等功能的綜合性旅遊景區。
北大山風景區
北大山風景區,是由位於依汶鎮北部的北大山山脈的部分組成,境內竇家崮海拔536米,黃山坪461米, 主要有北大山林場、仙姑洞、牛角洞、點將台等景點。
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
沂南縣
孫祖鎮,是集自然景觀、
沂蒙紅色文化、古歷史文化於一體的自然風景區。
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
沂南景區主峰海拔536米,因宋代孟良曾屯兵與此得名。
孟良崮因舉世聞名的孟良崮戰役而名居
沂蒙72崮之首。公園總面積1.2萬畝,園內群山突兀、奇石多姿、石洞疊連,集雄、奇、險、秀、幽於一身。
馬泉創意農業休閒園
位於沂南縣銅井鎮馬泉山,是一個集林果生產研發、農業科技試驗示範、生態旅遊養生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創意休閒農業園區。
沂蒙紅色影視基地
位於沂南縣
馬牧池鄉常山莊村東部,改建、修復了供影視拍攝專用的炮樓、戲台、古道、城門、圍牆、古廟、院落、古縣城等景點。在此先後拍攝了電視連續劇《沂蒙》、《地道英雄》、《娘》、《平原槍聲》、《島城風雲》、《零炮樓》,電影《沂蒙六姐妹》、《鬥牛》、《誘殺》等幾十部影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