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駝鎮

青駝鎮

青駝鎮位於山東省沂南縣城西南部,與費縣、蘭山區毗鄰,全鎮轄80個行政村,6.1萬口人,總面積148平方公里,著名的山東省戰工會山東省政府前身)紀念館就坐落在此,是省政府公布的首批中心鎮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青駝鎮
  • 外文名稱:Qingtuo Town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山東省沂南縣
  • 下轄地區:青駝社區、山北頭村、蘆山西頭村等
  • 政府駐地:青駝社區
  • 電話區號:0539
  • 面積:148平方公里
  • 人口:6.1萬
  • 方言:冀魯官話-石濟片-沂南話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戰工會紀念館
  • 機場:臨沂機場
  • 火車站:沂南站
  • 車牌代碼:魯Q
建制沿革,古代,近代,當代,行政區劃,區位,資源,城鎮建設,歷史文化,

建制沿革

古代

秦朝,臨沂地域屬琅琊郡和郯郡。西漢時,臨沂地域分屬徐州之琅琊國、東海郡、城陽國和兗州之泰山郡。東漢承西漢制度,分屬徐州之利城郡、東海郡、琅琊郡、琅琊國和兗州之泰山郡、東莞郡、東安郡和城陽國。三國時期,屬魏國。至魏末,分屬東海國、琅琊國、東莞郡、泰山郡。西晉時期,分屬徐州之琅琊國、東海郡、蘭陵郡、東莞郡、兗州之泰山郡。晉室南渡後,地域先後屬於後趙、東晉、前燕、後燕、南燕、前秦和北魏。隋朝分屬沂州(琅琊郡)泗州(下邳郡)、密州(高州郡)、海州(東州郡)、徐州(彭城郡)。唐朝分屬沂州(琅琊郡)、密州(高密郡)、徐州(彭城郡)。宋朝分屬沂州(琅琊郡)、密州(高密郡)、淮郡軍等。宋室南渡後,分屬於金朝山東東路的沂州、莒州、邳州、泰安州。元朝分屬兗州府和青州府。清初因之,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沂州為府,置附郭蘭山縣,降莒州為散州。屬沂州府。有蘭山、郯城、費縣、沂水、蒙陰、日照、莒州6縣1州。
蒙河夕陽蒙河夕陽

近代

中華民國成立後,廢府撤州,實行省、道、縣三級制。1913年撤銷沂州府,改莒州為莒縣。1914年分山東省為4道,改蘭山縣為臨沂縣,臨沂地域分屬濟寧道和膠東道。1918年撤銷。1936年劃為山東省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抗日戰爭時期,這裡是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抗日根據地。1940年8月,在沂南縣青駝寺成立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1943年9月改為山東省戰時行政委員會。1945年8月在莒南縣大店鎮成立山東省政府。在抗日戰爭時期,這裡相繼建立過30多個縣級和縣級以上政權機構。其中屬於縣級的政權組織,一般稱抗日民主政府,也有一些稱作行署或辦事處。這些縣級政權組織,都獨立的發揮縣級政府的作用,分屬魯中、魯南、濱海3個行政區。解放戰爭時期,行政區劃層次仍沿襲抗日戰爭時期,只是對區劃作了某些調整。1948年7月,魯中、魯南、濱海三個行政區合併為魯中南行政區,設魯中南行政公署(駐臨沂城),下轄7個專區,49個縣。至1949年10月1日,臨沂地域分屬沂蒙、尼山、台棗、濱海4個專區。
1950年5月,魯中南行政區撤銷:以沂蒙專區為基礎,成立沂水專區,轄9縣;以濱海專區為基礎,成立臨沂專區,轄9縣。1953年1月將原屬臨沂專區的贛榆、東海、邳縣、新縣海連市劃歸江蘇省。1953年7月,沂水專區撤銷,除日照縣劃歸膠州專區外,所轄其餘各縣皆劃歸臨沂專區,同時,原屬滕縣專區的平邑縣亦併入臨沂專區。1956年3月,日照縣劃歸臨沂專區。至1961年4月,臨沂專區轄臨沂、郯城、蒼山、臨沭、莒南、沂南、沂水、沂源、蒙陰、平邑、費縣、日照、莒南13個縣市。1989年6月12日,國務院確定,日照市升格為地級市。12月2日,國務院確定,沂源縣劃歸淄博市管轄。1992年1月,莒縣劃歸為日照市管轄。至此,臨沂地區轄臨沂、郯城、蒼山、莒南、沂水、蒙陰、平邑、費縣、沂南、臨沭10個縣市。

當代

1994年12月1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臨沂地區和縣級臨沂市,設立地級臨沂市。原市級臨沂市分為蘭山、河東、羅莊3個縣級行政區。地級臨沂市轄蘭山、羅莊、河東3區和郯城、蒼山、莒南、沂水、沂南、平邑、費縣、蒙陰、臨沭9縣。市人民政府駐原臨沂地區行署駐地。臨沂市設立蘭山區、羅莊區和河東區。蘭山區轄蘭山、金雀山、銀雀山3個街道辦事處和白沙埠鎮、義堂鎮、大嶺鎮、李官鄉、半程鎮、棗溝頭鎮、南坊鄉、朱保鄉、馬廠湖鄉。區人民政府駐原縣級臨沂市人民政府駐地。羅莊區轄羅莊鎮、付莊鎮、盛莊鎮、冊山鎮、程莊鄉、岑石鄉,區人民政府駐羅莊鎮。河東區轄九曲鎮、相公鎮、湯頭鎮、芝麻墩鎮、梅埠鎮、重溝鎮、黑墩鄉、湯河鄉、鄭旺鄉、太平鄉、八湖鄉、劉店子鄉,區人民政府駐九曲鎮。
1991年1月14日,撤銷臨沂市九曲鄉,設立九曲鎮;撤銷臨沂市白莊鄉,設立盛莊鎮。1993年9月8日,撤銷臨沂市大嶺鄉,設立大嶺鎮;撤銷臨沂市南坊鄉,設立南坊鎮;撤銷臨沂市冊山鄉,設立冊山鎮。1994年9月7日,撤銷臨沂市梅埠鄉、重溝鄉、芝麻墩鄉、半程鄉、棗溝頭鄉,設立梅埠鎮、重溝鎮、芝麻墩鎮、半程鎮、棗溝頭鎮。
青駝寺鎮
在山東臨沂縣北九十里,居蒙山河之西,為往來要道,清時置驛於此,後移徐公店。

行政區劃

青駝鎮下轄以下地區:
青駝社區、山北頭村、蘆山西頭村、徐公店村、四嶺村、高里村、唐山子村、丁家莊子村、南長汪村、石拉子村、武家莊子村、飲馬溝村、自義莊村、大馮家樓子村、高家坊莊村、旁沂莊村、北長汪村、大坊莊村、大宮嶺村、斗溝村、馮樓村、鳳凰村、河東村、河疃村、河西村、紅衛村、嶺前村、苗家峪村、泉頭村、三聯村、山前村、石義莊村、雙匯莊村、雙橋村、雙盛村、雙冶村、桃花埠村、臥龍村、玉戴河村、趙左村、新磨石溝村。

區位

區位優勢 得天獨厚:205國道線、229省道線、日東高速公路、京滬高速公路縱橫穿過全鎮,並在此設出入口,南接臨沂批發城,西臨兗石鐵路,東依日照海港,漢唐時期是重要的驛站之一,自古是兵家必爭、商家必經、臨濟線上的重鎮。

資源

資源豐富 硬體完善:礦產資源主要有石英砂、白土等,石英砂儲量巨大,品質優良,總儲量約為1億噸,著名的徐公硯石是該鎮獨有的礦產資源。一條蒙河自西北向東南流經全境,水利資源極為豐沛,全鎮擁有35KV變電站一座,程控電話實現了國內國際併網,設有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通信服務處,通信條件極為良好,是理想的投資場所。

城鎮建設

城鎮建設 成效顯著:全鎮規劃建設四縱六橫高標準街道十條,小城鎮面積達到了3平方公里,城鎮人口達到2萬人,已新建上宅下店式商品樓房1.5萬平方米,擁有鎮駐地公園一處,綠地面積3萬平方米。2010年新建青駝社區,布局合理,環境適宜,一期已經完工交付入住,青駝新社區二期工程計畫開工建設居民樓3座,沿街商業房建築面積16000餘平方米,結合城鎮建設的要求,採取統一規劃設計、社會分散購買的方式的進行,由青島市建築設計院設計,整個工程總投資9800餘萬元,計畫 2013年10月20日前完成主體建築,11月20日前竣工交付使用。它的開工建設,是這個鎮改善人居環境、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全面改善居住環境的又一舉措。
青駝社區青駝社區
青駝鎮:以“加快中心鎮建設、創建園林式小城鎮”為契機,以“膨脹城鎮規模、改善居民生產生活環境”為目標,全面開展小城鎮建設和農村住房建設兩大工程,鎮容村貌發生明顯變化。一是拓展城鎮框架,高起點規劃小城鎮。藉助沂邳線改建,傾力打造鎮駐地東外環,形成“四縱四橫”的交通布局,使鎮駐地面積由原來的4.5平方公里擴大至8平方公里,原有小城鎮架構、外延和布局更趨科學合理。二是加快住房和道路建設,高標準建設小城鎮。全面啟動花鼓路北通青駝新社區、京滬高速公路引線拓寬、205國道綠化提升等五大工程。對國強工貿、利源紡織、泰升紡織、青島通惠服裝、山源物流等多家紡織物流企業進行擴建、續建,培植骨幹企業,膨脹園區規模,形成集群效應,以招商引資促小城鎮建設。三是加強工作規範,高效能管理小城鎮。調整充實小城鎮建設領導小組,負責城鎮規劃、建設和實施,嚴把審批關、建設關、質量關,杜絕不合理開發,無序開發。建立建設、園林、執法、環衛四支隊伍和保潔公司,推行“四位一體”的長效管理模式,實行動態管理,強化責任落實,實現由短期突出治理向規範常態管理轉變,有效促進城鎮管理穩步提升。
青駝鎮公園青駝鎮公園

歷史文化

歷史悠久 文化深厚:革命戰爭年代,老一輩革命家徐向前、谷牧等都曾在這裡生活、戰鬥過,山東省政府機關在鎮駐地的大銀杏樹下成立,全鎮現有山東省"戰工會"舊址,"仲丘故城"遺址等多處省、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沂南縣青駝鎮,西臨東蒙山脈,北面則是孟良崮山系的群山,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40年7月至8月26日,山東省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聯合大會在此召開,出席大會的有山東省初選國大代表和各地區、各人民團體的代表共300餘人,歷時30天。大會主席團由范明樞、朱瑞、黎玉、李澄之等27人組成。會議通過了《山東省臨時參議會組織條例》,制定了《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組織大綱》,選舉產生了黎玉等二十三人為委員的山東省戰時工作推進委員會(山東省最高抗日民主政權,山東省人民政府的前身)。這是山東民主政權建設上的空前壯舉,是當時全國19個抗日根據地的民主政權中唯一統轄全省的省級民主政權。是在敵後艱苦鬥爭的環境下召開的,是山東省有史以來第一次具有特別意義的大會。1945年8月,日寇投降後,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正式改為山東省人民政府。&nbsp1990年,山東省政府為紀念戰工會成立五十周年,對舊址進行重修,紀念館南北長13米,寬71米,由徐向前元帥題名的“山東抗日民主政權創建紀念碑”(高達8.5米)聳立院中,與僅存的一棵古銀杏樹交相輝映。該館介紹了大會開會時的盛況,並陳列有會議通過的一些檔案、照片,具有極為珍貴的歷史價值。&nbsp1997年,被定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駝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