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投資

居民投資是指居民購買可以獲得收入的資產,包括購買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實物資產和購買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居民投資
  • 動機1:追求財富的本質和欲望
  • 2:居民資產的保值和增值
  • 3:居民資產的分布與組合
動機,渠道,風險及其規避,社會效應,

動機

一、追求財富的本質和欲望
追求財富是居民的一個生活目標。
居民財富的獲得渠道是靠勤儉理財,即不但要勤,而且克儉,若要使財富逐年更和促牛晚上一層樓,重要的是理財有方,借小財滾大財,積小富為大刪講富。居民希望以自身努力而獲得財富,那么,其追求財富的動機和欲望來自:
首先,來自居民生存和發展的意願。由於生存、享受和發展這三大需要的客觀存在,人們對生活追求是無止境的,由此而衍生出人們對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追求,正是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一個根源。
其次,來自居民收益與風險的對稱。擁有貨幣或其他資產而不投資,那么這個市場主體就永無致富的可能。居民能夠參與投資,不僅在於他看到投資能夠帶來收益,而且在於他能夠承擔這種投資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再次,來自於居民社會與家庭的需要。除了馬克思、恩格斯的三層次需要論對人們創造與占有財富有所解釋之外,馬林諾斯的三層次需要論(即生理需要、心理需要和社會需要)、馬斯洛的五層次需要論(即基本需要、安全需要、歸屬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等等,也從另外角度說明了居民創造和占有財富的深層次原因。
最後,來自居民工作與休閒的需要。富人階層往往可以擁有更多的閒暇時間用於休閒享受、社交活動以及個人價值與情感的實現,而窮人階層往往由於休閒時間匱乏而難以做到這一點。正是由於這種差別,那么希望擺脫日常繁瑣事務或乏味工作而向社會展現個人屬性與才幹的人們往往會努力創業,或者以財富的積累來體現個人的創造力,或者以財富反饋社會來吸引社會的承認,這些欲望同樣是人們投資創業的終極夢想。
總之,追求財富既不是不道德的,也不是非理性的,它永遠是居民自古綿延的一個生存與發展的動力,正因為這樣,居民投資的動機才受到法律與社會的肯定。
二、居民資產的保值和增值
居民投資的直接目的是為櫻匪欠了其資產的保值和增值。
從歷史和現實都在表明中國居民對保值性資產的偏愛,但隨著居民收入的提高,各種市場的發育成熟,以及人們觀念中更能容許風險的挑戰,那么,中糠祖禁市國居民的增值性資產的比重將會穩步提高。
三、居民資產的分布與組合
居民家庭預算不僅包括消費計畫,而且還包括投資計畫,後者所占的家庭資道腳祖產份額、預算時間比重將隨著收入上升而提高。居民投資預算包括對投資品種的選擇和對投資過程的控制,實際上是一個居民資產如何分布與組合的最佳化配置問題。居民對投資品種有很多選擇,實業投資的房地產、小企業集資入股等,實物投資的古董、郵票、珍寶等,金融投資的基金、保險、外匯、期貨等,人力資本投資的高等教育、接受培訓、考證等,這些投資品種都可能給居民帶來可觀的收益,當然也需要居民自己努力儘可能以少的投資獲得儘可能大的收益,並且在獲得儘可能大的收益的同時儘可能地減少風險。
增加收益與減少風險的一個途徑是最佳化居民資產分布與組合的結構。資產最佳化配置的第二定律是:資產特性必須與資產使用比重相一致。資產分布與組合的第三條定律是:居民收入與生命周期決定不同居民家庭的資產偏好。最後,資產分布與組合的第四條定律是:價格、利率、預期、用、稅收這些外生變數隨時改變居民投資的選擇。
總之,居民的資產選擇動機包含了多方面內生變數與外生變數的考慮,基於各種變數的此消彼長而促使居民選擇某些投資品種同時放棄另一些投資品種,這是一個經濟理性充分發揮的過程,其結果將促使居民將資產最佳化組合,獲得更大的投資收益。

渠道

居民投資的渠道可分為直接投資渠道和間接投資渠道兩種。居民參加社會集資是居民的間接投資渠道。在間接投資活動中,居民依據自己參加社會集資的份額而獲得利息、股息等收入。居民購買生產資料,投入勞動(包括管理勞動)進行生產經營,獲取利潤,是直接投資渠道。具體說來,居民作為投資者進行投資時,可供其選擇的資產形式有如下一些:
第一,證券投資。這是居民以取得債券利息、股票股利和買賣差價為目的的投資,是居民間接參與生產經營活動的投資。這種投資的特點是投資者本人不參與經營管理活動,而是委託他人或汗迎肯代理機構行使投資人的管理權。這種投資靈活性很強,在證券市場或金融達微漏市場上可以隨時轉換為居民所需要的貨幣資產,因而是居民投資基本的選擇方式。
第二,經營資產投資。是指居民的購買經營性資產,直接從事小規模經營管理活動,以取得經營淨收入或將資產租賃出去,取得租賃收入為目的投資形式。這種投資常見於個體戶、專業戶,它要求居民有一定特長或專業,有經營管理能力,是居民的無形資產同有形資產相結合的投資方式,這種投資既受工商管理、稅收、物價、客戶等的影響,也受政策、環境的約束,因此,風險大,要求投資有一定規模。
第三,房地產投資。這是居民以購買房地產取得租金收入或房地產升值收入為目的的投資。其特點是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前提下。房屋租金和升值是穩定的。房地產投資已成為當前我國投資的熱點之一。但房地產的投資額較大,非一般工薪階層所能承受的,轉讓也不及股票、債券方便,受地理環境、國家政策的影響較大。
第四,保值商品投資。是指居民以資產保值、升值為目的進行的投資。它的收人是隨著物價變動或匯率變動及該種商品稀缺而不斷升值和保值。保值商品的種類很多,例如,金銀飾品、古董、名人字畫、郵票、外匯、寶石等。這種投資的特點是投資人應具有相應的知識和文化,能夠大致預測其升值的可能性及幅度。保值商品投資受保存時間長短、轉讓可能性的大小的影響較大,因此進行這類投資要有較高的文化水準和業務專長。

風險及其規避

我國居民投資大多數選擇金融資產的形式。該類投資的風險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利率風險。利率風險是指由於市場利率水平的變動引起證券投資實際收益率偏離預期收益率的可能性。市場利率與股票價格是負相關的。當市場利率提高時,企業使用資金成本上升,利潤下降,股價就會下跌;反之則相反。債券的利率是事先確定的,雖然不隨市場利率波動而變化,但當市場利率提高時,債券的實際收益就會相對減少,市場利率下降時,債券的收益也會相對增多。
第二,購買力風險。證券投資的名義收益中包含著真實收益和通貨膨脹補償。當發生非預期的通貨膨脹時,證券投資的實際收益就會偏離預期收益,即證券投資收益的實際購買力會偏離預期購買力。這種購買力風險最容易使固定收益的投資者造成損失。
第三,經營風險。是指由於上市公司經營管理方面的原因而使投資者實際收益偏離預期收益的可能性。
第四,市場風險。是指由於證券市場行情變動引起實際收益率偏離預期收益率的可能性。價格波動風險是股市的本質特徵,是不可避免的。在大的價格波動中,盲目的投資往往會帶來巨大的損失,尤其是在高位跟進的個人投資者可能長期得不到解套減虧的機會。
第五,流動風險。是指在變現過程中遭受損失或獲利的可能性。該風險的大小主要取決於證券期限的長短和二級市場的發達程度。一般來說,短期債券的流動性風險較小,中長期債券次之,風險最大的是股票。
居民在投資時總是希望收益率越高越好,風險越低越好。但魚和熊掌是不可兼得的。對於投資者來說,收益和風險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這就要求居民在投資選擇時必須尋找各種金融資產組合的均衡點,以便達到這樣一種境界:在風險既定的條件下,實現預期收益最大;或在預期收益既定的條件下,實現風險最小。
另外,為了降低證券投資的風險總水平,投資者應通過多樣化投資來消除證券的可分散性風險。所謂多樣化投資,就是投資者不是把所有資金全部投到一種證券上,而是通過分析、估價,選擇若干種較為滿意的證券作為投資對象,組成資產組合。在構築資產組合時,投資者要注意兩點:首先,要通過基本分析,選出一些前景較好的證券。因為資產組合的預期收益率是組合成資產組合的所有金融資產預期收益率的加權平均數。其次,要使資產組合的非系統性風險趨於零,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為此,要注意從相關度不大的各個行業中選擇證券。

社會效應

第一,有利於緩解資金短缺的局面。
要解決國內建設資金的嚴重短缺,除了有計畫、有組織地引進外資外,更應著眼於大力挖掘國內現有的龐大的民間遊資。另一方面,由於金融意識的增強,人們也有了強烈的投資欲望。因此,面對一邊是國內短缺的資金,一邊是不斷增長的居民遊資的現狀,大力發展居民的投資渠道,開放居民投資市場,培育居民投資行為,便成為當務之急。
第二,有利於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
要實現我國產業結構的協調發展,關鍵是建立產業結構調整的組織機制,包括資產存量調整和增量調整的市場機制兩部分,其中資產存量調整機制的確立尤為重要。
第三,有利於引導消費,調節積累機制。如何引導消費,變消費基金為積累基金是國家巨觀經濟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
第四,有利於資金的有效配置。
居民投資市場擁有複雜的價格機制,廣泛的信息來源和眾多的投資者,因而能使那些有前途的企業獲得價格合理的充裕的資本供給,同時使那些沒有前途的或已過時的企業很難獲得所需的資金。居民對各類證券的投資選擇,可以調節社會資金在各個市場間的流動,促進資金的有效分配。
第五,有利於我國投資體制的改革。
改革我國投資管理體制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逐步實現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分散化。數以億計的居民進入投資領域,成為投資主體,對於充分動員投資基金,提高投資效益和改善投資結構,都將起到巨大的作用。
第六,有利於分散投資風險。
在政府和企業主要擔負投資時,投資失誤可能給國民經濟造成“大震”,由此造成的風險也集中在政府和企業身上。而居民參與投資後,他們的決策會比較慎重,因而可能減少失誤,一旦失誤,投資風險則分散承擔,化“大震”為“小震”,減“重震”為“輕震”。
總之,居民的資產選擇動機包含了多方面內生變數與外生變數的考慮,基於各種變數的此消彼長而促使居民選擇某些投資品種同時放棄另一些投資品種,這是一個經濟理性充分發揮的過程,其結果將促使居民將資產最佳化組合,獲得更大的投資收益。

渠道

居民投資的渠道可分為直接投資渠道和間接投資渠道兩種。居民參加社會集資是居民的間接投資渠道。在間接投資活動中,居民依據自己參加社會集資的份額而獲得利息、股息等收入。居民購買生產資料,投入勞動(包括管理勞動)進行生產經營,獲取利潤,是直接投資渠道。具體說來,居民作為投資者進行投資時,可供其選擇的資產形式有如下一些:
第一,證券投資。這是居民以取得債券利息、股票股利和買賣差價為目的的投資,是居民間接參與生產經營活動的投資。這種投資的特點是投資者本人不參與經營管理活動,而是委託他人或代理機構行使投資人的管理權。這種投資靈活性很強,在證券市場或金融市場上可以隨時轉換為居民所需要的貨幣資產,因而是居民投資基本的選擇方式。
第二,經營資產投資。是指居民的購買經營性資產,直接從事小規模經營管理活動,以取得經營淨收入或將資產租賃出去,取得租賃收入為目的投資形式。這種投資常見於個體戶、專業戶,它要求居民有一定特長或專業,有經營管理能力,是居民的無形資產同有形資產相結合的投資方式,這種投資既受工商管理、稅收、物價、客戶等的影響,也受政策、環境的約束,因此,風險大,要求投資有一定規模。
第三,房地產投資。這是居民以購買房地產取得租金收入或房地產升值收入為目的的投資。其特點是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前提下。房屋租金和升值是穩定的。房地產投資已成為當前我國投資的熱點之一。但房地產的投資額較大,非一般工薪階層所能承受的,轉讓也不及股票、債券方便,受地理環境、國家政策的影響較大。
第四,保值商品投資。是指居民以資產保值、升值為目的進行的投資。它的收人是隨著物價變動或匯率變動及該種商品稀缺而不斷升值和保值。保值商品的種類很多,例如,金銀飾品、古董、名人字畫、郵票、外匯、寶石等。這種投資的特點是投資人應具有相應的知識和文化,能夠大致預測其升值的可能性及幅度。保值商品投資受保存時間長短、轉讓可能性的大小的影響較大,因此進行這類投資要有較高的文化水準和業務專長。

風險及其規避

我國居民投資大多數選擇金融資產的形式。該類投資的風險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利率風險。利率風險是指由於市場利率水平的變動引起證券投資實際收益率偏離預期收益率的可能性。市場利率與股票價格是負相關的。當市場利率提高時,企業使用資金成本上升,利潤下降,股價就會下跌;反之則相反。債券的利率是事先確定的,雖然不隨市場利率波動而變化,但當市場利率提高時,債券的實際收益就會相對減少,市場利率下降時,債券的收益也會相對增多。
第二,購買力風險。證券投資的名義收益中包含著真實收益和通貨膨脹補償。當發生非預期的通貨膨脹時,證券投資的實際收益就會偏離預期收益,即證券投資收益的實際購買力會偏離預期購買力。這種購買力風險最容易使固定收益的投資者造成損失。
第三,經營風險。是指由於上市公司經營管理方面的原因而使投資者實際收益偏離預期收益的可能性。
第四,市場風險。是指由於證券市場行情變動引起實際收益率偏離預期收益率的可能性。價格波動風險是股市的本質特徵,是不可避免的。在大的價格波動中,盲目的投資往往會帶來巨大的損失,尤其是在高位跟進的個人投資者可能長期得不到解套減虧的機會。
第五,流動風險。是指在變現過程中遭受損失或獲利的可能性。該風險的大小主要取決於證券期限的長短和二級市場的發達程度。一般來說,短期債券的流動性風險較小,中長期債券次之,風險最大的是股票。
居民在投資時總是希望收益率越高越好,風險越低越好。但魚和熊掌是不可兼得的。對於投資者來說,收益和風險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這就要求居民在投資選擇時必須尋找各種金融資產組合的均衡點,以便達到這樣一種境界:在風險既定的條件下,實現預期收益最大;或在預期收益既定的條件下,實現風險最小。
另外,為了降低證券投資的風險總水平,投資者應通過多樣化投資來消除證券的可分散性風險。所謂多樣化投資,就是投資者不是把所有資金全部投到一種證券上,而是通過分析、估價,選擇若干種較為滿意的證券作為投資對象,組成資產組合。在構築資產組合時,投資者要注意兩點:首先,要通過基本分析,選出一些前景較好的證券。因為資產組合的預期收益率是組合成資產組合的所有金融資產預期收益率的加權平均數。其次,要使資產組合的非系統性風險趨於零,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為此,要注意從相關度不大的各個行業中選擇證券。

社會效應

第一,有利於緩解資金短缺的局面。
要解決國內建設資金的嚴重短缺,除了有計畫、有組織地引進外資外,更應著眼於大力挖掘國內現有的龐大的民間遊資。另一方面,由於金融意識的增強,人們也有了強烈的投資欲望。因此,面對一邊是國內短缺的資金,一邊是不斷增長的居民遊資的現狀,大力發展居民的投資渠道,開放居民投資市場,培育居民投資行為,便成為當務之急。
第二,有利於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
要實現我國產業結構的協調發展,關鍵是建立產業結構調整的組織機制,包括資產存量調整和增量調整的市場機制兩部分,其中資產存量調整機制的確立尤為重要。
第三,有利於引導消費,調節積累機制。如何引導消費,變消費基金為積累基金是國家巨觀經濟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
第四,有利於資金的有效配置。
居民投資市場擁有複雜的價格機制,廣泛的信息來源和眾多的投資者,因而能使那些有前途的企業獲得價格合理的充裕的資本供給,同時使那些沒有前途的或已過時的企業很難獲得所需的資金。居民對各類證券的投資選擇,可以調節社會資金在各個市場間的流動,促進資金的有效分配。
第五,有利於我國投資體制的改革。
改革我國投資管理體制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逐步實現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分散化。數以億計的居民進入投資領域,成為投資主體,對於充分動員投資基金,提高投資效益和改善投資結構,都將起到巨大的作用。
第六,有利於分散投資風險。
在政府和企業主要擔負投資時,投資失誤可能給國民經濟造成“大震”,由此造成的風險也集中在政府和企業身上。而居民參與投資後,他們的決策會比較慎重,因而可能減少失誤,一旦失誤,投資風險則分散承擔,化“大震”為“小震”,減“重震”為“輕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