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結晶體

尿液結晶檢查是尿沉渣檢查的內容之一。尿中出現結晶稱晶體尿。除包括草酸鈣、磷酸鈣、磷酸鎂銨(磷酸三鹽)、尿酸及尿酸鹽等結晶外,還包括磺胺及其他藥物析出的結晶。尿液中是否析出結晶,取決於這些物質在尿液中的溶解度、pH、溫度及膠體狀況等因素。尿液中的結晶可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生理性結晶多來自於飲食,一般無太大意義,持續大量出現可能提示與結石相關。病理性結晶則與疾病有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尿液結晶體
  • 分類:生理性結晶、病理性結晶
  • 檢查方法:是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結晶形態
分類,檢查方法,臨床意義,

分類

臨床將尿液結晶分為生理性結晶和病理性結晶。
1.生理性結晶
生理性結晶多來自食物及機體正常的代謝,一般無臨床意義。但當大量持續出現於患者新鮮尿內,可成為尿路結石診斷依據之一。
(1)草酸鈣結晶:為無色、方形、閃爍發光的八面體,有時呈菱形,偶見啞鈴形或餅狀,與紅細胞相似。
(2)尿酸結晶:尿酸是核蛋白中嘌呤代謝的產物,以尿酸或尿酸鹽的形式經尿排出體外。尿酸結晶在尿中呈黃色、暗棕色,形狀有三棱形、啞鈴形、蝴蝶形及不規則形。
(3)非結晶性尿酸鹽:外觀呈黃色的非晶形顆粒狀沉澱物。
(4)磷酸鹽類結晶:為正常尿成分,來源於食物和機體代謝組織分解,尿中長期出現應注意有磷酸鹽結石的可能。
(5)尿酸銨結晶:此結晶呈黃色,不透明,有球狀、啞鈴形、樹根狀等形態。
2.病理性結晶
尿中出現病理性結晶,與各種疾病因素和某些藥物在體內代謝異常有關。
(1)膽紅素結晶:此結晶外形為成束的針狀或小塊狀,黃紅色,由於氧化,有時可呈非結晶體色素顆粒。
(2)胱氨酸結晶:為無色、六邊形、邊緣清晰、折光性強的薄片狀結晶,由蛋白分解而來。
(3)亮氨酸與酪氨酸結晶:亮氨酸與酪氨酸結晶為蛋白分解產物。亮氨酸結晶呈淡黃色或褐色小球形或油滴狀,並有密集輻射狀條紋,折光性強。酪氨酸結晶為略帶黑色的細針狀結晶,成束成團或羽毛狀。
(4)膽固醇結晶:其外形為缺角的長方形或方形,無色透明,常浮於尿的表面,成薄片狀。
(5)含鐵血黃素:為黃色小顆粒狀,存在細胞內,可用亞鐵氰化鉀染色進行鑑別。
(6)藥物結晶:放射造影劑如使用碘泛影劑、尿路造影劑後尿中出現束狀、球狀、多形性結晶。磺胺類藥物結晶如乙醯基磺胺嘧啶易在酸性尿中形成結晶,磺胺嘧啶結晶為棕黃色、不對稱的麥稈束狀、球狀,但其束偏在一側,兩端不對稱,有時呈貝殼狀。

檢查方法

尿中有大量鹽類結晶時,肉眼可見尿色混濁或有沉澱,部分結晶經加熱加酸等處理後可變清。檢查尿結晶的常用方法是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結晶形態。

臨床意義

1.生理性結晶
(1)草酸鈣結晶:草酸鈣結晶屬正常代謝成分,但在新鮮尿中大量出現此結晶伴隨紅細胞,又有腎或膀胱的刺激症狀,多為腎或膀胱結石的徵兆,尿路結石約90%為草酸鈣結晶。
(2)尿酸結晶:尿中尿酸濃度過度增高,可引起尿酸結晶增多,可產生高尿酸腎病及尿酸結石,亦可見於急性痛風症、兒童急性發熱、慢性間質性腎炎等。
(3)磷酸鹽類結晶:尿中長期出現應注意有磷酸鹽結石的可能。
(4)尿酸銨結晶:常見於在陳舊尿中,一般無臨床意義。如在新鮮尿見到大量出現,提示膀胱有細菌感染。
2.病理結晶
(1)膽紅素結晶:見於各種黃疸患者、肝癌、肝硬化和有機磷中毒等。
(2)胱氨酸結晶:正常尿中少見,大量出現多為腎或膀胱結石的徵兆。
(3)亮氨酸與酪氨酸結晶:可見於組織大量壞死的疾病,如急性肝壞死、急性磷中毒、糖尿病性昏迷、白血病或傷寒等。
(4)膽固醇結晶:可見於膀胱炎、腎盂腎炎或有乳糜尿的患者;偶見於膿尿患者。
(5)含鐵血黃素:當體內紅細胞大量破壞時,各組織中均可有含鐵血黃素沉積,如沉積於腎臟時,即可在尿中見到。
(6)藥物結晶:如在新鮮尿中查到大量磺胺結晶,同時與紅細胞或管形並存,多表示腎臟已受磺胺藥物損害,應立即停藥,大量飲水,服用鹼性藥物使尿鹼化,以保護腎不受進一步損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