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爾吉里塔爾羊

尼爾吉里塔爾羊

尼爾吉里塔爾羊(學名:Nilgiritragus hylocrius):是偶蹄目、牛科、尼爾吉里塔爾羊屬的唯一哺乳動物。頭體長110-150厘米,肩高80-110厘米,尾長10-15厘米;體重50-100千克。是一種兩性異形的物種,雄性明顯大於雌性,並且具有獨特的標記。成年雌性整體呈黃褐色,下體較淺;隨著雄性年齡的增長,它們的皮毛會變黑至深黑褐色。同時,出現了幾個明亮的標記,背部的銀色“馬鞍”和前腿的白色斑塊。兩性都沒有鬍鬚。雌雄都有相當短的弧形角,前表面有微弱的棱。

通常出現在海拔1,200-2,600米的懸崖面附近的草地、青草覆蓋的山丘和開闊地帶。清晨和傍晚最活躍。中午時分,羊群經常撤退到懸崖峭壁的陰涼處。雌性通常留在特定的家庭範圍內,而成年雄性則形成鬆散的團體,會在雌性群體之間移動,偶爾加入全雄性群體或保持孤獨。以青草和草本植物為食。分布僅限於印度南部西高止山脈、喀拉拉邦和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的約5%的區域。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物種學史,命名,分類,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長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瀕危原因,

物種學史

命名

泰米爾語中,“Nilgiri Tahr”(尼爾吉里塔爾羊)被稱為“வரையாடு(varaiaadu)”。這個詞源自泰米爾語“varaiaadu wurrai”意為“懸崖”和“aadur”意為“山羊”。古代泰米爾語中的這個詞是வருடை(varudai)。在馬拉雅拉姆語中,這個詞是“വരയാട്(varyaadu)”。尼爾吉里塔爾羊被格雷描述為山羊(warryato)。屬名源自泰米爾語“Nilgiritragus Neelagiri”意為“藍山”,在希臘語意為“山羊”(Trager)。

分類

分類記錄取自威爾遜和里德(1993年)。最初,這種塔爾羊被分配到“Kemas”屬(已無效),並被一些19世紀的作者納入“Capra”。直到2005年,尼爾吉里塔爾羊與喜馬拉雅塔爾羊阿拉伯塔爾羊一起被普遍認為屬於“Hemitragus”(塔爾羊屬)。然而,大多數專家都認同Ropiquet和Hassanin(2005年)的定義,他們根據分子數據將三種塔爾羊劃分為三個單系屬,尼爾吉里塔爾羊與綿羊屬(Ovis genus)合併。尼爾吉里塔爾羊沒有亞種
遵循Ropiquet和Hassanin(2005)的認定,基於對四個分子標記的分析,將該物種從“Hemitragi”(塔爾羊屬)中移除,並將其置於單型“Nilgiritragus”(尼爾吉里塔爾羊屬)中。

形態特徵

尼爾吉里塔爾羊雌性頭體長110厘米、雄性150厘米;雌性肩高80厘米、雄性110厘米;尾長10-15厘米;體重雌性50千克、雄性80-100千克。是一種兩性異形的物種,雄性明顯大於雌性,並且具有獨特的標記。個體和年輕的成年雌性整體呈黃褐色,下體較淺;一條深色條紋沿著背部的中線延伸。隨著雄性年齡的增長(從2歲左右開始並持續到6歲以上完全成熟),它們的皮毛會變黑至深黑褐色。同時,出現了幾個明亮的標記,包括背部的銀色“馬鞍”和前腿的白色斑塊。雖然成年雌性的頭部與身體顏色相同,但成年雄性的臉色變黑至近乎黑色,有一對從角基部到口吻的銀色條紋。兩性都沒有鬍鬚。雌雄都有相當短的弧形角,前表面有微弱的棱,雄性角長可達44.5厘米,而雌性的往往較短,通常只有30厘米且不那么重。

棲息環境

該物種是印度南部西高止山脈的特有種。它們通常出現在高海拔1,200-2,600米的懸崖面附近的草地、青草覆蓋的山丘和開闊地帶,避開低海拔森林。

生長習性

該物種白晝活動,但在清晨和傍晚最活躍。中午時分,羊群經常撤退到懸崖峭壁的陰涼處。當它們受到掠食者的威脅時,這些懸崖也可以作為避難所。族群中至少有一個成員(通常是成年雌性)充當哨兵,如果探測到危險,就會發出警報哨聲或噴鼻息。雌性通常留在特定的家庭範圍內,而成年雄性則形成鬆散的團體,會在雌性群體之間移動,偶爾加入全雄性群體或保持孤獨。雄性的顯著標記有助於優勢等級的發展,使競爭對手能夠評估它們的相對狀態。勢均力敵的雄性通過並排站立並相互撞擊或正面碰撞來爭奪位置。
尼爾吉里塔爾羊通常混合組群或單一性別組群,每群有11-71隻。成年雄性可能是獨居的,尤其是在印度炎熱的季節(3月至5月)。
以青草和草本植物為食。

分布範圍

分布僅限於印度南部西高止山脈喀拉拉邦和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的約5%的區域,不在這兩個邦之間的邊界沿線。在20世紀初,尼爾吉里塔爾羊的範圍可能至少向北延伸到卡納塔克邦南部的布拉馬吉里山(Brahmagiri hills)。

繁殖方式

全年可繁殖,但在季風期間的6-8月期間繁殖行為有所增加。妊娠期178-190天。每胎產仔數1隻,很少有2隻。幼羊斷奶期4-6個月。小羊不會立即跟隨母親,而是在母親離開覓食長達兩個月的時間裡“藏”在藏身之處。幼羊可能最早在兩周內就開始嘗試固體食物。雌性性成熟期最早在16個月,雄性通常要到6-8歲才能完全成熟。在野外的壽命至少9年。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8年 ver3.1——瀕危(EN)。

種群現狀

在1970年代至1980年代,總數估計在2,000至2,500隻之間,並且被認為是穩定的。2008年,丹尼爾斯(Daniels)等人估計總數量不超過1,800-2,000隻,儘管幾十年一些種群似乎保持穩定,但該物種的數量在整體下降。截止2008年,物種種群估計為Nilgiri山(450隻,但減少到75-100)、Silent Valley(30隻)、Siruveni山(20隻)、Elival Mala(60隻)、Nelliampathi Hills(30隻)、Top Slip和Parambikulam(120隻)、阿南馬拉東部斜坡(125隻)、阿納馬拉草山(250隻)、斯瓦邁馬拉(130隻)埃拉維庫拉姆國家公園(760隻)、High Range(30隻)、帕拉尼山(60隻)、Highwavy mountains(100隻)、Ashambu Hills(70隻)、Vellakaltheri(90隻)、Ashambu Hills(70隻)和Thiruvannamalai peak(40隻)(Nilgiri Tahr Trust,2007年1月2日檢索)。

瀕危原因

尼爾吉里塔爾羊的種群數量少且與世隔絕,因此很容易在當地滅絕。該物種的活動斑塊在自然界是不連續的,但一些棲息地破碎可能有人為原因。該物種面臨來自家畜的競爭,其過度放牧導致抗放牧雜草物種入侵首選草地,從而與尼爾吉里塔爾羊首選的當地草競爭。人類繼續將尼爾吉里塔爾羊的棲息地轉變為農業用地,導致該物種的分布範圍約為其歷史範圍的十分之一(Mishra和Johnsingh,1998年Kannery,2002年;IUCN,2004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