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傳統建築》是2021年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尤溪傳統建築
- 作者:黃漢民,範文昀,周麗彬
- 出版時間:2021年7月1日
- 出版社: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
- 頁數:427 頁
- ISBN:9787533565015
- 開本:8 開
- 裝幀:精裝
《尤溪傳統建築》是2021年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尤溪傳統建築》是2021年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尤溪傳統建築》一書分為上下篇,上篇以傳統建築實例為主要內容,下篇以地域建築特色為主要內容,從各個角度分別對尤溪的歷史建築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調查發掘及研究整理。這...
尤溪傳統民居營造技藝,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傳統技藝,三明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福建省尤溪縣具有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大小眾多的古民居分布在全縣各個鄉鎮。這些古建築具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典型的以梅仙坪寨“大福圳”、...
整個村落依山就勢分布在村中的三面山坡上,層層疊疊,錯落有致,曲巷通幽,是全省古建築保村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歷史背景 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位於尤溪縣洋中鎮。據說唐代時桂峰的開基始祖在此地遍植桂樹,因此得名。南宋時期,蔡姓...
尤溪縣城隍廟始建於南宋淳熙年間(公元1174年),原廟址在縣治西(今百聯酒店地段)。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尤溪知縣薛防重建城隍廟,廟堂可容納七八百人,規模之大由此可見。建築風格富有山區特色,是古建築中的佼佼者,與將樂...
坂水電站,位於尤溪縣文江朱坂村,引用文江溪逕流發電,屬文江、奇韜兩鄉聯辦。裝機2台,容量1600千瓦,水頭14.5米,流量21.1立方米/秒。1976年9月動工,1979年12月投產,併入銘溪片臨時小電網。1982年,併入縣電網運行。主要建築:...
而這種建築方面的主張世代相承,尤溪傳統大木作因此得以傳承完善。曹文煋師傅一派尤為遵奉古法、系統完整。曹文煋師傅師承梅仙南洋的吳氏師傅。吳氏與朱熹淵源很深,朱熹曾著文的《吳氏社倉記》以宣揚吳氏先祖對社倉事業之貢獻。清乾隆年間...
尤溪縣博物館系國家二級博物館,成立於1985年,館址設在尤溪縣城關水南南宋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朱熹的誕生地內。館址占地面積16000平方米(含朱熹公園),建築面積5404平方米。館內設文物精品陳列室、明清古家具陳列室、朱熹聖跡彩塑館、...
1、現存建築有一定的久遠度,文物保護單位的等級達到標準,傳統建築的占地規模、現存傳統建築(群)和周邊環境保存有一定的完整性,建築的造型、結構、材料及裝飾有一定的美學價值,並有對傳統技藝的傳承。2、傳統村落在選址、規劃等方面,...
桂峰村有著近800年的歷史,現存明清古建築39棟,是我省古建築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自2003年福銀高速通車以來,桂峰村便依託傳統建築風貌和民風民俗資源,以保護古村落核心區為主,開發利用為輔,將古建築保護與旅遊、農業、文化等...
二、尤溪縣洋中鎮桂峰村 三、連城縣廟前鎮芷溪村 四、長汀縣三洲鄉三洲村 第三章 寺廟宮觀 第一節 概述 一、福建宗教建築的發展 二、福建寺廟宮觀的特點 第二節 實例 一、福州鼓山湧泉寺 二、福州華林寺大殿 三、泉州開元寺 ...
2015年列入閩首批省級傳統村落。歷史文化 大坋村村落形成於明代,建築大部分集中分布在東北、西南兩面坡一級或二級地上,傳統建築集中(分為四大片集中連片),有清代以前古建築10餘座,民國及近現代建築,大都保留傳統木結構建築風貌達50...
除龍雲村吳姓從雲林吳姓宗祠開支外,吳姓族人更開支至梅仙、梅營、登第、玉石、源湖、尤溪城關、西城、西洋、以及縣外的三明、建陽、建甌、南平、邵武、順昌等地。現存上厝古建築、下厝吳氏祖祠(由開基始祖吳來一觀始建於明末,1994...
坪坑村現留有清代古民居建築5座,古民居“三雕”景觀資源尤其豐富,村落中祠堂、古水井、老街、古廟交融出村落獨特的魅力。在清朝末年時,曾經為村爭的榮譽的有兩名,一個秀才名蔡其祥,一個舉人名蔡啟旺,至今兩座石旗桿還屹立在...
朱子文化苑是尤溪打造5A級景區朱熹公園的重要設施,建築面積7500平方米,是尤溪引進民間資本打造的文化產業項目,內設“明清古匾中華第一館”,展陳逾1500方古匾和100副古楹聯及各類木雕精品。簡介 朱子文化苑位於尤溪縣城的朱熹公園內,...
現為新近復原的建築,主體建築風格與原來相似,面積略有擴大。占地388平方米,建築面積560平方米,高約13米。面闊七開間,進深五開間。明間原主祀朱熹及其弟子蔡元定、真德秀、黃乾、鄭紹先。明代弘治皇帝賜封每歲春秋仲月上戊日(即每...
現僅存敦仁堂和同仁堂,其餘建築“文革”期間拆毀,分別建上電影院、供銷社和村部。敦仁堂坐北向南,平面呈長方形,通面闊46米,通進深63米,占地面積3150平方米,建築面積2194平方米。主體建築為土木磚石結構,雄偉壯觀,布局合理,風格...
福建民居深深地紮根於民間,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施工,顯示了福建獨特的地方建築特色和建築裝飾手段,廣泛地集中了傳統建築營建經驗而世代相傳,體現了民間能工巧匠的聰明才智和高超技藝。某些獨特的布局形式及營建手法,至今在許多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