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部位名,腹的下部,位於臍與骨盆之間。又稱小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少腹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 出處:《黃帝內經》
- 概念:腹的下部,位於臍與骨盆之間
人體部位名,腹的下部,位於臍與骨盆之間。又稱小腹。
人體部位名,腹的下部,位於臍與骨盆之間。又稱小腹。...... 少腹又名小腹,俗稱小肚,腹的臍下部分。《靈樞·經脈》:“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以俛仰,丈夫(疒貴)疝,...
少腹硬滿是指臍以下部位堅硬脹滿的症狀。若按之不硬,只覺脹滿,拘急不舒的,稱為“少腹急結”。都是由於瘀血和邪熱互結,阻滯於少腹部;或因膀胱氣化失常,水停...
少腹痛,證名。出《素問·五常政大論》。小腹兩旁疼痛。少腹痛,可見於疝病等多種病證。痛而喜按為虛,宜溫補湯。痛而拒按為實,宜溫氣湯。痛而小便不利為...
少腹疽,中醫病名。是指生於少腹部的癰疽。其特點是局部初起皮膚上即有粟粒樣膿頭,杴熱紅腫疼痛,易向深部及周圍發生擴散,膿頭亦相繼增多,潰爛之後狀如蜂窩。...
少腹脹,證名。少腹脹滿。出《素問·標本病傳論》。...... 少腹脹,證名。少腹脹滿。出《素問·標本病傳論》。詳見腹脹、小腹滿條。詞條標籤: 疾病, 醫學 V...
少腹逐瘀顆粒,活血逐瘀,祛寒止痛。用於血瘀有寒引起的月經不調,小腹脹痛,腰痛,白帶。...
少腹逐瘀膠囊,中成藥名。由當歸、蒲黃、五靈脂(醋制)、赤芍、小茴香(鹽炒)、延胡索(醋制)、沒藥、川芎、肉桂、炮姜組成。具有溫經活血,散寒止痛的功效。用於...
少腹拘急,證名。自覺下腹部牽引不適,可兼見小便異常。《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腎氣丸主之。”或因腎氣虛寒...
出《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
少腹逐瘀湯編輯 鎖定 組成:小茴香(炒)7粒 、乾薑(炒)0.6克 、延胡索3克、 沒藥(研)6克 、當歸9克 、川芎6克 、官桂3克 、赤芍6克、蒲黃9克、 ...
少腹逐瘀丸,中成藥名。為理血劑,具有溫經活血,散寒止痛之功效。用於寒凝血瘀所致的月經後期、痛經,產後腹痛,症見行經後錯、行經小腹冷痛、經血紫暗、有血塊...
少腹逐瘀膠囊功能主治 編輯 【功能與主治】活血化瘀、祛寒止痛等功效而用於寒凝血瘀而致的腹部積塊、月經不調、痛經、閉經、慢性盆腔炎和不孕症等病症。...
顧名思義就是臍(土話肚雞眼)周圍的腹部;大腹:即指上腹部,位於胸部與臍之間的部分;小腹:即指下腹部的中間部分;少腹:即指下腹部的兩邊部分,也就是常說的腰部...
指中醫用手觸摸按壓患者腹部,了解腹內臟腑異常變化和全身狀況,以診察疾病的方法。屬於按診範疇。其臨床目的,在於了解腹部皮膚涼熱、腹壁肌肉軟硬度、腹部脹滿、壓痛...
肝鬱氣滯證是指由於肝的疏泄功能異常,疏泄不及而致氣機瘀滯所表現的情志抑鬱,胸脅或少腹脹滿竄痛,情志抑鬱或易怒、善太息,或見咽部異物感,或頸部癭瘤,或脅下...
師曰:奔豚病,從少腹起,上沖咽喉,發作欲死,復還之,皆從驚恐得之”、“奔豚氣上沖胸,腹痛,往來寒熱,奔豚湯主之”、“發汗後,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