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腹疽,中醫病名。是指生於少腹部的癰疽。其特點是局部初起皮膚上即有粟粒樣膿頭,杴熱紅腫疼痛,易向深部及周圍發生擴散,膿頭亦相繼增多,潰爛之後狀如蜂窩。相當於西醫病名癰。本病一般預後良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少腹疽
- 相關西醫疾病:癰
- 其他名稱 :無
- 疾病分類:外科—瘡瘍疾病
- 發病部位:少腹部
- 主要病因:七情火郁
- 多發群體: 中老年人
- 傳染性:無
名詞解釋,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診查要點,辯證論治,辯證要點,治療原則,證治分類,其他療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
名詞解釋
是指生於少腹部的癰疽。其特點是局部初起皮膚上即有粟粒樣膿頭,杴熱紅腫疼痛,易向深部及周圍發生擴散,膿頭亦相繼增多,潰爛之後狀如蜂窩。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根據本病臨床表現及特點,與西醫病名癰基本相同。
病因
此證由七情火郁而生。
病機
1. 火毒蘊滯 外感風溫、濕熱毒邪,內有臟腑蘊毒,邪毒蘊結於肌表,以致營衛不和,經絡阻塞,氣血凝滯,故腫脹疼痛。
2. 陰虛火熾 陰液虧虛,虛火內生,復感濕熱毒邪,陰虛無水制火熱之邪,而使毒蘊更甚,故瘡色紫滯,疼痛劇烈。
診查要點
一、診斷依據
1.好發於少腹部。多發於中老年人。
2.根據病程演化,臨床可分為三期
(1)初期患處起一腫塊,上有粟粒樣膿頭,腫塊漸向四周擴大,膿頭增多,色紅灼熱,高腫疼痛。伴發熱惡寒、頭痛納差。
(2)潰膿期腫塊進一步增大,瘡面漸漸腐爛,形似蜂窩,腫塊範圍常超過l0cm,甚至大於30cm。伴壯熱、口渴、便秘、溲赤等。
(3)收口期膿腐漸盡,新肉開始生長,逐漸癒合。
(4)整個病程約1個月左右,病情初期在第l周,潰膿期在第2周到第3周,收口期在第4周。
辯證論治
辯證要點
本病從成膿期、潰膿期、潰後期來辯證。成膿表現為上有粟粒樣膿頭,色紫堅硬漸焮紅;潰膿期表現為腫塊進一步增大,瘡面漸漸腐爛,形似蜂窩;潰後期表現為腐肉已脫,膿汁已淨,肉芽生長,逐漸收口向愈。
治療原則
本病以清熱解毒為治療原則,輔以外治法。
證治分類
1. 火毒蘊滯
證候:初起如粟,色紫堅硬,漸生焮熱腫痛,惡寒、壯熱;舌紅,苔黃,脈弦數。
辨證分析:外感風溫、濕熱毒邪,內有臟腑蘊毒,邪毒蘊結於肌表,以致營衛不和,經絡阻塞,氣血凝滯,故腫脹疼痛;熱毒熾盛,故色紅而灼熱,發熱;熱勝肉腐,故瘡面腐爛,膿出黃稠;口渴、便秘、尿赤、苔黃、脈弦數皆為熱毒內盛之象。
治法:清熱利濕,和營托毒。
方藥:仙方活命飲加減。
常用藥:白芷、貝母、防風、赤芍藥、當歸尾、甘草節、皂角刺(炒)、穿山甲(炙)、天花粉、乳香、沒藥、金銀花、陳皮。
2. 陰虛火熾
證候:瘡形平塌,根腳散漫,瘡色紫滯,疼痛劇烈,膿腐難化,膿水稀少或帶血水;全身高熱,煩躁口渴,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脈細數。
辨證分析:陰液虧虛,虛火內生,復感濕熱毒邪,陰虛無水制火熱之邪,而使毒蘊更甚,故瘡色紫滯,疼痛劇烈;毒甚走散,故瘡腳散漫,瘡形平塌;陰液不足,無以化膿,故膿水稀少;熱毒入里,故高熱、便秘、尿赤;舌紅、苔黃、脈細數為陰虛火熾之象。
治法:滋陰生津,清熱解毒。
方藥:竹葉黃芪湯加減。
常用藥:竹葉、川芎、甘草、當歸、白藥、黨參、半夏、石膏、熟地、麥門冬、黃芪。
3. 氣虛毒滯
證候:腫勢平塌,根腳散漫,化膿遲緩,皮色赤暗不澤,膿水稀少,腐肉難脫,瘡口成空殼,悶脹疼痛;伴畏寒,高熱,精神萎靡,面色少華,口渴喜飲,小便頻數;舌質淡紅,苔白膩,脈數無力。
辨證分析:氣血虛弱,氣虛無力托毒,毒邪留滯,故瘡形平塌;血虛無以化膿,故腐肉難脫;熱毒留滯不解,故仍畏寒、發熱、口渴喜飲;氣血虧虛,機體失養,故精神萎靡,面色少華;舌淡紅、苔白、脈數無力為氣虛之象。
治法:扶正托毒。
方藥:托里消毒散加減。
常用藥:人參、黃耆(鹽水拌炒)、當歸、川芎、芍藥(炒)、白朮、茯苓、金銀花、白芷、 甘草。
其他療法
外治法
初起用金黃膏加千捶膏外敷。潰膿期用金黃膏摻八二丹外敷;如膿水稀或灰綠,則改摻七三丹;若腐肉阻塞,膿液積蓄難出而有波動時,可按瘡形大小採用“十”字、雙“十”字,或平行縱切開術,手術的原則是廣泛切開,清除壞死組織,充分引流。收口期用白玉膏摻生肌散外敷;如瘡口腐肉一時不能粘合,可用墊棉法,如無效時,則應採用手術清創。
轉歸預後
本病一般預後良好。
預防調護
1.項部生癤,忌擠壓,消渴病患者特別要注意個人衛生。
2.高熱時臥床休息,多飲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