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鰭刺尾魚(學名:Zebrasoma scopas)為刺尾魚科高鰭刺尾魚屬的魚類。幼魚全身黃色,體側有由白點組成的多條橫帶,隨成長由尾部開始漸次出現藍色。不容易長期飼養。
小高鰭刺尾魚(Zebrasoma scopas)又稱咖啡吊、黑三角吊、褐吊,屬鱸形目刺尾魚科、高鰭刺尾魚屬,是一類活動於珊瑚礁區的熱帶海水魚。小高鰭刺尾魚廣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域,從北部到南部均可見,是珊瑚礁區域習見的種類,它們覓食珊瑚礁上的有機物碎屑機及海藻。可作為觀賞魚。
基本介紹
外貌特徵,地理分布,生活習性,生態,經濟利用,品種簡介,飼養方法,
外貌特徵
體呈卵圓形而側扁。口小,端位,上下頜齒較大,齒固定不可動,扁平,邊緣具缺刻。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各為V棘及III棘,而前方軟條較後方延長,呈傘形;腹鰭I,5;尾鰭弧形。尾棘在尾柄前部,稍可活動。幼魚除體末端、背鰭及臀鰭的末端以及整個尾鰭黃褐色外,其餘部份一致呈鮮黃色,隨著成長,從後部往前部逐漸轉為黑褐色;頭部及體側前部散布小藍點,體側後部則有許多藍色細縱紋;尾柄棘附近體側,隨成長而具一黑色橢圓斑;尾柄棘白色。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東非、紅海、馬達加斯加、模里西斯、留尼旺、葛摩、塞席爾、馬爾地夫、斯里蘭卡、安達曼群島、印度、日本、中國沿海、台灣、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紐幾內亞、泰國、澳洲、豪勳爵島、聖誕島、新喀里多尼亞、馬里亞納群島、馬紹爾群島、帛琉、密克羅尼西亞、索羅門群島、斐濟群島、萬那杜、諾魯、夏威夷群島法屬玻里尼西亞、吉里巴斯、吐瓦魯、復活節島、東加、美屬薩摩亞等海域。
生活習性
本魚喜棲息於有隱蔽處所的珊瑚礁茂盛區,常單獨或三兩成群活動。繁殖配對時可能是一對一,也可能為群體進行。為藻食性。
生態
本魚喜棲息於有隱蔽處所的珊瑚礁茂盛區,常單獨或三兩成群活動。繁殖配對時可能是一對一,也可能為群體進行。為藻食性。
經濟利用
因造型極體色鮮艷是受歡迎的水族觀賞魚類,也可食用。可做豆腐味增湯。尾柄棘會傷人,須注意。
品種簡介
除了顏色,咖啡吊就是黃金吊的翻本。深咖啡色似乎不比明黃色吸引人,於是這種魚的身價比黃金吊低了3/4。在倒吊家族裡有很多這樣的相似品種,由於顏色或產地的差異,一個光芒耀眼,一個名落孫山。咖啡吊則明顯屬於名落孫山的,而且它既顏色暗淡又產量太多。從澳大利亞到我國南海,從菲律賓到馬來西亞都有這種魚的分布,僅中國的漁民每年就可以捕獲數以萬計的個體,觀賞魚市場沒有那么大的需求了,一些便淪落成了魚湯的原材料。
飼養方法
咖啡吊雖然本身不亮麗,但和高鰭刺尾魚屬的其它品種搭配時到很協調。特別是和黃金吊、紫吊搭配在一起飼養的時候,由於三種魚體形完全一樣,個體大小也基本相同,習性還差不多,很容易在一共水族箱中混在一起。
咖啡吊是本屬中最溫和的一種魚,從不攻擊其它魚,同類之間的爭鬥也非常少。它們和黃金吊一樣可以接受任何飼料,而且生長速度也很快。如果水族箱足夠大,在6個月裡其體長可以從125px長到300px。當個體越大的時候,顏色越深。飼養到成體後,這種魚會受到情緒的變化而改變身體顏色的深淺。如果過於緊張顏色一般成為了黑色,當過度興奮或的相互威嚇的時候往往可以將體色調整成近乎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