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舌顫音

小舌顫音

小舌顫音(Uvular Trill)是輔音的一種, 在一些口語中存在。國際音標中表示該音的符號是[ʀ], 一個小型的大寫字母 R 。與之等價的X-SAMPA符號是<R\>。該音素是喉音R中的一種,切不可與齒齦顫音[r]混淆。在中文世界,小舌顫音又常常被簡稱為小舌音。不過,廣義的小舌音也包括其他輔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舌顫音
  • 外文名:Uvular Trill
  • 類型:濁輔音
  • 符號:[ʀ]
特徵,發生,其他語言,

特徵

  • 發音方法是顫音, 也就是說通過顫動發音器官(小舌)發音
  • 發音部位是小舌, 即小舌顫動。
  • 發聲類型是濁輔音, 即發聲帶要振動。
  • 它是口腔輔音, 即氣流通過口腔外流。
  • 中央輔音, 即氣流從舌中部流過,而非從舌兩側流過。
  • 氣流通過肺部直接呼出, 而非從口腔或喉頭流出。

發生

現今,關於小舌顫音在歐洲的起源問題,有兩個理論:
一種理論認為,小舌顫音在十七世紀左右起源於當時的標準法語,並逐漸發展至德語、丹麥語和葡萄牙語以及荷蘭語挪威語瑞典語;這一理論也指出小舌顫音可能起源於歐洲的其他地區,但其並未指明其是否受法語影響。
另一理論認為,小舌顫音起源於日耳曼語系,它通過該語系中齒齦顫音的逐漸消落的過程,逐漸取代了其中的齒齦顫音。作為反對“法語起源”說的理論,它試圖證明一個反例:小舌顫音在德語眾方言的標誌(符號)已早於十七世紀。不過現如今,很多德語教材里都建議發不出德式小舌音的人改發大舌音,因為部分南部德國以及奧地利德語將小舌音發成大舌音. 納粹頭子希特勒就是奧地利人, 大家可以去聽聽希特勒的演講, 他的演講中所有 r 都發成了大舌音。小舌音更動聽, 但是難度也更大, 但正統德語都去發小舌顫音. 發德式小舌音的語言一般多在德國中北部, 以及北歐。
小舌顫音的變體在通常情況下已經發展為:濁小舌擦音[ʁ] 與 濁小舌近音[ʁ̞].

其他語言

小舌顫音在歐洲以外罕見(在歐洲語言裡,除了英語,全部存在有顫音。顫音分為齒齦顫音和小舌顫音兩種,音位和英語裡的字母 “r” [ɹ]相同。小舌音還分為德式小舌音和法式小舌音。), 在阿布哈茲語以及阿什肯納茲式的希伯來語中也可見。在一些英語的方言中,有時也會聽到小舌顫音的使用。筆者的一位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的英語老師,就習慣詞尾的r(通常在正常語法中不發音)讀成小舌音,如 four [fɔːɻ]→[fɔːʀ]。
小舌顫音也出現於其它語言中,尤其是患有語言障礙的人在無法或很難發出原來語種中標準的齒齦顫音時(儘管通過簡單的外科手術可以解決)。列寧可算是使用小舌顫音的最著名的俄國人。
我國的滿洲語,既有齒齦顫音,又有小舌顫音。
少數語言使用不止一個顫音。例如,說奧克語的長者會區分小舌顫音和齒齦顫音,如[ɡari]:已治癒 ;[ɡaʀi]:橡樹 。
台灣原住民族裡排灣語當中即有此小舌顫音,並與其他排灣方言之舌尖顫音對應同一個音位“r”。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