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棕竹

小棕竹

小棕竹學名棕竹(Rhapis excelsa (Thunb.) Henry ex Rehd.),又名椶竹、筋頭竹、觀音竹和虎散竹,棕櫚科棕竹屬植物。叢生灌木,高2-3米,圓柱形,葉掌狀深裂,裂片4-10片,不均等,花序長約30厘米,總花序梗及分枝花序基部各有1枚佛焰苞包著,密被褐色彎卷絨毛,花螺旋狀著生於小花枝上,果實球狀倒卵形,直徑8-10毫米,種子球形,胚位於種脊對面近基部,花期6-7月。棕竹喜溫暖濕潤及通風良好的半陰環境,不耐積水,極耐陰,要求疏鬆肥沃的酸性土壤,不耐瘠薄和鹽鹼,要求較高的土壤濕度空氣溫度。棕竹產我國南部至西南部,日本亦有分布。棕竹樹形優美,是庭園綠化的好材料,葉鞘纖維可入藥。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棕竹
  • 拉丁學名:Rhapis excelsa (Thunb.) Henry ex Rehd.
  • 別稱:椶竹、筋頭竹、觀音竹、虎散竹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 :初生目 Principes
  • :棕櫚科 Palmae
  • 亞科:貝葉棕亞科 Coryphoideae
  • :貝葉棕族 CORYPHEAE
  • 棕竹屬Rhapis
  • :棕竹
  • 分布區域:中國和日本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繁殖方法,栽培技術,

形態特徵

叢生灌木,高2-3米,圓柱形,有節,直徑1.5-3厘米,上部被葉鞘,但分解成稍鬆散的馬尾狀淡黑色粗糙而硬的網狀纖維。葉掌狀深裂,裂片4-10片,不均等,具2-5條肋脈,在基部(即葉柄頂端)1-4厘米處連合,長20-32厘米或更長,寬1.5-5厘米,寬線形或線狀橢圓形,先端寬,截狀而具多對稍深裂的小裂片,邊緣及肋脈上具稍銳利的鋸齒,橫小脈多而明顯;葉柄兩面凸起或上面稍平坦,邊緣微粗糙,寬約4毫米,頂端的小戟突略呈半圓形或鈍三角形,被毛。花序長約30厘米,總花序梗及分枝花序基部各有1枚佛焰苞包著,密被褐色彎卷絨毛;2-3個分枝花序,其上有1-2次分枝小花穗,花枝近無毛,花螺旋狀著生於小花枝上。雄花在花蕾時為卵狀長圓形,具頂尖,在成熟時花冠管伸長,在開花時為棍棒狀長圓形,長5-6毫米,花萼杯狀,深3裂,裂片半卵形,花冠3裂,裂片三角形,花絲粗,上部膨大具龍骨突起,花葯心形或心狀長圓形,頂端鈍或微缺;雌花短而粗,長4毫米。果實球狀倒卵形,直徑8-10毫米。種子球形,胚位於種脊對面近基部。花期6-7月。

生長環境

棕竹喜溫暖濕潤及通風良好的半陰環境,不耐積水,極耐陰,夏季炎熱光照強時,應適當遮蔭。適宜溫度10~30℃,氣溫高於34攝氏度時,葉片常會焦邊,生長停滯,越冬溫度不低於5℃。株形小,生長緩慢,對水肥要求不十分嚴格。要求疏鬆肥沃的酸性土壤,不耐瘠薄和鹽鹼,要求較高的土壤濕度空氣溫度

分布範圍

產我國南部至西南部。日本亦有分布。

主要價值

樹形優美,是庭園綠化的好材料。葉鞘纖維入藥。

      繁殖方法

      棕竹可用播種和分株繁殖,家庭種植多以分株繁殖為主。
      播種繁殖:以疏鬆透水土壤為基質,一般用腐葉土與河沙等混合。種子播種前可用溫湯浸種(30-35℃溫水浸兩天)處理,種子開始萌動時再行播種。因其發芽一般不整齊,故播種後覆土宜稍深。一般播後1-2個月即可發芽,其發芽率可達80%左右。當幼苗子葉長達8-10厘米時即可進行移栽。值得注意的是,移栽時須3-5株種植一叢,以利成活和生長。
      分株繁殖一般常在春季結合換盆時進行,將原來萌櫱多的植叢用利刀分切數叢,分切時儘量少傷根,不傷芽,使每株叢含8-10株以上,否則生長緩慢,觀賞效果差。分株上盆後置於半陰處,保持濕潤,並經常向葉面噴水,以免葉片枯黃。待萌發新枝後再移至向陽處養護,然後進行正常管理。

      栽培技術

      棕竹盆栽可用腐葉土、園土、河沙等量混合配製作為基質,種植時可加適量基肥。旺盛生長期5-9月份每月施液肥1-2次;盆土以濕潤為宜,寧濕勿乾,但不能積水否則容易爛根。秋冬季節適當減少澆水量。生長季要遮陰,尤其夏季忌烈日暴曬,否則葉片發黃,植株生長緩慢而低矮,一般遮陰度掌握50%左右。棕竹生長要求通風良好的環境,如通風不良易發生介殼蟲。若少量發生,應及時人工刮除,並用800倍氧化樂果液防治,同時注意通風透氣,及時修剪枯枝敗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