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悶笛

小悶笛,俗稱皮哨子,是彝族雙簧氣鳴樂器。彝語稱耶哈魯或奔麥黑的里。彝語“奔麥黑”為蟲殼,“的里”為笛,意即蟲殼作簧哨的笛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悶笛
  • 俗稱:皮哨子
  • 產生地點: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各地
  • 形制:竹製,單管
簡介,傳說歷史,形制結構,演奏技巧,傳統曲目,演奏場合,改革,專輯問世,

簡介

悶笛製作簡單,攜帶比較方便,音色圓潤明亮,表現能力較強,深受彝家男女老少喜愛,長期流傳不衰。流行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各地和大理白族自治州彝族聚居地區,尤以楚雄州南華、雙柏一帶和大理州南澗彝族自治縣最為盛行。黔西彝族地區也有流傳。
小悶笛小悶笛
小悶笛是彝族雙簧豎吹樂器,竹製,適於表現山歌風格的曲調,可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流行於雲南彝族聚居地區,尤以楚雄州和大理州為盛。富有田園風味,適於表現山歌風格的曲調,可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傳統的小悶笛有單管雙管兩種,規格尺寸大小不一。笛身均用苦竹梢或其他竹製作,管身上升有4或7個音孔(皆有一個背孔)。民間較為流行的是單管四孔小悶笛和雙管七孔小悶笛。單管笛全長8-10厘米,雙管笛全長10-13厘米,內徑均為0.7-0.8厘米。笛管上端置有用蟲繭製作的哨子,以採用亞熱帶地區河谷地帶橄攬樹或野蒿樹上結的一種蓑蛾囊為佳。雙管悶笛是用兩支音高相同的七孔悶笛,削平管壁一側,並列綑紮而成,笛管下端還系有絲線穗子作為裝飾。
單管4孔小悶笛,音域d2-f3,適於吹奏A、bB和C調樂曲。演奏時,口含蟲哨,運用適中氣息吹奏,以右手持笛並按放音孔,用左手掌輔以、扇、合等動作,來控制音色、音量變化。吹奏雙管悶笛,口含雙哨,雙手持笛按雙孔,但不能發揮悶、放、扇、合等演奏技巧。
小悶笛是楚雄彝族人民的一種民族樂器。它是用竹管製成。小悶笛長約三寸,宛如小指般粗細,音孔共有四個,前方三孔,後方一孔。吹奏樂時靠口中氣流控制音階和音量,並以放開不同音孔和基手掌的蒙放來改變音調和音色。
小悶笛又分為公笛和母笛,公笛細短而音高;母笛粗長而音低。小悶笛體形小巧玲瓏,便於攜帶和使用。小悶笛即可獨奏又可用於伴奏。在彝族地區不信紙是在高山深箐,田間地角時時都能聽到它那清脆悅耳的聲音。
小悶笛是楚雄彝族人民的一種民族樂器。它是用竹管製成。小悶笛長約三寸,宛如小指般粗細,音孔共有四個,前方三孔,後方一孔。吹奏樂時靠口中氣流控制音階和音量,並以放開不同的小悶笛 。

傳說歷史

悶笛有著久遠的歷史,但究竟起源何時何地?今日已難於查考。據云南彝族地區許多民間老藝人講述,彝族遠祖曾用小悶笛吹退洪水,拯救了彝家人的性命,它是由彝族祖先世代相傳 、一脈相承而流傳至今的。基默熱闊(彝族)在《金沙江文藝》1980年第3期上發表的《悶笛淚》中,記述著富於浪漫色彩的傳說:“……白鬍子老人擺出長者的姿態說:‘是阿普阿波(彝族聖祖的名字)子孫的人們,你們聽我說,我們彝家的命是悶笛救下來的。在天下發 洪水那年,水淹到了納烏山的半山腰,眼看著大水就要把我們彝家洗淨了。是我們的遠祖, 用悶笛吹退了大水,我們彝家才得以傳宗接代到今天’。”故事對悶笛的藝術魅力大加讚頌 ,賦予它巨大而神奇的力量。

形制結構

民間的傳統小悶笛,由管身和管哨組成。管身竹製,一般多採用當地生長的筆管粗細 的鳳尾竹或苦竹梢製作,也有使用蘆葦或膺翅羽管制作的。管身上下通透,管長7厘米~15厘米,下口內徑0.7~0.9厘米。管身上開有三、四或七個圓形按音孔,其中皆有一個背孔。民間最為流行的四孔小悶笛,常用管長7厘米、內徑0.7厘米的細竹管製成,正面所開 的三個音孔,孔距均為1厘米,背孔開在第二、三兩孔之間。管身上端管口內,插有一個雙 簧哨子。管哨用蟲繭製作,外形呈蛇頭狀,哨長1.5厘米,以採用亞熱帶地區河谷地帶橄欖 樹或野蒿樹上結的一種蓑蛾囊(蟲繭)為佳,經過壓、烤、磨等工藝而製成。
小悶笛----形制結構小悶笛----形制結構

演奏技巧

演奏時,管身豎置。口含管首上端蟲哨,運用適中氣息吹奏。四孔者:單手持笛並按放音孔,民間藝人多用左手持笛按孔,專業歌舞團樂手多用右手持笛按孔,食指、中指、無名指按 正面三孔,拇指按背孔,用另一手掌輔以悶、放、扇、合等動作,控制和調節音色、音量變化。七孔者:雙手持笛按孔,右手無名指、中指、食指按正面下三孔,左手無名指、中指、 食指按正面上三孔、拇指按背孔,音準、音域較四孔悶笛為好,但不能發揮悶、放、扇、合 等技巧。管身的長短或粗細、管哨的大小或軟硬、口含管哨的深淺、唇齒的位置和用氣力度 的變化等,都可控制或影響悶笛發音的高低。除民間傳統演技“噴吹”外,還可借鑑 吸收花舌、單吐、雙吐、指顫音等多種其它氣鳴樂器的演奏技巧。四孔小悶笛音域d?2—f?3,運 用控制氣息的方法,可吹奏A、?bB和C調樂曲。七孔小悶笛音域c?2—e3。音色清脆悠揚 ,富 有田園風味,適於演奏委婉抒情、優美動聽的曲調,可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
小悶笛---演奏技巧小悶笛---演奏技巧

傳統曲目

常即興吹奏,傳統獨奏曲有《出工調》、《過山調》、《阿蘇則》、《順寧調》、《沙街調》、《馬櫻花》等。

演奏場合

彝族人民特別喜歡在陽春三月吹奏悶笛,以便在歡暢的樂聲中開始春播生產。屆時 ,山林間百花爭艷,田野里笛聲飛揚。悶笛常與竹笛、三弦和木葉等樂器組合在一起進行合 奏,還經常為歌唱伴奏,出現在彝家唱山歌、對調子的場合里。在彝族青年男女戀愛和“打 歌”時,小悶笛是形影不離的“紅娘”。它由男性演奏,小伙子就是用悶笛來約會心愛的姑 娘的。在戀愛生活中,男青年用笛聲向自己的情侶傾吐內心的隱秘,抒發純真的愛慕之情, 許多美滿婚姻就是伴隨著笛聲締結的。民間藝人常把要表達的詞意用小悶笛描述出來,把情 感溶於吹奏的樂曲之中,所以在許多不便用語言表達的場合里,小悶笛就成了彝家的代言人。

改革

改革小悶笛,20世紀80年代初,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歌舞團,開始了對小悶笛的發掘和研究工作,創作了悶笛獨奏曲《彝家樂》和《烏蒙的春天》等。1980年9月,在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中,小悶笛加入到彝族小樂隊,演奏了器樂合奏《接親路上》,並在其中擔任領奏,充分發揮了它歡快優美的山歌特色,增加了民間喜慶的熱烈氣氛,收到較 好的藝術效果,獲得音樂界的好評。作為色彩性樂器,它還多次用於民族樂隊和中西混合樂 隊以及為合唱、領唱伴奏的樂隊中,從不同角度顯示了它的鮮明特色和藝術魅力。
1982年,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和北京管樂器廠支持和幫助下,對小悶笛進行了改革探索,先後製成了五孔(前四後一)小悶笛(音域g1—e3)和加鍵七孔( 前六後一)小悶笛(音域f1—f3)。加鍵七孔小悶笛,增加了兩個按鍵,解決了單手演奏手指不夠用的困難,在管身下部增開了一個笛膜孔,提高了低音的明亮度,哨與管身之間增 加了調音管,並在管尾設定了輔助持笛的笛勾。改革悶笛既保持了民間悶笛的音色、音量、 傳統的單手持笛演奏方法和悶、放、扇、合的演奏技巧,又保證了音準、使音域擴大到兩個八度,並能轉調,使之成為富有彝族特色的獨奏樂器,並用於民族樂隊合奏。在1982年雲南 省首屆“聶耳音樂周”民族器樂演奏會上,用加鍵七孔悶笛演奏了李漢傑編創的獨奏曲《秋收的喜悅》收到較為理想的藝術效果。
演奏《烏蒙的春天》演奏《烏蒙的春天》
1986年,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歌舞團,又改革製成八孔小悶笛。管身用鳳尾竹製成,管長12.5厘米、內徑0.7厘米,管身開有八個(前六後二)圓形按音孔 ,背孔分別為第四和第七孔,正面第八孔距上端管口1.5厘米,在管尾還設定了帶拉環的塑膠制滑動架,演奏中可用小指鉤住拉環,完成悶、放動作。這種悶笛在保持民間悶笛原有音色和悶、放等傳統技巧的基礎上,可以雙手持笛演奏,音域擴展了純四度,顯著提高了樂器的表現力。

專輯問世

雲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了國內首張小悶笛器樂曲VCD專輯
雲南土地遼闊、民族眾多,堪稱一座民族樂器蘊藏無比豐富的藝術寶庫。彝族小悶笛則是這座寶庫中的一件珍品,其形狀僅有一支香菸大小,原為楚雄、大理彝族民眾中長期流行的雙簧類吹管樂器,其形成年代已不可考。
小悶笛---演奏小悶笛---演奏
1980年起就開始發掘研究小悶笛這種雲南彝族特有的少數民族樂器,同年,並將它推向全國。在不斷的藝術實踐中,發現了小悶笛的長處,同時也發現一些短處。從1982年開始,著手於小悶笛的改良工作,不但拓寬了它的音域,還增強了它發音的穩定性並融入了管樂演奏的技巧,創作出一批用小悶笛演奏的器樂曲。除此之外,還發掘改良了嗶嚕、蘆管等多種雲南少數民族樂器,並將它們介紹到美國德國、法國、日本、新加坡等8個國家和地區,為增強雲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添加了幾朵奇葩。
這張名為《悶笛歡歌》的器樂曲專輯,以悶笛為主打樂器,同時佐以牛角篳篥、補熱、巴烏等6種各具特色的雲南少數民族樂器,共同演繹出白、彝、傣、佤、藏、景頗等雲南少數民族的絢麗風情。專輯共收錄了13首樂曲,除了《小河淌水》 、《繡荷包》、《放馬山歌》、《蝴蝶泉邊》、《月光下的鳳尾竹》等雲南經典民歌外,還包括《阿哥阿妹跳起來》、《彝山春早》等新創的器樂曲。整張專輯展示了雲南少數民族器樂鮮為人知的珍貴資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