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管

雙管

雙管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樂器,東漢鄭玄注《周禮·春官·小師》:“管如篴而小,並兩而吹之”。可見當時已存在雙管類樂器。一種是東北雙管,系將兩支管並排扎結一起而成。流行於東北、華北廣大地區。現代雙管由兩支長短、音高相同的管子並排扎結而成。每管八孔(前七後一)。九孔管已很少見到。演奏時,可以兩管並吹,也可將兩管分開,兩手各持一管,手指各按管子上方的三個音孔,交替吹奏短促的音符,以烘托氣氛,把樂曲推向高潮。樂曲有《江河水》等。另有苗族雙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雙管
  • 組成音箱音管簧片
  • 製作材料:老紅木
  • 管長:190—199厘米
東北雙管,製作材料,結構特點,歷史記載,演奏技巧,代表人物,苗族雙管,簡介,結構,演奏,

東北雙管

製作材料

雙管制作材料多採用老紅木,也有用銅管及南柞木製的,管兩頭用錫鉛溶化鑲上雙邊防止裂痕。很少用竹製(因身短易裂)採用老紅木製做的雙管音色純正清脆,其管長不一,管長在190—199厘米之間,有190厘米、192厘米到199厘米。直徑為10厘米到13厘米,管上都為七孔,背一孔,雙管雖長度口徑不同(老藝人稱六寸左右)但管哨可調音高,管哨與嗩吶雙簧管哨不同,又粗又長,其長度為55厘米×17厘米,管哨一般選用不成熟的啞叭葦制,這樣葦制的哨,柔和不噪,單管較雙管又粗又長(其長度為7寸到7.5寸)。
東北雙管圖片一東北雙管圖片一

結構特點

雙管由音箱音管簧片構成。音箱多用一個無腰的整葫蘆製作,底部鑽孔掏去籽粒,葫蘆柄處 插一截細竹管為吹口。音管用兩根粗細不同的竹管制作,上端留節封閉,中間通透,下端敞口,並列插入葫蘆底端,每根音管插入葫蘆腔部分鑲有一枚簧片,簧片銅製或銅銀合金制, 簧舌在簧框上刻出,呈12°銳三角形。音管用蜂蠟封閉固定。較粗而長的音管為主管,管 長25厘米~37厘米、管徑1.5厘米左右,管身開有七個(前六後一)圓形按音 孔, 可發出一個八度的旋律音;較細而短的副管,只鑲簧片,不開音孔,只能發出筒音,並設有 活塞,不需要副管發音時,可將副管堵塞。音管的音高和音列,因民族和地區的不同而有差異。
東北雙管圖片二東北雙管圖片二

歷史記載

東漢鄭玄注《周禮·春官·小師》:“管如篴而小,並兩而吹之”。可見當時已存在雙管類樂器。《隋書·音樂志》載龜茲樂中有雙篳篥。新疆吐魯番東北部的伯孜克里克石窟(開鑿於550—1368年)第二十九窟有雙篳篥圖象,雙管並列,管身有五個按孔。宋《樂書》中載有雙篳篥:“胡部安國樂器有雙篳篥,《唐樂圖》所傳也”。又有雙鳳管:“雙鳳管合兩管以足十二律之音,管端施回簧,刻鳳以為首,左右各四竅”。表明雙管自唐以來已廣為套用。
現代雙管由兩支長短、音高相同的管子並排扎結而成。每管八孔(前七後一)。九孔管已很少見到。演奏時,可以兩管並吹,也可將兩管分開,兩手各持一管,手指各按管子上方的三個音孔,交替吹奏短促的音符,以烘托氣氛,把樂曲推向高潮。樂曲有《江河水》等。
在我國種類繁多的民間樂器中,有一種是由一人同時演奏的兩支管樂器,這兩支管樂器就被合稱為“雙管樂器”。每一雙管樂器的確切名稱,又習慣於在其單管樂器的原名前冠一“雙”字,如雙笛、雙嗩吶等等。後來,全國各地音樂工作者對雙管樂器的挖掘、研製取得了可喜的收穫,這些成果公諸於世後,深受樂器愛好者歡迎。雙管樂器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雖然它在文獻中時隱時現,但是其歷史的脈絡依然是清晰可辨的。這正如一條有潛流的長河,自源頭至河口其流程是不會間斷的一樣。

演奏技巧

雙管音域為兩個八度。筒音為6,C1=G2一孔為7,二孔為1三孔為2,四孔為3、4,五孔為4、5,六孔為6,背孔為7、1,七孔為2筒音加氣為高,一孔加氣為4,二孔加氣為4,三孔回加氣為5,四孔加氣為6,五孔加氣為7
雙管在吹奏高音時,用吞、啃、咬三種包牙用力壓哨,吹低音時將哨外吐,即老藝人所講的吞吐功。管哨軟,可使音柔和,但到高音時要低一音,管哨硬時,音高可高一、二度,但難控制,易出雜音。
老藝人認為單管聲音較尖直,色暗、粗獷較雙管低一全音。雙管和諧、委婉。早期鼓樂隊吹單管者二人。音色音高不易統一協調,後來在鼓樂對棚時曾一人練吹雙管。吹雙管者每吹奏一樂句,樂段均和諧悅耳,音調準確,又善於控制力度變化,其低音似單簧管,中音區似雙簧管,逐漸雙管在東北遼南廣泛傳開。
演奏時,管身豎置。吹口朝上,含在嘴的一側,右手拇指按背孔,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按正 面上三孔,左手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按正面下三孔,氣流振動兩管簧片而發音,音量較小。 流行於德宏州潞西傣族地區的雙管篳朗叨,主管音列為:c1、d1、e1、f1、g1、 a1、c2、d2,副管筒音為a1。流行於臨滄地區耿馬傣族的雙管篳朗叨,主管與副管的筒音關係為同度,主管音列為:g1、a1、b1、c2、d2、e2、f2、g2,副管筒音為g1。德昂族的布賴,也因地區不同而有異。流行於德宏州潞西縣三台山的米倫 ,副管筒音與主管背孔音高相同,主管音列為:e1、f1、g1、a1、b1、c2、 d2、e2,副管筒音也為e2。吹奏時,持續音猶如一條長長的彩帶高飄在上方,使旋律特別豐滿。流行於臨滄地區鎮康縣的渥格寶,不僅形制與耿馬傣族的雙管篳朗叨相似, 其主、副管的筒音也完全相同。一般說來,臨滄地區鎮康、耿馬一帶雙管篳朗叨發音明亮純 淨,德宏州潞西地區的雙管篳朗叨發音柔和圓潤。篳朗叨主管的音色柔潤而纖秀,在副管持 續音的襯托下,有著一種含蓄而朦朧的美感。尤其是它吹出的顫音猶如絲綢抖動,飄逸而輕 柔。故此,從前曾有人誤稱它為葫蘆絲。演奏技巧有顫音、吐音和上下滑音等。常用於 獨奏自娛,也可由大小不同的幾支合奏。擅長演奏山歌和表現濃郁的民族風情。
傳統樂曲有 :《喊木麻》(傣語意為唱山歌)、《咧少調》、《山歌調》和《蘆子調》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我國民族音樂工作者對雙管篳朗叨進行了改革。1958年,雲南省歌 舞團首先在傳統篳朗叨的基礎上,設計製成了一種有兩支主管、無副管的篳朗叨,可吹奏十四個音,音域a—c3,達兩個多八度。20世紀70年代,又研製成功雙管四度篳朗叨。採用銅製葫蘆形音箱,代替天然葫蘆,音管塑 料制,兩管筒音相距四度,一支音域c1—d2,另一支音域f1—g2,其間有五個雙音 。可演奏各種和音及簡單的復調樂曲。
篳朗叨篳朗叨

代表人物

建國以後,東北地區湧現出谷新善、習登科、呂開岩、王世斌、劉寶善、姜鴻儒、宋立春、袁國慶、關希仁等一批管樂大師,還有像宋喜平、胡春波、沈立國等後起之秀,他們不僅能熟練地掌握管樂的各種樂器,更能嫻熟地演奏先輩們傳下來的管樂曲和秧歌曲。

苗族雙管

苗族雙管是苗簇豎吹雙簧氣鳴樂器,由兩支並列的管身構成。可獨奏、合奏或伴奏。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隆林各族自治縣的苗族聚居地區。

簡介

苗簇豎吹雙簧氣鳴樂器,由兩支並列的管身構成。苗語稱“長積”(意為兩個樂器)。可獨奏、合奏或伴奏。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隆林各族自治縣的苗族聚居地區。
長積長積

結構

雙管是由兩支大小相同的竹製管身並排綑紮在一起而成,分為左管、右管,民間稱管為“公”、“母”,全長30厘米左右。每支管身上都裝有芯子和管哨,並有一個共同的氣牌。
管身用長約28厘米、內徑0.7厘米的細竹管制作,左管開有8個(正7背1)音孔,右管開有6個音孔,除左管的背孔(開在第六、七孔之間)外,各音孔的孔距均等,而且左、右兩管的一至六孔位置相同。
每管的首端都留有竹節,節隔中心鑽有小圓孔。用以插入芯子。芯子起著連線管身和管哨的作用,多用長2.5厘米、外徑0.6厘米的更細竹管或鵝毛管制作。上端裝以管哨,下端插入管首的小圓孔中。左右兩個芯子共同套在一個氣牌上。
氣牌為葫蘆殼做成的直徑4厘米的圓形薄片,吹奏時用以托住嘴唇、幫助運氣,並能使口力持久。管哨用蘆草管制成,長約1.5厘米,不需任何加工,用嘴將哨口含扁即可吹奏。

演奏

演奏雙管時,管體豎置。左手在上,按第五至七孔和背孔;右手在下,按第一至四孔。口含兩支管哨,手指同按兩管音孔。發音高亢明亮,音色悅耳動聽,具有濃郁的山鄉風味,音域由(c2~d3)。除可奏出同度雙音外,還能吹出簡單的雙聲和音,並可演奏二聲部曲調,有較豐富的表現力。
雙管常用於獨奏,也可與其他樂器合奏或為民歌伴奏。每逢苗族人民傳統節日或婚嫁喜慶場合,常吹雙管助興。它還常與鑼、鼓等樂器一起合奏。增添歡樂氣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