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夫子學國學:弟子規

小夫子學國學:弟子規

《小夫子學國學:弟子規》是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

基本介紹

  • 書名:小夫子學國學:弟子規
  • 頁數:150頁
  • 出版社: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 開本:16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媒體評論,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9月1日)
叢書名: 小夫子學國學
平裝: 150頁
開本: 16
ISBN: 7551500081, 9787551500081
條形碼: 9787551500081
尺寸: 22.6 x 16.4 x 1.4 cm
重量: 281 g

內容簡介

分成孝弟、謹信、親仁、學文等篇章,為了便於吟誦,三字成為一句,朗朗上口,每一句講述的都是至關重要的做人的道德和規範。
“弟子”,就是學生,當然不僅僅指小朋友,廣而言之,凡是想要學習古聖先賢文化的人。都可以稱為“弟子”。“規”即規範、規矩。因此。《弟子規》就是教導我們為人處世的規範的啟蒙書。
懂禮貌、講信用、孝敬師長、關愛他人、與人平等相處、懂得寬容待人……這些都是《弟子規》告訴我們的“規範”。可以說,《弟子規》是一套系統的“兒童行為守則”,奠定孩子人生成功幸福的基礎。
《弟子規》為小夫子學國學系列之一,由孔嘉編著。

媒體評論

在心靈純淨的童年時期記誦下來的東西,如同每天的飲食,會變成營養,成為生命的一部分。長大之後在學習、工作、待人接物中自然運用出來。
——南懷瑾(著名國學家、作家)
少兒讀經是中華文化的儲蓄銀行,中華文化最好的貨幣就是經典,在年幼時將最好的貨幣存在他們心中,他們長大後一定會知道怎么用。
——牟宗三(著名國學家)
在孩子們還不具備對古詩文經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時候,就把經典交給他們,乍一看莽撞,實際上卻是文明傳代的絕佳措施。幼小的心靈純:爭空廓,由經典奠基可以激發起他們一生的文化嚮往。
——余秋雨(著名作家、學者)

目錄

第一篇總敘
(一)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第二篇入則孝出則弟
(二)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三)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四)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五)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
(六)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茂,親心傷。
(七)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八)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九)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
(十)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十一)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十二)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十二)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十三)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十四)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十五)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十六)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
(十七)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
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十八)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
(十九)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
(二十)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二十一)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二十二)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
第三篇 謹面信
(二十三)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
(二十四)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淨手。
(二十五)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
(二十六)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
(二十七)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
(二十八)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醜。
(二十九)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
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
(三十)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
執虛器,如執盈;入虛室,如有人。
(三十一)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
(三十二)斗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
(三十三)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
人問誰,對以名;吾與我,不分明。
(三十四)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
(三十五)瀦人物,及時還;人借物,有勿慳。
(三十六)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
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三十七)刻薄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
(三十八)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
(三十九)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
(四十)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四十一)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閒管。
(四十二)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
(四十三)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
(四十四)惟德學,惟才藝,不如人,當自勵。
(四十五)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
(四十六)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
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
(四十七)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四十八)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
第四篇 泛愛眾而親仁
(四十九)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
(五十)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五十一)才大乾,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五十二)已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
(五十三)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
(五十四)人不閒,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
(五十五)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
(五十六)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
(五十七)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
(五十八)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
(五十九)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六十)待婢僕,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
(六十一)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
(六十二)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稀。
(六十三)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諱,色不媚。
(六十四)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
(六十五)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壞。
第五篇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六十六)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
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
(六十七)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六十八)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
(六十九)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
(七十)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
(七十一)房室清,牆壁淨;几案潔,筆硯正。
(七十二)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七十三)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
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
(七十四)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
(七十五)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