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異染性腦白質營養不良

症狀體徵,用藥治療,飲食保健,預防護理,病理病因,疾病診斷,檢查方法,併發症,預後,發病機制,

症狀體徵

MLD可分為晚嬰型、幼年型和成年型三型。
1.晚嬰型  晚嬰型最多見。初生時正常,85%發病前已能正常行走。多在2歲左右起病。早期步態異常,共濟失調,斜視,肌張力低下,自主運動減少,腱反射引不出,神經傳導速度減慢。後者是由於末梢神經受累之故。中期智力減退、反應減少、語言消失、病理反射陽性、不注視、瞳孔對光反應遲鈍、可有視神經萎縮。晚期呈去大腦強直體位,偶有抽搐發作。有延髓性麻痹征。病程持續進展,多在4~8歲間死於繼發感染。
2.晚髮型(青少年型和成人型)  發病年齡自3~10歲至青春期、甚至成人期不等,臨床表現不一。起病時也以進行性行走困難為主,伴有腱反射減退、神經傳導速度降低等外周神經受累表現;發病年齡較晚的青少年或成年人常先有學習或工作成績下降、行為異常、認知障礙等,然後才出現共濟失調等動作異常和錐體束征。本型病程為5~10年。

用藥治療

本病患者在發病前,即症狀尚未出現時,可考慮進行骨髓移植,以延緩甚或抑制病情發展;對神經系統已有廣泛病變者則無滿意治療方法,以對症支持治療為主。

飲食保健

多吃營養高的食物,注意生活習慣。

預防護理

做好遺傳病預防工作,可用酶測定法檢出雜合子,可測定羊水細胞或絨毛細胞的芳基硫酸酯酶A的活性,作為高危妊娠晚嬰兒型和幼年型的產前診斷,以採取正確措施,防止本病發生。

病理病因

異染性腦白質營養不良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是芳基硫酸脂酶A缺陷所致的髓鞘形成不良。

疾病診斷

本症須與其他類型的腦白質營養不良做鑑別,其他類型的腦白質營養不良無周圍神經受累的表現等,可助鑑別。

檢查方法

實驗室檢查:
1.尿液腦硫脂測定  MLD患者尿中均有大量腦硫脂排出,但可能有假陰性發生,故應多次重複。
2.芳基硫酸脂酶A(ASA)活力檢測  一般採用外周血白細胞或培養成纖維細胞進行,MLD患者無酶活力可測得。
3.SAP1測定  對臨床有典型MLD症狀而ASA活力正常時,可用特殊抗體檢測SAP1含量。
4.DNA分析  對已有先證者的家庭可對家族成員用DNA分析法進行篩查和產前診斷。
5.末梢(腓)神經活檢  對個別臨床表現與生化學檢查不符合、診斷不明確的患者,可考慮神經活檢、找尋Schwann細胞中的腦硫脂沉積物,以明診斷。
6.其他檢查  腦脊液中蛋白質含量可輕度升高,隨病程可逐漸加重。
其他輔助檢查:
1.腦電圖檢查  非特異性腦電圖異常多見於疾病晚期。中期出現廣泛慢波,晚期腦電圖廣泛異常,常在2~3次/s的背景上散在出現棘波。
2.肌電圖檢查  表現神經傳導時間延長。早期肌電圖可見神經傳導時間延長,速度減慢。
3.腦脊液檢查  腦脊液中蛋白進一步增高。
4.腦幹聽覺誘發電位檢查  在早期即有異常。
5.腦MRI檢查  可見腦白質病變由前額向後部發展。

併發症

智力減退、語言消失、視神經萎縮,晚期呈去大腦強直體位,抽搐,死於繼發感染。晚髮型出現學習或工作成績下降,行為異常,認知障礙,出現共濟失調等。

預後

本症預後較差,有報導骨髓移植可使病程停止進展,酶補充療法有效。

發病機制

1.發病機制  本病是由於編碼溶酶體芳基硫酸脂酶A(aryl sulphatase A,ASA)的基因MLD突變所致,MLD位於22q13.31,其突變種類較多;大致可分為2組:Ⅰ型突變的患者不能產生具有活力的ASA,其培養細胞中無ASA活性可測得;A型突變患者則可合成少量具有活力的ASA。患者的表型取決於其基因突變的種類:Ⅰ型突變的純合子或具2個不同Ⅰ型突變者在臨床上表現為晚期嬰兒型;具有Ⅰ型和A型突變各一者為青、少年型;而2個突變均為A型時,則呈現為成年型。少數本病患者,特別是青少年型的發病不是由於MLD突變所致,其ASA活力正常,這是由於患者缺少一種溶酶體蛋白,硫酸腦苷酯激活因子(SAP1)所造成的。這類患者亦稱為“激活因子缺乏性異染性腦白質營養不良”。
2.病理改變  MLD突變造成的ASA缺陷使半乳糖腦硫脂(硫酸腦苷酯)不能在溶酶體中正常水解而累積在神經組織的白質中,特別是在少突神經膠質細胞和Schwann細胞中,由於其細胞毒作用,導致了神經系統的脫髓鞘病變,其範圍甚廣泛,累及大腦、小腦、腦幹、脊髓和外周神經;腎小管上皮細胞、肝臟Kupffer細胞、膽管上皮細胞等處均有大量腦硫脂沉積;累積在膽囊黏膜上皮細胞中的腦硫脂還可致使其發生乳頭狀瘤病變。病變組織的切片用甲酚紫或甲苯胺藍染色時,可檢得呈微紅或微棕色的沉積物(對照呈藍色的細胞核即為“異染性”);電鏡檢查可見腦硫脂層狀沉積在溶酶體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