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可發生於先天性
心臟病、
預激綜合徵、
心肌炎、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症等疾病基礎上,但多數患兒無器質性心臟疾病,原因不明。感染為常見誘因,但有可因疲勞、精神緊張、過度換氣、心導管檢查等誘發。
臨床表現
小兒常突然
煩躁不安,面色青灰或灰白,皮膚濕冷,呼吸增快,脈搏細弱。年長兒還可自訴心悸、心前區不適、
頭暈等。發作時心率突然增快,為160~300次/分,多數>200次/分,一次發作可持續數秒鐘至數日。發作停止時心率突然減慢,恢復正常。此外,聽診時第一心音強度完全一致,發作時心率絕對規則為本病的特徵。發作持續超過24小時者,容易發生
心力衰竭。若同時有感染存在,則可有發熱、周圍血象白細胞計數增高等表現。
檢查
1.X線檢查
取決於原來有無心臟器質性病變和
心力衰竭。透視下見心臟搏動減弱。
2.心電圖檢查
P波病態異常,往往較正常時小,常與前一心動的T波重疊,以致無法辨認,P波與QRS波有固定關係,QRS波形態同竇性,發作持續時間較久者,可有暫時性ST段及T波改變。部分患兒在發作間歇期可有
預激綜合徵表現。
診斷
主要依靠多導聯心電圖檢查確診。典型病例診斷不困難,在嬰兒期需與竇性心動過速鑑別,尚應與慢性房性心動過速,紊亂性房性心動過速及非陣發性交界性心動過速區別。
治療
可先採用物理方法以提高
迷走神經張力,如無效或當時有效但很快復發時,需用藥物治療。
1.物理方法
(1)壓迫頸動脈竇法 在甲狀軟骨水平捫得右側頸動脈搏動後,用大拇指向頸椎方向壓迫,以按摩為主,每次時間不超過10秒,一旦轉律,便停止壓迫,如無效,可用同法再試壓左側,但禁忌兩側同時壓迫;
(2)刺激咽部 以壓舌板或手指刺激患兒咽部使之產生噁心、嘔吐。
2.藥物治療
(1)洋地黃類藥物 對病情較重,發作持續24小時以上,有心衰表現者,宜首選洋地黃類藥物。室性心動過速或洋地黃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動過速禁用此藥。低鉀、心肌炎、室上性陣發性心動過速伴房室傳導阻滯或腎功能減退者慎用。常用製劑有地高辛口服、靜注或毛花甙丙靜注。一般採用快速飽和法。
(2)β受體阻滯劑 可試用普萘洛爾,以5%葡萄糖溶液稀釋後緩慢推注,不少於5~10分鐘,必要時每6~8小時重複1次。重度
房室傳導阻滯,伴有哮喘症及心力衰竭者禁用。
(3)維拉帕米(異搏定) 此藥為選擇性鈣離子拮抗劑,副作用為血壓下降,並能加重房室傳導阻滯。1歲以下少用。
3.其他
對個別藥物療效不佳者可考慮用直流電同步電擊轉律,或經食管插入起搏導管至左心房後面行超速抑制治療。對發作頻繁、藥物難以滿意控制的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可考慮採用射頻消融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