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河形勝書

導河形勝書》是宋代學者李垂的一本關於水利的著作。作品成書於大中祥符八年(1015)。北宋時期經濟重心逐漸南移,東南沿海一帶社會經濟迅速發展,成為北方糧食物資供給之地。為保證漕運暢通,北方的黃河諸水與南方三吳水利治理、興修水利與救荒賑災,成為北宋朝廷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導河形勝書》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品出處:《宋史·河渠志》
  • 文學體裁:水利著作
  • 作者李垂
簡介,作者,經過,備註,

簡介

臣請自汲郡東推禹故道,挾御河,較其水勢,出大伾、上陽、太行三山之間,復西河故瀆,北注大名西、館陶南,東北合赤河而至於海。因於魏縣北析一渠,正北稍西逕衡漳直北,下出邢、洺,如夏書過洚水,稍東注易水、合百濟、會朝河而至於海。大伾而下,黃、御混流,薄山障堤,勢不能遠。如是則載之高地而北行,百姓獲利,而契丹不能南侵矣。禹貢所謂“夾右碣石入于海”,孔安國曰:“河逆上此州界”。

作者

李垂,宋聊城人,字舜工,宋真宗鹹平年間進士,曾上《兵制將制書》,又上《導河形勝書》三卷,欲復九河故道,受到時論的重視。...

經過

其始作自大伾西八十里,曹公所開運渠東五里,引河水正北稍東十里,破伯禹古堤,逕牧馬陂,從禹故道,又東三十里轉大伾西、通利軍北,挾白溝,復西大河,北逕清豐、大名西,歷洹水、魏縣東,暨館陶南,入屯氏故瀆,合赤河而北至於海。既而自大伾西新發故瀆西岸析一渠,正北稍西五里,廣深與汴等,合御河道,逼大伾北,即堅壤析一渠,東西二十里,廣深與汴等,復東大河。兩渠分流,則三四分水,猶得注澶淵舊渠矣。大都河水從西大河故瀆東北,合赤河而達于海,然後於魏縣北發御河西岸析一渠,正北稍西六十里,廣深與御河等,合衡漳水;又冀州北界、深州西南三十里決衡漳西岸,限水為門,西北注滹沱,潦則塞之,使東漸渤海,旱則決之,使西灌屯田,此中國御邊之利也。
兩漢而下,言水利者,屢欲求九河故道而疏之。今考圖志,九河並在平原而北,且河壞澶、滑,未至平原而上已決矣,則九河奚利哉。漢武拾大伾之故道,發頓丘之暴沖,則濫兗泛齊,流患中土,使河朔平田,膏腴千里,縱容邊寇劫掠其間。今大河盡東,全燕陷北,而御邊之計,莫大於河。不然,則趙、魏百城,富庶萬億,所謂誨盜而招寇矣。一日俟我饑饉,乘虛入寇,臨時用計者實難;不如因人足財豐之時,成之為易。

備註

〔注〕選自《宋史·河渠志》,作者李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