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語音教學

對外漢語語音教學

《對外漢語語音教學》主要內容:漢語國際教育,顧名思義,是一門為在國際上進行漢語教育而服務的專業,是為國際漢語教學培養培訓師資和管理人才的專業。這個專業是在中國國內原有的對外漢語專業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它對外漢語專業既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其共同點都是為了培養對外漢語教師和相關人才。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基本介紹

  • 書名:對外漢語語音教學
  • 譯者:毛世楨
  • ISBN:9787561759769
  • 頁數:186頁
  •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7月1日)
外文書名: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叢書名: 漢語國際教育叢書
平裝: 186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61759769
條形碼: 9787561759769
尺寸: 23.4 x 16.6 x 1.4 cm
重量: 322 g

作者簡介

毛世楨,生於1948年9月,上海市人。當代著名語音學專家。現為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系副教授,語言學教研室主任,語言學與套用語言學碩士生導師;國家級國語水平測試員;上海市語言文字工作者協會理事,中國對外漢語教學學會會員,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員,語文現代化學會會員。近年來的主要著述有:《咽音,歌唱共振峰與外耳道》《"洋腔洋調"的實驗研究》《現代漢語語法停頓初探》《國語二字詞的輕重格式》《中學教師全書:語文卷》的“朗讀”部分。曾參與多種錄音帶的編寫、錄製、監聽等工作。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開放性的叢書,力求體現漢語國際教育教學的國際性、套用性和廣泛性等原則。漢語向國際推廣是我國對外開放、提高國家軟實力和實現和平發展的戰略舉措,我們擬先集中力量,圍繞教師培養培訓,積極做好能夠反映漢語國際教育教學發展前沿的,理論、方法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教材建設工作。目前先出版了7種,今後將根據需要和可能,進一步拓展範圍。我們歡迎內外專家積極投稿,支持該叢書的編寫出版。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語音能力
第一節 語音能力的性質
一、語音能力的生理——心理二重性
二、語音能力的輸入——輸出二重性
三、語音能力的動作技能——智慧技能二重性
第二節 語音能力的輸出——語音的聲學特性
一、聲間的基本原理
二、語音的聲學原理
三、國語語間的一些重要聲學參數
第三節 語音能力與辭彙、語法、語用能力的關係
一、語音能力與辭彙能力
二、語音能力與語法能力
三、語音能力和語用能力
第四節 語音能力和語音行為
一、語音行為的連續性
二、語音行為的綜合性
三、語音行為的不穩定性
第二章 語音能力獲得
第一節 語音能力獲得的心理——生理機制
一、發音機制
二、聽學機制
三、感知與識別
四、發音控制
第二節 語音能力獲得的過程
一、知覺與模仿
二、重複以建立聯結
三、模式建構
四、進一步重複操練以實現熟練操作
第三節 語音習得和語音學習
一、兒童習得語音
二、語音習得與語音學習的比較
第三章 漢語國語系
第一節 國語的音段音位
一、國語的元音音位
二、國語的輔音音位
三、國語的聲母與韻母系統
第二節 國語的調位
一、聲調的性質
二、國語調位及其區別性特徵
第三節 國語的音節
一、國語音節 的結構特點
二、國語音節 的內部首聯與外部音聯
第四節 國語的主要音變現象
一、國語的連續變調
二、兒化
三、語氣詞“啊”
第五節 國語的節 律
一、國語的音步和韻律詞
二、國語句子的韻律結構與語調
三、國語的語態手段:停頓與重音
第四章 外國學習者的語音偏誤
第一節 語音偏誤分析的基本原理
一、偏誤分析(EA)
二、中介語理論與中介音
第二節 音段偏誤分析
一、輔音偏誤的主要類型
二、元音偏誤的主要類型
三、複韻母和鼻韻母的偏誤
第三節 聲調偏誤分析
一、單字調偏誤
二、連讀變調的偏誤
第四節 協同發音和音變偏誤分析
一、協同發音偏誤
二、聯合音變偏誤
三、音節 界限
第五節 語句韻律偏誤分析
一、停連偏誤
二、輕重音偏誤
三、句調偏誤
第六節 不同學習者語音偏誤的類型
一、不同學習者漢語語音學習的偏誤及其分布
二、國語中介音發展的共性
第五章 對外漢語語音教學的原則
第一節 培養完整語音能力的原則
一、現行教學系統的語音訓練
二、語音輸人和輸出相結合的原則及可行性
第二節 音素教學和語流教學相結合的原則
一、音素教學的必要性和局限性
二、語流教學的必要性和局限性
三、音素教學與語流教學結合的可行性
第三節 技能訓練為主、知識講解為輔的原則
一、技能訓練
二、知識講解
第四節 與其他語言要素、言語能力、言語交際能力的教學相協調的原則
一、與其他語言要素教學相結合
二、與言語能力培養相結合
三、與言語交際技能培養相結合
第五節 權變原則
一、適應特定的教學目標
二、適應特定的教學條件
三、因材施教的原則
第六章 對外漢語語音的教學設計
第一節 漢語語音教學大綱
一、對外漢語語音教學內容
二、教學內容之間的關係
三、教學內容的順序
第二節 語音教學的方法:感知和識別
一、音段特徵的感知和辨別方法
二、超音段特徵的感知和辨別方法
第三節 語音教學的方法:發音訓練
一、音段發音訓練
二、超音段發音訓練
第四節 教育媒體的運用
一、視聽媒體的套用
二、聲學技術的套用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