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尋陽縣
- 地址:今湖北武穴東南龍坪鎮
- 朝代:西漢
- 面積:7938平方公里
尋陽縣,為歷史古縣,漢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置尋陽縣,縣治約在(今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蔡山附近的古城村一帶)。尋陽縣面積為7938平方公里,包括今黃岡市黃梅...
漢尋陽在今湖北武穴東南龍坪鎮。東晉以今九江、廣濟間長江兩岸地置尋陽郡,即以尋陽為治所。...
尋陽長公主(890年-927年),中國五代十國南吳太祖楊行密之女。...... 尋陽長公主(890年-927年),中國五代十國南...乾貞三年(929年)三月,“窆於都城江都縣興...
隋開皇九年(589年)改置尋陽縣。柴桑縣典故 編輯 東漢末曹操自江陵順江東下,諸葛亮至柴桑與孫權共謀抵抗,即此。詞條標籤: 行政區劃 ...
據《晉書·地理志》雲:安帝義熙八年,省尋陽縣入柴桑縣,尋陽縣的建置便沒有了,僅仍保留尋陽城的名稱。唐武德四年分湓城縣置的潯陽縣的“潯”有“氵”,轄...
梁末(556年),改苞信縣為新蔡縣。隋開皇九年(589年),省尋陽、南新蔡二郡及汝南、柴桑、新蔡3縣,復置尋陽縣。隋開皇初年(581年),隋文帝撤州郡置總管府...
梁末((556),改苞信縣為新蔡縣。隋開皇九年(589),省尋陽、南 新蔡二郡及汝南、柴桑、新蔡3縣,復置尋陽縣。隋開皇初年(581),隋文帝撤州郡置總管府,改...
陶侃(259年-334年7月30日),字士行(一作士衡)。本為鄱陽郡梟陽縣(今江西都昌)人,後徙居廬江郡尋陽縣(今江西九江西)。東晉時期名將。陶侃出身貧寒,初任縣吏,...
陶侃(259—334.7.30),字士行,漢族,原籍東晉鄱陽郡(今江西波陽縣東北)人,後遷居廬江郡尋陽縣(今江西九江),東晉著名的軍事家。陶侃的先輩,史書上記載不詳。其...
【注釋】①陶公:陶侃,鄱陽人,早年為尋陽縣吏,鄱陽孝廉范逮曾去探望他。後升至大將軍、太尉。②懸磬:比喻空無所有,很貧窮。③髲(bì):假髮。④斫(zhuó):...
永嘉元年(307年),北民流入,境內增置九江縣,不久廢入尋陽縣。義熙八年(412 年),省尋陽縣入柴桑縣。南朝,宋、齊依前制。梁太清二年(548年),分柴桑置汝南...
潯陽,即潯城、潯陽城,今江西省九江市的古稱,因古時流經此處的長江一段被稱為潯陽江,而古代縣治在長江之北,即潯水之陽而得名。後長江改道,縣治變為江南,原...
武昌縣領域約有今鄂州、黃石、大冶三市。在武昌縣城設武昌郡,管轄武昌、江夏、沙羡、下雉、興國、柴桑(九江市西南)、尋陽(九江)七縣。郡治、縣治均在今城區。...
隋唐又在尋陽地立尋陽縣,隸江州(今九江市),江州乃因襲尋陽(潯陽)之名,唐朝以後史書作潯陽,又名潯陽一帶的長江為潯陽江,後又建潯陽樓。“潯陽”在唐朝時聲...
陳朝天嘉六年(565年),置西江州,尋陽郡還隸江州。 [1] 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郡及柴桑、汝南縣,復立尋陽縣,十八年改為彭蠡縣,直隸江州。 [1] 大業...
【封鮓】《晉書·列女傳·陶侃母湛氏》:“(陶)侃少為尋陽縣吏,嘗監魚梁,以一坩鮓遺母。湛氏封鮓及書,責侃日:“爾為吏,以官物遺我,非惟不能益吾,乃...
晉永興元年(304年),分廬江之尋陽、武昌之柴桑2縣合立尋陽郡,隸江州尋陽郡柴桑縣。晉義熙八年(412年),省尋陽縣入柴桑縣。...
縣隔水為鄰,西與柴桑區、德安縣、共青城市接壤,北與濂溪區相連,南與永修縣...西晉永興元年(304年),劃武昌郡柴桑縣、廬州郡尋陽縣,設尋陽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