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尊師日
- 時間:9月28日
- 性質:節日
- 反應:熱烈
學者倡議,倡議原因,民眾反應,支持,反對,中立,
學者倡議
將每年9月28日設定為“尊師日”的倡議,是由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杜維明;清華大學國學院院長、教授陳來;武漢大學國學院院長、教授郭齊勇;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曲阜師範大學教授楊朝明四人發起的。陳來和郭齊勇教授表示,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設立“尊師日”一方面是為了紀念孔子誕辰,另一方面也是在宣傳這種尊師重教的美德。杜維明教授則表示,“尊師日”的設立,並非要取代傳統的教師節,這兩者並不衝突。在他看來,孔子是一位教師,一生培養弟子無數,但他不是職業化意義的教師,所以“尊師日”不只是“尊孔日”,而是通過對孔子的認識和體悟,以發揚尊師重道的普世價值。
倡議原因
發起倡議的學者們介紹,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1948年提出,有史以來對塑造人類文明影響最大的思想家有四位:蘇格拉底、孔子、釋迦牟尼和耶穌。其中兩位是宗教的創始者,蘇格拉底和孔子則是教育家。不同的是,蘇格拉底所代表的雅典城邦文明,其受教育的人群僅限於公民,占總人口不超過10%。只有孔子,才真正實現了完全的平民教育、平等教育。本來周代的教育是貴族式的教育,學在官府;孔子則把官學變為私學,使各階層的人都有受教育的機會。
民眾反應
支持
泰山學者、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 曾振宇:“尊師日”是對文化的敬仰 曾振宇教授就在尼山,他表示,設立“尊師日”這個提議已經很老了。“尊師重道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師就是文化的傳遞者,我認為設立尊師日很有必要。”
曾振宇教授提議設立“尊師日”,並非針對某一個人,而是對文化的敬仰和敬畏。“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設‘尊師日’勢在必行,也很有意義。另外,以孔子誕辰為契機建立‘尊師日’,可以培養公眾尊崇文化的心理,進而提升道德文化水平。”
反對
甸柳一小校長楊興永:“尊師日”與教師節重複
楊興永校長一直很推崇傳統國學教育,不管是在以前的大明湖路國小還是現在的甸柳一小,他都希望自己的學生喜歡國學、愛上國學。他說,9月10日是教師節,教師節的主題也是尊師重道,與“尊師日”是一個意思。“這兩個節日都在9月份,感覺有點重複,設立的必要性不太強。”
“我覺得孔子的誕辰日,不是簡單的尊師,這些年來為什麼我們越來越重視孔子思想文化?主要是因為它強調的是儒家文化、傳統文化的傳承。這個主題面比‘尊師’更加寬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