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自2004年起,全球範圍內掀起了一場
無線射頻識別技術 (RFID)的熱潮,包括
沃爾瑪 、寶潔、波音公司在內的商業巨頭無不積極推動RFID在製造、物流、零售、交通等行業的套用。
RFID技術 及其套用正處於迅速上升的時期,被業界公認為是本世紀最具潛力的技術之一,它的發展和套用推廣將是自動識別行業的一場技術革命。而RFID在交通物流行業的套用更是為通信技術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舞台,將成為未來電信業有潛力的利潤增長點之一。
包含內容 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英文簡稱為“RFID”。
電子標籤 電子標籤即為 RFID 有的稱
射頻標籤 、射頻識別。它是一種非接觸式的
自動識別技術 ,通過射頻信號識別目標對象並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作為
條形碼 的無線版本,RFID技術具有條形碼所不具備的防水、防磁、耐高溫、使用壽命長、讀取距離大、標籤上數據可以加密、存儲數據容量更大、存儲信息更改自如等優點。
RFID技術 RFID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並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可工作於各種惡劣環境。RFID技術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並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籤,操作快捷方便。
短距離射頻產品不怕油漬、灰塵污染等惡劣的環境,可在這樣的環境中替代條碼,例如用在工廠的
流水線 上跟蹤物體。長距射頻產品多用於交通上,識別距離可達幾十米,如自動收費或識別車輛身份等。
RFID解決方案 RFID解決方案 是RFID技術供應商針對行業發展特點制定的RFID套用方案,可根據不同企業的實際要求“量身定做”。
RFID解決方案可按照行業進行分類,物流、防偽防盜、身份識別、資產管理、動物管理、快捷支付等等
RFID中間件 RFID是2005年建議企業可考慮引入的十大策略技術之一,而中間件(Middleware)可稱為是RFID運作的中樞,因為它可以加速關鍵套用的問世。
RFID產業潛力無窮,套用的範圍遍及製造、物流、醫療、運輸、零售、國防等等。Gartner Group認為,RFID是2005年建議企業可考慮引入的十大策略技術之一,然而其成功之關鍵除了標籤(Tag)的價格、天線的設計、波段的標準化、設備的認證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有關鍵的套用軟體(Killer Application),才能迅速推廣。而中間件(Middleware)可稱為是RFID運作的中樞,因為它可以加速關鍵套用的問世。
零售商推崇RFID
據Sanford C. Bernstein公司的零售業分析師估計,通過採用RFID,沃爾瑪每年可以節省83.5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因為不需要人工查看進貨的條碼而節省的勞動力成本。儘管另外一些分析師認為80億美元這個數字過於樂觀,但毫無疑問,RFID有助於解決零售業兩個最大的難題:商品斷貨和損耗(因盜竊和供應鏈被攪亂而損失的產品),而現在單是盜竊一項,沃爾瑪一年的損失就差不多有20億美元,如果一家合法企業的營業額能達到這個數字,就可以在美國1000家最大企業的排行榜中名列第694位。研究機構估計,這種RFID技術能夠幫助把失竊和存貨水平降低25%。
RFID無線 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種非接觸的自動識別技術,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頻信號和空間耦合(電感或電磁耦合)或雷達反射的傳輸特性,實現對被識別物體的自動識別。
電子標籤是
射頻識別系統 的數據載體,電子標籤由標籤天線和標籤專用晶片組成。依據電子標籤供電方式的不同,電子標籤可以分為
有源電子標籤 (Active tag)、無源電子標籤(Passive tag)和半無源電子標籤(Semi—passive tag)。
有源電子標籤內裝有電池,無源射頻標籤沒有內裝電池,半無源電子標籤(Semi—passive tag)部分依靠電池工作。
電子標籤依據頻率的不同可分為低頻電子標籤、高頻電子標籤、
超高頻電子標籤 和微波電子標籤。依據封裝形式的不同可分為信用卡標籤、線形標籤、紙狀標籤、玻璃管標籤、圓形標籤及特殊用途的異形標籤等。
RFID閱讀器(讀寫器)通過天線與
RFID電子標籤 進行無線通信,可以實現對標籤識別碼和記憶體數據的讀出或寫入操作。典型的閱讀器包含有高頻模組(傳送器和接收器)、控制單元以及閱讀器天線。
系統組成 最基本的RFID系統由三部分組成:
標籤(Tag):由耦合元件及晶片組成,每個標籤具有唯一的電子編碼,附著在物體上標識目標對象;
閱讀器(Reader):讀取(有時還可以寫入)標籤信息的設備,可設計為手持式或固定式;
天線(Antenna):在標籤和讀取器間傳遞射頻信號。
發展歷程 RFID直接繼承了雷達的概念,並由此發展出一種生機勃勃的AIDC新技術——RFID技術。1948年哈里.斯托克曼發表的“利用反射功率的通訊”奠定了射頻識別RFID的理論基礎。
RFID技術發展的歷程表。在20世紀中,無線電技術的理論與套用研究是科學技術發展最重要的成就之一。RFID技術的發展可按10年期劃分如下:
1941~1950年。雷達的改進和套用催生了RFID技術,1948年奠定了RFID技術的理論基礎。
1951—1960年。早期RFID技術的探索階段,主要處於實驗室實驗研究。
1961—1970年。RFID技術的理論得到了發展,開始了一些套用嘗試。
1971—1980年。RFID技術與產品研發處於一個大發展時期,各種RFID技術測試得到加速。出現了一些最早的RFID套用。
1981~1990年。RFID技術及產品進入商業套用階段,各種規模套用開始出現。
1991~2000年。RFID技術標準化問題日趨得到重視,RFID產品得到廣泛採用,RFID產品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2001—今。標準化問題日趨為人們所重視,RFID產品種類更加豐富,有源電子標籤、
無源電子標籤及半無源電子標籤均得到發展,電子標籤成本不斷降低,規模套用行業擴大。
RFID技術的理論得到豐富和完善。單晶片電子標籤、多電子標籤識讀、無線可讀可寫、無源電子標籤的遠距離識別、適應高速移動物體的RFID正在成為現實。
工作原理 射頻識別系統的基本模型如圖8—1所示。
其中,電子標籤又稱為射頻標籤、應答器、數據載體;閱讀器又稱為讀出裝置,掃描器、通訊器、讀寫器(取決於電子標籤是否可以無線改寫數據)。電子標籤與閱讀器之間通過耦合元件實現射頻信號的空間(無接觸)耦合、在耦合通道內,根據時序關係,實現能量的傳遞、數據的交換。
發生在閱讀器和電子標籤之間的射頻信號的耦合類型有兩種。
(1)電感耦合。變壓器模型,通過空間高頻交變磁場實現耦合,依據的是電磁感應定律,如圖所示:
圖8-1
(2) 電磁反向散射耦合:雷達原理模型,發射出去的電磁波,碰到目標後反射,同時攜帶回目標信息,依據的是電磁波的空間傳播規律
圖電感耦合方式一般適合於低,高頻工作的近距離射頻識別系統。典型的工作頻率有:125kHz、225kHz和13.56MHz。識別作用距離小於1m,典型作用距離為10~20cm。
電磁反向散射耦合方式一般適合於超高頻、微波工作的遠距離射頻識別系統。典型的工作頻率有:433MHz,915MHz,2.45GHz,5.8GHz。識別作用距離大於1m,典型作用距離為3—l0m
套用領域 1.物流: 物流過程中的貨物追蹤,信息自動採集,倉儲套用,港口套用,郵政,快遞;
2.零售: 商品的銷售數據實時統計,補貨,防盜;
3.製造業: 生產數據的實時監控,質量追蹤,自動化生產;
4.服裝業: 自動化生產,倉儲管理,品牌管理,單品管理,渠道管理;
5.醫療: 醫療器械管理,病人身份識別,嬰兒防盜;
6.身份識別: 電子護照,身份證,學生證等各種電子證件;
7.防偽: 貴重物品(煙,酒,藥品)的防偽,票證的防偽等;
8.資產管理: 各類資產(貴重的或數量大相似性高的或危險品等);
9.交通: 高速不停車,計程車管理,公車樞紐管理,鐵路機車 識別等;
10.食品: 水果,蔬菜,生鮮,食品等保鮮度管理;
11.動物識別: 訓養動物,畜牧牲口,寵物等識別管理;
12.圖書館: 書店,圖書館,出版社等套用;
13.汽車: 製造,防盜,定位,車鑰匙;
14.航空: 製造,旅客機票,行李包裹追蹤;
15.軍事: 彈藥,槍枝,物資,人員,卡車等識別與追蹤;
16.電力: 智慧型電力巡檢,智慧型抄表和電力資產管理;
17.其它: 有待開發……
相關術語 射 頻 : 一般指微波。
微 波 : 波長為0.1—100厘米或頻率在1—100GHZ的電磁波。
電子標籤 : 以電子數據形式存儲標識物體代碼的標籤,也叫射頻卡。
被動式電子標籤: 內部無電源、靠接收微波能量工作的電子標籤。
主動式電子標籤: 靠內部電池供電工作的電子標籤。
微波天線 : 用於發射和接受微波信號。
讀出裝置 : 用於讀取電子標籤內電子數據。
閱 讀 器 : 用於讀取電子標籤內電子數據。
編 程 器 : 用於將電子數據寫入電子標籤或查閱電子標籤記憶體儲數據。
波束範圍 : 指天線發射微波的照射功率範圍。
標籤容量 : 電子標籤編程時所能寫入的位元組數或邏輯位數。
振幅(Amplitude) :無線電波最高點和零值之間的距離。
唯讀存儲(Read-only memory ,ROM):一種將信息存儲在晶片上的形式,不能被覆蓋。唯讀晶片要比讀寫晶片便宜得多。
自動數據採集(Automatic data capture, ADC):用於收集數據並直接將其導入(不涉及人工參與)計算機系統的方法(見自動識別與數據採集)。
智慧卡(Smart Card) :內嵌有微晶片的塑膠卡(通常是一張信用卡的大小)的通稱。一些智慧卡包含一個RFID晶片,所以它們不需要與讀寫器的任何物理接觸就能夠識別持卡人。RFID智慧卡常常被稱為“遙控”智慧卡。
a-Biz—自動識別技術的套用案例框架:a-Biz 是一項自動識別工程,它的終極目標是將自動識別技術與現實世界中的套用案例結合,以此實現“商業自動化”,或者說是a-Biz。
ASN—高級貨運通知 :也可稱之為DA,此電子文檔先於貨物被傳送出去,以通知對方貨物在運送途中。
BIS—商業信息系統 :商業信息系統,即BIS,是用來處理商業交易信息的系統。
DA—發貨通知 :此電子文檔先於貨物被傳送出去,以通知對方貨物在運送途中。
EAN—歐洲物品編碼組:該組織創建於1974年,是由歐洲12個國家的生產商和分銷商建立了一個ad-hoc委員會。它的任務是調查在歐洲制訂統一的標準化的編碼體系的可能性,類似於美國使用的UPC體系。最終創立了與UPC兼容的“歐洲物品編碼”。可訪問 獲取更多訊息。
EPCTM—產品電子碼 :產品電子碼,即EPC,是自動識別體系中用來唯一標識對象的編碼。它的目的類似於GTIN 及UPC 等。
ONS—對象名解析服務 :對象名稱解析服務,即ONS,是
自動識別系統 的一個組件。類似於Internet 中的域名解析服務DNS,跟DNS 類似,ONS 也執行名稱解析功能。
PML—
實體標記語言 :自動識別設備使用實體標記語言傳遞實體信息。
SavantTM :SavantTM 是自動識別技術框架的一部分。它是一個在全球範圍內分布的伺服器,提供數據路由服務,實現數據捕獲、數據監視及數據傳送功能。
UCC—統一編碼委員會:統一編碼委員會的任務是在全球範圍內,其目標是建立與推動物品識別及相關電子通訊技術的多元化工業標準。提高供應鏈內的管理水平,為使用者帶來附加價值。可訪問 獲取更多訊息。UML—
統一建模語言 :統一建模語言,即UML,是一種使用案例和活動圖等工具,為商業需求和商業流程建模的描述性語言。
套用 射頻除皺是一種非侵入式的治療方式,是目前一個最為安全,最有效果的美容去皺方法之一。
射頻除皺的原理
射頻波穿透表皮基底黑色素細胞的屏障,使真皮層膠原纖維加熱至55℃-65℃,膠原纖維收縮,使鬆弛的皮膚皺紋被拉緊,從而達到美容去皺的目的。
射頻除皺特點
特點1.
高效,實驗證明,射頻除皺能有效刺激膠原蛋白重組,緊緻肌膚、減少皺紋,治療後滿意度較高。
特點2.
安全,射頻除皺系統能保護表皮層,達到即安全又高效的滿意效果,比其它非侵入式的治療安全性更高。此外,治療後沒有恢復期,患者可以立即恢復日常作息,免去了其它治療後所必須的注意事項。
特點3.
持久,治療後,因新生的膠原蛋白一直延續不斷產生,皮膚天天都會有改善。且會在4—6個月左右達到更加顯著,令人滿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