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解決方案

RFID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並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可工作於各種惡劣環境。RFID技術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並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籤,操作快捷方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RFID解決方案
  • 簡介:是一種簡單的無線系統
  • 基本器件:兩個
  • 用途:該系統用於控制、檢測和跟蹤物體
  • 系統組成:由一個詢問器和很多應答器
  • 分類物流、防偽防盜、身份識別
RFID技術,RFID解決方案,

RFID技術

RFID是一種簡單的無線系統,只有兩個基本器件,該系統用於控制、檢測和跟蹤物體。系統由一個詢問器(或閱讀器)和很多應答器(或標籤)組成。

RFID解決方案

RFID解決方案是RFID技術供應商針對行業發展特點制定的RFID套用方案,可根據不同企業的實際要求“量身定做”。
RFID解決方案可按照行業進行分類,物流、防偽防盜、身份識別資產跟蹤管理、動物跟蹤管理、快捷支付人員管理、醫療保健管理、石油天然氣工業技術、鐵路管理系統、供應鏈管理圖書館管理系統等等。
RFID物流解決方案
射頻識別可以用來跟蹤和管理幾乎所有物理對象,因此可廣泛套用於各行各業,典型套用包括:
(1)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2) 生產製造與裝配
(3) 行李、郵件和包裹處理
(4) 身份識別、防偽、門禁和防盜系統
(5) 文檔追蹤/圖書館管理
(6) 交通管理與城市規劃
(7) 服務體驗與CRM
(8) 空間定位與跟蹤
(9) 普適計算
系統方案
1對象和任務
1.1倉庫管理對象
倉庫管理的主體是倉庫管理員,其管理對象包括:
(1)庫存品:放在倉庫中保管的物品,它是倉庫管理的根本對象;庫存品按存在形式分為:托盤、箱體和散裝三種形式,限於目前RFID還不適合管理到每一個細小的單件物品,因此使用RFID管理物品的單位是整箱和整個托盤(含大件單品);
(2)庫位:倉庫中用來擺放庫存物品的、在空間上互不重疊的區域,一般一個庫位可以擺放多個庫存品;也可以一個較大的庫存品占用幾個庫位。
(3)庫管設備:用於倉庫管理的設備,如叉車、手推車等;在大型、繁忙倉庫中需要對這些設備進行合理調度、實時定位,以提高設備的利用率。
1.2倉庫管理的作業任務
倉庫管理的主要作業任務有:
(1) 入庫(進貨檢驗)
(2) 出庫(揀選)
(3) 移庫(補貨)
(4) 盤庫
(5) 根據需要,產生各種庫存報表
2.1基本思路
(1)給每一庫位貼電子標籤,該標籤稱為庫位標籤。在進行庫房管理作業時,讀取該標籤編號,就可判定當前作業的位置是否正確。
(2)在物品入庫時,給每個庫存管理物品貼電子標籤,該標籤為貨物標籤。貼放標籤的物品應該是整托盤、整箱或便於安裝標籤的大件物品。在進行庫房作業時,讀取標籤的編號,確定作業物品是否正確。為了節省運行成本,貨物標籤設計成可重複使用。在貨物出庫時取下,送到入庫處再重新使用。
(3)架設無線網路,覆蓋整個倉庫作業區,所有作業數據實時傳輸。在叉車上安裝固定無線數據終端,手工作業人員配手持式無線數據終端。無線數據終端具有接受作業指令、確認作業位置與作業貨物是否準確、返回作業實況等功能。
(4)使用自動導引車AGV(Automatic Guided Vehicle)作為平台,在上面安裝RFID識讀器、控制設備、無線通信設備。安裝識讀器設備的AGV車,每天在設定時間自動對庫房進行盤點,並把盤點結果傳輸給系統管理中心。
2.2系統架構
倉庫管理系統設計採用如下三層架構:
第一層是採集(Capture),主要是通過射頻識別設備以及其它自動識別設備採集數據,包括庫位標籤、貨物標籤、無線數據終端、AGV車等;
第二層是移動(Movement),即通過無線通信技術,把採集來的數據傳遞到中央資料庫,包括無線接入設備和相關的網路設備。
第三層是管理(Management),對採集的數據進行管理,包括資料庫伺服器、網路服 務器等設備和倉庫管理系統軟體。
3系統構成
倉庫管理信息系統由三部分組成:
(1) 倉庫管理中心子系統
負責倉庫管理資料庫的集中管理與維護,負責進貨計畫、出庫計畫的制定和指令下達;列印生成各種管理報表。
(2) 倉庫管理現場子系統
發行入庫標籤、進行實時庫存管理(庫位管理)、通過無線網路發布倉庫管理作業指令。
(3) 倉庫管理執行子系統
完成入庫、出庫、移庫、盤庫等作業具體操作,並返回執行實況。
4系統信息流
系統的信息流程如下:
5作業流程
5.1庫位標籤的製作與安裝
除非庫位調整或標籤損壞,一般庫位標籤只需製作安裝一次。操作步驟如下:
* 先對庫位進行編碼
* 使用倉庫管理現場子系統計算機和RFID讀寫器把庫位編碼等信息寫入電子 標籤;
* 使用標籤印表機,在紙標籤上列印庫位編碼文字和條碼信息;
* 把紙標籤貼在電子標籤上生成庫位標籤;
* 把庫位標籤安裝到庫位上。要求安裝牢固,以防脫落;並要求標籤儘量統一安裝在庫位正下方的支撐橫樑上。
5.2入庫作業流程
(1)收貨檢驗
重點檢查:
* 送貨單與訂貨單是否一致;
* 實到貨物與送貨單是否一致;
如果不符拒絕接收。
(2)製作和貼上標籤
具體方法如下:
* 採用選定的物品編碼方案對入庫物品進行編碼;
* 製作貨物標籤:把編碼信息寫入電子標籤,同時列印紙質標籤(方便人工校核),再把紙質標籤和電子粘合在一起就成為貨物標籤。
* 在庫存品上固定標籤:考慮到目前標籤成本較高,為了方便電子標籤的回收,一般採用懸掛的方式把標籤固定到物品上。如果不回收則可以採用貼上方式固定。
(4) 現場計算機自動分配庫位,並逐步把每次操作的庫位號和對應物品編號下載到無線數據終端(手持終端或叉車終端)上;
(5) 作業人員運送貨物到指定庫位,核對位置無誤後把貨物送入庫位(如有必要,修改庫位標籤中記錄的貨物編號和數量信息);
(6) 無線數據終端把入庫實況傳送給現場計算機,及時更新庫存資料庫。
5.3出庫作業流程
出庫作業流程見下圖:
RFID解決方案
(1)中心計算機下達出庫計畫;
(2)現場計算機編制出庫指令,並下載到數據終端;
(3)作業人員按數據終端提示,到達指定庫位;
(4)從庫位上取出指定數量的貨物,改寫庫位標籤內容;
(5)貨物運送到出口處,取下貨物標籤;
(6)向現場計算機發回完成出庫作業信息;
(7)更新中心資料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