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僧留宿》是明代詩人何景明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寺僧留宿
- 作者:何景明
- 創作年代:明代
- 出處:《大復集》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寺僧留宿》是明代詩人何景明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
《寺僧留宿》是明代詩人何景明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寺僧留宿留宿頻經夜,虛空斷俗緣。獨吟依野衲,不寐聽山泉。水月人間地,香燈象外天。何時謝城郭,來此共安禪。作者簡介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號大復山人,信...
《過吳江泗州寺訪僧留宿》是明代詩人夏原吉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行盡吳江興尚濃,卻從寺里訪瑄公。未論石上三生約,且喜山中一宿同。詩句新題蕉葉雨,茶香熟送藕花風。明當百八蒲牢吼,重整雲帆向五茸。作者簡介 夏原吉, 明江西德興人,遷湖廣長沙府湘陰,字惟哲。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太學,擢戶部...
萬峰精舍在浙江杭州西湖南屏山中,為當時著名詩僧篆玉所禪隱修行的齋舍。明中過訪篆玉,留宿精舍,寫此詩留贈。詩中主要描繪萬峰精舍周圍的風光勝景,以及自己留宿精舍中秉燭夜吟的情形。詩寫得明快清新,瀟灑勁健,把一代詩僧愛好翰墨詞章,夜讀苦吟的高雅形象突顯出來,給人很深的印象。作者簡介 明中,又名演中...
《石峰僧》是明代羅洪先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 石耳峰前古寺秋,逢僧留宿話裴休。有人問汝因緣事,莫道前生是石頭。作者簡介 羅洪先(1504-1564),字達夫,號念庵,江西吉水人。明嘉靖八年(1529)己丑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遷左春坊贊善。著名方誌學者。與明海豐縣令張濟時為同鄉摯友,作嘉靖《海豐縣誌...
《答無功歲暮見寄》是宋末元初詩人宋無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豆秸灰動擁壚天,品字煨殘榾柮煙。詩草病多刪枕上,眼花書久廢燈前。老依蕭寺僧留宿,相對蒲團夜不眠。筋力漸衰餘習在,夢中去趁暗門船。作者簡介 宋無, 元平江路人,字子虛。世祖至元末,舉茂才,以奉親辭。工詩。比對精切,造詣...
nà,漢語詞語,意思是指山野中的僧徒。釋義 山野中的僧徒。出處 元 黃溍 《過烏傷墓》詩:“牧童晝臥看碑路,野衲春耕祭墓田。” 明 何景明 《寺僧留宿》詩:“獨吟依野衲,不寐聽山泉。”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九:“﹝ 陳第 ﹞身為名將,手握重兵,一旦棄去之,缾缽蕭疏,野衲不若。”
登堅山寺 懷李獻吉二首 雨後次孟望之二首 客至 西郊秋興十首(選六)答望之二首 贈韓亞卿返湖南二首(選一)得五清先生訊息尚客澧州悵然有懷作詩六首 喜劉朝信過飲三首 寄任宏器 和賈西谷暮春雨後之作 春望 春興 寺僧留宿 袁揮使別墅次朝信、惟學韻 過先人墓示彭天章二首 登西岩寺二首 獨立 櫻桃 病馬六首...
2. 謂塵世之外。 唐 錢起 《過瑞龍觀道士》詩:“得茲象外趣,便割區中緣。” 唐 寒山 《詩》之二九○:“自羨幽居樂,長為象外人。” 明 何景明 《寺僧留宿》詩:“水月人間地,香燈象外天。” 清 超源 《夢故友程風衣》詩:“自言身朽心不朽,象外風月皆吾友。”3. 謂寫詩比物以意,而不指...
過吳江泗州寺訪僧留宿 題徽宗所畫墨竹 江上即事 諶必敬四首 鬢邊 山居 謝陶尚美先生過訪 望丫髻山戲題 張驥二首 任城道中望泰山 浙江舟中偶成 黃裳一首 再至寶方山 姜子萬三首 望安化 至安化之日,風雨兼旬,山深野迥,悵然感懷 李鑒七首 無題和劉工部 報恩寺 西灣即目 漁唱詞 裴亭 白鹿峰聞晚鐘 李廷琮...
《宿江寺》是唐代詩人齊己創作的一首詩。詩詞原文 島僧留宿慰衰顏,舊住何妨老未還。身共錫聲離鳥外,跡同雲影過人間。曾無夢入朝天路,憶有詩題隔海山。珍重來晨渡江去,九華青里扣松關。作者簡介 齊己(約864一約937),唐詩僧。俗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陽(今屬湖南)人。嘗住江陵龍雲寺,自號衡岳...
第二天,陳靖姑、林九娘、李三娘及衙役三十多人在巡檢司劉杞帶領下,早早就來到了白塔寺山門外。他們責令鐵頭和尚立刻放了林忱大人。鐵頭和尚見劉杞興師動眾,話鋒一轉笑著說,“留宿林大人乃老僧念其受長途勞頓,實為其靜養,千萬別誤會而傷了彼此間和氣。”陳靖姑暗想,這和尚心猿意馬,看來不給點厲害,是難以...
由於德光德行高尚,名滿天下,淳熙三年(1176年)春,他被孝宗皇帝一道敕令召到京師臨安(今杭州)擔任景德靈隱寺的住持,從此開始了他與孝宗皇帝的密切接觸。孝宗皇帝是中國歷史上對佛教情有獨鐘並進行實際修行的皇帝。德光住持靈隱寺後,孝宗皇帝多次召見,與他交流參禪體會,孝宗甚至將其召入內觀堂,留宿五晝夜。由於...
《初至天目雙清莊記》是明代袁宏道創作的遊記。原文 數日陰雨,苦甚,至雙清莊,天稍霽。莊在山腳,諸僧留宿莊中,僧房甚精。溪流激石作聲,徹夜到枕上。石簣夢中誤以為雨,愁極,遂不能寐。次早,山僧供茗糜,邀石簣起。石簣嘆曰:“暴雨如此,將安歸乎?有臥遊耳!”僧曰:“天已晴,風日甚美,響...
以此人皆稱此寺僧人良善,各有施捨,僧益殷富。”寺東有一子孫堂,“規模極大,左右有十數官房。凡婦女來祈嗣者,須七日前戒、三日前齋,又要身無疾病,心無憂悶,然後來祈嗣。打得聖筶者在子孫堂官房宿,每房只宿一人”,“房門外令他夫男自己看守。”在此留宿過的婦女“回去多有生育男女者。”“以此...
至五台山,遇一僧留宿,言及修仿山事,僧言:余有雲牌一面,賜汝募化,功不難成。遂攜歸家,約眾複議重修,隻身持雲碑募化四方,十年不輟,大功竟告成。並栽樹數百株,仿山遂為陶邑名勝。1936年,仿山廟女會首黃呂氏、劉周氏又發動四方善男信女,資助修廟。除修了舊廟宇外,又新建了幾座廟宇。仿山廟經過...
後有附近僧人在亭中供奉觀世音菩薩,故又稱“觀音亭”。明萬曆年間(一五七三年至一六二○年),蓮溪蔡錦文捐資修葺。清乾隆二十一年(一七五六年),河北人劉國柱因海難死裡逃生,留宿於寺,見佛燈晃耀,認定佛力扶持,感恩戴德,即日聚金,重新修葺。嘉慶末道光初(一八一七年至一八二四年),寺復傾頹,里人...
夜晚回到寺中於窗下靜臥,不時看見遠山有野火在燃燒。不由想起前人筆下的赤城,又憶起高聳峭拔的臨海嶠。風聲泉吟自是清新的音樂,又何必非得聽古代名士的長嘯。創作背景 開元十七年(729),身在長安的詩人前往終南山中的翠微寺,拜訪了深居其中的空上人,和他歡談競夕,留宿在寺中。萬籟俱寂時看到遠處的景色...
寺里有金蓮花,是本地特產,其他地方沒有。山雨忽然降臨,於是在僧人的小屋留宿。寺東石峰對峙,每當月亮初升時,正好照在峽谷中間,是所謂的“嵩山待月”。想來我先前所下的峽谷,就在這道峽谷上面,現在面對面地坐下來,只覺得上面雲氣出沒,哪裡知道自己是從中下來的呢。段落七 【原文】二十二日 出山,東行五...
少林寺方丈院為第五進院落,這是兵火後山門內倖存的第一所建築。中為方丈室,是歷代住持和尚居住的地方。清乾隆十五年(1750)高宗弘曆曾留宿於此,因此一度易名“龍庭”。站在方丈室門口南望少室山主峰,山坡上橫臥一塊巨石,約10平方米,每當夏季雨過天晴,陽光直射石上放射出奇異光彩,遙望如白雪一片,晶瑩奪目...
此後,曇猷沿寧海白溪進天台山腹地,陸續創建了永福、柯山、石樑、赤誠、萬年、多寶、廣潤、清居等佛剎。成為天台佛宗的開山之祖,建寺比天台國慶寺早100多年(天台國慶寺建於公元598年)。唐代鑒真第四次東渡曾到此留宿。日文譯作白泉寺。該寺由於983-988年接送耷然、嘉因師徒,成為中日文化交流口岸後,淳化元年...
《游天目山》是明代文學家袁宏道創作的散文。[明]袁宏道 (1568~1610)明代文學家,公安派主帥,袁宗道二弟。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荊州公安(今屬湖北)人。原文 數日陰雨,苦甚。至雙清莊,天稍霽。莊在山腳,諸僧留宿莊中,僧房甚精。溪流激石作聲,徹夜到枕上。石簣夢中誤以為雨,愁極...
漸江僧。”1652年清順治九年(壬辰) 43歲 9月,在安徽宣城,宿碧霞道院,畫《竹岸蘆浦圖》卷,上題:“亂篁叢葦滿清流,記得江南白鷺州。我向毫端尋往跡,閒心漠漠起沙鷗。壬辰九月望後,留宿碧霞道院,率筆圖此,並題以志。漸江弘仁記。”此圖現藏日本泉屋博古館。圖中畫的是南京白鷺洲之景。據題畫...
客自潭府來稱明因寺僧作靜照堂求 予作 題雙兔觀 送陳蕭縣 答和孔常父見寄 十月十五日早飯清都觀逍遙堂 傷歌行 思賢並序 按田並序 雪中連日行役戲書簡同僚 宿黃山 送蘇太祝歸石城 雪後登南禪茅亭簡張仲謀二首 寄張仲謀次韻 次韻奉和仲謨夜話唐史 張仲謨許送河鯉未至戲督以詩 和答張仲謨泛舟之詩 戲書...
此詩按時間順序記敘了遊覽惠林寺的所見所感,描繪了從黃昏至入夜再到黎明的清幽景色,抒發了作者不願為世俗羈絆的心情。記敘時由黃昏而深夜至天明,層次分明,環環相扣,前後照應,耐人尋味。前四句寫黃昏到寺之所見,點出初夏景物;“僧言”四句,是寫僧人的熱情接待;“夜深”二句,寫山寺之夜的清幽,留宿的...
翼故疑為向拓,駁辯,留置几案。一日伺其不在,逕取之。乘驛歸,上太宗報命。授翼員外郎。仍賜才物三千段,谷三千擔。才驚忱,歲余卒。”作者簡介 袁辯才 唐初浙東越州永欽寺僧。俗姓袁,法號辯才,生卒年及籍貫履歷均不詳,大約公元610年前後在世。他是名僧智永(書聖王羲之的後裔)的傳法弟子。
天姥寺,1665年初次修葺,並於1710年添造重3285斤的大鐘。1714年擴建後,擁有天王殿、玉皇殿、大雄寶殿、說法堂、藏經樓、鐘鼓樓、十王殿、大悲殿、藥師殿等數10座金碧輝煌的建築。 寺內有亭台樓閣和靜室40餘間,可供遊客食齋留宿或作短暫清修;寺院的素齋潔淨可口,是訪客必嘗的美食。寺院布局 天姥寺寺院為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