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行為文化

審計行為文化

審計行為文化是審計人員及相關組織或機構在有明確主觀意識的審計行為(社會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這樣表述,主要有以下幾層含義:

一是創造審計行為文化的主體是審計人員及相關組織或機構;

二是審計行為有明確的主觀意識;

三是它是審計行為產生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審計行為文化
  • 外文名:Audit behavior culture
特徵
縱觀世界各國審計行為文化的產生和發展有一個共同點,幾跨捉就是都有其一定的社會條件,反映了一定時期本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的發展狀況及這個時期的審計重點、目的和目標。
就我國而言,我國審計行為文化的產生和發展具有明顯的與時俱進和開拓創新的譽您兆放時代特徵。
在與時俱進方面,自1982年我國實行審計監督制度以來,其事例說汽提不勝枚舉,在此僅舉三例:一是,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為正確評價承包經營企業的經營業績,明確經濟責任,維護國家、企業經營者和生產者的合法權益,實現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保障承包經營責任制的健康發展,全國各地根據國務院《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承包經營責任制暫行條例》和《中華乎府汗人民共和國審計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實施的承包經營責任審計的辦法、規定或制度(即:抽象審計行為文化),根據這些條例、辦法和制度,審計機關社會審計組織內部審計機構開展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具體審計工作(即:具體審計行為文化)。二是,從上世紀末開始,為了加強對黨政領導幹部的管理和監督,正確評價領導幹部任期經濟責任,促進領導幹部勤政廉政,全面履行職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以及幹部管理、監督的有關規定,制定的《縣級以下黨政領導幹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暫行規定》,以及依據這些法律、法規和規定審計機關組織實施的具體審計行為和抽象審計行為都體現出了審計行為文化與時俱進的時代特徵。三是,審計署原審計長,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李金華曾在青島員煉希紙召開的全國審計工作座談會上強調指出:“審計要敢於講真話,敢於反映涉及農民切身利益的問題,敢於實事求是處理問題。筆者認為,這是我院鞏才國審計機關在本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將要和正在實施的審計行為,這就是我國審計機關在本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審計行為文化”。
人們的認識是隨著客觀世界的發展而發體慨展的。只有創新才能發展,才能進步。開拓創新和超前思維是審計行為文化的另一個重要特徵。其主要標誌之一就是“金審工程”。金審工程是在我國經濟改革發展和信息技術日益普及的歷史條件下應運而生的。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家審計遇到了維護國家經濟建設秩序和適應信息化的雙重挑戰。1998年,審計署原審計長李金華向全國各級審計機關鄭重提出:“審計人員不掌握計算機技術,將失去審計的資格”。之後,他又相繼提出,審計機關的領導幹部不掌握信息技術將失去指揮的資格,審計機關的管理人員不運用計算機技術將失去任職的資格。在國務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下,審計署黨組作出了建設審計信息化工程的戰略決策,於1999年開始編制審計信息化發展規劃,並按國家基本建設項目程式組織了實施。劉家義審計長在2007年底全國審計工作會議結束時的總結講話中首次提出了:“現代國家審計是經濟社會運行的一個免疫系統”這一新的審計理論觀點。之後,他又多次對此進行了系統闡述。這一科學命題,是我國新的審計行為文化,必將對推動我國審計工作的科學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也為我們開展審計學術理論研究開闢了一個新的空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