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紅工夫茶(寧紅工夫)

寧紅工夫茶

寧紅工夫一般指本詞條

修水古稱寧州,所產紅茶取名寧紅工夫茶。遠在唐代時,修水縣就已盛產茶葉,生產紅茶則始於清朝道光年間,到十九世紀中葉,寧州工夫紅茶已成為當時著名紅茶之一。寧紅主產地修水縣(占寧紅總產量80%)。

基本介紹

簡介,茶史追溯,名茶鑑賞,生態環境,品質特徵,沖泡方法,傳統飲法,新飲方法,功效作用,歷史淵源,主要功能,原料二:荷葉,原料三:金銀花,原料四:山楂,原料五:決明子,

簡介

修水產茶,迄今已有1000餘年的歷史。寧紅製作則始於清代中葉。光緒三十年(1904),寧紅的珍品太子茶被列為貢品,故又有公茶之稱。曾獲等八國商人所贈之“茶蓋中華,價甲天下”獎匾。修水遠在唐代時就已盛產茶葉。 修水縣生產紅茶始於清朝道光年間(1823年),而且寧州工夫紅茶很快就成為當時著名的紅茶之一。“寧紅”條索緊結秀麗,金毫顯露,鋒苗挺拔,色澤烏潤,香味持久,葉底紅亮,滋味濃醇。1914年,寧紅工夫茶參加上海賽會,榮獲“茶譽中華,價甲天下”的大匾。
寧紅工夫茶寧紅工夫茶
1949年以後,寧紅工夫茶生產得到迅速發展,質量不斷提高。1958年,兩種品質優異的寧紅超級茶銷往蘇聯,經中外專家鑒評,質量達到國際高級紅條標準。1983年,榮獲對外經濟貿易部頒發的品質優良榮譽證書;1984年,被評為江西省優質產品。

茶史追溯

寧紅工夫,簡稱寧紅,是我國最早的工夫紅茶之一,主產江西修水縣。修水紅茶的產生,始於清道光年間。《義寧州志》記載:"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寧茶名益著,種蒔殆遍鄉村,製法有青茶、紅茶、烏龍白毫、茶磚各種"。因當時修水縣屬"義寧州",故所產紅茶,稱為"寧紅"。"寧紅"最盛時期為清光緒十八到二十年(1892-1894)年,輸出量每年達三十萬箱,修水占百分之八十,即達二十四萬擔。
寧紅工夫茶寧紅工夫茶
修水縣作為"寧紅茶"出口生產基地,經中外專家鑑定,品質已達到國際高級茶標準。多次獲省級和國家獎勵。

名茶鑑賞

"寧紅"以其特有的風格而稱譽於世,特級寧紅成品茶,緊細多毫,鋒苗顯露,略顯紅筋,烏黑油潤。鮮嫩濃郁,鮮醇甜和,湯色紅艷,葉底紅嫩多芽。正如威廉o烏克斯《茶葉全書》所述:"寧紅外形美麗緊結,色黑,水色鮮紅引入,在拼和中極有價值。"又說:"修水縣所產紅茶為名貴之拼和茶,外形灰色而有芽頭,條子緊密,湯色佳良"。
寧紅工夫茶寧紅工夫茶

生態環境

修水縣位於江西省西北部,北抵幕阜山脈,南臨九嶺水脈,修水上游,修河蜿延其中。鄰接湖北湖南兩省。這裡山林蒼翠,土質肥沃,雨量充沛。 氣候溫和,每年春夏之間,雲凝深谷,霧繞山崗奇峰,兩岸翠峰疊嶂,佳木蔥鬱,雲海飄渺,兼之土壤肥沃,蔚為奇景,雨過乍晴,陽光疏落。
寧紅工夫茶寧紅工夫茶
這種氣候環境非常有利於茶樹的生長,為寧紅工夫茶生長創造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品質特徵

寧紅外形美麗緊結,色黑,水色鮮紅引人,在拼和茶中極有價值。寧紅素以條索緊結秀麗,金毫顯露,鋒苗挺拔,色澤烏潤,香味持久,葉底紅亮,滋味濃醇的特色而馳名中外。
寧紅工夫茶寧紅工夫茶

沖泡方法

傳統飲法

一般,大多採用杯飲法;為使沖泡過的茶葉與茶湯分離,便於飲用,習慣採用壺泡法。 以茶湯中是否添加其它調味品來分,又可分為“清飲法”和“調飲法”兩種。中國絕大多數地方飲紅茶採用“清飲法”,茶湯多數地方飲紅茶採用“清飲法”,沒有在茶湯中加添其它調料的習慣。在歐美一些國家一般採用“調飲法”,人們普遍愛飲牛奶紅茶。通常的飲法是將茶葉放入壺中,用沸水沖泡,浸泡5分鐘後,再把茶湯傾入茶杯中,加入適量的糖和牛奶乳酪,就成為一杯芳可口的牛奶紅茶。在原蘇聯,人們特別愛飲檸檬紅茶和糖茶。尤其是俄羅斯民族有一種吃糖的嗜好,飲茶時常把茶燒得滾燙,加上很多的糖、蜂蜜檸檬片

新飲方法

冰紅茶配製方法是先將紅茶泡製成濃度略高的茶湯。然後,將冰塊加入杯中達八滿,徐徐加入紅茶湯。再視各人愛好加糖或蜂蜜等拌均勻,即可調製出一杯色、味俱全的冰紅茶。 茶凍配製方法是用白砂糖170克,果膠粉7克,冷水200毫升,茶湯824毫升(可用紅茶或其它茶代替)。
先用開水沖泡茶葉後,過濾出茶湯備用。然後,把白砂糖和果膠粉混勻,加冷水拌和,再用文火加熱,不斷攪拌至沸騰。再把茶湯倒入果膠溶液中,混和倒入模型(用小碗或酒杯均可),冷凝後放入冰櫃中,隨需隨取隨食。茶凍是在夏天能使人涼透心肺、暑氣全消的清涼飲料。

功效作用

寧紅工夫茶清頭目,除煩渴、消食、化痰,利尿、解毒。

歷史淵源

據史料記載,修水有千餘年的產茶歷史。後唐清泰二年(935),毛文錫所著《茶譜》載:洪城雙井白芽,製作極精。至兩宋,更蜚聲國內。北宋黃庶、黃庭堅父子將家鄉精製“雙井茶“推賞京師,贈京師名士蘇東坡等,一時名動京華。歐陽修《歸田錄》譽為“草茶第一”。南宋嘉泰四年(1204),隆興知府韓邈奏曰:“隆興府惟分寧產茶,他縣無茶”。當時年產茶二百餘萬斤,“雙井”、“黃龍”等茶皆稱絕品。
寧紅工夫茶寧紅工夫茶
當代茶聖吳覺農先生說:“寧紅是歷史上最早支派,寧紅早於祁紅九十年先有寧紅,後有祁紅“。到十九世紀中葉,寧紅暢銷歐美,成為中國名茶。美國茶葉專家威廉.烏克斯在《茶葉全書》專著中評述:“寧紅外形美麗、緊結、色黑,水色紅艷引人,在拼和茶中極有價值“,稱讚“寧紅色、香、味俱屬上乘。”1904年寧紅生產朝廷貢品--太子茶。光緒年間漫江羅坤化的“厚生隆茶行”特製的太子茶,在漢口以每市斤2兩白銀的價格賣給俄國人。1914年寧紅極品白字號太子茶參加上海賽會,每磅售價48兩白銀,茶獲五國外商“茶蓋中華,價甲天下”的獎匾。清宣統二年,漫江郭敏生開設的義泰祥茶行特製的貢茶,和民國四年郭鳴岐在漫江特製的貢茗,先後在南洋勸業賽會上奪魁,榮獲最優超等文憑。
光緒十八年至二十年(1892-1894年),寧紅工夫茶在國際茶葉市場上步入鼎盛時期,每年輸出30萬箱(每箱25公斤)。光緒三十年,寧紅輸出達30萬擔。那時縣內茶莊、茶行多達百餘家,列茶業者甚多,較有名氣的有振植公司、吉昌行、大吉祥、怡和福、恆豐順、廣興隆、正大祥、恆春行、同天谷行等,全縣出口茶占中國總數十分之一強。吳覺農先生在1985年講述,1934年他到英國倫敦考察,當時倫敦市場茶葉小包裝,外面寫的是寧州紅茶,但裡面裝的是中國祁門等地紅茶了。由此可見當時寧紅昌盛非凡。
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後,隨著印度錫蘭斯里蘭卡)、日本茶業的興起,加上帝國主義入侵,朝政腐敗,寧紅受到嚴重摧殘,外銷瀕臨絕境,修水年產寧紅工夫茶猛跌到7424擔。
寧紅工夫茶寧紅工夫茶
解放後,寧紅工夫茶得以迅速發展。現面積達10萬餘畝,一批批新的高額豐產茶園正在茁壯成長,茶葉初制廠遍布各鄉。寧紅最大的精製加工廠--寧紅集團公司(前身為1949年建立的修水茶廠),設備齊全,技術先進,已成為江西紅茶生產加工規模最大的專業廠。1958年銷往前蘇聯的超級紅茶,經中外專家鑒評達國家高級紅茶標準,榮獲中國茶葉進出口總公司專電祝賀。同年,高級寧紅工夫茶“山谷紅”送國務院,作為招待外賓的禮茶。次年送往廬山會議的超級寧紅工夫茶,獲中央領導好評。1985年生產的寧紅特級工夫茶寧紅金毫,是中國十大功夫茶中的珍品,該產品延用“太子茶”的原料,在傳統工藝基礎上加以現代科技的指導精心製成,條素緊結秀麗,金毫顯露,多鋒苗,色澤油潤,滋味鮮嫩濃郁,葉底紅嫩多芽,湯色紅艷,在1985年中國優質食品評比會上博得專家高度讚譽,榮獲國家銀質獎。1988年在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上評選為金獎。當代茶聖吳覺農先生揮毫題詞:“寧州紅茶、譽滿神州、努力革新、永葆千秋”、“寧紅祁紅並稱世紀之首”。
隨著經濟和科技的迅速發展,以飲茶為主的習慣,被紛至沓來的可口可樂健力寶礦泉水等保健飲料嚴重衝擊,老牌寧紅銷售急劇下降,八十年代末企業虧損達千萬元,千人的大企業寧紅集團面臨“山重水複疑無路”之境。但是寧紅人沒有退縮,而是奮力開拓。在上海中醫營養食療研究會等單位的專家教授幫助下,寧紅保健茶系列產品於九十年代第一個春天誕生了。如今,寧紅人以質量、信譽、效率取勝於國內外市場,年產量達7000餘噸,產值超億元,年利稅2500萬元,年出口換匯百萬美元,產品外銷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並先後榮獲“江西省首批名牌產品”、“中國食品行業名優產品”、“中國食品工業百強明星”等稱號,寧紅商標並經國家工商局批准註冊。在實現九五規劃的征途上,寧紅人將進一步解放思想,爭創名牌,再振寧紅雄風。
寧紅工夫茶的成品共分8個等級。特級寧紅緊細多毫,峰苗畢露,烏黑油潤,鮮嫩濃郁,鮮醇爽口,柔嫩多芽,湯色紅艷。
修水縣作為“寧紅工夫茶”出口生產基地,1958年生產的“寧紅工夫茶”新品種寧紅功夫茶,經中外專家鑑定,品質已達到國際高級茶標準。1980年獲江西省人民政府嘉獎令。1983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經濟貿易部頒發的榮譽證書。1984年獲江西省優質產品獎,1985年獲國家農牧漁業部金杯獎和國家銀質獎。
寧紅工夫茶寧紅工夫茶
寧紅工夫茶,是中國傳統制茶工藝的瑰寶,寧紅工夫茶藝,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作為“寧紅”商標的唯一合法註冊方江西省寧紅責任有限公司,迫切希望現在的“寧紅”品牌的暢銷,能夠為百年寧紅帶來一絲新的契機。江西省寧紅有限責任公司開發的寧紅減肥茶是寧紅工夫茶的升華和發展,它利用寧紅工夫茶固有的降脂減肥功效,配以決明子,山楂等,使寧紅花的傳統文化融入到現代減肥保健中去,從而使寧紅產品再次走向國內外。
據調查,現在年輕人中,知道寧紅工夫茶的人越來越少,唯一可圈可點的是,目前,在國外仍有一大批熱愛中國寧紅工夫茶的忠實消費者。這些來自荷蘭、英國、法國、美國的人們先後跟寧紅方面負責人洽談,開出天價,希望能夠收購寧紅整個品牌,乃至寧紅工夫茶系列的所有產品的原料、配方和製作工藝,作為自己公司的品牌推向國際市場。江西省寧紅公司認為,一個在中國享譽幾百年的品牌,拿給外國人“改頭換面”,民族感情上實在過不去,不希望這數百年品牌毀在自己手裡,雖然,現在的力量並不是很大,但是,盡己之力,不留遺憾。經歷了多年的奮鬥,寧紅方面也漸漸體會到,保護傳統文化遺產不能孤軍奮戰,為此,近階段,寧紅聯繫了多家報社,希望能夠調動媒體的力量,讓全社會都來關注寧紅品牌的發展。

主要功能

原料一:寧紅茶葉
來源為山茶科植物茶的茶葉。
寧紅工夫茶寧紅工夫茶
歸經入心、肺、胃經。
① 《雷公炮製藥性解》 :“入心、肝、脾、肺、腎五經。”
② 《本草求真》 :“入胃、腎。”
③ 《湯液本草》 :“入手足厥陰經”
功用主治清頭目,除煩渴、消食、化痰,利尿、解毒。
各家論述《湯液本草》茗,苦茶,臘茶是也。治陰證湯藥內用此去格拒之寒,及治伏陽,大意相似。〈茶苦〉,經云:苦以泄之。其體下行,所以能清頭目。
寧紅工夫茶是非常獨特的紅茶.“寧紅工夫茶”歷史悠久,是中國紅茶的起源。寧紅工夫茶原稱“寧州紅茶”,產地江西修水為紅壤,山清水秀,雲纏霧繞,因而所產紅茶成茶中珍品.

原料二:荷葉

來源為睡蓮科植物蓮的葉。
寧紅工夫茶
性味苦澀,平。
① 《滇南本草》 :“性微溫平,味辛。”
② 《本草崇原》 :“氣味苦,平,無毒。”
③ 《醫林纂要》:“苦澀,平,微鹹。”
【歸經】入心、肝、脾經。
①《本草求真》:“入膽。”
②《本草再新》:“入心、肝、肺三經。”
【功用主治】清暑利濕,升發清陽,止血。治暑濕泄瀉、眩暈,水氣浮腫,雷頭風,吐血,衄血,崩漏,便血,產後血暈。
【各家論述】《綱目》:“按聞人規《痘疹八十一論》雲,痘瘡已出,復為風寒外襲,則竅閉血凝,其點不長,或變黑色,此為倒魘,必身痛,四肢微厥,但溫肌散邪,則熱氣復行而斑自出也,宜紫背荷葉散治之。蓋荷葉能升發陽氣,散瘀血,留好血,僵蠶能解結滯之氣也,此藥易得而活人甚多,勝於人牙,龍腦也。又戴原禮《證治要訣》雲,荷葉服之,令人瘦劣,單服可以消陽水浮腫之氣。”

原料三:金銀花

【來源】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
寧紅工夫茶寧紅工夫茶
【性味】甘,寒。
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
② 《本草正》 :“味甘,氣平,其性微寒。”
【歸經】入肺、胃經。
① 《 雷公炮製藥性解》 :“入肺經。”
② 《得配本草》 :“入足陽明,太陰經。”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治溫病發熱,熱毒血痢,癰瘍,腫毒,痔漏。
【各家論述】《本草通玄》:“金銀花,主脹滿下痢,消癰散毒,補虛療風,世人但知其消毒之功,昧其脹利風虛之用,余於諸症中用之,屢屢見效。”

原料四:山楂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山楂或野山楂的果實。
【性味】酸甘,微溫。
①《唐本草》:“味酸,冷,無毒。”
② 《日用本草》 :“味甘酸,無毒。”
③ 《本草蒙筌》 :“味甘辛,氣平,無毒。”
④ 《綱目》 :“酸甘,微溫。”
【歸經】入脾、胃、肝經。
① 《雷公炮製藥性解》 :“入脾經。”
② 《本草經疏》 :“入足陽明,太陰經。”
③ 《藥品化義》 :“入脾、肝二髒。”
④ 《本草經解》 :“入手太陰肺經,足厥陰肝經。”
【功用主治】消食積,散瘀血。

原料五:決明子

【來源】:為豆科植物決明的成熟種子。
【性味】苦甘,涼。
① 《本經》:“味鹹,平。”
② 《別錄》 :“苦甘,微寒,無毒。”
③ 《本草正》 :“味微苦微甘,性平,微涼。”
【歸經】入肝、腎經。
① 《雷公炮製藥性解》 :“入肝經。”
② 《本草經疏》 :“足厥陰肝,亦入膽、腎。”
【功用主治】: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風熱赤眼,青盲,雀目,高血壓,肝炎,肝硬化腹水,習慣性便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