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鼓樓
“譙樓鼓角曉連營”,元代詩人
陳孚的詩句,體現了鼓樓在我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古時鼓樓設有報時的
刻漏和更鼓,日常擊鼓報時;戰時偵察瞭望,還負有保城池,抵外侮的使命。
當年明州刺史韓察將州治從小溪鎮遷到寧波“
三江口”,以中山廣場到鼓樓這一帶為中心,建起官置,又立木柵為城,後來又以大城磚石築成城牆,歷史上叫子城。子城的南城門就是現在的鼓樓。
鼓樓簡介
後梁開平三年(909年)置
明州望海軍,鼓樓稱為望海軍門(樓)。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又改為明州奉國軍,鼓樓也隨之改稱為奉國軍門(樓),由太守潘良貴書“奉國軍樓”額。宋仁宗慶曆八年(1048年),新上任的鄞縣縣令
王安石,特為奉國軍樓的刻漏做了一篇《新刻漏銘》。其文曰:“自古在昔,挈壺有職。匪器則弊,人亡政息!其政謂何?勿棘勿遲,君子小人,興息維時。東方未明,自公如之,彼寧不勤,得罪於時。厥荒懈廢,乃政之疵。嗚呼有州,謹哉惟茲。茲惟其中,俾我後思。”這位十一世紀的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在銘中表示要以樓中的刻漏那樣“勿棘勿遲”的速度來改革處理政事;要以刻漏那樣勤於報時的精神來管理政治。從表面上看,王安石是為刻漏作銘,實際是一篇決心革弊維新的誓言書。
如今,鼓樓及附近的公園路一帶已成為寧波主要文化活動的聚散地,整個地區的建築充分體現出寧波江南水鄉的特色。兩旁是仿寧波傳統建築風格的商店,小青瓦雙坡屋面,風火馬頭牆,還有各種精細的外牆木裝飾,既具有寧波傳統商業街的風貌,又具有強烈的歷史文化質感。現修復了浙江督學行署、在東西兩端入口處的兩座古石牌坊,以及城牆遺址,子城歷史變遷的石碑等。新修建的兩組石牌坊是明清兩代舉人光宗耀祖的標誌。代表著文化氣息和歷史內涵。鼓樓步行街熔文化商貿於一爐,集購物休閒於一體,已成為寧波市內的遊樂勝地之一。
歷史沿革
王安石與譙樓
鼓樓,初名譙樓。譙樓,在《辭海》中的意思是,古時城門上的瞭望樓。“譙樓鼓角曉連營”,這是元代詩人陳孚的詩句,說的就是寧波的鼓樓。築城的時候,必建譙樓。這是漢代遺風,譙樓內一般懸有巨鐘,晨昏撞擊,使老百姓聽了頓生敬畏之心。
“門上為樓,以望曰譙”。寧波城的歷史,就是從鼓樓的第一塊磚開始的。譙樓上一般有刻漏。漏是指帶孔的壺,刻是指附有刻度的浮箭。在沒有鐘錶的年代,古人用刻漏計時,而城中譙樓上的刻漏,是老百姓心中的標準時間。
蓮花漏也是一種時漏,寧波鼓樓上的刻漏是不是有過蓮花形狀的,早已無從得知。寧波的鼓樓曾有一個刻漏,是北宋的銅刻漏,是千年以來世界上罕見的大型計時器。它主要包括:三個方水壺,一個受水壺箭刻,報時鐃神。刻漏是以水的流動力學原理,推動受水壺內的標尺升降來計時。在古代,箭尺還刻有96格,每格為15分鐘,能自動報時8下。
王安石還特意為鼓樓刻漏作了一篇《新刻漏銘文》:
戊子王公,始治於明。丁亥孟冬,刻漏具成。追謂屬人,嗟汝予銘。自古在昔,挈壺有職。匪器則弊,人亡政息。其政謂何,勿棘勿遲。君子小人,興息維時。東方未明,自公如之。彼寧不勤,得罪於時。厥荒懈廢,乃政之疵。嗚呼有州,謹哉惟茲。茲惟其中,俾我後思。
那一年,是北宋慶曆八年(1048年),鄞縣縣令王安石走馬上任,寫下這樣一篇銘文。這位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文學家,站在雄奇巍峨的鼓樓上,大概不僅僅想為刻漏作銘文。他是借刻漏為隱喻,表示自己處理政事的決心也要像刻漏一樣“勿棘勿遲”,要以刻漏勤於報時的精神來管理政治。
趙構與奉國軍樓
宋朝,鼓樓又被稱為“奉國軍樓”。說起來,跟小康王趙構有關。當年,金兵入侵中原,趙構為了逃避金兵,從杭州一路落難,逃到寧波。相傳,趙構被金兵窮追不捨,眼前是高聳入雲的寧波鼓樓,他無路可逃,只能暫時躲進裡面。忽然天象大變,雲霧中出現唐時為抗擊安祿山叛軍,堅守抗敵而殉國的張巡、許遠、南霽雲、姚誾、雷萬春五人。
他們揮舞著大旗,身穿戎裝,騰雲駕霧前來救趙構。這個時候,金兵追到了鼓樓,卻見蛛網密布,一片荒蕪,以為無人進入,便往其他地方找去。趙構這才幸免於難。之後,他成為宋高宗時,下詔追封鼓樓為“奉國軍樓神祠”,並在祠中為這五位救命恩人塑像祭祀。明代萬曆年間,奉國軍樓毀於大火。
杜甫的爺爺與海曙樓
1585年,萬曆十三年乙酉,時任寧波太守的蔡貴易重建鼓樓,取名為海曙樓。當時,有一首廣為流傳的《海曙樓》詩,由沈明臣所作,沈一貫為記,董大晟為賦。詩云:太守新成海曙樓,風光勝絕古明州。八窗曉射扶桑日,五夜晴披折木流。戍鼓沉沉催萬戶,漏聲點點滴千秋。丹山赤水高深處,惟有甘棠詠蔡侯。
沈一貫是布衣詩人沈明臣的侄子,也是萬曆朝的首輔。他還寫過一篇《海曙樓記》:樓之稱海曙也,善哉!明受天命,厄僻隅,鹹之乎光明,窮溟渤所至,浮天鑿空而來,矧是東夏朝夕之池,襟帶之國,長安之日,在驤首上者哉。而自壬子來,鯨鯢蹈揚,使我震盪,則樓實為戎府。肅皇震怒,爰整大旅,然後兩儀剖,清濁分,民乃築室返畊。又廿年而始有今日,德厚而慈洽,法明而政平。吏吾土者,大抵惠和潔廉,憂勞吾小民,故民如蒙之始睹,偃之始轉,日之新出於扶桑暘谷間也,而是樓以成。願自今官我者一永懷明德,除我豐蔀守窔之擾,而樓乃尊安喜皞,無幢節貔武之擾,而東向巨浸,長耀其華丹,是所為名海曙哉!
按照沈一貫的意思,海曙樓之名,是取自海定波寧、滄海為曙的典故。可是,關於“海曙”這個名字,還有一個版本,說是取自杜甫的爺爺的一首詩。
杜甫的爺爺名叫杜審言,他寫過一首詩《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其中“雲霞出海曙”一句,據說就是海曙樓名字的來由。不過周東旭認為,這也許是後人的牽強附會。一方面,沈一貫的《海曙樓記》里對此並無一星半點的記載;另一方面,杜審言的詩描寫的是江蘇常州的春景,與寧波並無關聯。
銅鐘與救火會
千百年過去了,昔日古城早已蹤跡無存。唯一僅存的鼓樓,成為寧波歷史上正式置州治、立城的標誌。登上鼓樓的最頂層,可以看到寧波獨一無二的自鳴鐘。巨大的鐘面,醒目的指針,走時很準。舊時,老百姓總用自鳴鐘的時間對表。自鳴鐘的下方,掛著一口碩大的銅鐘。據說撞響銅鐘,音色洪亮,蒼茫悠遠。可是如今,鐘身卻被塵土掩蓋,用力擦拭幾下,才能依稀辨認出上面鐫刻的文字:寧波警察廳警鐘,民國九年巧月,廳長林映青督造,商會長費紹冠重造,甬江順記廠承造。
周東旭翻閱1936年10月21日的《申報》,發現了這樣的記載:
城區第二次防空演習於十八日正式舉行,經六日來之努力宣傳,故人民對於防空常識多數認識,秩序頗為良好。中午十二時零五分接敵機自杭侵襲警報後,全城立施戒嚴令,防空部隊全數出發防範。二時三十五分飛機六架已臨甬埠,由各工廠競鳴汽笛,同時鼓樓上之警鐘亦大鳴,全部交通阻斷,商肆亦閉門停業,空氣緊張,直至三時四十分敵機去遠,始恢復常態。晚間又接假想敵機夜襲警報,舉行燈火管制,全城電炬盡滅,特別戒嚴,人民閉居不出,十時後又恢復。此次演習因組織嚴密,事前又因宣傳得力,故經過情形良好,為上次所不及。
由此可見,這個銅鐘在防空演習時曾發揮不容小覷的作用。銅鐘舊時用於軍事報警,鼓樓相當於瞭望台。一旦發現敵情,就可立即敲鐘通知城內軍民做好戰鬥準備。
鮮為人知的是,這口銅鐘還曾是老寧波人的119。今年84歲的王鐘靈老人回憶,她小時候常常跟著弟弟妹妹去中山公園玩。去中山公園的路上,必經鼓樓。小小的她,每每仰望鼓樓,總感覺偉岸神秘。那時候寧波城區很小,房子多為木結構的低矮平房。站在鼓樓上,整個寧波城,盡收眼底。上世紀40年代以前,沒有電話,更沒有119、110,哪裡發生火災,就要敲響銅鐘。
先敲鐘15秒,再按照全城所劃的轄區,分別按預定的信號以每10秒間隔報警。當時寧波城區分為海曙、鎮明、江東、江北四個轄區。比如火警發生在海曙區,就連敲兩下,發生在鎮明區連敲三下,之後救火會的人,就會趕到那個區域滅火。救火會,相當於現在的消防隊。但人員極少,而且設備簡陋。靠人力拉的二三輛救火車、十幾副木製水桶擔、七八把救火斧和幾條消防帶,就是救火會的全部家當了。
那時候的大戶人家,家裡往往有一口井,家門口寫一個“井”字,救火會就去有井的人家取水救火。這是從清朝延續下來的火災報警方式,所以救火會的人都頭戴清朝士兵的帽子。乾隆年間湖南巡撫制定的《救火事宜》規定:“於城中極高極中之處,派兵役二名,輪流值日。樓上瞭望,見火警即行吹號或撞鐘鼓,聞聲即各處以號,頃刻四達。又辦馬夫四名,馳馬速報各官,夫役兵丁登時聚集。”
如今,銅鐘聲已不再有如此深重的擔當,在歷史的迴響中,鼓樓,就像一位謙卑慈愛的長者,默默守護著寧波的百姓。
詩詞
登寧波城樓
清 李調元
雉堞凌雲腳下堆,鯨波帶日島邊回。
江中船出海中去,洋外帆從天外來。
地近東溟先見日,雲垂南浦忽聞雷。
不知何處蓬萊是,遙看滄滄貝闕開。
地名簡釋
古時寧波的城牆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開始折除。本詩的城樓和下一首的“甬江城樓”都指東門城樓。
注 ① 雉堞:古代城上齒狀形作為守城掩護用的矮牆。
② 鯨波:海上巨浪。
③ 蓬萊:即蓬萊山,傳說為渤海中仙人居住的山。
④ 滄滄:寒冷的樣子。貝闕:貝飾的宮門。亦喻仙宮。
甬江城樓
清 施烺
浮橋橫束大江隈,魚市前頭酒市開。
高立甬城樓上望,海船齊趁暮潮來。
注 ① 隈:水邊。
② 趁:追逐。
交通信息
公交
1)鼓樓站:2路、3路、12路、14路、15路、19路、238路、380路、52路、58路、515路、804路、809路、820路、852路。
軌道交通
1、2號線鼓樓站,F、G口直達鼓樓。
地圖信息
地址:海曙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