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之後:對馬克思實踐思想的一種理解

實踐之後:對馬克思實踐思想的一種理解

《實踐之後:對馬克思實踐思想的一種理解》是2007年12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董晉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實踐之後:對馬克思實踐思想的一種理解
  • 作者:董晉騫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6541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編輯推薦,

內容簡介

看到本書的書名,有人就會問,“實踐之後”是什麼呢?簡單地說,“實踐之後”的含義有二。一是否定和解構性的,二是肯定和建構性的。在否定的意義上,“實踐之後”是對實踐本體論、實踐本體論化的徹底揚棄,是對實踐“哲學”或“哲學性”實踐(而不是“實踐哲學”)的“徹底批判”,這裡的“徹底批判”相當於馬克思所謂的“消滅”。因此,“實踐之後”的目標就是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哲學”;在肯定的意義上,“實踐之後”就是“生活”。
“實踐之後”就是對於實踐的反思。我個人認為,沒有經過嚴格“批判”的實踐是一種只具有“傳統哲學傾向”的現實性存在,只有經過真正哲學批判的實踐才是真正科學的實踐。因此,“實踐之後”就成為實踐由“傳統傾向”到科學概念的唯一橋樑。
人類在現實的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生存著發展著,自然地面對著與自然界、與他人、與自己內心的種種矛盾。如何理解這些矛盾,關係到人類是否能生活得和諧幸福。在現實的生活中,人與自然界、人與人、人與自我這三個關係正面臨著挑戰和衝突,人們正設法解決所面臨的挑戰和衝突。

圖書目錄

自 序
第一章 對實踐本體論的反思——如何理解馬克思實踐思想
一、“實踐”成為“恆常在場(Constant Presence)”偶像
  (一)實踐蛻變成本體;馬克思實踐思想被嚴重“黑格爾化”產生了新的迷信和偶像
1.實踐本體論化定義的界限
2.“恆常在場”的實踐違背了馬克思的實踐觀
3.實踐本體論化否定了實踐的確實性
  (二)馬克思實踐思想的意義
1.思維方式上的超越意義
2.哲學功能上的批判意義
二、“遊蕩的幽靈”:本體論思維方式的瀰漫
  (一)“本原”——“本體”——“本體論”:構建傳統哲學思維方式的關鍵環節1.關於“本”與“末”、“本體”、“本原”等概念的界定與澄清
2.“本體論(ontology)”與“實踐本體論”
  (二)由“實踐本體論”向“實踐本體論化”的下墜

編輯推薦

我們只知道工人的生活、農民的生活、學生的生活、職員的生活……,但哲學家們卻非要我們忽視否定這些生活,非讓我們記住什麼工人的實踐、農民的實踐、學生的實踐;我們只看到父
親的生活、母親的生活、兄弟姊妹的生活、同事朋友的活……,但哲學家們卻非要我們看不到我們周圍的生活,而去了解書本上的什麼實踐。當人們拋開“實踐”的座架、牢籠之後,他們看不
到實踐,他們只能看到“生活”!生活,才是人們必須認識、必須面對的“事情本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