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典故,分析,原文,翻譯及注釋,原文翻譯,原文注釋,古漢語知識,一、一詞多義,二、通假字,三、詞類活用,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典故
分析
【拼音代碼】: fgbny
【近義詞】:富貴不淫
【反義詞】:見利忘義
【燈謎】: 錢多位高切莫嫖
原文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翻譯及注釋
原文翻譯
孟子說:“這哪能算是有志氣有作為的男子呢?你沒有學過禮嗎?男子行加冠禮時,父親訓導他;女子出嫁時,母親訓導她,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說:‘到了你的丈夫的家裡,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謹慎,不要違背你的丈夫!’把順從作為首位,是婦人家遵循的行為準則。大丈夫應該住進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走著天下最正確的道路——‘義’。得志時,與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時,就獨自行走自己的道路。富貴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貧賤不能使他的操守動搖,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這才叫作有志氣有作為的男子。”
原文注釋
景春:與孟子同時代的人,縱橫家。
誠:真正,確實。
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為、有氣節的男子。
懼:害怕。
安居:安靜。
熄:同“息”,平息,指戰火熄滅,天下太平。
是:這,這個。
焉:怎么,哪裡。
子:你。
未學:沒有學。
之:“丈夫之冠也”及下文“女子之嫁也”中的“之”都是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丈夫之冠:男子舉行加冠禮的時候。冠:古代男子到成年則舉行加冠禮,叫做冠。古人二十歲既為加冠。
父命之:父親給予訓導;父親開導他。命:教導、訓誨。
母命之:母親給予訓導。
嫁:出嫁。
往:去,到。
戒:告誡。
女(rǔ):同“汝”,你
違:違背
亂: 擾亂
夫子:舊時稱自己的丈夫
以:把
順:順從
為:作為
正:正理,及基本原則。
道:方法。
居天下之廣居:第一個“居”:居住。第二個“居”居所,住宅。
廣居、正位、大道:朱熹注釋為:廣居,仁也;正位,禮也;大道,義也。
立:站,站立。
正:正大。
大道:光明的大道。
得:實現。
志:志向。
由:遵循。
獨行其道:獨自走自己的道路。《孟子 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獨:獨自。行:這裡是固守;堅持的意思。道:原則,行為準則。
淫:惑亂,迷惑。使動用法。
移:改變,動搖。使動用法。
屈:屈服。使動用法。
古漢語知識
一、一詞多義
1.誠
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真正,確實)
2.焉
是焉得為大丈夫乎?(怎么,哪裡)
3.冠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名詞動用,行冠禮)
4.命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訓導)
5.戒
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第一個為“告誡”,第二個為“謹慎”)
6.居
居天下之廣居(第一個為“居住”,第二個為“住所”)
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處在,處於)——明·魏學洢《核舟記》
居五日,桓侯體痛(用在表示時間的詞語前面,表示經過的時間;停留,經歷。在文中譯為“過了”。)——《韓非子·喻老》中的《扁鵲見蔡桓公》
7.屈
威武不能屈(使動用法,屈服)
手指不可屈伸(彎曲)——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8.之
“丈夫之冠也”及“女子之嫁也”(中的“之”都是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母命之(代詞,代出嫁的女子)
往送之門(動詞,去,到)
居天下之廣居(助詞,的。)
9. 得
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得:能,能夠。
得志得:實現。
二、通假字
1.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女(rǔ):通“汝”,你
三、詞類活用
①動詞用作名詞居天下之廣居
原意為居住。文中意思為居所、住宅。
②動詞的使動用法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原意為古代男子到成年則舉行加冠禮,叫做冠。古人二十歲既為加冠。文中作動詞,意思為行冠禮,
A.富貴不能淫
本意:惑亂,迷惑。文中意思:使……迷惑。
B.貧賤不能移
本意:改變、動搖,文中意思:使……改變(動搖)。
③威武不能屈
本意:屈服。文中意思:使……屈服。
作品賞析
孟子則認為公孫衍、張儀之流靠搖唇鼓舌、曲意順從諸侯的 意思往上爬,沒有仁義道德的原則,因此,不過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婦之道”,哪裡談得上是大丈夫呢?
孟子的辦法是針鋒相對地提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這就是他 那流傳千古的名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怎樣做到? 那就得“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就 還是回到儒學所一貫倡導的仁義禮智上去了。這樣做了以後,再 抱以“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的立身處世態度,也就 是孔子所謂“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論語述而》)或孟子在 另外的地方所說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盡心上》那就能夠成為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