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說

儒家關於富民是富國之本,民富則國富的學說。儒家仁政德治學說的重要內容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富民說
  • 定義儒家關於富民是富國之本,民富則國富的學說
基本釋義,起源和流衍,先秦時期,漢唐時期,宋元明清時期,歷史地位,

基本釋義

民富是禮樂教化和保持社會穩定的基礎。富而後教,才可使人向善,遵禮守法。富民是王者之治,保證農民有固定的田產,吏治清廉,輕徭薄賦,使百姓富足,安居樂業。

起源和流衍

富民觀念在中國春秋時期即已產生,《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即有“夫民生厚而利用”和“富,人之所欲也”的記載。富民觀念形成系統學說則始於孔子。此後孟子、荀子又進一步闡發,奠定了儒家富民學說的基礎。後世儒家的富民學說基本上沒有超出先秦儒家論述的範圍。明清以後由富民學說引發的解決土地問題的要求,為富民說增加了新的內容。

先秦時期

孔子的富民觀是其仁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以養民、惠民、富民為成仁成聖的條件和為政的基本要求:視“養民也惠”(《論語·公冶長》)為君子之德,以“博施於民而能濟眾”(《論語·雍也》)為仁為聖;以足食、足兵,為治國要務,主張實行富民政策,富而後教;提倡“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論語·堯曰》),以民眾富足為君主富足的前提。“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論語·顏淵》)此語出自孔子弟子冉有,亦體現了孔子的思想。孔子主張“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學而》),不誤農時,愛惜民力;主張均富,“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論語·季氏》),認為財富平均則無貧,社會和諧平安則有人民擁護,國家才不致傾危。
孟子的富民觀是其仁政學說的核心內容,主張“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孟子·盡心上》),認為人民是否富足,能過安居樂業的生活是關係長治久安的關鍵問題。他視人民、土地、政事為“三寶”,提出了著名的恆產論,認為:“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孟子,滕文公上》)人民擁有一定數量的固定田產,才能使之遵禮向善。他認為“制民之產”,應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孟子·梁惠王上》)。而理想的境界應是“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同上)。衣食自足,老有所歸,幼有所養,就是王道之始。
荀子以富民為行王道的標誌:“王者富民,霸者富士,僅存之國富大夫,亡國富筐篋、實府庫。”(《荀子·王制》)他認為富國必先富民,富民是富國的基礎:“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故田野縣鄙者,財之本也。”(《荀子·富國》)“民富則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則出實百倍,上以法取焉,而下以禮節用之。”(同上)富國之道在節用裕民,以此則可使“上下俱富”。為此他主張要以政裕民,計利而畜民。他說:“輕田野之稅,平關市之徵,省商賈之數,罕興力役,無奪農時。”(同上)

漢唐時期

漢初注重與民休息,賈誼主張“富安天下”,認為安民,必先富民。他說:“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賈誼集·論積粟疏》)司馬遷認為富裕是道德禮儀的物質基礎,社會安定的前提,富則“人人自愛而重犯法”(《史記·平準書》),“人富而仁義附焉”(《史記·貨殖列傳》),並認為追求財富的欲望是自然合理的,應給予充分發展的條件。
東漢王符主張立國以富民為本。“夫為國者,以富民為本”,富民應“以農桑為本,以游業為末”(《潛夫論·務本》),反對奢侈品的生產和流通。他推崇孔子對百姓富而後教的思想,認為“禮義生於富足,盜竊起於貧窮”,主張“愛日”(《潛夫論·愛日》),珍惜農民的時間,“富足生於寬暇,貧窮起於無日”(同上)。
東漢末年針對豪強壟斷土地,民不聊生的狀況,仲長統、崔定等提出過富民的主張,強調人民富足才有社會的穩定。
北魏李安世提出並被魏孝文帝採納推行的“均田論”,作為一項抑制兼併和富民的措施對後世影響甚大。均田制要求“力業相稱,細民獲資生之利,豪右靡餘地之盈”(《魏書·李安世傳》),按勞動力授田,使農民占有一定量的土地以事生產。

宋元明清時期

北宋李覯認為富民在於充分發揮人力、地力,“人無遺力,地無遺利,一手一足無不耕;一分一畝無不稼,谷出多而民用富”(《李覯集·周禮致太平論》),認為“人各有事,事各有功”,是“富民之本,為國之上務”(同上),並進而提出“平土”(平均土地)的理想藍圖。
王安石認為《洪範》八政,一曰食,二曰貨,意在強調相生相養之道,因此“為政於天下者,在乎富之貴之”,“凡正人之道,既富之然後善”(《王臨川集·洪範傳》)。致富的途徑是:“因天下之力,生天下之財。”“少長而有為也,莫不有富之道,保其常產則富矣。”(同上)
明代中期以後,實學思潮興起,一些著名學者針對社會存在的問題,提出許多興利除弊的學說和改革方案,強調富民、養民。
張居正認為,為政之要在安民生,認為孔子論政,開口便說足食足兵。主張“時時修明祖宗之法度,精核吏治能否,由此富國富民”(《張太岳集·答應天巡府論大政大典》)。黃宗羲吸取明亡的教訓,把能否解決生民根本之計視為國家存亡的關鍵,認為君主的天職是養民、富民,應授田養民,輕徭薄賦,知天下冷暖,以使“下下者不困,則天下之勢相安”(《明夷待訪錄·田制》)。顧炎武亦以“國家治亂之源,民生根本之計”為懷,主張改革稅制,減輕百姓負擔,認為苛重的賦稅是“窮民之根,匱財之源,啟盜之門”(《亭林文集·錢糧論上》)。
唐甄認為立國的根本在富,富的標準是民富。他說:“立國之道無他,惟在於富。……夫富在編戶,不在府庫。若編戶空虛,雖府庫之財積如山丘,實為貧困,不可以為國矣。”(《潛書·存言》)認為國家應以富民為宗旨,“雖官有百職,職有百務,要歸於養民”(《潛書·考功》),考核政績以“富民為功”(同上)。主張革除忘民、虛民之官,興富民之政,用富民之官,“舉賢以圖治,論功以舉賢,善民以論功,足食以養民”(同上)。認為“海內之財,無土不生,無人不生”(《潛書·富民》),只要官不擾民,“因其自然之利而無以擾之,而財不可勝用矣”(同上)。
顏元以“富天下”、“強天下”、“安天下”為社會改革目標,強調以富天下為基礎,而富天下的關鍵是平均土地。認為人生天地間都應有獲得土地和致富的權利,不能為少數人壟斷,“思天地間田宜天地間人共享之”,行王道就不能“使一子富而諸子貧”(《存治編》)。
王源的富民思想亦落實到土地問題上,認為農民貧困的原因是沒有恆產,要使其擺脫貧困,就應立法,有田者必自耕,不能僱人代耕,士、工、商均不得有田,“惟農為有田耳”(《平訂書·制田》)。

歷史地位

富民思想是儒家理想的仁政德治的重要內容,在歷史上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其中關於富民為富國之本、富民為道德教化基礎的思想,以及為此而提出的種種富民措施,都對發展經濟,穩定社會,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在富民措施中,從孟子“恆產”論直到清代學者的“惟農為有田”的主張,說明儒家學者大都認識到要富民就必須給予農民一定的田產,使其安居樂業。但這種主張只具有思想理論上的價值,在封建制度下則無法付諸實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