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靛藍印花布

富平靛藍印花布

富平靛藍印花布,又稱秦川豆麥染花布、單色澆花布、毛藍印花布。主產於陝西富平縣。因用當地生產的棉布和靛藍印成藍底白花布,故稱。屬民間傳統織染的實用工藝花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富平靛藍印花布
  • 又稱:秦川豆麥染花布
  • 主產:陝西富平縣
  • 屬性:民間傳統織染的實用工藝花布
歷史記載,印染程式,印染品種,

歷史記載

富平靛藍印花布歷史悠久。《古今圖書集成》載:宋代民間生產的藥斑布即指此布,謂其加工工藝“以布抹灰而染青,俟乾,去灰藥,則青白相間,有花鳥、人物、詩詞各色,充衾幔之用”。明代頗盛,清代地方志已有記載。該縣於明清時在縣內莊裡、洪水、長安等地種靛藍染布,以後遍及全縣。印染質量最佳者當推該縣留古鎮、劉集鎮、曹村一帶。由於它是經過自紡、自織、自種靛藍、自染的手工操作方法織染的,因此,比機器紡織印染的布更柔軟保暖。靛藍印花布的色又是採用植物性染料印上去的,屢洗不褪色,甚至越洗色越鮮艷;且圖案豐富多彩,古樸大方,含義深遠,象徵性強,藝術性高,裝飾性美,經洗耐用,穿著舒適,夏天還可爽身利汗,對皮膚有消炎、防蟲作用。藝術性與實用性兼備,最宜作農村和城市家庭日常穿用,易為廣大消費者接受,深受國內外顧客的青睞。

印染程式

富平靛藍印花布印染工藝程式為:先用韌性良好的質紙或油紙、牛皮紙,按設計刻成各種圖案花板,然後鋪壓在白布上,用石灰、豆麵粉與水調成防染糊漿刮印,其石灰與豆粉的比例根椐氣候增減。晾乾後投入染缸內,用靛藍染色,經多次染色,待晾乾後,刮掉圖案粉漿,經漂洗而成為一種藍底白印花布。染布時須將靛藍放入水中發酵,缸中除加靛藍以外,再加少許麥曲、穀草、酒等發酵劑,缸周砌磚作火灶,四周及底面用陰火加溫,使缸內液體升溫至30℃為宜。加溫至25℃左右,缸內出現氣泡,用木棒攪拌,繼續加溫,至液面出現圓狀雲紋。然後將印有豆面花的布料浸染1~2小時,取出晾乾;如法浸染數次,直至達到理想的色度為止。晾乾後,鏟去豆面,經漂洗即成為圖案清晰的靛藍印花布。浸染次數關係色度深淺。俗稱:一分染(月白色)、二分染(藍色)、三分染(青色)。二分以上稱真青、元青,為色度最深的藍色。此種新布,以手拉展,注入清水,長時間不滲透,俗稱夾生呢。該布傳統圖案花紋有:五福同壽、鹿鶴同春、松鶴延年、五穀豐登、富貴平安、蓮生貴子、喜報平安、龍鳳呈祥、萬鳥朝鳳、連年有餘、麒麟送子、雙喜、花籃,還有梅菊、竹菊、牡丹、荷花等。亦有變形壽字等喜慶圖案。到如今已發展了許多新圖案,如秦始皇像、兵馬俑、秦漢瓦當、秦漢磚刻紋樣等。極富濃郁的鄉土氣息、民間特色和鮮明的民族風格,令人爽目神怡。

印染品種

其印染品種有:門帘、被面、衣料、床單、包單、窗簾、沙發布、頭布等;單獨紋樣以包袱、檯布等為主;國內各大旅遊點多經營其產品,深受海內外人士青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