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運河大橋

宿遷運河大橋

宿遷運河大橋始建於1974年,2009年初,我市有關部門對大橋進行封閉,禁止通行,並啟動了拆除程式,2010年2月,新大橋正式施工。2011年6月3日,大橋邊跨合龍,2011年9月26日,大橋實現主跨合龍。一座位於宿城區宿豫區之間的運河大橋。大橋西部起於宿城區運河路,沿地面橫穿京杭大運河,東至宿豫區金沙江路。全長660.6米。大橋設計為雙向四車道。

宿遷大橋是宿城區和宿豫區連線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宿遷運河大橋
  • 外文名:Suqian Canal Bridge
  • 所屬省市:江蘇省宿遷市
  • 橋型:斜拉橋
  • 重建時間: 2010年2月
  • 通車時間:2011年11月
橋樑簡介
宿遷文化運河大橋正式通車,我市城區範圍內呈現“十龍臥碧波”的壯觀景象。近日記者看到一張珍貴的老照片,原來這是宿遷運河木質大橋1950年8月重修竣工後的圖片。那么這座木橋究竟何時所建,又因何拆除?宿遷人記憶深刻的一號橋何時建成,建市後我市建起的座座大橋又叫什麼名字?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宿遷運河大橋
宿遷大橋
1938年:國民黨搭起第一座木橋
那究竟運河上的第一座木橋是誰搭建的呢?家住宿豫區順河鎮文昌居委會4組,已經96歲(2011年)的孫長宣回憶,那是在1938年的11月,占據睢寧的日寇東犯宿遷前夕,國民黨八十九軍第一百九十八團團長劉振黃下令徵集木材和民船,在大運河上架起浮橋。
孫長宣記得,日寇進駐宿城後,為了運輸軍需物資以及加大對運東的掃蕩,將原國民黨架設的浮橋進行加固為木橋,位置原是東圩門外,現今的馬陵路直衝運河偏南處,老百姓俗稱“東洋橋”。木橋可通汽車。並按距留有木柵欄伸出,行人可避車輛。1945年8月18日,日寇撤離宿遷逃往新安鎮時,放火焚燒大木橋,致大木橋局部燒毀。
1945年:共產黨維修老木橋
宿遷運河大橋
宿遷大橋夜景
1945年8月19日,我泗宿縣總隊及宿遷縣警衛團相繼進城,宿遷縣城由中共淮北分區泗宿縣民主政府接管,宿城第一次解放。隨後拆除廟宇殿堂,將木材運來維修加固運河大木橋。該橋的中間,橋板是活動的,每逢遇到來船,橋板被抽回到東西兩側。這座木橋,就成了連線運河兩岸的重要通道。
1950年,由於木橋損毀嚴重,遂開始加固維修,至當年8月重修竣工。從這張彌足珍貴的照片上可以看到,該橋寬2米多,橋上有欄桿,橋下每排插入水中的3根木樁成M形。而照片中橋上有多人在走動,對面岸邊的城裡還可看到兩層房屋。直至1959年,因為大木橋木質腐爛,加之阻礙運河船隻通航,被拆除。
1974年:京杭運河大橋開工建設
宿遷運河大橋
空中宿遷大橋
1974年11月,在原木橋南側及通往河東化肥廠的南渡口開工建設第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京杭運河宿遷大橋,也就是人們稱之為的”一號橋“。1976年末,宿遷運河上第一座鋼筋混凝土大橋建成,並與1977年5月6日正式通車。
歷經30多年的風雨,一號橋不堪重負,其間經過多次封閉維修。但最終經過有關部門檢測,已經成為一座危橋。2009年,為了安全,更為了城市建設需要,市政府決定將該橋封閉,並在原址重建新橋。新橋與2011年通車。
建市後建起10座大橋
隨著地級宿遷市的成立,宿遷城區在運河上又先後架起了9座運河大橋。特別是一號橋與市府東路大橋和項王路大橋之間僅隔數百米,在運河上建橋如此之密,令人讚嘆。這些運河大橋的建成通車,使運河兩岸連成一片,真正是“天塹變通途”。現如今,在城區範圍內,先後建起10座運河大橋,令人驚嘆。除宿新高速公路運河特大橋為高速專用通道外,其餘九座大橋加之宿遷船閘都可正常通行,極大方便了市民出行。
每座大橋都有自己名字
宿遷人為方便習慣按照建橋時間先後順序,將大橋命名為一號橋、二號橋……其實每座橋都有自己的名字。自西向東再向南這10座宿遷運河大橋名稱依次為:通湖大道跨運河大橋,命名為引湖運河大橋;連線環城西路北接水杉大道運河大橋,命名為宿遷運河文化大橋;發展大道運河大橋,命名為發展大道彩塑運河大橋;環城北路跨運河大橋,命名為北環運河大橋;市府東路運河大橋,命名為市府東路宏基運河大橋;黃運路跨運河大橋,命名為宿遷大橋;項王路運河大橋,命名為項王路秀強運河大橋;環城南路跨運河大橋,命名為南環運河大橋;京杭大運河上南京路(原開發區大道)運河大橋,命名為南京路運河大橋;宿新高速公路京杭運河特大橋。
宿遷大橋原址是宿遷京杭運河一號橋,始建於1976年,它承載了許多老市民揮之不去的情結。由於歷史條件限制,原大橋設計標準較低,2008年8月,經有關部門檢測,大橋被鑑定為嚴重危橋,亟需拆除重建。為了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2009年初,宿遷市有關部門對大橋進行封閉,啟動了拆除程式。
2010年2月,新大橋正式施工。經過近22個月的奮戰,宿遷京杭運河一號橋重建工程結束,並於2011年11月8日順利通車,同時正式更名為宿遷大橋。宿遷大橋是市區首座斜拉橋,橫跨在京杭大運河上,橋樑全長660.6米,寬26.5米,設計為雙向四車道,總投資近1.4億元。
宿遷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宿遷大橋主橋採用獨塔雙索麵混凝土斜拉橋設計,塔頂設有避雷設施,塔身連線引線進行接地。斜拉索外表設雙層PE護套,可達到良好的防腐效果。主塔造型由南京藝術學院設計,為鋼筋混凝土“門”式結構,在塔身及護欄設計上增加古典元素,使主塔更富有地方特色,橫樑以浮雕裝飾,主塔內部還設有檢修梯道。橫樑東西兩面中部“印章”處各刻有“宿遷大橋”四個大字,並用紅色粉刷,異常醒目。
在橋頭記者看到,宿遷大橋直插雲霄的紅色“門”型主塔非常壯觀,64根斜拉鋼索,威武莊嚴,橋下公園還有長椅和圓凳,供市民休憩。到了晚上,宿遷大橋亮化美景更是美輪美奐,大橋南北兩側的景觀燈也是美不勝收,給人以視覺的享受。夜晚,華燈初上,大橋“門”型主塔和64根斜拉鋼索與路燈、景觀燈交相輝映,使宿遷大橋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宿遷運河大橋
宿遷運河大橋
據了解,京杭運河宿遷大橋橋長660.6米,接線長178.158米,總長838.758米,寬26.5米,橫向四車道,總投資1.3704億元。主塔承台頂至塔頂高度為82.562米,橋面以上塔高為66米。大橋安裝64根斜拉索,橋面設4個機動車道,每個車道寬3.75米,中間帶0.5米,非機動車道寬2.5米,人行道3米。主橋採用獨塔雙索麵混凝土斜拉橋設計,主塔造型由南京藝術學院設計,為鋼筋混凝土“門”式結構,在塔身及護欄設計上增加古典元素,使主塔富有地方特色,橫樑設浮雕裝飾。橫樑東西兩面中部“印章”處各刻有四個大字“宿遷大橋”,並用紅色粉刷,特別醒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