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素有“洪水走廊”之稱。關於洪澇災害的形成,大家對宿遷境內的古黃河談論較多,豈不知,大運河給宿遷人民帶來的災難也是相當嚴重的.據有關史料記載,大運河宿遷段自1688年開通至解放初的250多年時間裡,僅決口、漫溢就有10多次。其中,1844年秋,大運河在張家窯決口後,宿遷縣城東門外的東大街南段全都淹沒在水中,被沖毀的民房和沉沒的船隻不計其數。1898年時,春水大發,宿遷境內河湖漫溢為一,全縣發生大饑荒,有的地方竟出現貧民相食的悽慘景象。1947年夏,由於運河漫溢,運東地區一片汪洋,造成32萬畝農田受災無收,27萬畝土地受災拋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宿遷金龍四大王廟
- 包含:古黃河談論較多
- 時間:1688年
- 歷史:250多年
文化淵源,王廟碑刻,
文化淵源
面對洪澇災害,宿遷民眾一邊在地方官府的領導下開展艱難的治理工作,一邊向河神乞求,期盼風調雨順、年年有收。因此,祭祀水神的場所——大王廟便應運而生。
歷史上,宿遷老城區附近先後建有四座大王廟。在縣城西古黃河(古泗水)東岸邊曾造有一座大王廟,全稱為“金龍四大王廟”。該廟始建於明代,清康熙二十四年(1686年),河道總督靳輔改建,廟內有皇帝敕賜祭文。廟的正殿內有大王塑像,東西均有配屋,占地約1000平方米。具體位置大約在今黃河一號橋南首,毀圮時間不詳。黃河淤廢,大運河宿遷段開挖並通航後,先後又在運河西岸建起三座大王廟。此廟皆坐西朝東,面向大運河。據清代宣統《宿遷縣誌》記載的具體位置為:一在東關口北約300米,一在原中渡口(原縣鋼鐵廠東河邊),一在小楊莊(現小楊莊碼頭)。據說北邊大王廟建造在先,後因東關口官差和來往的船民較多,為方便祭祀,又造南座大王廟。據當地老人回憶,中渡口處的大王廟,建築有山門、三間西大殿和幾間配屋,占地800多平方米,此廟不知毀於何時。現存的東關口處的大王廟建築規模大於北邊兩座。其占地面積約1300平方米。內有大門三間(中間為通道,兩邊為耳房)、座西面東的正殿三間、北觀音殿三間、南客堂和居室四間。這座大王廟的建造時間為清代中葉,是典型的北方風格的清式建築。其面闊12米,進深786米(含內廊175米)、脊高7米。但這座建築平面呈前寬後窄(後比前差14厘米)的喇叭狀,和常規的廟宇建築有所不同。據專家分析,設計者的意圖可能為廣進財源。
解放後,大王廟的大門和南北附房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拆除,現僅剩正殿三間,且保存基本完好。2004年,在規劃建造項王路運河大橋時,準備拆除大王廟。市政府主要領導得知後,親臨現場視察,決定將項王路運河大橋向南平移幾十米,保留這一難得的古建築,並籌資進行維修.經過兩個多月的緊張施工,大王廟正殿維修工程於2005年初圓滿結束。這座聳立在運河岸邊200多年的古老建築,又恢復了往日的容顏,成為中運河風光帶上的一個亮點,展現在遊人面前。
王廟碑刻
(一)
康熙四十六年奉
上諭。朕厪念河防,屢行親閱,凡自昔河道之源流,治河之得失,按圖考績,靡不周知。粵從明季寇氛,決黃灌汴而洪流橫溢,歲久不治,迨於本朝在河諸臣未能殫心修築,以致康熙十四五年間,黃淮交敝,海口漸淤,朕乃特命靳輔為河道總督。靳自受事以後,斟酌事宜,相度形勢。興建堤壩,廣疏引河,排眾議而不撓,竭精勤以自效。於是,淮黃故道次第修復而漕運大通。其一切經理之法具在,雖嗣後河臣互有損益,而規模措置不能易也。至於創開中河,避黃河一百八十里波濤之險,因而漕輓安流,商民利濟,其有功於運道民生,至大且遠。朕每蒞河乾,遍加咨訪,沿淮居民感頌靳輔治績,眾口如一,久而不衰。夫人臣有大建樹於國家者,獎勛酬庸,宜從優渥,雖賜恤易名,已循彝典,尚應特予褒敘,賁以殊恩,其加贈太子太保予騎都尉世職,用彰朝廷追美勞臣之典。為矢忠宣力者勸。欽此。
(二)
宿遷縣城外東南圩運河之西岸,有金龍四大王廟。中供大王像,左供張老爺像,右供先曾祖文襄公像,旁列侍者二人。廟之建不知起自何時而。文襄公像則江西各幫官丁塑以供奉者。相傳康熙年間,江西糧船渡黃時已深夜,遇風幾危,莫知所向。遙望前船桅上有燈,仿佛總河靳字隨之行,始得入中河口。前船與燈倏皆不見,因塑像於廟中以報德嗣後。乾隆四十七年間,河水盛漲,廟之山門前殿盡付洪流,惟文襄公像屹然不動,人驚異之。水退後,遂移於後殿,即今之奉龕所也。凡此異跡靈應,鐘吾父老至今猶津津樂道之。恭惟文襄公治河豐功偉績,載於國史昭昭,在人耳目而。創開中河,俾漕船既出清口,截流徑渡北岸,避黃河一百八十里風濤之險,尤為千古不朽之功。康熙四十六年,欽奉上諭特沛,殊恩加贈太子太保予騎都尉世職,寰等世世子孫感戴天恩,靡有紀極至今。糧艘官丁廟貌,以崇之塑像,以傳之。
百餘年來有如一日,寰仰承先澤,備員糧運,每年押運北上,入廟瞻依,焚香肅拜,敬念先人之遺澤孔長而。寰之年年督運安流,免致隕越者,皆仰賴文襄公之庇佑至。文襄公之所為,經天緯地,體國經野者,又非寰一人之私言而,實河道中萬世所永賴也。謹記。
嘉慶三年三月穀旦,松江府押運通判曾孫光寰謹識。
(三)
大清乾隆歲次甲申秋月穀旦
修大王廟,各助銀、米、木料、磚瓦。
信士弟子:
海寧所幫、南昌前幫、南昌後幫、安福幫、袁州幫、饒州幫、江淮九幫。
宿邑會首:朱克俊、康朝元、張林成等仝重建。
住持□□叩立
康熙四十六年奉
上諭。朕厪念河防,屢行親閱,凡自昔河道之源流,治河之得失,按圖考績,靡不周知。粵從明季寇氛,決黃灌汴而洪流橫溢,歲久不治,迨於本朝在河諸臣未能殫心修築,以致康熙十四五年間,黃淮交敝,海口漸淤,朕乃特命靳輔為河道總督。靳自受事以後,斟酌事宜,相度形勢。興建堤壩,廣疏引河,排眾議而不撓,竭精勤以自效。於是,淮黃故道次第修復而漕運大通。其一切經理之法具在,雖嗣後河臣互有損益,而規模措置不能易也。至於創開中河,避黃河一百八十里波濤之險,因而漕輓安流,商民利濟,其有功於運道民生,至大且遠。朕每蒞河乾,遍加咨訪,沿淮居民感頌靳輔治績,眾口如一,久而不衰。夫人臣有大建樹於國家者,獎勛酬庸,宜從優渥,雖賜恤易名,已循彝典,尚應特予褒敘,賁以殊恩,其加贈太子太保予騎都尉世職,用彰朝廷追美勞臣之典。為矢忠宣力者勸。欽此。
(二)
宿遷縣城外東南圩運河之西岸,有金龍四大王廟。中供大王像,左供張老爺像,右供先曾祖文襄公像,旁列侍者二人。廟之建不知起自何時而。文襄公像則江西各幫官丁塑以供奉者。相傳康熙年間,江西糧船渡黃時已深夜,遇風幾危,莫知所向。遙望前船桅上有燈,仿佛總河靳字隨之行,始得入中河口。前船與燈倏皆不見,因塑像於廟中以報德嗣後。乾隆四十七年間,河水盛漲,廟之山門前殿盡付洪流,惟文襄公像屹然不動,人驚異之。水退後,遂移於後殿,即今之奉龕所也。凡此異跡靈應,鐘吾父老至今猶津津樂道之。恭惟文襄公治河豐功偉績,載於國史昭昭,在人耳目而。創開中河,俾漕船既出清口,截流徑渡北岸,避黃河一百八十里風濤之險,尤為千古不朽之功。康熙四十六年,欽奉上諭特沛,殊恩加贈太子太保予騎都尉世職,寰等世世子孫感戴天恩,靡有紀極至今。糧艘官丁廟貌,以崇之塑像,以傳之。
百餘年來有如一日,寰仰承先澤,備員糧運,每年押運北上,入廟瞻依,焚香肅拜,敬念先人之遺澤孔長而。寰之年年督運安流,免致隕越者,皆仰賴文襄公之庇佑至。文襄公之所為,經天緯地,體國經野者,又非寰一人之私言而,實河道中萬世所永賴也。謹記。
嘉慶三年三月穀旦,松江府押運通判曾孫光寰謹識。
(三)
大清乾隆歲次甲申秋月穀旦
修大王廟,各助銀、米、木料、磚瓦。
信士弟子:
海寧所幫、南昌前幫、南昌後幫、安福幫、袁州幫、饒州幫、江淮九幫。
宿邑會首:朱克俊、康朝元、張林成等仝重建。
住持□□叩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