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青弋江灌區管處理處

青弋江灌區(原名陳村灌區)是安徽省長江以南唯一的大型灌區,是利用陳村水庫發電尾水和區間徑流為水源集灌溉、發電、城鎮供水為一體的綜合性水利單位。灌區地處長江支流——青弋江水陽江及漳河流域,地理坐標為東徑118°12′~118°53′,北緯30°33′~30°19′。南以涇縣的溪口、黃村、紀村、琴溪及宣州區的楊柳鋪一帶55~57米高程為界;北與養賢圩、長興圩、沈公圩、保太圩毗連;東臨水陽江邊;西至南陵縣的葛林、峨嶺、家發和繁昌縣的平鋪、新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宣城市青弋江灌區管處理處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地處長江支流——青弋江水陽江及漳河流域
  • 面積:1383平方公里
  • 耕地面積:111.6萬畝
概述,介紹,

概述

青弋江灌區受益範圍為宣城市的涇縣、宣州區和蕪湖市的繁昌縣、南陵縣,共45個鄉鎮,總控制面積1383平方公里。青弋江灌區耕地面積111.6萬畝,設計灌溉面積106.91萬畝,現狀實際有效灌溉面積72.37萬畝,近段時間規劃灌溉面積46.89萬畝;紀村電站總裝機3.4萬千瓦,年發電量1.65億千瓦.時。
常設管理機構為青弋江灌區管理處(宣城市),內設科室為工程、水政、財務、辦公室、綜合經營科5個科室,下轄溪口、黃村、東乾渠、柏山乾渠4個管理所。灌區管理處現有管理人員總數212個(不含離退休)(含4個管理所),其中固定職工135人,技術人員36人。按照水利部關於水利工程定員標準,大型灌區管理人員編制為每萬畝3~3.5人,全灌區可配置管理人員217~253人。

介紹

青弋江灌區始建於1971年(柏山分灌區始建於1951年),現已建成或基本建成總乾渠、東乾渠及北分乾渠、青左支渠、柏山乾渠及東、西分乾渠渠道和渠系配套建築物。
1、溪口樞紐溪口樞紐工程於1971年10月動工興建,1976年基本竣工。溪口樞紐由攔河壩、總乾渠進水閘、船閘和青左支渠等組成。攔河壩可將青弋江水位由原來的47~50米抬高到58米,以滿足總乾渠渠首引水的需要,攔河壩溢流堰段總長155.6米,設14扇(孔)弧形閘門。船閘按六級航道設計。總乾渠引水閘設計引水流量160立方米/秒,閘下與總乾渠相連。青左支渠進水閘設計引水流量6.0立方米/秒,閘下與青左支渠相連。
2、總乾渠總乾渠於1971年11月動工興建,1976年底建成通水。總乾渠從溪口樞紐至紀村總長40.50公里,總乾渠直灌面積10.5萬畝。在距溪口樞紐15.5公里處的黃村,總乾渠與徽水平交,建有黃村泄洪閘。紀村水電站建在總乾渠末端,利用渠道與青弋江落差發電,裝機3.4萬千瓦,紀村水電站興建於1973年,1977年投產發電。
3、青左支渠青左支渠始建於1975年,長14.20公里,設計灌溉面積2.7萬畝。青左支渠是從溪口樞紐副壩直接引水的越級渠道,它自溪口樞紐沿青弋江左岸的全填方渠道至沙園村,過溪西鳳渡槽後,沿崗腳繞藍山嶺,穿藍山隧洞,過中村河渡槽跨中村河,再沿赤祝山腳,穿雲嶺河倒虹吸至渠尾左家坑,尾水仍入青弋江。
4、東乾渠及南、北分乾渠東乾渠始建於1976年,它上起總乾渠末端的紀村水電站前池,經雙坑,繞西峰山,過柿木鋪、馬橋、夏屋,於楊柳鎮南建楊柳渡槽跨周寒河,然後經華村,於榨沖建陶橋隧洞,再經施糧村、畢沖鋪方向,至金壩梅村結束。東乾渠長42.74公里,設計灌溉面積17.81萬畝。在梅村分設北分乾渠和南分乾渠。北分乾渠經西林辦事處、敬亭山茶場,至古泉鎮長沖止,全長21.10公里,設計灌溉面積26.86萬畝。南分乾渠規劃全長33.20公里,設計灌溉面積15.12萬畝。
5、西乾渠及南繁分乾渠西乾渠長23.00公里,設計灌溉面積20.55萬畝(含柏山分灌區14.5萬畝)。南繁分乾渠長21.00公里,設計灌溉面積13.37萬畝。
渠道名稱
長度(km)
設計灌溉面積 (萬畝)
設計流量(立方米/s)
範圍(含鄉鎮)
備註
總乾渠
40.50
10.50
160.00
安吳、章渡、丁家橋、黃村、茂林、城關、晏公

青左支渠
14.20
2.70
6.00
安吳、章渡、中村、雲嶺、太園、包合、丁家橋

東乾渠
42.74
17.81
44.30
琴溪、文昌、金壩、楊柳、
高橋
涇縣境內3.1萬畝,宣州市境內14.71萬畝
從自然條件看,青弋江灌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降雨時空氣分布不均勻,一般15天不下雨即出現旱情,旱災是影響灌區農業生產的主要災害。1953年~2004年降水和灌溉需水量資料分析表明,若無灌區供水灌溉,而只靠塘壩、水庫,則灌區抗旱能力將會極低,水源缺乏將會嚴重影響到灌區工農業生產的發展。當時已建成的安吳渠和柏山兩個自然分灌區,均為無壩引水,因河水位變幅大,引水流量不穩定,且遇久旱時期,河道水位降低,引水流量不足,有水庫調整流量,可以基本解決引水不穩定與不足等問題。經過幾十年的建設,除西乾渠及南繁分乾渠、東乾渠的南分乾渠以外,灌區其餘部分均已基本建成,並投入運行。由於灌區的建成,使得灌區大片丘陵耕地在大旱之年仍獲大豐收。
從社會條件看,突出問題是人均耕地少,計算耕地不足1.44畝/人。灌區農業生產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這樣就需要不斷改善生產條件和水利條件,青弋江灌區的建設對促進農業生產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青弋江灌區對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具體體現在:消滅了涇縣、宣州市、南陵縣許多水利死角,提高了灌區耕地率,增加了耕地面積;供水量得到保證,從而大幅度提高了各類農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保障糧、棉及其它農作物的增產豐收,促進了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保證了灌區的生活用水及牲畜用水,促進了社會穩定;保證了灌區城鎮及工業用水,促進了鄉鎮企業及工業的飛速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