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知(十一)

《宜知(十一)》是汪康年所著作品,出自於《汪康年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宜知(十一)
  • 作者:汪康年
  • 作品出處:汪康年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近日世界最怵戰禍,故各國鹹一方面講求戰備,一方面保持平和,其左顧右盼、躍躍欲試者,惟德國,而英、法等國所最顧慮者,亦惟德國。今非洲摩洛哥之亂,觀疊次路透電所載,兵禍難保不因此而興。蓋摩亂,法國以利權所在,不能不干涉,而不意西班牙亦假此進兵,議者謂西班牙之起,蓋陰受德人之指揮。昨見路透電及柏林電,則德人已乘機而起。此事能否由外交家手段速行了結,實未可知。萬一戰事綿長,致變為德法交鬨,則法必不支,法不支,則英必起而援法。歐洲列強既入戰域,則東亞亦必有變端,此事固未必然。然關心大局者,固不可不知此也。
禁菸一事,吾國上下但注意于禁吸、禁種、禁運、禁賣膏,及限制入口,而於民間數百萬家驟失生計,則甚淡漠也。幸吾國人畏官耐苦,猶未致亂也,然因禁種,而滋擾暴動之事,已屢見不一見。昨讀《北京日報》載英員報告,乃注意於此,錄竟,余甚為吾國愧也。
英駐津總領事謝立山君,奉英使派赴雲南調查禁菸,日前回京報告,雲現在雲南全省辦理禁菸,實辦到七成有餘。該省官吏辦事認真,即此可見一斑。但鶯粟為雲南利源之大宗,今禁種殆盡,於祛除煙毒一面自是有望,然於小民生計一面,則攘奪無遺,大為可憫。要在政府設法另籌生業,以代鶯粟,及早提倡,庶免滇民凍餒之患。查滇省柞樹之多,幾於遍地皆是。柞葉最宜養蠶,果能經營蠶業,則將來所產之絲可供全歐各國之需。約計其利,不僅可以抵補鶯粟之虧,並可由此臻富裕。獨是滇民不知柞樹之利,棄而不用,殊為可惜。中國政府若能發給蠶種,導以養蠶,則滇民之幸福實無涯涘也。

作者簡介

汪康年,出身於從顯赫走向衰敗的家族,出生於戰亂動盪的年代。伴隨著家族衰敗、朝廷衰敗、國家衰敗,汪康年一生都在為興家、為救朝廷、為振興國家而奮爭。在他努力為自己出人頭地的同時,也為實現政治改革而呼喊、而奔走,甚至準備為此而“動粗”。但汪康年在近代更重要的身份是報人。在他51年生命里,整整26個年頭是在辦報,除《時務報》外,還有《昌言報》、《時務日報》(《中外日報》)、《京報》、《芻言報》等,而且都享譽於言論界。不僅其言論在當時很有影響,他對報業的許多創新和改革,也是對中國近代新聞事業的重大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