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採茶戲

宜春採茶戲,流傳於江西省宜春市的傳統戲劇,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宜春採茶戲
  • 批准時間:2017年11月10日 
  • 非遺級別:省級
  • 非遺編號:5-IV-3
  • 申報地區:宜春市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代表劇目,

歷史淵源

宜春市自古就是歌舞、戲劇之鄉。先人為了祀奉天地鬼神,祈求平安富足,長期在這塊生衍不息的土地上“婁頁戎鼓蝕”“輿服晝游”,表演高蹺掄叉、跳丸弄劍、龍鬼大厲等百戲之藝。漢武帝元光四年(公元前131年),長沙定王第八子建成侯劉拾於縣城東金沙劉家曾建有“金沙台”一座,專供宴集歌舞之所。明初木偶戲盛傳於宜春,因木偶藝人所唱聲腔和劇目大都來自弋陽腔,故稱“陽戲”。與這一時期相繼興起的戲劇還在瑞河戲、鑼鼓戲等地方劇種。清代《熊太守詩賦稿》有詩云:“絳雲春半酒旗風,盡醉流觴看賽洪……”。據戲曲普查得知,乾隆年間有個“洪福班”,是有名的瑞河戲班,該班有80多人。演出劇目有“四游”“四傳”,表演以蹺工、武打、吞刀、吐火、打布、打蛋、滾釘板等。其精彩表演,揚名於贛江兩岸。詩中所述“賽洪”,即有超過“洪福班”之意。
嘉慶(1796—1820)年間宜春鑼鼓戲興起。當時有首《錦江新竹枝詞》描寫了鑼鼓三腳班的興旺景象:“市上新來三腳班,家家唱到即予緩。彩燈童戲才搬罷,又抱竽笙出近關”。宜春鑼鼓戲劇目十分豐富,有《二度梅》《碧玉簪》《綿羊記》《馬前覆水》《蘆林會》《彩樓記》《珍珠塔》《秦雪梅弔孝》《四美圖》《五美圖》《六美圖》《九美圖》《十美圖》《蔡鳴鳳辭店》《白扇記》《喻家戲》等。唱腔也很豐富,有板腔體本調和民歌小曲等,這些藝術素材全部為宜春採茶戲所吸收。
宜春在清代的演出場所隨著戲曲的蓬勃發展而增多。據戲曲普查,全縣共有古戲台194座,按習俗,正月要唱新年戲,二月唱花朝戲、娘娘戲,三月唱財神戲,四月唱青苗戲,五月唱端節戲,六月唱荒戲,七、八、九、十月唱廟會戲,十一月唱娛樂戲,十二月唱封箱戲。幾乎月月都有戲演,足見當時戲劇盛行。

文化特徵

宜春採茶戲起源於民間燈歌,是在早期的宜春民間燈歌和儺舞等民間藝術的基礎上,吸收了明清時期本地的瑞河戲、鑼鼓戲等劇種的有益成分演繹而成的一種傳統表演藝術,以其“語言通俗生動、行腔淳婉清越、氣韻剛柔交錯、表演質樸優雅”的藝術特色而成為江西幾大地方戲曲劇種之一。

代表劇目

1、早期的劇目十分豐富:大小有300多個。其中表現勞動人民生產、生活和思想情趣的小戲有:《鋤豆草》《鋤菸草》《鋤棉花草》《撿枯柴》《掃樟子》《掃苦珠》《翻薯藤》《戒賭》《打戒箍》《栽禾》《拔草》《割禾》《曬花生》《撿豆子》《扮妝》等。表現悲歡離合,善惡報應和愛情故事等大本戲有:《割肝記》《破鏡記》《蕎麥記》《三寶記》《借米記》《浮石記》《破肚記》《南瓜記》《烏江渡》《乾隆游蘇州》《修仙記》《仙桃記》《包頭記》《耳環記》《絲帶記》《飄帶記》《毛朋記》等。嘉慶年間,藝人還自編了一出《老表反》,內容描寫各個不同時期所出現的突出事件。
2、移植改編的劇目有:《天官賜福》《二度梅》《碧玉簪》《綿羊記》《馬前覆水》《蘆林會》《彩樓記》《珍珠塔》《秦雪梅弔孝》等就是從瑞河戲移植而來;《四美圖》《五美圖》《六美圖》《九美圖》《十美圖》則由宜春道情改編;而《蔡鳴鳳辭店》《白扇記》《喻家戲》《桃花女》等是從黃梅戲移植過來;《淚灑相思地》《梁山伯與祝英台》等是從越劇戲移植過來;《杜十娘》《十五貫》《半把剪刀》《恩仇記》等從其他劇種移植過來。
3、自編自創傳統劇目主要有:《眼前報》《青鋒劍》《咬舌記》《烏鴉報》《鬼斷家私》《退妻得子》《瞎子伸冤》《巧探金釵》《烈女救夫》《珍珠衫》《賣油郎獨占花魁》《陳御史巧探金釵》《二度梅》《粉妝樓》《破傘活捉》《雙出家》《自選才郎》等。
4、整理改編的傳統劇目主要有:《四九看妹》《破傘活捉》《孫成打酒》《南瓜記》《打花鼓》《游湖》《補背褡》《採桑》《劍袍記》《斷雞》《焦裕祿之歌》《西安事變》《赤道戰鼓》《萬水千山》《霓虹燈下的哨兵》《雷雨》《一雙繡花鞋》《沙家浜》。
5、現代戲劇目主要有:《護提》《秋收時節》《打破常規》《三年》《小保管上任》《巧解決》《同意不同意》《大地由我巧安排》《喜相逢》《一家人》《回娘家》《拜師記》《秋月多情》《靈嫂失策》《中國專業戶》《鄉官浪漫記》《鄉潮》《木鄉長》《春渡》《四季花香》《小鎮上的大款》《村民小組長》《陽台上野菊花》《樟樹坳風情》《喜鵲鬧梅》《闖關》《郞當索》《只要你過得比我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