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政府志

宜春政府志

《宜春政府志》是宜春政府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宜春政府志
  • 作者:宜春政府志編纂委員會
  • 出版時間:2003年5月
  • 類別地方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宜春市清末以來區劃建置、地方政府行政機構沿革和施政諸方面的歷史和現狀。

作品目錄

封面
宜春政府志編纂委員會
編輯人員
宜春政府志
編務、攝影、繪畫、篆刻、設計
圖片
袁州府署圖
臨江府署舊址
湘鄂贛蘇維埃政府舊址
宜春行署舊址
宜春城區新貌
宜春城區舊貌
明月山風景區
三爪化風景區
宜春體育中心
版畫
小灣水電站
豐城電廠
宜工牌裝載機
採茶戲(木鄉長)
宜春學院
銅鼓秋收起義舊址(蕭家祠)
上高會戰烈士陵園
況鐘像
吳有訓紀念館
宋應星紀念館
市長宋晨光與修志人員座談
編輯說明
目錄
第一篇 行政機構
第一章 清朝晚期
第一節 行政區劃
第二節 府署
第三節 縣署
第四節 職官名錄
一、袁州府知府
二、瑞州府知府
三、臨江府知府
四、袁州府同知
五、瑞州府同知
六、瑞州分府衙署同知
七、臨江府通判
第二章 太平軍進駐期間
第一節 地方政權
第二節 職官名錄
一、府署總制
二、縣署監軍
第三章 民國時期
第一節 行政區劃
第二節 道署、鎮守使署、督察專員公署
第三節 縣公署(政府)
第四節 區、鄉(鎮)公所
一、區公所
二、鄉(鎮)公所
第五節 職官名錄
一、知事
二、道尹、鎮守使
三、公署專員
第四章 土地革命期間
第一節 蘇區與紅色政權
第二節 省、縣蘇維埃行政機構
第三節 蘇維埃政府領導人名錄
一、省蘇維埃政府
二、縣蘇維埃政府
第五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第一節 行政區劃
第二節 地區行政機構
一、南昌專署
二、袁州專署
三、合併後的南昌專署
四、宜春專署
五、宜春地區革命委員會
六、宜春地區行政公署
第三節 縣市行政機構
第四節 區、鄉(公社)行政機構
第五節 領導人名錄
一、南昌專署專員、副專員
二、袁州專署專員、副專員
三、合併後的南昌專署專員、副專員
四、宜春專署專員、副專員
五、宜春地區革委會主任、副主任
六、宜春地區行署專員、副專員、顧問、督導員
七、宜春市人民政府市長、副市長、市長助理
八、宜春專署(地革委)、行署、市政府秘書長和辦公室領導人
第二篇 政事紀略(上)
第一章 晚清王朝的統治與衰亡
第一節 傳統農業
一、墾荒與撂荒
二、作物品種
三、作物栽培
四、遇災捐緩田賦
五、抗災保收
第二節 驛路交通
一、驛道官道
二、驛站驛鋪
三、橋樑義渡
四、水路運輸
五、鄉村運輸
第三節 教育
第四節 禁菸與弛禁
第五節 官府腐敗與民眾反抗
第二章 太平軍進駐宜春及其施政
第一節 太平軍轉戰宜春
一、四戰臨江
二、三克瑞州
三、據守袁州
四、進駐數縣及銅鼓營
第二節 施政安民
第三章 國民政府的建立與覆滅
第一節 北伐戰爭在宜春
第二節 禁菸與戒菸
一、成立禁菸機構
二、頒髮禁煙政令
三、建立禁菸責任制
四、開展禁菸宣傳
第三節 農業水利
一、農業
二、水利
第四節 交通郵電
一、交通
二、郵電
第五節 民間商貿
第六節 糧食徵收、交易、儲備
一、糧食徵收
二、糧食交易
三、義倉積穀
第七節 文教衛生
一、文化
二、教育
三、衛生
第八節 聯合抗日
一、日軍暴行
三、贛西北阻擊戰
四、民眾自發抗敵
第九節 政治腐敗與人民貧困
一、鎮壓人民
二、抓丁拉夫
三、苛捐雜稅
四、剝削重重
五、通貨膨脹
第三篇 政事紀略(下)
第一章 蘇區革命和建設
第一節 政權建設
第二節 武裝建設和武裝鬥爭
第三節 土地革命
一、分配土地
二、查田運動
第四節 蘇區建設
一、農業
二、工業
三、交通
四、郵電
五、財貿
六、文教衛生
第二章 人民政權建立鞏固和國民經濟恢復
第一節 人民政權建立
第二節 清匪反霸
一、清剿殘匪
二、反霸“雙減”
第三節 土改鎮反
一、土地改革
二、鎮壓反革命
第四節 抗美援朝
第五節 “三反”、“五反”
第六節 國民經濟的恢復
一、農業
二、工業
三、商業
第七節 興辦文教衛生事業
第三章 三大改造和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
第一節 三大改造
一、對農業的改造
二、對手工業的改造
三、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
第二節 農業建設
一、興建水利
二、抗災保收
三、墾荒擴種
四、改造低產
五、科學種田
六、發展農機
七、造林綠化
第三節 人民公社化
第四節 工業建設
第五節 交通郵電建設
第六節 商貿和糧油購銷
一、商業貿易
二、糧油統購統銷
第七節 文教衛生建設
一、文藝
二、教育
三、衛生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和撥亂反正
第一節 “造反奪權”
第二節 組建革委會
第三節 “斗、批、改”
第四節 教育文衛“革命”
一、教育
二、文藝
三、衛生
第五節 “抓革命,促生產”
第六節 整頓和反覆
第七節 撥亂反正
第五章 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
第一節 工作重點的轉移
第二節 農村改革
二、農業結構的調整與開發建設
三、扶貧治窮
四、減輕農民負擔
五、發展鄉鎮企業
第三節 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一、工業
二、流通
三、計畫
四、財稅
五、金融
六、城鎮建設
第四節 外貿體制改革
第五節 社會事業體制改革
一、教育
二、科技
三、文化
四、衛生
五、體育
六、廣播電視
七、人口與計畫生育
第六節 法制建設
第七節 廉政建設
第八節 精神文明建設
附 錄
宋晨光同志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宋晨光同志在全市安全生產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宋晨光同志在宜春市籌辦第五屆全國農運會動員大會上的講話
後記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