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特點
4、每月的
生產費用應分別定額成本、定額差異和定額變動三方面分配於完工產品和
在產品。
適用範圍
定額法適用於已制定一整套完整的定額管理制度,產品定型,各項
生產費用消耗定額穩定、準確,財會人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較強的企業,主要是
大批量生產的企業。
定額法優缺點
優點
1、由於採用定額
成本計算法可以計算出定額與實際費用之間的差異額,並採取措施加以改進,所以,採用這種方法有利於加強成本的日常控制;
3、通過對定額差異的分析,可以對定額進行修改,從而提高定額的管理和
計畫管理水平。
缺點
2、不便於對各個責任部門的工作情況進行考核和分析;
3、定額資料若不準確,則會影響
成本計算的準確性。 定額法與
標準成本法都屬於成本計算方法,兩者有基本相同的功能和實施環節,都要事先制訂產品的
目標成本(即定額成本和標準成本)作為產品應該發生的成本,並以此作為
成本控制的依據。在此基礎上,將實際消耗水平與定額成本或標準成本進行比較,計算脫離目標成本的差異,分析發生差異的原因,採取措施,挖掘潛力,降低成本。但是兩種方法又有許多不同之處。
在制品定額計算表特徵
成本依據
穩定性
1.定額法。由於
定額成本所依據的
消耗定額就是
現行定額,是企業在當時生產技術條件下,在各項消耗上應達到的標準,所以任何一項生產技術有所變化時,現行定額都應予以修訂。也就是說,定額法下的定額是可能變化的,應設計一
套定額變動計算方法,以計算定額變動的趨勢和金額。如:以按新定額計算的單位產品費用與按舊定額計算的單位產品費用之比確定係數的方法,來計算定額變動的差異。
2.
標準成本法。
標準成本是有效經營條件下發生的一種
目標成本,也叫“應該成本”。它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約束性,一般在一個
會計年度內是固定不變的,因此也不用設計相應方法來計算其變動差異。
揭示方法
1.定額法。脫離定額的差異是指生產過程中各項
生產費用的實際支出脫離
現行定額或預算的數額。定額法下的差異是通過每一筆領料或加工零件來揭示並通過差異憑證來反映。如核算原材料脫離
定額差異的方法有限額法、切割核算法和
盤存法三種,其中限額法下的差異憑證又有超額
領料單、代用材料領料單等。定額法工作做得很細,而且工作量相當大。
定額法2.
標準成本法。標準成本法往往根據一定時期實際產量的實際消耗量和實際價格與實際產量的標準消耗量和標準價格的計算比較來揭示差異,沒有專用的差異憑證。如
材料成本差異只是通過公式計算,即材料成本差異=實際價格×實際耗用量-標準價格×標準耗用量。標準成本法工作量相對較小,但查明差異原因的工作不是十分細緻。
設定程度
1.定額法。定額法下的差異主要有:脫離定額的差異(即材料、生產工資、
製造費用脫離定額的差異)、原材料成本差異或半成品成本差異、
定額變動差異等三大類五項,設定口徑較粗。
賬務處理
成本分配
2.
標準成本法。標準成本法下,對各種差異分別設差異賬戶單獨歸集,在年終予以處理,或者轉為銷售產品成本,或者直接計入損益。具體方法是:將本期的各種差異,按
標準成本的比例分配給期末在產品、期末
庫存產成品和本期已售產品;或者將本期發生的各種差異全部計入
當期損益。我國和西方國家大都採用第二種方法。
成本資料
2.
標準成本法。標準成本法下,產品的實際成本是按標準成本列示的。實際成本與
標準成本之間的差異只對改進管理有作用。因此,一般只計算產品的標準成本,不計算產品的實際成本,產成品、在產品在資產負債表上以標準成本列示。這是標準成本法與定額法的根本性區別。
管理信息
1.定額法。定額法下,成本按
成本報表的要求劃分成各
成本項目,強調對材料成本的控制,而且材料數量要採用各種憑證在日常核算中揭示;其他費用是通過對比實際數和預算數求出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