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牧

定牧

定牧即定居與遊牧相結合的一種草原畜牧業經營方式。其特點是:一般選擇避風向陽、地勢乾燥,位置適中的地方,建立固定居民點,建造住房,棚圈及其他生產和生活設施,開鑿水井,建立飼料基地等,以便定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定牧
  • 外文名:Fixed animal husbandry
  • 領域:農業科學
意義,影響,

意義

(一) 實行定居遊牧是發展畜牧業生產和提高牧民物質文化生活的好辦法
烏蘭夫指出:“人民政府在牧業區的一切工作最終目的只有一個, 就是發展牧業區的生產, 改善牧業區人民的生活。”1951年和1952年在牧區推行定居遊牧, 大體有三種形式:一種是半農半牧區和靠近農區的牧區, 歷史上已經形成了定居的, 逐步實行移場放牧和建立輪牧制度;一種是原來的純遊牧區, 初步劃定了冬春牧場和營地, 在冬春季節實行定居, 夏秋季節遊牧;還有一種是劃分了四季牧場及打草場, 建立了固定的冬春營盤地, 並在冬春營盤地上進行了基本建設, 進而實現定居遊牧。到1952年, 呼倫貝爾納文慕仁盟、錫林郭勒盟遊牧區, 實行春季接羔固定放牧;昭烏達盟牧區實行夏季遊牧;察哈爾盟實行定點遊牧, 定居區冬天走敖特爾。第三是調劑牧場, 主要是在入冬前勘察冬春草場狀況, 對草場不足的地區和畜群, 由當地政府進行統一調劑。1955年10月7日, 烏蘭夫在七屆六中全會上指出:“實行定居遊牧, 是發展畜牧業生產和提高牧民物質文化生活的好辦法。”1956年3月, 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提出“在遊牧區應該逐步做到定居移場放牧, 在牧場狹窄的地區應該做到定居劃區輪牧”。大約經過10年時間, 在遊牧區初步實現定居遊牧。由於推行了定居遊牧, 這一時期的牧業產值獲得了很大的發展。
對於在牧區推行的定居遊牧, 熟諳牧區工作的烏蘭夫認為:“蒙古民族在早期都過著遊牧生活,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分為定牧和遊牧兩種形式。從牧業的遠景看, 遊牧業是要逐步轉為定牧的。但今天看起來, 由於我們主要的還是利用天然草場放牧, 定牧與遊牧各有好處, 各有缺點。定牧對於人旺這一點來說是有好處的, 由於已經定居, 家庭的保暖設備等自然會比較好些, 老弱病人及小孩也不再跟著牲畜的遊牧遊動了。”並且“定居後, 婦幼保健工作好開展了, 嬰兒死亡率降低了, 孩子增多了, 進行政治和文化學習也方便了。在定居點的周圍還能種植蔬菜、糧食、牧草和搭蓋些飼養老弱牲畜的棚圈, 這樣既能發展畜牧業生產, 又能改善和豐富牧民的物質文化生活。”
(二) 在草原牧區實行定牧不利於草場保護與畜牧業的發展, 提倡在草原牧區推行遊牧
所謂遊牧民定居, 並非讓遊牧民脫離畜群或畜群終年定居一地, 而實質上只是讓遊牧民居住固定房屋, 以便集中議事、行醫、施教、撫老、育幼、商貿、農耕、舍飼。在隨畜轉移中, 自然攜帶能隨時隨地搬遷搭拆的活動房屋——氈房、氈蓬方便, 而在季節性定牧時, 住固定房屋就好些。針對在草原牧區的放牧方式, 烏蘭夫科學地指出:“定牧對於牲畜的發展與繁殖上極為不利。因為天然牧場的產草量是有一定限度的, 牲畜常年在牧民定居的周圍放牧, 就使得草量逐年減少, 草質逐年降低, 家畜傳染病也逐年增多。”因此, 烏蘭夫堅持強調在草原牧區遊牧的重要性。他曾舉例指出:“察哈爾盟的牧業區及錫林郭勒盟的西蘇尼特旗, 過去多是定牧, 牲畜繁殖極慢, 災病也最多。以西蘇尼特旗為例, 自1948年以來, 錫盟其它各旗牲畜都在逐年迅速上升, 只有西蘇尼特旗牲畜直到1951年都還很少上升。1951年錫盟全盟牲畜平均純增率仍為17.3%, 而西蘇尼特旗的純增率僅為0.3%。但自1951年秋季號召牧民進行遊牧後, 牲畜的繁殖率很快提高了, 1952年該旗牲畜的純增率已達到23%。”
(三) 在草原牧區實行定居遊牧與組織牧民互助合作相結合, 因地制宜地推進牧區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
烏蘭夫認為之所以提出定居遊牧“就因為定牧與遊牧在今天的生產條件下各有好處又各有缺點, 那就應當取長補短, 提倡定居遊牧。使牧民定居下來有很多好處, 我們可以在定居的地方提倡打井種菜, 建設較講究的住宅, 進行文化教育, 在定居後即可組織青壯年勞動力出去遊牧, 老弱小孩即可留在定居地方看管瘦弱牲畜, 同時還可以把組織牧民遊牧與組織牧民互助合作統一起來。”
在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之初烏蘭夫的合作經濟思想具有鮮明的特色, 如堅持發展牧區合作社要貫徹穩步原則、通過建立牧區合作社解決牧區兩極分化問題、提高牧民的市場談判地位, 以合作社為載體引進實現新牧區建設的先進要素、政府對牧區合作社要積極指導與支持但又不越俎代庖、以股份制的形式建立牧區合作社、合作社要有合理規模等, 並且主張在草原牧區實行定居遊牧與組織牧民互助合作相結合。烏蘭夫指出:“發展互助合作不僅培養了牧民團隊精神精神, 提高了政治覺悟, 而且促進了牧民定居遊牧。……辦起合作社以後, 就能夠較快較順利地實現定居遊牧。合作社可以統一調配使用強壯的勞動力, 適應季節的變化, 將牲畜遊牧到不同的草場, 牧民的家屬老人、婦女、小孩就可定居下來。”1959年, 烏蘭夫在《高速度發展畜牧業》一文中指出:“由於歷年推行定居遊牧的結果, 內蒙古牧區牧民, 現在已有1/2定居下來, 1/4已經實現半定居, 還有1/4仍然處在遊牧狀態。定居是隨著畜牧業基本建設的發展, 隨著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而發展的。人民公社化有利於根本改變牧區的遊牧狀態。不實行定居, 很難搞好基本建設, 也很難實現技術革命和文化革命, 不可能在遊牧的基礎上建立起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
(四) 要充分尊重人民民眾的意願, 貫徹推行定居遊牧要通過宣傳教育與實際示範穩步地實現
烏蘭夫在1951年內蒙古分局幹部會議上的總結報告上指出:“自由放牧”是根據牧業區經濟發展狀況及民眾覺悟和經驗, 逐步地 (不是急躁的) 自然地 (不是被迫地) 改進放牧的一種辦法。因為牧業經濟較之農業經濟的散漫性更大, 要發展牧業經濟, 改善牧民生活, 必須根據民眾覺悟, 加以領導, 才能推動生產向前發展。不論分群放牧、合群放牧、輪流放牧、專人放牧、遊牧或定牧, 都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和民眾自願, 才能達到“增畜保畜”的目的。

影響

從歷史上看,人類實際上一直處於文化變遷的旅途中,文化變遷對於世界上所有的民族群體來說,都是一種常態。一般認為,文化變遷是指文化內容的增量或減量所引起的結構性變化。④美國社會學家奧格本提出的文化墮距理論認為,文化變遷一般按照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順序來進行。根據此理論來考察新疆遊牧民族的文化變遷,在變遷速度的時間差上,顯性層面的物質文化處於變遷的前沿,隱性層面的非物質文化在其後。
遊牧民族由於長期從事畜牧業生產,在單一的產業結構基礎上形成了傳統的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等。伴隨著社會經濟轉型,新疆遊牧民族從單一的遊牧業生產生活方式向“農牧結合、多種經營、全面發展”的生產生活方式過渡。傳統的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等由此發生了一系列變化。以哈薩克族為例,定居前,傳統的哈薩克族飲食結構是以肉食和乳酪為主食,麵食和其他類為輔食。肉食主要是羊肉、牛肉、馬肉和駱駝肉,平時一般多吃羊肉。奶製品主要是由羊奶、牛奶、馬奶、駱駝奶製成。哈薩克族諺語說:“奶子是哈薩克的糧食”。定居後,伴隨著哈薩克人由遊牧文化向農牧文化的轉型,牧民們學會耕種農田和經濟作物。種植的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和水稻,種植經濟作物主要有:油菜、胡麻、油葵等。許多農牧民還在家住的院子裡種了各種蔬菜和水果,如洋芋、黃蘿蔔、西紅柿、皮亞孜、大蒜、大蔥、白菜和草莓、蘋果、西瓜、甜瓜、葡萄等。生產經營的多元化直接導致了哈薩克人飲食結構的變化,麵食、蔬菜、水果、蛋禽在農牧民飲食比例中明顯增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