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宗聖侯
- 性質:古代爵名
- 朝代:三國
- 別稱:奉聖亭侯
宗聖侯,古代爵名。三國魏文帝黃初二年(公元221年)置。邑百戶,奉孔子祀。晉武帝泰始三年(267)改為奉聖亭侯。 ...
崇聖侯:封爵名。孔子嫡派後裔的世襲封號。西漢平帝元始元年,平帝為張揚禮教,封孔子後裔為褒侯。曹魏改號宗聖侯,晉、南朝宋改號奉聖侯,北魏稱崇聖侯,北齊改...
在宋代以前,歷代帝王曾將孔子嫡裔先後封作“奉祀君”、“關內侯”、“宗聖侯”、“奉聖亭侯”、“崇聖大夫”等。唐代追謚孔子為文宣王而尊以王爵,封其嗣褒...
孔震:孔子的第21世孫。宗聖侯孔羨之子、孔嶷之父。被封為“奉聖亭侯”,拜太常卿黃門侍郎,賜食邑200戶。...
魯國國相上書說:“漢朝過去立孔子廟,褒成侯(孔子後代封號)一年四季崇奉祭祀,學校行禮儀,必定祭祀先師(孔子),由皇家提供祭品,春秋兩季舉行大祭儀式。如今宗聖侯...
魏文帝黃初元年(公元220年)為議郎,二年(公元221年)封為宗聖侯,賜食邑百戶。後任司隸校尉。中文百科內容由網友共同編輯,如您發現自己的詞條內容不準確或不完善...
對孔子之後的冊封始於西漢,西漢平帝封孔子後裔為褒侯,曹魏改號宗聖侯,晉、南朝宋改號奉聖侯,北魏稱崇聖侯,北齊改恭聖侯。北周時,晉封鄒國公。隋朝,文帝封鄒...
對孔子之後的冊封始於西漢,西漢平帝封孔子後裔為褒侯,曹魏改號宗聖侯,晉、南朝宋改號奉聖侯,北魏稱崇聖侯,北齊改恭聖侯。北周時,晉封鄒國公。隋朝,文帝封鄒...
碑文記魏文帝曹丕稱帝後之黃初元年,詔封孔子二十一世孫孔羨為宗聖侯,以奉孔子之祀,並命擴修舊廟,設吏卒以守衛之事。此碑文傳為梁鵠所書,碑左方有宋嘉祐七...
十八代孫 孔損,褒亭侯 十九代孫 孔曜,奉聖亭侯 二十代孫 孔融孔完、孔贊,褒成侯 二十一代孫 孔羨,宗聖侯 二十二代孫 孔震,奉聖亭侯 二十三代孫...
中華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大成至聖先師。孔維益第2代——第80代 第二代,孔鯉,字伯魚。宋徽宗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追封為泗水侯,孔子後人稱為二世祖。...
[30] 黃初五年(224年),封孔子後人孔羨為宗聖侯,享食邑百戶,重修孔廟,在各地大興儒學,立太學,置五經課試之法,設立春秋穀梁博士。[31] ...
三國 魏 曹植 《制命宗聖侯孔羨奉家祀碑》:“於赫四聖,運世應期。”南朝 梁 任昉 《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陛下應期萬世,接統千祀。”唐 李白...
黃初五年(224年),封孔子後人孔羨為宗聖侯,重修孔廟,在各地大興儒學,立太學,置五經課試之法,設立春秋穀梁博士。在短期內使封建正統文化復興。...
褒聖侯 唐玄宗開元五年封 文宣公 開元廿七年封 兼兗州長史遷都水使者,食邑一千戶 卅六代孫 孔萱 文宣公 卅七代孫 孔齊卿 文宣公 唐德宗建中三年封...
清 侯方域 《豫省試策二》:“今皇帝創製顯庸,運世以禮,一切綱紀條貫,固可以次第舉矣。”2. 謂世代的遞變。三國 魏 曹植 《制命宗聖侯孔羨奉家祀碑》...
碑額呈三角形,有穿,高234厘米,寬93厘米,厚25厘米,篆書題額“魯孔子廟之碑”,碑文隸書,記曹魏封孔子二十一世孫、議郎孔羨為宗聖侯,使奉祀孔子、修理孔廟等事...
春,正月,以議郎孔羨為宗聖侯,奉孔子祀。三月,加遼東太守公孫恭車騎將軍。初復五銖錢。蜀中傳言漢帝已遇害,於是漢中王發喪制服,謚曰孝愍皇帝。群下競言符瑞,...
碑文記孔子二十一世孫孔羨封為宗聖侯,使司孔子之釋奠,修理孔廟之事。結體嚴整,書風淳古,氣勢磅礴,與漢末以方筆取勝的《鮮于璜碑》、《張遷碑》等一脈相...
制命宗聖侯孔羨奉家祀碑 上九尾狐表 獵表 謝初封安鄕侯表 白鶴賦 寫灌均上事令 玄暢賦有序 封鄄城王謝表 封二子為公謝恩章 毀鄄城故殿令 龍見賀表 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