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合一
宋代哲學的主流,是儒家哲學的特殊形式,又可稱為道學。因理學家主要討論的內容為義理、性命之學,故稱為理學。是融合佛、儒、道三教三位一體的思想體系。北宋時期的
石介、
胡瑗、
孫復被稱為
理學三先生,但實際的開創者為
北宋五子,即
邵雍、
周敦頤、
張載、
程顥、
程頤。周敦頤為宋代理學的開山祖,他將道家無為思想和儒家中庸思想加以融合,闡述了理學的基本概念與思想體系。邵雍是先天象數之學的創始人,並使之成為理學思想體系的重要內容。張載則發展了
氣一元論思想,為古代中國辯證法兩一學說的集成者。
二程兄弟是理學的重要代表,他們為北宋的理學思想奠定了基礎。宋代理學思想以理為萬事萬物的本源,又稱為天理,承認事物的變化。但認為這是理的神秘力量所至,還闡述了
天人關係等問題,堅持天人相與的命題。在
認識論上比較重視精緻的
先驗論認識論,以
格物致知為基本命題概念,講求
窮理。南宋學者
朱熹與
陸九淵是理學的發展者。朱熹也是理學思想的
集大成者,在理學體系的完善與闡發上有特殊貢獻。他承續了二程的思想,認為理是存在的基礎,物質性的氣是第二性的,“‘理在先,氣在後’雖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朱子語類》),理的最高境界為太極。但他又認為理無氣則不存,氣無理亦不能存,二者緊密相關。陸九淵為主觀唯心主義理學派別的重要代表,他的思想多與朱熹對立,二人曾發生激烈的辯論。他反對朱熹的讀書明理,觀察萬物以窮理的思想,認為這些均屬支離事業,提出“
心即理也”的命題。以“宇宙即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為核心,把格物致知的命題變為易簡功夫,主張發明人之本心,反對著述立說與博取群書。宋代理學的這兩派對後來影響較大,
王陽明為
明代理學代表,他基本上承續了
陸九淵一派思想,對後代影響巨大。
程朱理學
二程兄弟是理學的重要代表,他們為北宋的理學思想奠定了基礎。宋代理學思想以理為萬事萬物的本源,又稱為天理,承認事物的變化。但認為這是理的神秘力量所至,還闡述了
天人關係等問題,堅持天人相與的命題。在世界觀上,認為宇宙萬物是由“理”和“氣”兩個方面構成,理先氣後,是一種
客觀唯心主義觀點。在
認識論上,比較重視精緻的
先驗論認識論,以
格物致知為基本命題概念,講求
窮理。
陸王心學
南宋學者
朱熹與
陸九淵是理學的發展者。朱熹也是理學思想的
集大成者,在理學體系的完善與闡發上有特殊貢獻。他承續了
二程的思想,認為理是存在的基礎,物質性的氣是第二性的,“‘理在先,氣在後’雖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朱子語類》),理的最高境界為太極。但他又認為理無氣則不存,氣無理亦不能存,二者緊密相關。陸九淵為主觀唯心主義理學派別的重要代表,他的思想多與朱熹對立,二人曾發生激烈的辯論。他反對朱熹的讀書明理,觀察物以
窮理的思想,認為這些均屬支離事業,提出“
心即理也”的命題。以“宇宙即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為核心,把格物致知的命題變為易簡功夫,主張發明人之本心,反對著述立說與博取群書。宋代理學的這兩派對後來影響較大,王陽明為
明代理學代表,他基本上承續了
陸九淵一派思想,對後代影響巨大。
司馬光學派
再傳為李光 呂本中 孫偉
馬永卿,四人都是劉安世弟子 胡珵(
楊時命求學於劉安世)
劉勉之(劉安世弟子)
趙鼎(邵伯溫弟子,宋元學案未把他列入涑水門人)
四傳張栻(孫蒙正弟子)
張枃(張栻弟)
潘友端等潘氏(潘畤子)
司馬光再傳弟子呂本中的學生是林之奇(三傳),
呂祖謙是林之奇的學生,是涑水四傳弟子。通常把朱熹算作是司馬光的三傳弟子;張栻是四傳弟子,所以東南三賢都算司馬光傳人。
朱熹的父親朱松是
司馬光再傳弟子,朱熹排上了三傳,朱熹師承
劉勉之等人,依《晦翁學案表》,是(延平、白水、籍溪、屏山門人。)(元城、
龜山、譙氏、武夷、豫章再傳。)(涑水、明道、
伊川三傳。)(安定、泰山、濂溪四傳。)明清時期對司馬光已經不很重視,涑水學案中對他弟子的統計和描述雖然大致符合實際,但是已經有很多欠缺,比如沒有把
邵伯溫標明是司馬光的嫡傳弟子,沒有在
劉安世弟子中重視劉勉之,這些都是在《宋史》有明確記載,在朱熹的
晦翁學案中也標明他是
元城、涑水門人,但只有通過《宋史》才能了解,通過涑水學案和元城學案卻不能了解,可見對司馬光系統的學案編輯很疏忽,
范祖禹華陽門人記載的也很少,甚至沒有提他兒子
范沖在宋朝發揮的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