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故事敘述者弗蘭克·邁考特講述了他的父母在紐約的布魯克林區相遇的情形。在母親安琪拉懷上弗蘭克之後,她嫁給了孩子的父親馬拉奇。孩子接二連三地降生,安琪拉為了養育他們想盡辦法。而與此同時,馬拉奇卻把工資都花在喝酒上。慈人疼愛的小妹妹瑪格麗特尚在襁褓中就夭折了,這使安琪拉陷入絕望。邁考特一家決定返回愛爾蘭。然而在愛爾蘭,邁考特家更是禍事連連:安琪拉流產,弗蘭克的兩個小弟弟夭折,而馬拉奇仍繼續酗酒,花光家裡所有的錢。
冬天,當家裡的一樓被水淹沒後,安琪拉和馬拉奇宣布全家將搬出他們稱之為“愛爾蘭”的陰冷潮濕的一樓,搬去所謂的“義大利”溫暖舒適的二樓住。儘管馬拉奇酗酒花光了所有用來買食物的錢,但講給弗蘭克的那些愛爾蘭英雄故事以及街坊鄰居們的趣聞軼事還是為他贏得了弗蘭克的愛。接下來的幾年中,安琪拉又生了兩個兒子:麥可和阿爾芬斯。阿爾芬斯的小名叫“阿非”。隨著弗蘭克年齡漸長,故事漸漸集中到他在學校的事跡上。弗蘭克長到10歲便接受了堅信禮(堅信禮是使人成為正式的基督徒或天主教徒的宗教儀式。當孩子逐漸長到7至10歲的時候就會被施堅信禮)。就在堅信禮之後,弗蘭克染上了傷寒,必須得住院治療幾個月。在醫院,他第一次接觸到莎士比亞。從莎士比亞到電影再到報紙,弗蘭克從各種各樣的故事裡找尋撫慰。重返學校後,他的語言天賦嶄露頭角。特別是,弗蘭克講故事的才能引起老師的重視二戰爆發,利默里克的許多父親都去英國找工作並寄錢回家。最終,馬拉奇也去了,但他沒有寄錢回來。弗蘭克開始幫漢農先生千活,這是他幹的第一柱活兒。後來他還為蒂莫尼先生、帕特舅、郵局、菲奴肯太太以及麥考弗雷先生乾過活。弗蘭克喜歡工作帶給人的這種責任感,工作使弗蘭克產生責任心,令他樂在其中,他夢想著要存足夠的錢讓家人衣食無憂。
邁考特一家被逐出了租住的房子,不得不和安聯拉的表兄拉曼一起住。安琪拉開始和拉曼有床笫之事,這讓弗蘭克越來越感到不安,越來越憤怒。他也開始為自己的性意識萌動感到心虛。牧師們那些對自瀆的嚴酷訓令讓弗蘭克在手淫時惴惴不安。在做電報童時,弗蘭克和他的一個主顧——特麗莎·卡莫迪偷嘗了禁果。特麗莎最後死於肺病,弗蘭克傷心欲絕。弗蘭克攢足了錢,去了組約。在到達紐約的第一個晚上,他參加了一場聚會並和一個美國女人上了床。儘管離開愛爾蘭和自己的家人使人悲傷,弗蘭克還是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作品目錄
1 布魯克林2 利默里克 3 羅登巷的“義大利” 4 第七級樓梯 5 舞蹈,電影,拉丁文
| 6 媽媽的歌唱 7 蒂莫尼先生 8 我的作文 9 “大藥房” 10 乞討
| 11 大老爺們 12 莎士比亞 13 閣樓 14 外婆的裙子 15 送電報
| 16 考試 17 十六歲 18 到美國去! 19 就是這裡了!
|
創作背景
美籍愛爾蘭作家弗蘭克·邁考特,1930年生於美國紐約,不久全家遷回愛爾蘭,在貧民窟長大,19歲來到美國。20世紀90年代,在遠離愛爾蘭,遠離那段艱辛淒涼的成長歲月四十多年之後,邁考特決心用自己的故事來追尋他的作家夢。他用現在時態將往事盡收於自傳之中,於1996年出版自傳體小說《安琪拉的灰燼》。
人物介紹
弗蘭克
弗蘭克精力旺盛,能適應城市生活,隨遇而安、喜歡深思並且敏感,儘管他身體孱弱容易生病,但他感情強烈、生存意志須強。另外他還是一個十分聰明勤奮的學生,一個敏銳的思想者。隨著故事的展開,弗蘭克奮力超越貧困強加給他的種種局限。他開始立志要在生活中取得成功,養家餬口。14歲時他為了得到一份工作而輟學,實際上那時,他是為此暗自慶幸的。雖然沒有明確承認,但弗蘭克確實肩負著在家裡扮演父親這個角色的重任。
安琪拉
安琪拉作為母親,承擔起了這個家的重擔,為了孩子拼盡所能、任勞任怨,在當時以男性為主體和中心的社會中不僅衝撞丈夫,也不顧旁人的眼光和嘲笑,出現在只有男性出沒的酒吧和職業介紹所,這些無不體現了安琪拉堅韌獨立的性格。母親的性格對孩子的成長和性格形成會產生影響,特別是對弗蘭克所在的“父親缺席”的家庭中,母親的作用更加明顯,不僅填補了孩子情感上的傷害,還充當了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榜樣:母親的形象並不明亮,但殘酷的生活卻成了母親形象的塑造者,母親瞬間在作者心目中變得高大。當母親忙於生計時,弗蘭克作為長子,恰恰是被母親忽略的對象,換句話說作為家中年長的男性,母親更容易將其視為成人對待,並對其產生一定的依賴性。這種依賴性成為弗蘭克“自我性別角色認知發展的原動力”,母子之間的關係也由此拉近。當母親為妹妹的夭折而傷心時,他希望能夠給予母親一些安慰,並在內心不斷地指責父親的不負責任,為母親鳴不平。最終弗蘭克找到一份郵差的工作,為母親分擔了家庭責任,成為母親的依靠和家庭的支柱。
馬拉奇
小說主人公弗蘭克的父親。馬拉奇因犯罪逃到美國,他希望在寬容自由的國度里擺脫逃兵惡名。然而,生活在美國社會最底層,再加之酗酒嗜好,加深了其失敗命運的砝碼。父親經常在酒吧里把工資花到分文不剩,然後渾身酒氣回家。他們的貧窮和弗蘭克妹妹的夭折,源於父親責任感的缺失。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安琪拉的灰燼》與以往以苦難為書寫主題的經典作品的不同之處在於,文本對苦難本身所作的“淡處理”,即苦而不怨、難而不餒。抑或有怨有恨,卻隱忍不發。作者無意於再現、強調苦難的猙獰,而是將其作為生存世界中的一種習見的東西。作者沒有濃墨重彩宣洩苦難的無以復加,以博取讀者的一把同情之淚,而是始終以平和的語調敘說那一段已流失的成長歲月。這種對待苦難的心境,蘊藉了一種超然、一份達觀:生存即折磨,苦難就是確證。人們既然已存身於世,別無選擇,只能面帶微笑,無怨無恨,默默承受這不是對苦難的消極逃避,而是超越似乎難以超越的苦難的一種積極的生存策略。成長主人公弗蘭基在苦難的成長之路上,始終嚮往走向理想中的精神家園:喜愛詩歌,親近基督。即或病入膏肓,他仍以讀詩為樂;他對宗教精神的追逐不是狂熱、盲目的,虔誠而不乏理性。他以個未成年孩子的獨特視角,不斷質疑成人世界中諸多業已成公理的所謂“真理”,甚至質疑不能質疑的“主”。“老師說為信仰而死是件光榮的事情,而爸爸說為愛爾蘭而死亡是件光榮的事情,我想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沒有人想讓我們活。”儘管文本自始至終都浸潤著濃郁的宗教情緒,但絕不是對宗教條例盲目的信奉與演蜂,而是融入了成長主人公最真切的生活/生命體驗。可以說,弗蘭基對詩歌和宗教的追隨,是源自內心的一種需要。當他感覺做錯了事,比如為了果腹而被迫偷竊,為了逃避粗蠻長輩的打罵而被迫撒謊時,他便迫不及待需要懺悔。在宗教和詩歌的撫慰之下,所有的苦難對於弗蘭基來說,不再是一件無法忍受的事。生活的真諦恰好在於,無論在何種境遇中,都得想辦法讓自己好好地生活下去。
藝術特色
通讀全作,兒童視角的選取是較為明顯的,字裡行間都透露出兒童獨有心理。但是同時讀者也要注意到弗蘭克在創作時的年紀。故事發生在童年,但是敘事時間卻是在20世紀90年代。顯然,敘事時間與故事時間是相互分離、錯位的。作品開篇就是成人視角。“我的父親和母親本該待在紐約,他們在那裡相遇,在那裡成婚,我也在那裡出生。然而,我四歲的時候,他們卻返回了愛爾蘭。”作者多年以後回憶往事,歷歷在目的一切將自己從即將要敘述的故事中抽離出來,對記憶作了一個梳理。
《安琪拉的灰燼》是用成人的價值觀念包裹了兒童的敘事視角。不論書中描寫了多少運用兒童視角敘述的故事,例如“我”羨慕米奇因為親戚的相繼去世可以請假不用上學;“我”盼著生病只因可以住進醫院享受乾淨漂亮的床單、噴香的飯菜和印著鉛字的書籍;“我”偷吃了別人的飯菜卻說是被狗偷吃的,等等。成人的視角、價值觀念都會縈繞在文本中,與兒童視角相互應和。有時是幾個極具諷刺性的形容詞,有時是幾句點明內心情感的語段。
作品影響
《安琪拉的灰燼》出版後,一舉獲得普利茲文學獎、全美書評獎、洛杉磯時報圖書獎、美國年度好書獎等,曾連續117周雄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榜,一年重印47次,印數高達150萬冊,創下了一連串的出版奇蹟。該書現已譯成25種語言全球發行,並由派拉蒙公司改編成同名電影。
作品評價
這是一本好書;在中國當下的語境中(到處瀰漫著庸俗的享樂主義),它就更是一本好書了。——學者、作家
曹文軒《安琪拉的灰燼》堪稱近年來少見的具有影響力而又兼具人文風格的回憶錄!——《紐約時報》
很少有一本書能像《安琪拉的灰燼》這樣能以苦中作樂、感傷而又不失樂觀積極的精神感動讀者。這本書的成功靠的不是誇大詞的宣傳,而是真心被感動的讀者的口口相傳。——美國《好書》雜誌
出版信息
書名 | 譯者 | ISBN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
安琪拉的灰燼 | 路文彬 | 9787544231596 | 2006-1-1 | 南海出版公司 |
作者簡介
弗蘭克·邁考特(Frank McCourt),美國作家、教師,愛爾蘭裔。邁考特1930年生於紐約,4歲隨父母遷回愛爾蘭,在貧民窟長大。他13歲輟學,19歲懷揣“美國夢”重返紐約,做過勤雜工、打字員,當過兵,後考入大學並在畢業後成了一名教師。他曾榮獲美國教育界最高榮譽“全美最佳教師”稱號,被譽為“老師中的老師”。
邁考特從退休後開始從事寫作。1996年,處女作《安琪拉的灰燼》靠讀者相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第一名,創下在榜長達117周的紀錄,且一舉包攬普利茲獎、全美書評獎、美國年度好書獎等知名獎項。1999年,《安琪拉的灰燼2:就是這兒》出版。2005年,《安琪拉的灰燼3:教書匠》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