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茶

安溪茶

安溪鐵觀音製作嚴謹,技藝精巧。一年分四季採制,穀雨至立夏為春茶,產量占全年總產量的45~50%;夏至至小暑為夏茶,產量占25~30%;立秋至處暑為暑茶,產量占15~20%;秋分至寒露為秋茶,產量占10~15%。制茶品質以春茶為最好。秋茶次之,其香氣特高,俗稱秋香,但湯味較薄。夏、暑茶品質較次。鮮葉採摘標準必須在嫩梢形成駐芽後,頂葉剛開展呈小開面或中開面時,採下二、三葉。采時要做到“五不”,即不折斷葉片,不摺疊葉張,不碰碎葉尖,不帶單片,不帶魚葉和老梗。鐵觀音,福建安溪人發明於1725-1735年間。屬於安溪鐵觀音,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烏龍茶類的代表。鐵觀音獨具“觀音韻”,清香雅韻,“七泡余香溪月露 滿心喜樂嶺雲濤 ”。除具有一般茶葉的保健功能外,還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動脈硬化、防治糖尿病、減肥健美、防治齲齒、清熱降火,敵煙醒酒等功效。以“十大名茶之首”亮相2010年上海世博會。

基本介紹

茶道,衛生指標,製作方法,烏龍茶歷史,基本成份,沖泡特色,沖泡步驟,品種分類,鐵觀音,本山,毛蟹,大葉烏龍,黃金桂,梅占,地圖信息,

茶道

談到安溪茶道精神,不能不提到安溪茶藝導師李波韻。他從安溪茶文化中提煉出了他的茶道精神理念:純、雅、禮、和。純為茶藝之本,意為茶性之純正,茶主之純心,化茶友之淨純;雅為茶藝之韻,意為沏茶之細緻,動作之優美,茶局之典雅,展茶藝之神韻;禮為茶藝之德,意為感恩於自然,敬重於茶農,誠待於茶客,聯茶友之情誼;和為茶藝之道,意為人與人之和睦,人與茶、人與自然之和諧,繫心靈之摯愛。
安溪茶
李波韻認為,茶藝應了解茶性,尊重當地民俗,掌握最佳泡飲方法,茶藝流程講究禮貌待人、款款有序,動作細膩優美、富有茶的神韻,使人們在品嘗的過程中得到美的享受。茶作為人類靈魂的飲品,蘊含著人的精神文化現象,使人與自然的對話變為現實。而是涉及到茶學、美學、禮儀學等方面,包括茶藝環境、茶藝音樂、茶藝人才選拔等。
在李波韻的指導下,傳達“純、雅、禮、和”的茶道精神理念的安溪茶藝受到高度讚揚,上海人稱它是安溪“茶鄉一絕”,《解放日報》主編丁錫滿以“嫩柳池塘初拂水”之句讚美安溪茶藝,首都文藝屆稱之為“中國文化之精品”,茶業界將其與日本茶道、韓國茶道並稱國際三大茶道。
1.山泉初沸
2.孟臣沐霖
3.烏龍入宮
4.懸壺高沖
5.春風拂面
6.孟臣重淋
7.若琛出浴
8.玉液回壺
9.關公巡城
10.韓信點兵
11.三龍護鼎
12.鑑賞湯色
13.喜嗅幽香
14.初品奇茗
15.再斟玉液
16.品啜甘霖
17.三斟石乳

衛生指標

項 目譜尼指標mg/kg
鉛(Pb計) ≤5
銅(以Cu計) ≤60
六六六(BHC) ≤0.2
滴滴涕(DDT) ≤0.2
三氯殺蟎醇(dicofol) ≤0.1
氰戊菊酯(fenvalerate) ≤0.1
聯苯菊酯(biphenthrin) ≤5
氯氰菊酯(cypermethrin) ≤0.5
溴氰菊酯(deltamethrin) ≤5
甲胺磷(methamidophos) ≤0.1
乙醯甲胺磷(acephate) ≤0.1
樂果(dimethoate) ≤1
敵敵畏(dichlorovos) ≤0.1
殺螟硫磷(fenltrothion) ≤0.5
喹硫磷(quintozene) ≤0.2

製作方法

烏龍茶綜合了綠茶和紅茶的製法,其品質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既有紅茶濃鮮味,又有綠茶清芬香並有“綠葉紅鑲邊”的美譽。品嘗後齒頰留香,回味甘鮮。烏龍茶的藥理作用,突出表現在分解脂肪、減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稱之為“美容茶”、“ 健美茶”。
形成烏龍茶的優異品質,首先是選擇優良品種茶樹鮮葉作原料,嚴格掌握採摘標準;其次是極其精細的製作工藝。製作程式有晾青、搖青、殺青、包揉、揉捻、烘錇。烏龍茶因其做青的方式不同,分為“跳動做青”、“搖動做青”、“做手做青”三個亞類。商業上習慣根據其產區不同分為:閩北烏龍、閩南烏龍、廣東烏龍、台灣烏龍等亞類。烏龍茶為我國特有的茶類,主要產於福建的閩北、閩南及廣東、台灣三個省。

烏龍茶歷史

烏龍茶是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創製於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後。據福建《安溪縣誌》記載:“安溪人於清雍正三年首先發明烏龍茶做法,以後傳入閩北和台灣。”另據史料考證,1862年福州即設有經營烏龍茶的茶棧,1866年台灣烏龍茶開始外銷。

基本成份

飲茶有許多益處,這是眾所周知的。但飲茶為什麼會有許多好處呢?這對一般人來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隨著科學的發展,到了19世紀初,茶業的成分才逐漸明確起來。
經過現代科學的分離和鑑定,烏龍茶中含有機化學成分達四百五十多種,無機礦物元素達四十多種。茶葉中的有機化學成分和無機礦物元素含有許多營養成分和藥效成分。有機化學成分主要有:茶多酚類、植物鹼、蛋白質、胺基酸、維生素、果膠素、有機酸脂多糖、糖類、酶類、色素等。而鐵觀音所含的有機化學成分,如茶多酚、兒茶素、多種胺基酸等含量,明顯高於其他茶類。無機礦物元素主要有:鉀、鈣、鎂、鈷、鐵、錳、鋁、鈉、鋅、銅、氮、磷、氟、等。鐵觀音所含的無機礦物元素,如錳、鐵、氟、鉀、鈉等均高於其他茶類。
中國醫學研究者聲明 烏龍茶具有瘦身的功效。烏龍茶之所以流行,完全是因為它溶解脂肪的減肥效果,這種說法也確實有科學的根據。因為茶中的主成分--單寧酸,證實與脂肪的代謝有密切的關係,而且實驗結果也證實,烏龍茶的確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實在是不可多得的減肥茶。實驗證明,每天喝一公升烏龍茶,有抑制膽固醇上升的效果。雖然飲用量應該依各人身體的狀況決定,但是當食物太油膩時,最好也能夠搭配烏龍茶,不但有飽腹感,還可以去除油膩。

沖泡特色

特色:安溪式泡法,重香,重甘,重純,茶湯九泡為限,每三泡為一階段。第一階段聞其香氣是否高,第二階段嘗其滋味是否醇,第三階段看其顏色是不有變化。所以有口訣曰:
一二三香氣高。
四五六甘漸增。
七八九品茶純。

沖泡步驟

備具:茶壺的要求與潮州式泡相同,安溪式泡法以烘茶為先,另外準備聞香杯
溫壺、溫杯:溫壺時與潮州無異,置茶仍以手抓,唯溫杯時里外皆燙。
烘茶:與潮州式相比,時間較短,因高級茶一般保存都較好。
置茶:置茶量依茶性而定。
沖水:沖水後大約十五秒中即倒茶。(利用這時間將溫杯水倒回池中)。
倒茶:不用公道杯,直接倒入聞香杯中,第一泡倒三分之一,第二泡依舊,第三泡倒滿。
聞香:將品茗杯及聞香杯一齊放置在客人面前。(品茗杯在右,聞香杯在右)
抖壺:每泡之間,以布包壺,用力搖三次。(抖壺是使內外溫度,開水沖入後不搖是為使其浸出物增多。這與潮州式在搖壺意義恰恰相反,因為所用的茶品質不同。
註:安溪產茶自古聞名,安溪式的泡法是用鐵觀音,武夷茶之類的輕火茶。

品種分類

鐵觀音

茶人又稱紅心觀音、紅樣觀音;既是茶葉名稱,又是茶樹品種名稱。清雍正年間在安溪西坪堯陽發現並開始推廣。天性嬌弱,抗逆性較差,產量較低,萌芽期在春分前後,停止生長期在霜降前後,一年生長期7個月。有“好喝不好栽”之說。“紅芽歪尾桃”是純種鐵觀音的特徵之一,是製作烏龍茶的特優品種。鐵觀音產於福建安溪,其條索捲曲狀結沉重,呈青帝綠腹蜻蜓頭狀,有美如觀音重如鐵之美譽。鐵觀音不僅香高味醇,是天然可口佳飲,而且養生保健功能在茶葉中也屬佼佼者。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鐵觀音除具有一般茶葉的保健功能外,還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動脈硬化、防治糖尿病、減肥健美、防治齲齒、清熱降火,敵煙醒酒等功效。鐵觀音於民國八年自福建安溪引進木柵區試種,分「紅心鐵觀音」及「青心鐵觀音」兩種,主要產區在文山期樹屬橫張型,枝幹粗硬,葉較稀鬆,芽少葉厚,產量不高,但制包種茶品質高,產期較青心烏龍晚五。其樹性稍?,葉呈橢圓形,葉厚肉多,葉片平坦展開,適宜制種鐵觀音茶。鐵觀音有春茶和秋茶之分,春茶品質比秋茶高,秋茶香氣比春茶高。

本山

本山原產於安溪西坪鎮,與鐵觀音近親,但生長勢與適應性均比鐵觀音強,成茶品質好的與鐵觀音相近似。外形 條索尚肥壯,緊結,較沉重,葉梗紅亮,細瘦整齊,尾部稍大,竹子節明顯,色澤烏潤呈熟透的香蕉皮色,具有青蒂綠腹紅點的特點。內質:湯色橙黃色或清黃色,味清純,略濃厚,香氣類似鐵觀音但較清淡。葉底:黃綠色,葉尾尖薄,長圓形,葉面有隆起,主脈略細稍浮白。茶條壯實沉重,梗鮮亮,較細瘦;如“竹子節”尾部稍尖,色澤鮮潤呈香蕉皮色;茶湯橙黃色;葉底黃綠,葉張尖薄,長圓形,葉面有隆起,主脈明顯;味清純略濃厚;香似鐵觀音而較清淡。本山植株灌木型,中葉類,中芽種。樹姿開張,枝條斜生,分枝細密;葉形橢圓,葉薄質脆,葉面稍內卷,葉緣波浪明顯,葉齒大小不勻,芽密且梗細長,花果頗多。一年生長期8個月左右。與鐵觀音“近親”,但長勢與適應性均比鐵觀音強,制烏龍茶品質優良,香高味醇,品質好的與鐵觀音相近似。制紅、綠茶則品質中等。

毛蟹

烏龍茶---毛 蟹毛蟹,原產於安溪福美大丘化,民國時亦稱“毛外”。無性系品種。據1979年福建省茶科所編的《茶樹品種志》載:"據萍州村張加協(1957年71歲)云:'清光緒三十三(1907年)我外出買布,路過福美大丘侖高響家,他說有一種茶,生長極為迅速,栽後二年即可採摘。我遂順便帶回100株,栽於自己茶園',由於產量高、品質好,於是毛蟹很快就在萍州附近傳開。"毛蟹植株灌木型,中葉類,中芽種。樹姿半開展、分枝稠密;葉形橢圓,尖端突尖,葉片平展;葉色深綠,葉厚質脆,鋸齒銳利;芽梢肥壯,莖粗節短,葉背白色茸毛多,開花多,基本不結實。育芽能力強,但持嫩性較差,發芽密而齊,成園較快。適應性廣,抗逆性強,易於栽培,產量較高,適制烏龍茶,為色種高級茶;制紅、綠茶,毫色顯露,外形美觀,品質俱佳。毛蟹:香氣清銳細長,味醇厚,湯色金黃,葉底軟亮勻整。

大葉烏龍

大葉烏龍(又名大葉烏),原產於安溪長坑珊屏。無性系品種。相傳,清雍正九年(1731),安溪長坑人氏蘇龍,將安溪一種茶苗移栽於建寧府(今南平市),產量高,品質好,當地茶農認定為優良品種,競相繁殖栽培。沒過幾年,蘇龍辭世,當地茶農以蘇龍姓名諧音命名為“烏龍”。烏龍:茶條瘦小,頭尾尖,質輕,便頭短小,梗皮不光亮,色澤褐,較不鮮潤。 湯色青黃、淺黃或橙黃, 葉底葉張薄,葉脈浮現;鋸齒較粗鈍。味清純稍薄,香帶焦糖香。後又根據其品種特徵,稱為“大葉烏龍”,而區別於其他烏龍品種。大葉烏龍植株為灌木型,中葉類,中芽種。樹姿半開展,分枝較密,節間尚長;葉橢圓形或近倒卵形,尖端鈍而略突,葉面略呈弧狀內卷,葉色暗綠,葉厚質脆,鋸齒較細明。開花結實率尚高。適應性廣,抗逆性強,根系發達,耐旱又耐寒,少受病蟲危害,育芽能力強,產量較高。制烏龍茶品質尚佳,制綠茶品質尚好,制紅茶品質次之。

黃金桂

黃金桂原產於安溪虎邱美莊村,施烏龍茶中風格有別於鐵觀音的又一極品。黃金桂是以棪(也稱黃旦)品種茶樹嫩梢製成,因其湯色金黃有奇香似桂花,故名黃金桂。黃金桂是以黃旦品種茶樹嫩梢製成的烏龍茶,因其湯色金黃色有奇香似桂花,故名黃金桂!。在現有烏龍茶品種中是發芽最早的一種,製成的烏龍茶,香氣特別高,所以在產區被稱為“清明茶”,“透天香”,有“一早二奇”之譽。早,是指萌芽得早,採制早,上市早;奇是指成茶的外形“細、勻、黃”,條索細長勻稱,色澤黃綠光亮;內質“香、奇、鮮”,即香高味醇,奇特優雅,因而素有“未嘗清甘味,先聞透天香”之稱。黃旦植株小喬木型,中葉類,早芽種。樹姿半開展,分枝較密,節間較短;葉片較薄,葉面略卷,葉齒深而較銳,葉色黃綠具光澤,發芽率高;能開花,結實少。一年生長期8個月。適應性廣,抗病蟲能力較強,單產較高。適制烏龍茶,也適制紅、綠茶。制烏龍茶,香奇味佳,水色金黃,葉底黃亮,獨具一格。黃金桂傳統的沖飲方法非常講究。茶具要小巧精緻,水最好用山岩泉水。將水燒沸,先把茶壺燙熱,裝上大約占壺容量十分之三四的茶葉,沖入沸水,用壺蓋颳去浮上來的泡沫,蓋好壺蓋,此時便有一股殊香撲鼻而來。隔10-25秒鐘,再緩緩倒入小茶杯,每人各持一杯,先聞香,再品味,慢慢啜飲,便滿口生香,回味甘美。鐵觀音素有“觀音韻”之稱,其入口微苦,回味甘香,清郁雋永,韻味無窮。品質特徵黃金桂的品質特徵是:條索緊細,色澤潤亮,香氣幽雅鮮爽,帶桂花香型,滋味純細甘鮮,湯色金黃明亮,葉底中央黃綠,邊沿朱紅,柔軟明亮。

梅占

梅占原產於安溪蘆田。無性系品種。其由來有兩種傳說:一種是,清道光元(1821)前後,蘆田有一株茶 樹,樹高葉長,但不知其名。有一天,西坪堯陽王氏前往蘆田拜祖,蘆田人特意考問王氏那株茶叫名?王氏不知,一時答不上來,抬頭偶見門上有“梅占百花魁”聯句,遂巧取“梅占”為其茶名。另一種是,清嘉慶十五年(1810)前後,安溪三洋農民楊奕糖在百丈坪田裡幹活,有位挑茶苗的老人路過此地,向楊討飯,楊盡情款待,老人以三株茶苗贈送。楊把它種在“玉樹厝”旁,精心培育,長得十分茂盛。採制成茶,香氣濃郁,滋味醇厚,甘香可口。訊息一傳開,大家爭相品評,甚為讚賞,但叫不出茶名來。村裡有個舉人根據該茶開花似臘梅的特徵,將其命名為梅占。此後三村五里廣植擴種,就逐漸馳名各地。梅占植株小喬木型,大葉類,中芽種。樹姿直立,主幹明顯,分枝較稀,節間甚長;葉長橢圓形,葉色深綠,葉面平滑內折,葉肉厚而質脆,葉緣平鋸齒疏淺。開花多,結實少。育芽能力強,芽梢生長迅速,但易於硬化。一年生長期7個月左右。適應性強,產量較高,在不同產地能適應制各種茶類。制烏龍茶香味獨特,品質較佳;制紅、綠茶,香高味醇,具蘭花香。品質特徵茶條壯實、長大、梗肥、節間長,色澤褐綠稍帶暗紅色,紅點明,湯色塗黃或橙黃,味厚香醇

地圖信息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河濱南路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