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安氏中獸(安氏中獸)

蒙古安氏中獸

安氏中獸一般指本詞條

蒙古安德魯斯中獸(Andrewsarchus mongoliensis)屬踝節目三尖中獸科(尚存爭議),生活於晚始新世距今4000——3500萬年前的中國,名稱緣自其發現者羅伊·查普曼·安德魯斯(Roy Chapman Andrews)。是曾出現過的最大的陸生哺乳類食肉動物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安氏獸
  • 拉丁學名:Andrewsarchus
  • 別稱:安氏獸,安德魯斯獸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哺乳綱
  • 亞綱:真獸亞綱
  • :踝節目或偶蹄目
  • :三尖中獸科
  • :安氏中獸屬
  • :安氏中獸
  • 亞種:蒙古安氏中獸
  • 分布區域:晚始新世的蒙古和中國,已滅絕
物種,演化進程,特徵,頭骨,牙齒,生活習性,

物種

一般認為安氏中獸體型超過大鬣獸、裂肉獸、巨型短面熊,但根據最新研究在南美發現的巨型食肉目熊科動物南美細齒巨熊(Arctotherium angustidens),體重估計達1.6-2噸,很可能在安氏中獸之上。南美細齒巨熊(Arctotherium angustidens)作為最大的熊科動物乃至陸生肉食哺乳動物,體型估計不比一隻小型亞洲象小,但由於過於龐大笨重,只在早更新世生活過一段時間,進入中更新世便已經絕滅。

演化進程

1923年,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資助的第三次中亞野外考察已進入第三個年頭,時任領隊的安德魯斯在今蒙古國曼汗(Manha)附近的晚始新世岩層發現並最先描述了這種動物,在這之前的三年中,這個考察隊在他的帶領下成果豐碩,在蒙古戈壁發現了竊蛋龍聞名於世恐龍化石,並且還第一次發現了原角龍的蛋,從而證明恐龍為卵生繁殖,轟動了科學界。事實上,這次最先看到化石的考察隊員是喬治·奧爾森(George Olsen),他立刻招呼安德魯斯過來檢查,考察隊緊接著投入挖掘,慢慢地一具壯觀的頭骨化石呈現到眾人眼前。所發現的標本主要是一個巨大的頭骨及一些碎片,領隊安德魯斯經鑑定認為它是一種未知的史前大型肉食類動物。
安德魯斯認為他們所發現的一定是一種非常大型的食肉哺乳獸。將化石以摹圖形式記錄下來並附圖寄信給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工作於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加拿大學者馬修(William Diller Matthew)收信後認為考察團所發現的新物種可能屬於一種與美國的尤因它強中獸(Harpagolestes uintensis)相關的大型中獸科,在化石原件寄回美國後,奧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於1924年對其進行了最終描述,將其以考察團團長安德魯斯的名字命名這個新物種為蒙古安氏獸(Andrewsarchus mongoliensis),並認為它可能是存在過的最大陸生食肉哺乳動物。從此人們便了解到了安氏獸這一巨型食肉哺乳類的存在。
1966年,美國學者薩雷(FrederickS. Szalay)和古爾德對安氏獸正模進行補充研究,薩雷和古爾德發現安氏獸上第三前臼齒為三根,不同於任何其他中獸。雖然他們仍受到奧斯本的局限影響而把安氏獸歸入中獸科,但也認識到其較為特殊的地位,因而在中獸科之下建立了一個“安氏獸亞科(Andrewsarchinae)”。
而早在1959年,周明鎮在描述他所建立的“似等三尖獸”時就認為這種動物的牙齒形態和中獸存在較大的區別,而更近似於相對原始的熊犬獸科。1980年齊陶在研究來自內蒙“馬茨捷營地”的新標本時更加補充了這一點,齊陶認為“似等三尖獸”的臼齒原尖十分粗壯且布有粗皺紋,臼齒擁有後小尖,下臼齒主尖和下後附尖均無縱脊的任何痕跡,在主尖和下後附尖之間有一道明顯的橫脊將二者隔開,這些特徵均與中獸類存在本質的不同。前文已經說過,似等三尖獸如今已經被視為安氏獸的晚出同物異名。
安氏中獸的體型遠比在世界其他地區發現的食肉動物大。顱骨總長達834mm,尺寸遠遠超過阿拉斯加棕熊(Ursus gyas),估計成年時其體長3820mm(=12英尺6.5英寸,依據M.H.obtusidens頭部與身體比例放大三倍,一般認為它能長到5米,體重可達1500公斤。它的頭骨長度和寬度是棕熊的兩倍,加拿大森林狼(Canis occidentalis)的三倍,也是強中獸M.H.vintensis的3倍。

特徵

極度延長的面部,顴骨寬闊膨大,顱長83.4厘米,顴寬56厘米;具較為完整的真獸齒型,因此不同於m3缺失的強中獸;p4呈三角狀並臼齒化,有突出的第三尖。其m3後尖缺失,外嵴(ectoloph)主要由前尖(paracone)構成。
從沿海出土的化石判斷,蒙古安德魯斯中獸 擁有陸地哺乳動物最強的下頜,能咬住大骨頭,安氏中獸可以捕殺原始鯨魚、貝類,擁有堅硬外殼的烏龜和大哺乳動物。
由於食物要求,認為安氏中獸是存在中亞在始新世期間。當印度次大陸與亞洲在始新世晚期或漸新世早期碰撞時,形成了喜瑪拉雅山及隔離了特提斯洋,繼而影響了氣候,使中亞洲乾涸,最終令動物群滅絕。而安氏中獸亦相信是因此而滅絕的。

頭骨

安氏中獸的頭骨化石長83厘米,寬56厘米。頭顱骨很像較為細小的中爪獸目,故推測安氏中獸有著與狼差不多的大小。 安氏中獸可能是最大型的陸上哺乳類肉食性動物。若安氏中獸按照中爪獸的體型來比例,從鼻端到盆骨就可長達12尺,而肩高則達6尺。故此安氏中獸約有Synoplotherium (Dromocyon) vorax或中爪獸的三倍。安氏中獸像其他的史前動物般,有著與身體不成比例的大頭。安氏中獸的面部長度約為頭蓋骨的150%,而中爪獸就只有92%,可見安氏中獸的面部相對較長。安氏中獸的頭蓋骨約有阿拉斯加棕熊的兩倍,但較為窄身,並且是馬更歇狼的三倍。由於平均棕熊都輕於1000磅,而最極端的狼亦只重170磅,故相信安氏中獸約重400-1000磅之間。
安氏中獸頭骨化石安氏中獸頭骨化石
圍繞顱骨標本,科學家們作了詳盡的描述和分析,並且與巨大的強中獸(Harpagolestes)進行了對比:
H.uintensis A. mongoliensis
頭骨總長 429 834(面長+顱區)
顴弓寬 270 560
面長 206 500(下第1門齒i1到下第3臼齒m3的跨度)
顱區長 223 334 (單位:毫米) (m3往後到骨節髁)
這些數據表明安氏中獸幾乎是強中獸H.uintensis的兩倍,而從面區占顱骨整體比例來看,其吻部所占比例甚大,而顱區比例不大,可能它的智力不是太高。

牙齒

I2極大,I3很小;上犬齒沒有保存下來,但從著生位置的痕跡來看尺寸應該很大;Pl很小,只有單一齒根和齒尖;P2雙齒根,只有一尖;P3有未發育完全的第三齒根,雙齒尖,具突出的原尖,而無第二尖;P4大而臼齒化,具突出的第三尖、三齒根;M1尺寸稍小,具三齒根;M2寬大呈三角狀,中尖大,具突出的原尖和第三尖,第二尖磨損;M3原尖與第三尖突出,具未發育完全的第二尖。
蒙古安氏中獸(安氏中獸)
獸類在齒型上的改變表明其已經適應食肉習性,但它們尚未具備正宗食肉哺乳動物的標誌——裂齒,而最先具備原始裂齒的是其後與中獸共享一片蒙古藍天的肉齒目動物。
中獸科動物的體型差異很大,小的如豺狗,大的可達數米。安氏中獸屬於最晚期的踝節類,人們對於這種神秘的巨獸還知之甚少,原因是化石證據不足,除1923年找到的這具頭骨外,尚未有新化石被發現。其種屬的確定也完全是以頭骨的化石形態特徵為依據的。其體長是借鑑了強中獸的頭骨與身體其它部位的比例計算的。而體重和整體復原圖也是在此基礎上得出的。之所以將安氏中獸頭骨與全身比例以強中獸作比較是因為它們同屬壓骨型中獸,具更為近似的身體構造。
就身體的綜合素質來講,安氏中獸無疑是曾出現過的最強大的陸生哺乳類食肉獸,當之無愧地與其後在蒙古崛起的肉齒目牛鬣獸科的裂肉獸鬣齒獸科的偉鬣獸巨鬣齒獸並稱“老第三紀四強”。而單從體型比較,只有裂肉獸堪與其相提並論。
安氏中獸所在的踝節目也擁有著顯赫的地位,與後來的有蹄類和其他諸多門類動物在系統發育上有著重大淵源。北半球的踝節類與南方奇特的有蹄類是最重要的古有蹄類,比起鈍腳目和恐腳目有著更為深遠的影響。人們相信鯨類與中獸類有著相當緊密的親緣關係,但究竟是中獸演化出鯨類還是二者有一共同祖先尚未有十分明確的答案。值得一提的是,海象等鰭腳類的祖先也出自踝節目的熊狗科(Arctccyonidae)。
安氏中獸在科普作品中的名氣遠超它的所有親戚,可以說是大多數動物進化類與古生物類讀物哺乳動物進化階段一個不可繞過的話題,這可能就是由於它的神秘身世和碩大體型以及所在門類重要的歷史地位吧。不管怎樣,以安氏中獸為代表的中獸科動物在自己倒下的同時已經成功地與肉齒目完成了食物鏈頂端權位的交接。這之後的食肉動物變得更加專業化了,具備了裂齒的肉齒目對食肉習性更為適應,而中獸類也完成了大自然賦予它們的進化使命。

生活習性

它是一種原始、身體粗壯的哺乳動物,類似於有蹄類鬣狗,生存於4500-3600萬年前的始新世。它的四肢很短,而身體很長,有長的尾巴,腳上有蹄。它的鼻端很長,有鋒利的牙齒及扁平的頰齒,可以用來咬碎骨頭。不過由於只有頭顱骨被發現,故究竟安氏中獸是掠食者,或是食腐肉不清楚。安氏中獸屬有蹄哺乳動物,在親緣關係上其實更接近於偶蹄目動物,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被戲稱作“披著狼皮的羊”。
安氏中獸安氏中獸
新的理論表明安氏中獸是不典型的掠食性動物。它是無所不吃,比如肉食、腐屍、骨頭、植物或者軟體動物而不是捕食動物。安氏中獸可以把剛被捕殺的動物屍體進行存儲,並且由於它體型強大,其他更小的掠食性動物被嚇跑。
安氏中獸沒有適合撕開食物的裂齒。從它的撕開食物的力量估計,安氏中獸最有可能是吃已滅絕的雷獸,不論是獵食或是吃其屍體的腐肉。
蒙古安氏中獸是一種奇怪的肉食有蹄動物,對它所知不多。擁有小型蹄趾,而非爪子,但這種動物卻發展出極長的有力雙顎,並配有強勁的牙齒。它們會獵食與其相近的草食有蹄動物。對中爪獸的了解僅來自一個頭顱與一些化石骨頭碎片,但是,它的長相被認為和一種知名的有蹄草食動物,即中爪獸,非常相像。由於這種動物擁有小型蹄趾而非鋒利爪子,卻同時具有如此有力的雙顎,意指它們就像部分人士所曾提出的一樣,是以腐肉為食的大自然清潔隊,或是食用龜肉。它們的牙齒出現嚴重的磨損痕跡,並且不像其它多數的肉食動物,只是單純用來撕裂肉類。
中爪獸(mesonychids)在亞洲、歐洲與美洲都有發現,蒙古中爪獸的骨骸則在蒙古找到。中爪獸屬於肉食性的有蹄動物。其中最大的是蒙古中爪獸,僅由一隻頭顱而聞名。該族群的特質是擁有犬科般強有力的雙顎。中爪獸的化石通常在水邊尋獲,而且只有單個,所以這些動物可能是沿河岸與潮汐線而居的腐食獨居動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