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質量興省活動實施方案

2007年8月24日,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以皖政辦〔2007〕53號印發《安徽省質量興省活動實施方案》。該《方案》分指導思想、目標任務、主要內容、工作措施、實施步驟5部分。

主要內容是:深入開展質量興市(縣)活動;全面開展質量興業活動;積極推進質量興企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徽省質量興省活動實施方案
  • 印發機關: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文號:皖政辦〔2007〕53號
  • 印發時間:2007年8月24日
通知,實施方案,一、指導思想,二、目標任務,三、主要內容,四、工作措施,五、實施步驟,

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安徽省質量興省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皖政辦〔2007〕53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安徽省質量興省活動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七年八月二十四日

實施方案

安徽省質量興省活動實施方案
質量問題是經濟發展中的一個戰略問題,質量水平的高低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科技、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綜合反映。為深入貫徹國務院《質量振興綱要》和《安徽省質量振興計畫》,不斷提高我省產品質量、工程質量和服務質量水平,省政府決定在全省開展質量興省活動。現提出如下方案:

一、指導思想

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為目標,以提高質量和產業素質為重點,以強化質量管理、推進科技進步為支撐,堅持政府領導、部門協作、企業主體、社會參與,大力實施以質取勝戰略、品牌戰略和技術標準戰略,不斷提升質量工作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有效性。

二、目標任務

經過努力,到“十一五”末,力爭達到以下主要目標:
(一)質量意識和產品質量明顯提高。全面質量管理意識得到普及,先進質量管理理論和方法得到推廣套用。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合格率達到或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質量損失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達到國家規定標準,省轄市批發市場、大型農貿市場和連鎖超市鮮活農產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7%以上,優質農產品比重明顯上升。
(二)工程質量穩步提升。大中型工程和省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綜合試車和驗收一次性合格,商品住宅工程合格率達99%以上,政府投資工程和公共建築工程合格率達95%以上,重大工程質量事故發生率控制在萬分之五以下,建設工程質量安全事故發生率控制在萬分之一以下。
(三)服務質量明顯改進。鐵路、交通、民航、郵電、商業、旅遊、醫療衛生以及金融、保險、房地產、信息諮詢等服務行業,服務質量基本達到國際標準,適應國際市場競爭需求,重點服務企業通過質量體系認證。
(四)品牌戰略全面實施。品牌經濟規模不斷壯大,爭創中國世界名牌1個,中國名牌產品40個,國家免檢產品130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18個,馳名商標30個,中國名牌農產品20個,中國出口名牌15個。安徽名牌產品900個,安徽省著名商標800個,安徽省名牌農產品400個,安徽出口名牌100個。積極推動建設工程、服務行業開展創優活動。
(五)技術支撐與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建立國家級質檢中心10個,省級中心或重點實驗室40個,制訂、修訂地方農業標準500項,建立120個農業標準化示範區,扶持50個農產品出口示範基地,培育50個標準化農產品批發市場。相關行業積極推廣先進適用的國際與國家標準,清潔生產標準、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標準、環境保護技術和設備標準得到普遍推廣,列入國家強制檢定目錄的計量器具受檢率達到95%以上,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計量檢測體系比較完善,中小型企業計量體系達到國家規定要求,基本形成社會化的計量校準服務體系。
(六)市場經濟秩序明顯好轉。制假售假違法行為嚴重的區域、市場、產品得到有效整治,基本清除區域性質量問題和規模性造假現象。完善打假責任制、預警監控制度、快速反應機制、獎勵舉報制度和專項檢查制度,形成打假長效機制。

三、主要內容

(一)深入開展質量興市(縣)活動。
市、縣人民政府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質量工作,以質量振興為己任,調動和組織各行各業圍繞《安徽省質量振興計畫》,積極推進以提高質量、振興經濟、促進發展為主要內容的質量興市(縣)活動。要把“質量興市(縣)”與落實國家和省對質量工作的整體部署結合起來,與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結合起來,與實施名牌戰略以及打假工作責任制結合起來,推進質量振興事業全面、協調和健康發展。在試點的基礎上,全面推進質量興市(縣)活動。
(二)全面開展質量興業活動。
1.工業。積極貫徹國家產業政策,走安徽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發揮比較優勢,以提高製造業整體素質和競爭力為核心,加大資源整合和投入,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最佳化和升級,培育骨幹企業、知名品牌和新的增長點,推動製造業跨越式發展,使製造業成為推動質量興省的重要力量。加強技術創新和體制創新,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汽車、家電、工程機械、煤化工、冶金、水泥、建築業等重點行業質量管理水平達到全國先進或領先水平。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動清潔生產,確保全全生產,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和循環利用水平,降低能源消耗。
2.農業。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大農業科技創新力度,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建立完善農業標準體系,大力開展農業標準推廣普及與實施套用,把農產品產前、產中、產後全過程納入標準化管理。堅持市場導向,加快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積極培育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產品生產經營組織化程度。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開展放心農資活動,加快農業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建設,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從農田到市場全程的監管能力。全省主要“菜籃子”、“米袋子”產品產地環境基本實現無害化,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合格率達98%以上。
3.服務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規範提升傳統服務業,進一步完善覆蓋城鄉、功能合理的公共服務體系和機制,不斷提高公共服務的供給能力和水平。堅持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方向,促進服務業拓寬領域、增強功能、最佳化結構。加快推進服務業標準化,建立健全服務業標準體系,擴大服務標準覆蓋範圍。對暫不能實行標準化的服務行業,廣泛推行服務承諾、服務公約、服務規範等制度,提高服務業國際競爭力,實現服務業又好又快發展。
(三)積極推進質量興企活動。
1.提升企業質量管理水平。鼓勵企業積極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制定具有競爭力、高於國家現行標準的企業內控標準。凡生產涉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產品的企業,必須嚴格執行國家強制性標準。重點企業要建立以技術標準為主體的企業標準體系,加大對檢測工作經費的投入,完善檢測基礎設施建設。全面開展以質量管理小組和質量信得過班組為代表的民眾性質量管理活動,積極推廣和套用先進的質量管理理念和方法,繼續加強全面質量管理知識的教育,大力開展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產品質量認證。大型工業企業和出口創匯企業全部通過質量體系認證,中型企業80%通過質量體系認證,一批小型企業通過質量體系認證。
2.加快企業技術改造步伐,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支持重點企業套用信息技術等先進適用技術,圍繞提升技術水平、改善品種、保護環境、保障安全、降低消耗、綜合利用等,對傳統產業實施改造提高。加大技術創新投入,以企業為主體,促進產學研結合,加強研發能力建設,堅持開放式創新,加速研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加強規劃引導,嚴格市場準入,抑制低水平盲目發展和重複建設。
3.爭創名牌產品。引導和鼓勵企業爭創名牌產品,促進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和管理水平,形成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強、科技含量高,在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上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名牌產品。注重品牌等無形資產的運營,最佳化資源配置,推動資本、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向名牌產品和優勢企業集中,使名牌產品的帶動力明顯提升。

四、工作措施

(一)完善市場規則,強化公共服務職能。
1.加快質量誠信體系建設。建立健全質量信用制度,加強信用監管,實施市場主體質量信用監督和質量失信懲戒制度,建立產品質量風險分析與預警機制、缺陷商品召回制度、質量保險制度和商品市場質量管理機制、問題商品追溯機制和商品消費預警與維權機制,嚴格商品經銷者進貨檢查驗收和內部質量管理制度,建立規範化的商品質量問題處理程式和現代化商品質量監控網路。對產品直接危害人體健康、人身安全或存在致命缺陷的生產企業,實行市場退出機制。
2.健全工程項目和設備監理制度。在建築、水利、道路、橋樑等工程項目建設中,普遍推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和契約管理制;對限額以上建設項目中的成套設備推廣設備監理制度。
3.提高服務質量。嚴格執行服務質量的各項標準和規範,健全服務規章制度,規範工作流程,提高客戶滿意度。積極開展視窗單位達標、創優、服務競賽等活動,加大服務消費維權力度,促進服務質量提升。
4.構建公共服務平台。加大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投入力度,逐步建立以國家和省級檢測中心為龍頭、市級實驗室為骨幹、縣級檢測力量為基礎的服務網路,為安徽產業結構升級和產品結構調整提供技術支撐和保障。充分發揮質量協會、消費者協會等各類社會團體對質量工作的推動和監督作用,加強對中介組織的管理,規範中介組織行為,不斷增強服務功能。
5.強化安全監管。突出抓好食品藥品安全、建築工程安全、旅遊安全和特種設備安全工作。重點加強對旅遊交通、大型遊樂設施、重大聚集性活動、重大危險源、重點場所、重大事故隱患和各種突發事件的安全監控和安全保護措施的管理,健全安全監察制度,加強安全監管組織網路建設,提高安全監察工作質量和效率。
(二)深入開展打假治劣工作,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
1.全面推進轄區打假工作責任制。落實打假責任追究和獎懲制度,結合區域打假工作實際,建立以縣(區)為重點,區域劃分合理,責任分工明確,上下齊抓共管、嚴格獎懲兌現的轄區打假責任體系,確保不出現區域性造假現象。
2.嚴厲打擊各類質量違法犯罪活動。以保障食品藥品安全、保護智慧財產權、打擊商業欺詐為重點,認真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加大對日用消費品、農資、汽車及零部件、成品油、鋼材、裝潢裝飾材料等重要物資的檢查整治力度,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為,最佳化市場經濟秩序。
3.建立質量監管長效機制。按照標本兼治、著力治本的原則,建立以打假責任制、預警監控機制、快速反應機制、質量失信行為懲戒機制為主要內容,專項行動與日常打假相結合,打假治劣與扶優扶強相結合,重點整治與綜合管理相結合的質量監管長效機制,使質量違法犯罪行為得到明顯遏制。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建立健全質量獎勵制度,對質量管理成效顯著和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鼓勵企業改進質量、最佳化管理、提升價值,走卓越績效之路。將開展質量興省活動必需的經費納入省質監局部門預算統籌考慮,各市可視財力狀況對本地開展質量活動予以必要的支持。
(四)加強組織領導。
省政府成立質量興省活動領導小組,組長由省政府負責同志擔任,成員由省質監局、省發展改革委、省經委、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省科技廳、省農委、省工商局、省衛生廳、省統計局、省旅遊局、省建設廳、省水利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安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組成,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質監局,負責質量興省工作的具體組織協調工作。
(五)加強宣傳教育,營造良好氛圍。
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路等媒體,結合開展“質量月”、“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百城萬店無假貨”等活動,集中對質量興省活動進行廣泛動員和宣傳,普及質量法律、法規和質量管理知識,增強全民質量意識,引導社會各界積極投入到質量興省活動中來。

五、實施步驟

質量興省活動共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啟動階段(2007年8月—2007年12月)。開展質量興省宣傳工作,營造氛圍,全面啟動質量興省工作。初步建立質量興省工作機制和目標考核體系。
(二)實施階段(2008年1月—2009年12月)。企業普遍樹立以質取勝的經營理念,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全面提高。各地、各部門對質量興市(縣)工作情況進行跟蹤分析,及時報告實施進展情況。省質量興省活動領導小組對各有關單位工作進展情況進行督促檢查。
(三)總結提高階段(2010年)。省質量興省活動領導小組組織階段性考核驗收工作,總結經驗,改進不足,並提出新的工作目標和措施。省政府將對在質量興省工作中取得顯著成績的給予通報表揚,對工作不到位、成效不明顯的,責令限期整改。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根據本方案精神,制定具體實施意見,並於2007年11月1日前報省質量興省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