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1日,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以皖政辦〔2011〕28號印發《安徽省農業產業化“671”轉型倍增計畫實施方案》。該《實施方案》分指導思想、發展目標,主導產業發展重點與區域布局,抓好關鍵環節3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徽省農業產業化671轉型倍增計畫實施方案
- 印發機關: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文號:皖政辦〔2011〕28號
- 印發時間:2011年4月11日
通知,實施方案,
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安徽省農業產業化“671”轉型倍增計畫實施方案的通知
皖政辦〔2011〕28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安徽省農業產業化“671”轉型倍增計畫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實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一一年四月十一日
實施方案
安徽省農業產業化“671”轉型倍增計畫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統籌城鄉發展和建設現代農業的總體要求,以建立農業產業化示範區、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產業集群為主攻方向,以科學規劃為先導,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以工業化和城鎮化為依託,以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切實轉變發展方式,顯著提高農產品加工業精深加工水平和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業產業化和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發展目標。
“十二五”期間,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實現農業產業化轉型升級為核心目標,努力提升農產品競爭力,提高農業產業化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實現六大轉型:一是技術升級轉型,由傳統技術向現代技術轉型;二是產品結構轉型,由產品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轉型;三是產業布局轉型,由龍頭企業分散布局向產業集群轉型;四是規模效益轉型,由外延式擴張向質量和效益提升轉型;五是發展方式轉型,由資源消耗型粗放式發展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集約式發展轉型;六是行銷業態轉型,由傳統行銷方式向現代商業業態轉型,實現農業產業化又好又快發展和農民收入穩步提高。
——主要目標(概括為“671”)。“6”:全省培育60個年產值超50億元的農業產業化示範區,其中超百億元的農業產業化示範區達到20個。“7”:全省農產品加工業產值突破7000億元,年遞增20%左右。“1”:農業產業化帶動農民人均增收1000元,年遞增20%左右。
——具體目標。到2015年,全省農產品加工業承接產業轉移水平大幅提高,積極承接以長三角地區為主的國內外產業轉移,使之成為農業產業化新時期發展的直接動力。農業產業化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升,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由目前的1.2︰1提高到1.5︰1,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初加工以上)和精深加工比重明顯增加。農產品市場體系更加完善,農產品批發市場功能明顯提升,農產品購銷大戶、經紀人隊伍加快發展壯大,市場開拓能力不斷增強。農產品出口創匯額度大幅遞增,由每年6億美元提高到10億美元,出口產品結構更趨合理,市場更加多元化。農產品基地建設布局更加最佳化,根據優勢企業、優勢產業布局,建設一大批高標準農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龍頭企業聯結帶動農戶比例由目前的55%提高到80%左右,廣泛帶動農戶實行標準化生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農產品品牌建設大幅提速,培育優質、高效、安全、生態名牌農產品,省級品牌達到700個,全國知名品牌達到50個。農業產業化帶動能力顯著增強,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農民增收能力,建立農民收入內生增長機制,加快城鎮化步伐,增強縣域經濟吸納農民就業的能力。
二、主導產業發展重點與區域布局
(一)糧食產業化。
到2015年,實現加工產值1700億元,建成優質原料基地5000萬畝,形成糧食加工能力3000萬噸。培育年銷售收入超50億元的龍頭企業6家,超20億元的10家,超10億元的20家。糧食加工業產值與糧食總產值之比達1.3︰1,糧食二次以上加工的產品比例達65%。
——發展重點。發揮資源優勢,積極建設優質糧食生產基地;通過以糧食精深加工技術、低碳生產技術、副產品綜合利用技術為重點的技術創新、技術改造和技術推廣,提升糧食加工業的整體技術水平。通過政策扶持和項目支撐,培育、整合、壯大糧食加工龍頭企業,主動承接糧食加工業產業轉移,依託已有的糧食產業園大力發展糧食加工產業集群,提升糧食精深加工能力。以稻米加工和小麥加工為重點,開發生產多品種、多檔次糧食製品,不斷最佳化產品結構。加快建設和完善糧食加工標準體系和質量控制檢測體系,保證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實現我省糧食加工業由注重“總量擴張、初級加工”向重視“技術創新、精深加工”轉變,由“注重資源優勢、速度規模”向“重視食品安全、質量效益”轉變,大幅提升糧食加工業核心競爭力和綜合效益。
加快優質水稻生產基地和有機水稻生產基地建設。提升原料質量,保證原料供給。大力發展配製米、營養米和小包裝米生產,提升精製米生產能力與檔次。積極開展方便米制食品、專用米制食品加工技術與裝備的研究開發,提升米制食品工業化生產水平。大力開展水稻秸稈、稻殼、碎米、米糠綜合利用技術與裝備的研究開發,提升稻米加工副產品的綜合利用能力。建立健全稻穀加工標準體系、全程質量控制體系和快速檢測體系。培育和發展大型龍頭企業,打造名牌產品,提升規模效益和集約化程度。重點發展現代稻米物流中心建設項目、稻米加工產業園建設項目、年產10萬噸以上精製米生產項目、年產1萬噸以上配製米、營養米或有機米生產項目、年產5萬噸以上澱粉或糯米粉生產項目、年產1萬噸以上方便米制食品開發項目、年產1萬噸以上專用米制食品開發項目,以及稻米加工技術改造項目、稻穀加工副產品綜合利用項目等。
加快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基地建設。提升原料質量,保證原料供給。突出專用麵粉、工業化主食、速凍方便食品以及餅乾烘焙食品等4個發展重點,開展高端營養麵粉、小麥谷朊粉、澱粉及其生物轉化製品、DDG飼料等生產技術的集成研究與開發,顯著提升小麥的高值化加工水平。開發適銷對路的多種食品專用粉、營養掛麵、速食麵、速凍麵團、冷凍面、鮮切面、調理快餐面等產品,擴大餅乾生產規模,提升產品檔次。積極開展小麥加工副產品利用技術與裝備的研究開發,提升麥胚、麩皮和系列植物蛋白的開發利用率。鼓勵骨幹麵粉企業與小麥主產地、糧食儲備企業建立戰略聯盟,打造名牌產品,提升規模效益和集約化程度。重點發展現代小麥物流中心建設項目、小麥加工產業園建設項目、年產20萬噸以上專用麵粉生產項目、年產2萬噸以上麵條或速凍食品生產項目、年產1萬噸以上面制食品(速食麵、餅乾等)開發項目,以及小麥加工技術改造項目、小麥加工副產品綜合利用項目等。
——區域布局。引導優勢糧食加工企業向優勢區域集聚,尤其要向我省優質水稻、專用小麥等全國糧食生產基地附近集聚,不斷壯大糧食加工產業集群。糧食加工業區域布局的重點是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皖江城市帶、皖北地區。
稻穀加工區域重點布局在合肥、安慶、巢湖、宣城、馬鞍山、滁州、六安、蕪湖、池州、淮南等市。在六安、巢湖市發展年產值超百億元的稻米加工產業集群2個,在南陵、廬江發展年產值超50億元的稻米加工產業集群2個,在懷遠發展年產值超50億元的糯米加工產業集群1個,在合肥、巢湖、宣城、安慶等地建設年產值超20億元的稻米加工產業集群4個。
小麥加工區域重點布局在宿州、亳州、阜陽、蚌埠、滁州、淮北、六安等市。在淮北和沿淮地區小麥種植優勢產業帶,打造淮河流域糧食主體功能區,淮北地區種植強筋小麥,沿淮、江淮之間種植中筋、弱筋小麥。在蕭縣、亳州市譙城區發展年產值超100億元的小麥粉加工產業集群2個,在濉溪、鳳陽發展年產值超50億元的小麥粉加工產業集群2個。
(二)油料產業化。
到2015年,實現加工產值300億元,建成優質原料基地1000萬畝,形成油料加工能力500萬噸。培育年銷售收入超50億元的龍頭企業3家,超10億元的5家。油料加工業產值與油料總產值之比達到1.3︰1,油料加工轉化率提高到80%以上,二次以上加工的產品比例達到40%。
——發展重點。以市場為導向,以結構調整為重點,以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為手段,整合資源,提高油料加工精深度和附加值,大力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實施標準化生產,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強化食品安全。建設優質原料生產基地,重點發展高產“雙低、高油”油菜籽生產,提升原料品質,保障原料供給。提升油料精深加工技術和副產品綜合利用技術,大力推廣低溫冷榨、擠壓膨化、低溫浸出、脫溶、物理精煉等制油新技術,重點研發以低溫冷榨植物蛋白生產高效飼料的關鍵技術。研究推廣新設備、新工藝和低碳生產技術,建立健全油料加工標準體系、全程質量控制體系和快速檢測體系,減少環境污染,提高產品質量。通過政策扶持和項目支撐,壯大油料加工業龍頭企業,主動承接發達地區油料加工業產業轉移,大力發展油料加工產業集群,提升油料精深加工能力。最佳化產品結構,開發多品種、多檔次油料製品,以菜籽油為主,積極開發生產大豆油、玉米胚芽油、茶籽油、芝麻油和稻米油,重點開發生產一級油、二級油、調和油、專用油和營養保健油,加強菜籽餅粕、皮殼、油腳等副產品的綜合利用,開發油脂植物蛋白、脂肪酸、脂肪醇、皂甙、甘油、卵磷脂等精深加工產品。重點發展現代油料物流中心建設項目、油料加工產業園建設項目、年產50萬噸以上精煉油綜合開發項目、年產30萬噸以上菜籽油生產項目、年產10萬噸以上大豆油生產項目、年產5萬噸以上玉米胚芽油生產項目、年產2萬噸以上茶籽油生產項目、年產1萬噸以上稻米油或芝麻油生產項目,以及油料加工技術改造項目、油料加工副產品綜合利用項目等。
——區域布局。引導優勢企業向優勢區域集聚,尤其要向全國優質油菜產業帶集聚,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皖江城市帶是區域布局的重點。在滁州、六安、巢湖、安慶、蕪湖、合肥、宣城、池州市等全國優質油菜產業帶,重點發展大型油料加工企業。在六安和巢湖等地建設年產值超50億元的油料加工產業集群2個。
(三)畜牧產業化。
到2015年,實現加工產值1200億元,肉蛋奶產量630萬噸。培育年產值100億元以上的產業集群4個,年銷售收入超100億元的龍頭企業2家,超50億元的5家,超20億元的6家,超10億元的12家。
1.肉製品。
——發展重點。大力發展肉類加工產業集群,發展關鍵配套產業,支持企業開展重點技術研發,提升產品質量。通過HACCP、GMP等認證,實現肉製品的潔淨化加工和安全可追溯。大力發展冷鮮分割肉、調理肉製品、熟肉製品等三大類主導產品。研究開發安徽地方傳統畜禽製品現代化加工過程中的工業化冷風技術、發酵增香技術、風味穩定化技術等。
——區域布局。安徽北部,在牛、羊、生豬規模化養殖基礎上,主要在阜陽、宿州、淮北市和蚌埠市懷遠縣、亳州市蒙城縣的農產品加工集中區發展屠宰及肉產品深加工項目。安徽中部,重點在合肥市的肥東、肥西和長豐縣發展生豬、家禽屠宰及深加工項目。安徽南部,重點在宣城市及安慶樅陽、太湖發展家禽屠宰、分割、熟食等系列深加工項目。
2.蛋製品。
——發展重點。支持在安徽南部發展全國領先的蛋製品加工產業集群,建立1—2個加工園區。引進世界一流的加工技術,建立省級以上研發中心,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繼續加強禽蛋保鮮、強化營養蛋生產、蛋有效活性物質提取等技術研發與套用,培育安徽省專業性蛋製品品牌。
——區域布局。安徽南部,以宣城市為中心發展蛋製品加工產業集群,重點分布在宣城市宣州區及廣德、郎溪,以及銅陵市、南陵縣,以分級鮮蛋為主。安徽中部,以合肥市為中心生產各種以蛋為原料的食品,重點分布在合肥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
3.乳製品。
——發展重點。強化乳源基地建設與飼料基地建設,嚴格執行新的國家乳業標準,在乳業產業鏈中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從制度上杜絕類似三聚氰氨事件。加強乳製品技術攻關,建立省級以上研發中心。大力發展新型乳製品加工技術、乳牛胚胎移植產業化技術、優質乳牛育種技術、乳製品精深加工技術。培育乳製品品牌,提升市場競爭力。
——區域布局。主要布局在馬鞍山、合肥、淮南和六安市,其服務市場是合肥經濟圈以及輻射長三角地區。
4.蜂製品。
——發展重點。發展養蜂生產,形成種蜂培育、蜜蜂飼養、蜂產品深加工、蜂具(加工)聚集的產業帶。加強蜂產品功能因子研究,重點進行功能因子的提取、合成、分析、檢測、功能評價等,拓展蜂產品的開發深度和範圍,提高蜂產品的附加值。開展蜂花粉開發利用研究,採用高科技手段,對花粉進行破壁,開發以抗衰老功能為主的蜂花粉核酸製品。
——區域布局。安徽南部,重點在黃山、宣城市發展蜂產品系列深加工項目。
(四)水產產業化。
到2015年,實現加工產值150億元。培育20億元以上產業集群4個,規模以上加工企業100個,年銷售收入20億元以上企業1個,10億元以上企業8個。
——發展重點。集中力量研發魚糜及模擬食品加工技術、冷藏保鮮技術、鮰魚加工技術及蝦蟹加工烹飪技術,開發淡水魚專用加工設備。引導企業加強全程質量控制,重視品牌培育,開發魚類即食食品和休閒食品,開拓出口渠道。
——區域布局。沿江地區的蕪湖、馬鞍山、宣城市,重點發展名特優淡水魚和加工產業集群,銅陵等為重點發展大口鯰魚類良種繁育基地,環巢湖水產品加工及漁具製造集中帶,主要包括環巢湖地區及廬江縣、無為縣等,培育環巢湖水產品加工及漁具製造產業集群。在安慶、池州、六安市重點發展網箱養殖、四大家魚分割保鮮加工,培育湖泊、水庫四大家魚分割保鮮加工產業集群,同時注意保護好飲用水源。沿淮地區的蚌埠市及滁州市的明光市,重點發展龜、鱉與低值魚糜加工,培育以明光市女山湖水產加工產業集群為代表的沿淮水產品加工產業集群。
(五)蔬菜產業化。
到2015年,實現加工產值200億元,培育年產值超10億元龍頭企業2家。年加工蔬菜400萬噸,加工率達到25%以上。
——發展重點。加快推進城郊保供蔬菜、皖北和沿江棚室蔬菜、皖南和大別山區高山蔬菜、沿江沿淮沿巢湖水生蔬菜、黃山和九華山旅遊蔬菜等五大優勢產區。強化蔬菜基地建設,大力發展高效設施蔬菜。加快蔬菜檢測和質量追溯體系建設,積極推進標準化生產。提升科技興菜水平,增加精細高檔蔬菜比重。打造現代化流通體系,發展以“長三角”大中城市為重點的配送、直銷、專賣。推進蔬菜采後商品化處理和清潔化加工,做大“生態品牌”、“原產地品牌”和綠色、有機蔬菜品牌。調整出口產品結構,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扶持龍頭企業發展蔬菜冷藏、保鮮、速凍、脫水菜加工,不斷提升產品加工檔次,加快技改和新產品研發,發展蔬菜汁、蔬菜粉、凍乾蔬菜、調理蔬菜和膨化蔬菜等精深加工。
——區域布局。加快發展皖北脫水蔬菜和罐裝蔬菜、皖江速凍蔬菜和醃製蔬菜、皖南和皖西南食用菌及森林蔬菜三大加工區。支持銅陵生薑等特色農產品蔬菜基地建設,壯大特色產業規模,形成特色產業群。著力在基地建設、龍頭企業培育、企業技改和新產品研發、市場開拓和利益聯結機制等方面取得進展。加大品牌創建力度,培育一批具有市場影響力的蔬菜品牌,形成蔬菜地理商標建設與管理體系。重點支持一批國家級、省級蔬菜龍頭企業發展蔬菜精深加工和出口創匯。培育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內的蕪湖市、馬鞍山市蔬菜產業集群,合肥市、宣城市蔬菜深加工基地及和縣台灣農民創業園。培育皖北亳州市等蔬菜產業集群。
(六)水果產業化。
到2015年,實現加工產值80億元。培育年銷售收入超20億元的龍頭企業1家,超10億元的龍頭企業3家。形成年產30萬噸水果加工能力。
——發展重點。發展水果加工專用原料基地,提升水果生產技術,加強水果質量安全體系與可追溯制度建設。發展特色鮮食果品基地和城郊休閒觀光水果基地。支持龍頭企業發展水果貯藏保鮮及深加工。重點加大水果加工科技研發投入力度,提升果汁的營養與口感;支持水果銷售渠道體系建設,健全產地批發市場,創新行銷方式;加強水果地理商標與管理體系建設,打響水果及其加工品知名品牌;重點發展乾鮮水果精深加工,利用碭山、蕭縣及懷遠等地水果資源,重點開發濃縮果汁及果汁飲料、天然果肉原汁、罐頭等產品。
——區域布局。水果加工專用原料基地主要布局在黃河故道及其泛區的碭山、蕭縣。水果加工主要布局於安徽北部的黃河故道,以碭山、蕭縣為主,兼顧六安、霍山等地,重點培育碭山和蕭縣水果加工產業集群。
(七)中藥材產業化。
到2015年,實現加工產值500億元。培育年產值超100億元和超50億元的產業集群各1個,年產值超5億元的龍頭企業10家,超億元的龍頭企業50家以上。中藥材種植面積240萬畝,年加工中藥飲片30萬噸,成為國內主要特色中藥材種植和生產加工基地。
——發展重點。重點支持亳州中藥經濟區域發展,鞏固擴大亳州“藥都”優勢,加強中藥材市場建設,規範亳州中藥飲片生產和中藥材市場。發展中藥材加工產業集群,形成藥材生產—藥材加工—中成藥產品鏈,促進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加快發展,打造中藥飲片及相關產品生產集群。支持皖西、皖南中藥材產區企業的發展。積極發展中藥材專業合作組織。切實加強中藥材生產基地建設,實行統一標準、統一技術、統一品種的規範化種植。穩步發展中藥飲片,鼓勵開發浸膏和高純度提取物、小包裝飲片,擴大亳州藥都品牌的影響和帶動作用。鼓勵利用地道藥材開發新藥及保健品和藥膳、藥浴、藥物化妝品、獸藥、農藥等。注重品牌建設,配合開展商標註冊、名優產品、地理標誌等工作,將分散零星的生產種植和市場規模整合起來,形成亳芍、滁菊、黃山貢菊、銅陵鳳丹、霍山石斛、宣木瓜、寧前胡等全國知名品牌優勢。積極構築安徽現代中藥研究創新體系,不斷加快中藥材產業化發展步伐。
——區域布局。以亳州市為中心,重點發展亳州現代中藥飲片加工集群。以馬鞍山、宣城、黃山、蕪湖、銅陵等市為中心,發展沿江中成藥加工集群。
(八)棉花產業化。
到2015年,實現加工產值400億元。培育年產值超50億元的產業集群1個,年銷售收入超20億元的5家。棉花種植面積900萬畝,其中優質專用棉生產基地600萬畝以上。
——發展重點。形成皖北與沿江兩大棉花優勢產業帶,提高棉花單產,提升棉花質量,消除“三絲”。鼓勵發展棉花種植合作社,形成棉花產業鏈利益分配合理機制。構建棉花紡織、印染、服裝一體化產業鏈,發展棉花加工產業集群,積極承接沿海地區棉花產業鏈的整體轉移。提升棉花加工、包裝技術,重點生產大包棉。加強棉籽、棉稈等副產品開發利用,提高棉產品利用率。
——區域布局。皖北產業帶主要包括宿州、亳州、阜陽等市,沿江產業帶包括安慶、宣城、蕪湖等市。重點培育沿江棉花產業加工集群。
(九)繭絲綢產業化。
到2015年,實現加工產值80億元。培育年產值超10億元的產業集群2個,年銷售收入超10億元的龍頭企業2家、超億元的20家。生產鮮繭3.25萬噸,白廠絲8000噸,真絲綢緞5000萬米,成為全國重要的蠶桑生產基地和絲綢生產加工基地。
——發展重點。大力推進繭絲綢產業化,加大絲綢產品開發力度,套用高新技術提升絲綢加工水平,實現繭絲綢產業結構調整和最佳化升級。最佳化產業布局,推動產業集群建設,培育龍頭企業,進一步做大產業規模。加強蠶桑基地建設,強化良種繁育和技術推廣,發展蠶桑專業合作社,提高蠶桑生產規模化、組織化程度,擴大優質繭絲生產能力。推進蠶桑資源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產出效率,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實施品牌發展戰略,加強行銷網路建設,積極開拓絲綢產品國內外市場,擴大絲綢產品消費。
——區域布局。以大別山區、皖南山區和阜陽市為三個集中區,積極培育絲綢加工產業集群,重點發展繭絲、絲綢面料和絲綢製品,形成以阜陽、廣德、績溪、涇縣、霍山、金寨、歙縣、黟縣、岳西、桐城、青陽等地為中心的優質繭絲和絲綢加工基地。
(十)茶葉產業化。
到2015年,實現加工產值140億元,茶葉總產11萬噸以上。茶園面積達230萬畝,其中無性系良種茶園面積達90萬畝以上,有機茶麵積和生產能力分別穩定在10萬畝和3000噸左右。培育年產值超100億元的產業集群1個,年銷售收入超20億元的龍頭企業2家,超10億元的龍頭企業4家。
——發展重點。加強茶葉基地建設,大力發展無性系良種茶園。積極開發綠茶清潔生產加工技術、機械制茶技術、傳統名茶製作工藝、新型茶飲料開發技術。培育壯大龍頭企業,集中力量培育一批有較強市場競爭力和帶動力的龍頭企業。加強茶葉品牌建設,依託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祁門紅茶、屯溪綠茶等,加強茶葉品牌整合,打造知名茶葉品牌,形成具有強烈地域特色的地理商標。提高科技創新和質量安全水平,注重茶葉生產生態環境保護,為發展綠色、有機茶葉奠定優良的環境基礎。加強市場體系建設,重點在長三角、珠三角以及北京等地開設安徽茶葉專賣店、專賣櫃和專銷區,提高茶葉市場行銷水平。引導和鼓勵茶葉企業、茶農成立茶葉協會、茶葉專業合作社,提高茶葉生產、銷售的組織化程度。發揮茶文化在推動安徽茶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區域布局。重點布局於黃山、宣城、池州、安慶、六安茶葉帶上,主要生產綠茶、紅茶與各種功能保健茶。在黃山市發展黃山毛峰加工集群、太平猴魁茶加工集群、祁門紅茶精深加工產業集群、眉茶出口加工產業集群,重點培育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門紅茶、屯溪綠茶品牌。在六安市的金安區、裕安區、霍山縣、金寨縣發展茶葉生產加工產業集群,重點培育六安瓜片品牌。在石台縣發展茶葉加工產業集群。在宣城市宣州區敬亭山、郎溪十字鋪重點發展綠茶,重點培育出口茶葉產業集群。在涇縣、寧國、績溪、岳西、潛山等縣(市)重點發展高山有機茶生產。
(十一)林特產品產業化。
到2015年,實現加工產值1500億元。培育年產值超200億元的產業集群6個,培育年產值超10億元骨幹龍頭企業20家,年產值超5億元的重點龍頭企業50家,年產值超億元省級龍頭企業200家;培育年銷售收入超20億元的龍頭企業5家,超10億元的20家,超5億元的50家。
1.林產業。到2015年,實現林產品加工產值1200億元,各種人造板生產及其產品加工能力達到1000萬立方米;木漿年生產能力達到30萬噸。培育年產值超200億元的產業集群6個,年產值超50億元的縣(市、區)10個,年產值超10億元的骨幹龍頭企業20家。
——發展重點。依託資源優勢,沿江、江淮地區重點發展中(高)密度纖維板、刨花板和木漿造紙。皖南山區及皖西大別山區重點發展非木質林產品加工以及不同密度纖維板、拼接板和竹類複合板材、柳編生產,利用林中的食用菌、蕨類、野山筍、茯苓、石斛、西洋參等非木質林產品,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森林蔬菜、森林食品、森林藥品和保健品。沿淮及淮北平原區重點發展楊樹膠合板、刨花板、中(高)密度纖維板和拼接板生產。“十二五”期間規劃在沿江和皖北地區各新建一批年生產能力超20萬立方米的中高密度人造板大型企業。加強林產化工研發,重點開展高性能活性炭、竹炭、竹質活性炭生產工藝,利用松節油深度加工高附加值精細化工產品如無害生物農藥、松香樹脂塗料、造紙膠料等。
——區域布局。皖北平原區(包括淮北、亳州、宿州、阜陽、蚌埠、淮南六市):加快楊樹和經濟林基地質量提升,提高森林經營水平,抓好林下經濟開發,重點發展以楊樹為主的林板、林紙一體化工業,同時以蘋果、梨、石榴、香椿、杞柳等“名特優”經果林基地以及精深加工為重點,發揮區域優勢,在特色經濟林、森林旅遊和野生動物繁育和利用方面實行突破,形成我省林產品的重要供應基地和森林生態旅遊基地。
沿江城市帶承接轉移產業示範區(包括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池州、巢湖、滁州、宣城9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區和舒城縣):加快各類工業原料林、竹林和油茶等高效經濟林基地、苗木花卉基地建設,大力發展木竹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產品,重點支持木竹資源綜合利用,鞏固和擴大現有林產工業企業規模,豐富產品結構,促進林林紙、林板一體化進程;加速特色經濟林、木本藥材、木本油料、木本糧食及生物質能源基地及其系列深加工體系的建設,加快林下種植養殖業和野生動物馴養繁殖業等產業發展,打造皖中及沿江優質苗木花卉產業群、沿江林產工業及木竹深加工產業群、特色森林食品產業群、皖西南林紙一體化產業群、皖西和皖南森林旅遊產業群。
黃山和六安大別山區(包括黃山市全部以及六安市金寨、霍山和裕安區):積極合理地利用比較豐富的山區林地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加快速生豐產林基地、竹林和和油茶等“名特優新”高效經濟林基地建設,積極開展木竹資源和經濟林產品的深加工,積極發展中密度纖維板、竹材膠合板、竹地板、強化地板、竹木複合集成板、竹炭、竹藤、竹工藝品等木竹加工業,努力建立和推進以木材綜合利用、林化產品及經濟林產品精深加工為重點的產業集群,提高森林資源的附加值,加快林下種植養殖業和野生動物馴養繁殖業等產業發展,積極開發森林藥材和森林食品等,深度開發森林休憩養生產業。
2.油茶產業。到2015年,全省油茶產業年產值120億元,年產茶油12萬噸。培育年銷售收入超10億元的龍頭企業1家,超億元的龍頭企業3家。建設一批油茶采穗圃和良種苗木生產基地,油茶林面積發展到200萬畝。
——發展重點。著力新建和改建油茶基地,按照合理布局、突出重點、均衡發展的原則,建設油茶良種選育及繁育基地。重點培育油茶加工龍頭企業,鼓勵和支持油茶加工企業到油茶主產區建設基地,形成“企業+基地(大戶)+農戶”的經營模式和利益聯結機制。以省級油茶推廣技術服務中心為龍頭,組建省市縣三級油茶推廣技術服務隊,為油茶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和服務。加強油茶種質資源庫和病蟲害防治體系建設。實施品牌戰略,加強油茶產品質量控制體系和市場流通體系建設,提高我省油茶產品檔次和市場占有率。
——區域布局。區域布局:在最適宜栽培油茶的黃山市黃山、徽州、黟縣、歙縣、祁門和休寧,宣城市的郎溪、績溪、涇縣、旌德、廣德、宣州和寧國,安慶市的樅陽、宿松、岳西、桐城、懷寧、潛山和太湖等20個縣(市、區),優先發展油茶基地和加工產業集群;在較適宜栽培的池州市貴池、石台、青陽和東至,六安市的金安、裕安、金寨、舒城和霍山,巢湖市的居巢、廬江和含山,蕪湖市的蕪湖、南陵和繁昌等15個縣(區),重點發展油茶基地和培育龍頭企業。
(十二)其他產業。
到2015年,菸草、皮革、酒和飲料以及造紙產業等實現加工產值750億元。
三、抓好關鍵環節
(一)抓好農業產業化示範區建設。通過建設農業產業化示範區,重點培育農產品加工骨幹龍頭企業,促進龍頭企業技術創新、人才集聚,實現資源共享,推進龍頭企業轉型升級。圍繞骨幹龍頭企業發展產業集群,推進優勢產業和優勢企業向優勢區域聚集,重點培育和發展一批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大幅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和農業整體效益。以縣域產業園區為依託,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園區,強化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配套服務,重點加快物流產業和服務外包產業發展,促進資金流、物資流、信息流的聚集,帶動倉儲、運輸、服務等三產的發展,擴大農民就業,推進城鎮化、工業化發展。制定省級農業產業化示範區認定和考核標準,每年認定一批省級農業產業化示範區。
(二)大力承接農產品加工業轉移。充分利用中央和省關於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的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牢牢把握省級、市級承接產業轉移集中區建設和各縣省級經濟開發區擴容的契機,承接農產品加工業轉移。積極參與泛長三角產業分工合作,充分利用“三大農展”平台,擴大農業對外開放,突出抓好農業招商引資。加快發展總部經濟,通過引進重點龍頭企業和產業資本,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重點承接糧油、畜牧、果蔬、棉花、水產品和特色農產品加工等企業。
(三)加快農業產業化技術創新步伐。抓住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省的重大機遇,結合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建設,加快農業產業化技術創新步伐。突出培育科技型龍頭企業,引領農業產業化技術進步。積極支持龍頭企業建立研發中心,加快技術改造和新品種、新技術研發,鼓勵和支持龍頭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合作,建立產學研科技創新戰略聯盟。重點支持農產品加工業技術套用和重點農產品加工製造關鍵性技術裝備的套用,著力提升農產品加工製造裝備技術水平。套用信息技術對農產品加工企業生產製造系統進行重組和更新換代,最佳化生產操作流程,加快工藝流程升級。重視研發適宜加工或深加工的農產品品種,加快產品升級和品種創新,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四、強化保障措施
(一)加大財政支持力度。一是增加財政扶持資金。省財政隨財力增長繼續加大對農業產業化的資金投入,重點對龍頭企業進行貼息扶持。二是加大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投入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三是在統籌規劃的基礎上,積極推進跨部門涉農資金整合,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在爭取中央財政支持的同時,統籌安排有關重點支農項目布局。把支持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與農業科技推廣示範、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農業綜合開發、現代農業生產發展相結合,建立統籌安排支農項目資金的工作協調機制。四是省財政安排三大農展專項資金,支持龍頭企業拓展市場,促進農產品生產與銷售有機銜接。
(二)強化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相關政策。一是爭取中央投資政策。把農業產業化重大項目列入“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產業發展指導目錄”,爭取國家在規劃編制、產業布局、審批核准及投資安排、資金補助、貸款貼息等方面支持。二是農業產業化轉型升級重大項目優先列入省“861”行動計畫。三是加大稅收扶持力度。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出台的一系列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稅收政策。依法運用減、免、緩稅手段,緩解企業資金困難。對重點龍頭企業確定專門聯絡人員,開通“一對一”稅企聯繫直通車,做到特事特辦、隨到隨辦。深入開展稅收政策調研,根據不同產業、企業特點,幫助企業用足、用好、用活稅收政策。四是加大用地支持力度。優先安排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重大項目用地,農村土地整治中節約的建設用地指標可依法依規優先用於龍頭企業發展。龍頭企業將建設用地、未利用地開發復墾整理成園地,經認定達到耕地質量標準的,可視同補充耕地。在農業生產結構調整過程中由耕地改為其他農用地,經國土和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共同認定土壤耕作層未被破壞或者輕度破壞易於恢復的耕地,在保證按要求予以恢復成耕地的前提下,允許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占用耕地建造溫室大棚和臨時性畜牧場、飼養場及塘底未經固化的簡易水產養殖場,發展高效農業。
(三)努力拓寬融資渠道。一是加大信用擔保支持力度。探索建立農業產業化融資擔保機制,加強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省財政通過專項轉移支付方式,支持各市縣建立中小企業擔保基金,用於增加擔保機構的國有資本和降低擔保費率,引導和鼓勵現有擔保機構積極開展涉農擔保服務。鼓勵龍頭企業參與農村信用擔保體系建設。二是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增加金融服務農業產業化的機構網點,引導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合作制銀行擴大機構網點覆蓋面,加快農村銀行、村鎮銀行等地方金融機構組建步伐。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在縣域的新增存款主要用於當地發放貸款,根據龍頭企業的經營特點,完善信用評級和授信制度,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鼓勵金融機構大力發展訂單、保單、倉單等質押貸款,推廣林權、商標權、智慧財產權、股權等抵(質)押貸款,開展出口退稅憑證質押貸款試點。三是創新融資方式。支持龍頭企業首發上市、上市後再融資或債券融資。確定一批重點農業上市後備企業,扶持與幫助企業實現改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鼓勵支持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進入期貨市場開展套期保值業務,利用期貨交易機制規避農產品市場風險。推動期貨業經營機構在信息諮詢、保值方案、交割服務等方面為涉農企業提供專業的特色服務。積極引導和支持龍頭企業採取聯貸聯保等方式,建立聯保基金,增加銀行信貸。積極舉辦銀企對接會和網上金融超市等活動,開展多形式、多層面的銀企對接,建立融資協商長效機制。
(四)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以十大主導產業為基礎,以行業排頭兵企業為依託,瞄準國內同行業領先企業和知名品牌,集中整合、培育、扶持、推介一批“皖”字號農產品品牌,每個主導產業培育1—2個全國知名品牌。提升安徽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引導龍頭企業增強名牌意識,有計畫地選定一批龍頭企業爭創中國知名品牌,指導龍頭企業爭創馳名商標和著名商標。加大對農產品商標和地理商標運用、管理與保護工作的指導力度,推行“龍頭企業+商標(地理標誌)+農戶”的經營模式,建立運用農產品商標和地理商標促進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加快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建立較為完善的農產品市場體系,構築安徽名特優交易平台。依託安徽農網、安徽農業信息網、安徽農業產業化網和各類信息平台,支持農產品信息網路建設,積極開展網上貿易。
(五)提高龍頭企業原料保障水平。圍繞龍頭企業的需求,加強農產品加工原料基地(含專用原料)建設。按照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的要求,依託優勢農產品產業帶,結合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突出支持皖北地區發展,支持農產品加工企業在優勢農產品集中區興建生產基地。以實施我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條例為契機,突出抓源頭、抓標準、抓監管,進一步完善質量安全追溯和應急處理機制,支持創建農業標準化示範基地。加大農產品加工企業國際標準采標力度,加快建立HACCP食品安全管理模式,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和檢驗檢測體系,全面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
(六)完善農業產業化人才隊伍培訓機制。完善產學結合培訓模式,鼓勵和支持龍頭企業與院校聯合開展培訓,為龍頭企業培養和輸送緊缺的高級管理、技術、行銷等人才。以健全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和教育體系為重點,提高農民工在龍頭企業的就業能力。強化龍頭企業培訓責任,將農民工培訓納入企業職工教育培訓計畫,企業按照職工工資總額的2.5%足額使用職工教育經費。積極探索培訓資金直補用人單位的辦法,完善龍頭企業與院校開展培訓的政府激勵機制,落實龍頭企業各類培訓資金,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各行業主管部門要對本行業依託龍頭企業和院校開展的龍頭企業所需人才、農民工培訓進行協調和指導,根據行業特點和龍頭企業人才、用工需求,充分發揮行業優勢,最佳化資源配置,組織實施行業培訓項目。
(七)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體制機制創新。按照“加快培育一批、積極改造一批、迅速規範一批、努力提升一批”的工作思路,多主體培育以農戶為基礎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注重把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初級加工水平,作為“十二五”期間我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重點內容,全力加以推進。重點抓好省級示範性農民專業合作示範社,使具備農產品初級加工水平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比例達到50%以上。引導龍頭企業與合作社、農戶在平等互利基礎上結成利益共同體,支持龍頭企業通過建立風險基金、保護價收購和吸收基地農戶以土地經營權、產品、勞力、資金參股等形式,將加工、銷售等環節的利潤適當反哺農民,提高農民收益,實現農企“雙贏”。指導農產品行業協會發展,充分發揮其服務、自律、代表和協調的職能作用,提高企業和農戶生產經營的組織化程度,增強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切實維護龍頭企業和農民的利益。
(八)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各地、各部門要把思想統一到中央關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決策上來,充分認識到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業產業化轉型升級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要按照“一個產業、一個牽頭部門、一個規劃、一套辦法”的方式,進一步完善工作協調推進機制。健全牽頭部門與行業排頭兵龍頭企業的對口聯繫制度,協調解決龍頭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完善部門定期會商制度,加強部門協作,增強工作推動的合力。省農業產業化工作指導委員會辦公室要進一步加強綜合協調,組織有關部門做好規劃實施的督促檢查和跟蹤分析,建立動態的監測和統計制度,定期開展規劃實施情況評估,確保規劃目標和措施得到有效落實。各產業牽頭部門要按照規劃的總體要求,制定具體產業的發展規劃。農業、財政、發展改革、稅務、工商、國土資源、電力、金融等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強協作,搞好服務,形成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