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實施商標戰略促進經濟發展的意見
皖政〔2010〕79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商標戰略作為智慧財產權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促進自主創新、發展自主品牌、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具有重要意義。為深入貫徹落實
國務院頒布的《
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綱要》,充分發揮商標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省政府決定在全省實施商標戰略。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
鄧小平理論和“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
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推動商標戰略與經濟工作深度融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積極營造有利於商標培育發展的法制環境、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加快形成“企業主體、市場導向、政府推動、社會支持”的商標發展機制,切實提高商標註冊、運用、保護、管理的意識和能力,為加快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和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省建設、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發展目標
到2015年,在全省建立較為完善的商標培育、發展、註冊、使用和保護的工作機制,市場主體商標意識和運用商標的能力顯著增強,企業創新成果和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內國際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商標品牌,商標戰略對經濟發展、文化繁榮和社會建設的促進作用充分顯現。全省註冊商標新增6萬件,總數突破11萬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新增30件,總數達50件;全省馳名商標新增70件,總數達110件;全省著名商標新增1200件,總數達2200件以上;國際註冊商標數量與我省的對外貿易地位相適應,擁有自主商標的出口產品和服務占對外貿易份額大幅提升。
三、主要任務
(一)加強優勢產業商標品牌建設。
著力加強我省優勢產業商標品牌建設,加快形成商標品牌集群,提升整體市場競爭能力。
裝備製造業。以汽車及零部件、工程機械、環保裝備、數控工具機、船舶製造、軌道交通關鍵部件、水泥生產裝備等為重點,支持裝備製造業企業實施商標戰略。
原材料產業。重點支持煤化工產業、銅及銅材深加工產業、石化產業、水泥熟料產業實施商標戰略,形成以原材料深加工為核心、在國內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商標品牌集群。
輕紡產業。以家用電器、電子電器產業、紡織服裝產業、羽絨製品等為重點,以各類工業園區和開發區為依託,鼓勵相關企業建立商標品牌戰略聯盟,聯合開展商標品牌建設。
高新技術產業。以電子信息、節能環保、新材料、生物、公共安全、新能源汽車等增長潛力較大的高新技術產業為重點,支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鼓勵企業建立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研發機構,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進科技成果和專利技術轉化,提升品牌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
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金融服務、服務外包、文化、旅遊、創意等現代服務業商標,對100家服務業領軍企業實施商標戰略重點跟蹤指導,引導企業推行連鎖化、品牌化經營,創新服務產品,促進規模經營,提高競爭能力。
現代農業。深入開展“商標富農”工作,加強對農民、農村經濟組織和涉農企業的商標法律宣傳,積極引導農林產品商標、農林業服務商標以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集體商標的註冊,提高農林產品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力。建立嚴格的地理標誌產品質量標準和授權使用制度,加強對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使用情況的檢查,維護地理標誌產品市場信譽。以名優茶、糧食、乳製品和肉類加工、蔬菜和畜牧水產、果品和苗木花卉等產業為重點,扶持規模大、帶動力強的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實施商標戰略,充分發揮商標在農林業現代化、產業化、規模化中的作用。
(二)大力建設專業商標品牌基地。
大力推進區域性品牌建設,以產業特色明顯、集中程度較高的縣(市、區)、鄉(鎮)為主體,以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和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為重點,建設專業商標品牌基地。規範專業商標品牌基地認定和管理工作制度,鼓勵行業協會、商會和龍頭企業共同協作,推廣使用專業商標品牌基地標識,發展集體商標,進一步提高商標品牌資源集聚度,放大品牌集群效應,凸顯區域品牌,打造產業系列品牌。
(三)加快商標品牌國際化建設步伐。
以馬德里商標國際註冊體系為重點,推動企業積極進行商標國際註冊。支持我省大型骨幹企業的品牌國際化建設,加快其商品和服務向海外市場拓展。引導和鼓勵企業在國際貿易中使用自主商標品牌,逐步提高自主商標商品和服務出口比例。建立商標海外註冊和維權機制,暢通海外維權投訴和救助渠道,指導、幫助企業積極應對海外商標糾紛。
(四)加強商標權利保護。
1. 加大商標行政執法力度。以保護註冊商標專用權為核心,以馳名商標、著名商標為重點,將商標保護專項整治和日常監管相結合,集中打擊嚴重侵權、群體性侵權以及大規模假冒等商標侵權行為。加強對商標代理組織和代理人的行政監督管理,建立商標代理組織和代理人信用記錄、信用等級評價、失信懲戒等監管制度。落實商標印製管理責任制,規範商標印製行為。制定會展商標保護機制,切實做好國內外大型會展期間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探索在網路等新興市場中建立有效的商標維權保護制度。
2. 加強商標案件執法協作。建立工商部門與科技、經濟和信息化、文化、廣電、海關、質監等行政執法機關的聯繫協調機制,完善智慧財產權情況交流和案件通報制度,形成統一協調的商標行政保護體制。加強商標主管部門與公安機關、司法機關之間的協作,嚴格執行對涉嫌商標犯罪案件移送司法機關程式,規範案件移送工作制度,有效打擊和遏制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犯罪行為。充分利用“華東六省一市”、“中部六省”等區域商標合作組織和平台,促進區域聯合執法,開展跨區域商標維權打假行動,為自主品牌開拓市場提供有力支持。指導企業依法規範使用商標,提升企業商標自律意識,有效減少商標權利人之間權利糾紛和訴訟,依法保護利用商標合法經營行為。
(五)加強商標無形資產管理。
引導企業改制改組和組建企業集團中,將商標無形資產的運作和企業有形資產的重組結合起來,實現優勢互補。將國有企業的商標納入國有資產管理範圍,防止企業在經營、轉讓過程中商標資產的流失。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省政府成立實施商標戰略工作領導小組,統籌研究制定商標戰略實施工作,指導、督促、檢查有關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協調解決商標戰略實施過程中的重大問題,考核商標戰略實施情況。各成員單位要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合力推進商標戰略。各市政府也要成立相應組織,制定工作規劃,明確任務,落實責任,確保商標戰略的實施。
(二)加大支持力度。
1. 對國家工商總局新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省政府一次性給予50萬元獎勵;對新認定的省級專業商標品牌基地管理組織實施獎勵,所需經費在省級年度預算安排中統籌考慮;對中小企業進行商標馬德里國際註冊的,列入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支持範圍,給予註冊費用補貼;在省級年度預算安排中,適當增加商標戰略宣傳培訓、專業指導、重大商標案件和專項執法行動等有關經費。
2. 各市、縣政府要對商標培育和管理工作給予支持,進一步制定獎勵和扶持政策。對新認定的馳名商標、著名商標企業,新註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的企業法人、團體、協會等組織,以及專業商標品牌基地管理組織予以適當獎勵;對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產品行業協會的農產品商標註冊費用給予適當補貼。
3. 對獲得馳名商標、著名商標的商品和服務,符合政府採購規定的,予以優先採購;以馳名商標作為企業字號的,冠“安徽”行政區劃不受註冊資本、行業、組織形式的限制;馳名商標企業免於年檢;馳名商標、著名商標企業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發生的各種費用,按照國家有關政策規定計入管理費用。
4. 加快商標評估機構、商標交易市場和商標信息交流平台建設,支持企業採取商標權投資入股、質押融資、轉讓、許可等方式開展經營活動,將商標專用權質押貸款工作納入省政府考核金融機構的指標體系,促進商標價值的轉化、利用和提升。鼓勵和引導各類金融機構、風險投資、創業投資基金及社會資金,加大商標資源開發利用力度。
5. 對馳名商標、著名商標企業在有關資源要素保障方面予以優先扶持,在技術改造和引進、科研立項、項目審批、財政貼息等方面給予傾斜。優先幫助馳名商標、著名商標企業申請國家各類政策性基金。
(三)組織專業培訓。
加快建立健全政府推動、部門主導、企業參與和社會支持的培訓機制,切實提高商標戰略實施主體的商標業務素質;加大商標專業知識和商標實施戰略人才培訓力度,省工商局、省商務廳和省國資委,每年對國有企業、外貿企業和其他各類企業相關人員進行系統培訓,加快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各級黨校、行政學院要把商標法律法規納入培訓內容,切實提升各級領導幹部的商標品牌意識和專業知識;商標行業組織和各類企業要加強商標專業知識和人才培訓工作。
(四)加強宣傳普及。
制定實施宣傳方案,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各種媒體,通過開闢專欄、刊登公益廣告、知識競賽、經驗交流等多種形式,切實加大商標知識的宣傳普及。對馳名商標、著名商標和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的宣傳推介,省內媒體在費用上應給予優惠。加大商標普法教育力度,在中國小開展樹立商標意識的宣傳活動,支持高等院校有關專業開設商標課程,開展商標戰略研究。發揮輿論和社會監督作用,加大對商標侵權假冒行為的曝光力度,大力弘揚以誠實守信為榮、假冒欺詐為恥的商業道德觀念,營造實施商標戰略的濃厚社會氛圍。
附:安徽省實施商標戰略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一○年十月十日
附屬檔案
安徽省實施商標戰略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 長:唐承沛 省政府副省長
副組長:宓建毅 省政府副秘書長
金啟建 省工商局局長
成 員:郎 濤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劉榮華 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蔡宜驊 省科技廳副廳長
王有軍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副主任
黃 然 省財政廳副廳長
陳運才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副廳長
許 偉 省農委副主任
張光建 省商務廳副廳長
肖桂蘭 省文化廳巡視員
沈天鷹 省國資委副主任
黃家華 省工商局副局長
汪 韌 省質監局副局長
陳亞萍 省旅遊局紀檢組長
陳愛軍 省法制辦副主任
張衛民 省政府金融辦副主任
耿學梅 省工商聯副主席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工商局,黃家華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