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化讀本

安徽文化讀本

《安徽文化讀本》是由安徽省政協鼎新策劃、著名學者領銜編纂、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2024年1月15日下午,《安徽文化讀本》新書首發式暨編纂工作總結會在安徽省政協禮堂舉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徽文化讀本 
  • 作者:14位知名學者
  • 題材:安徽文化 
  • 語言:中文 
  • 出版時間:2024年1月15日
  •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 出版地:合肥 
  • ISBN:9787574801073(精裝為:9787574801899)
  • 類別:文化 
  • 定價:78 元(精裝為98)
內容簡介,出版背景,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安徽文化讀本》對安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標識、重要人物和歷史事件等進行梳理,作出精當提煉和簡明描述,以展現安徽悠久的歷史文明及其時代價值,彰顯安徽文化對中華文明發展的卓越貢獻,呈現江淮兒女數千年來自強不息、勇於創新、開放包容、砥礪前行的睿智和風采。本書邀集不同領域的14位知名學者參與創作,從學術、資政、革命、文學、戲劇、音樂舞蹈、書畫篆刻、建築、傳統工藝、考古、科技、商業、醫藥、飲食、宗教民俗15個方面展開,以妙筆描繪安徽文化地圖,讓讀者領略安徽文化盛景,採擷安徽文化精華,感受安徽文化魅力。

出版背景

《安徽文化讀本》的策劃緣起:為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文化思想,在2022年開展安徽文化專題研究的基礎上,唐良智主席提出要發揮政協特色優勢,編纂一本精品圖書,宣傳安徽文化的豐富內涵,提煉安徽文化的顯著標識,講好安徽文化故事。丁伯明指出,安徽省政協在《安徽文化讀本》編纂出版的過程中,堅持高位推動、抓好科學調度、依靠專業力量,最終促成《安徽文化讀本》的出版問世。下一步,安徽省政協將配合做好《安徽文化讀本》的宣傳發行工作,做好出版成果的轉化套用,推動《安徽文化讀本》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宣傳好安徽文化故事,讓安徽文化潮起來、熱起來、活起來。

圖書目錄

001 引 言
007 學 術
008 皋陶創製原始法律
012 老子創立道家學派
016 莊子與天地精神相往來
020 劉安編著絕代奇書《淮南子》
024 朱熹集宋代理學之大成
027 方以智“集千古之智”
030 戴震開皖派經學風氣之先
033 胡適發起白話文運動
038 陶行知推行平民教育
042 朱光潛沁人心扉的美學研究
045 資 政
046 管仲: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049 孫叔敖:春秋名相,治水專家
052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055 包拯:讓清官成為一種文化
058 朱元璋:草根皇帝的皇權政治
060 張氏父子:今人猶說六尺巷
063 李鴻章:中國近代化第一人
066 劉銘傳:台灣首任巡撫
069 孫家鼐:首開京師大學堂
072 段祺瑞:三造共和的“六不”總理
075 革 命
076 陳獨秀:從倡導新文化運動到創建中國共產黨
081 王步文:中共安徽省委首任書記
084 王稼祥:中共早期卓越領導人
088 開闢大別山革命根據地
092 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
096 江淮兒女對解放戰爭的貢獻
099 從治理淮河到淠史杭工程
102 小崗村:拉開農村改革的序幕
105 文 學
106 輝映古今的“南音”及楚辭
109 中國第一敘事長詩《孔雀東南飛》
112 “三曹”開創建安文學新風
116 張籍、杜荀鶴:唐代皖籍詩人的代表
120 宋詩先驅梅堯臣
124 張孝祥慷慨賦新詞
127 桐城派稱雄清朝文壇
132 吳敬梓和他的《儒林外史》
137 現代通俗文學大師張恨水
141 戲 劇
142 “優孟衣冠”:中國戲劇表演的雛形
144 元雜劇中的安徽貢獻
146 天下“時調”青陽腔
149 鄭之珍的《勸善戲文》
152 談曲論戲的朱權與潘之恆
156 徽班:流動的戲曲播種機
160 地方戲的興起
163 一枝獨秀黃梅戲
167 音樂舞蹈
168 上古民謠和樂舞
171 儺舞:驅邪禳災,納吉祈福
175 魏晉的琴聲和笛聲
179 白紵舞:從民間到宮廷
183 色彩斑斕的龍舞
187 鳳陽歌和鳳陽花鼓
191 好一個花鼓燈
195 書畫篆刻
196 雙墩陶文:七千年前的刻畫符號
199 楚金文:銘于吉金的浪漫
202 漢墓中的書畫世界
206 唐代“篆聖”李陽冰
209 龍眠居士李公麟
212 何震與徽派篆刻
215 漸江:新安畫派的開派領袖
218 鄧石如:清代第一書家
221 黃賓虹:山水畫的一代宗師
225 建 築
226 中國原始聚落第一村:尉遲寺遺址
229 運兵道和觀稼台:魏晉軍事建築
232 漫山深處佛國城:九華山佛教建築群
236 唐詩與江淮建築
240 時空交匯中的江淮宋塔
244 徽州人物與建築
247 明中都皇故城與皇陵
249 一蓑煙雨夢徽州:徽派建築
254 淮上“莊台”
257 傳統工藝
258 宣紙:紙壽千年有奧秘
262 歙硯:硯國明珠甲天下
265 宣筆:千萬毛中揀一毫
268 徽墨:信有人間翰墨香
271 徽州漆器:“宋嵌”的流年溢彩
274 徽州三雕:精雕細刻里的歲月
279 萬安羅盤:經天緯地,包羅萬象
282 蕪湖鐵畫:鐵為肌骨畫為魂
286 徽派盆景:深山裡的景中景
288 界首彩陶:大俗大雅三彩陶
291 考 古
292 繁昌有個人字洞
296 淮河文明的曙光:雙墩和禹會村
301 凌家灘的繁華與精美
305 台家寺的青銅世界
309 六安王墓:漢代六安也是國
313 大運河安徽段的前世今生
317 埠里地下有遺存
321 濉溪長豐街遺址:獵獵酒旗風
325 科 技
326 中國銅都:爐火照天地
330 在古代仰望星空
334 中國珠算之父程大位
337 宣城有個梅文鼎
341 千里共同途:楊振寧和鄧稼先
345 將“量子糾纏”進行到底
349 “科學島”上的國之重器
355 商 業
356 江淮第一古商都:亳州
358 渦河東西和漕運南北
362 經濟重心的轉移:從淮北到江南
365 徽商:縱橫商界數百年
372 老字號里的老故事
377 四城記:合肥、安慶、蕪湖、蚌埠
385 醫 藥
386 華佗的發明和創造
389 亳州藥都繁華千年
393 張杲:新安醫學第一人
396 汪機:既是名醫家,也是出版家
399 徐春甫:編古今醫書,開醫會先河
402 《野菜博錄》和《本草蒙筌》
405 江氏父子與《名醫類案》
408 鄭氏喉科與《重樓玉鑰》
411 飲 食
412 祁紅屯綠,名揚世界
416 皖西茶:瓜片、黃芽與翠蘭
420 對酒當歌,水果飄香
424 徽菜:中國八大菜系之一
427 從南到北,特色美味
431 八公山豆腐及豆製品
433 養生珍品:石斛與葛根
437 宗教民俗
438 中國禪宗的發源
441 點亮臨濟禪的燈盞
444 靈山開九華
447 高峰聳立的居士佛教
450 追求太平與長生的道教
452 齊雲山:江南第一道教名山
455 歡天喜地:年味與婚俗
459 形形色色的節會
462 後 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