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審琦

安審琦(897年-959年2月17日),字國瑞,沙陀族。五代後唐後周名將。後唐振武軍節度使安金全之子。

安審琦出身世代邊將之家,生性驍果,自幼便以良家子侍奉後唐莊宗李存勖,曾參與攻討兩川之戰。後唐末帝時隨太原副招討使楊光遠投降契丹後晉建立後,歷任天平節度使、晉昌節度使、河中節度使、泰寧節度使、忠武節度使等職,領兵抗擊契丹入侵,於榆林店力救被圍的大將皇甫遇慕容彥超後漢時期,出任山南東道節度使,又擊敗入侵的南平水軍。鎮襄州十餘年,威而有恩,為百姓所愛戴。累官至平盧節度使、守太師中書令,封陳王。

顯德六年(959年),安審琦為僕人所殺害,年六十三。獲贈尚書令、齊王,諡號“恭惠”。

基本介紹

  • 本名:安審琦
  • 字號:字國瑞
  • 所處時代:唐末五代
  • 民族族群沙陀族
  • 出生時間:897年
  • 去世時間:959年2月17日
  • 主要作品:《請射莊宅奏》
  • 主要成就:屢戰契丹,驅逐南平
  • 官職:平盧軍節度使、守太師兼中書令
  • 爵位:陳王→齊王(贈)
  • 追贈尚書令
  • 諡號:恭惠
人物生平,驍果善戰,開晉建勛,揚威榆林店,擊卻南平,國之元老,不幸遇弒,主要成就,個人作品,人物評價,軼事典故,親屬成員,史料記載,

人物生平

驍果善戰

安審琦為代北沙陀族的後裔。其祖父安山盛,唐末時曾任朔州牢城都校;父親安金全,在後唐明宗時官至安北都護、振武軍節度使。安審琦生性驍勇果敢,擅長騎射。幼時便以良家子身份侍奉後唐莊宗李存勖,任義直軍使,升任義直軍指揮使
天成元年(926年),後唐明宗李嗣源任命其子李從珂後唐末帝)為河中節度使。李從珂奏請安審琦任河中牙兵都校,不久後,入朝為歸化指揮使。
長興元年(930年)九月,李嗣源派兵入蜀攻討兩川叛軍,安審琦也參與此役,充任行營馬軍都指揮使。次年,後唐軍北歸,安審琦被改授為龍武右廂都校,領富州刺史。

開晉建勛

清泰三年(936年),安審琦改任捧聖指揮使,領順化軍節度使。同年出鎮邢州,為邢州節度使兼北面行營排軍陣使,隨太原四面都招討使張敬達圍攻叛亂的河東節度使石敬瑭。九月,契丹皇帝耶律德光起兵救援石敬瑭,張敬達兵敗,退保晉安寨(今山西省晉陽城南),拒不降敵。被圍數月後,後唐軍兵糧將盡,幾次突圍也都未獲成功,安審琦與副招討使楊光遠勸說張敬達向契丹投降,張敬達嚴詞拒絕。楊光遠向安審琦使眼色,要他殺害張敬達,安審琦不忍下手。閏十一月初九清晨,楊光遠趁擁護張敬達的大將高行周符彥卿尚未到達,在集會上襲殺張敬達,率領諸將向契丹投降,安審琦也隨其出降。
同年,石敬瑭稱帝,建立後晉,他即後晉高祖。安審琦被任命為檢校太傅、同平章事,充任天平軍節度使兼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後因母親去世而離職服喪天福二年(937年)六月,石敬瑭下詔起復安審琦任原職。
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遣使就地加授安審琦為檢校太尉。十月,朝廷升雍京(今陝西西安)為晉昌軍,以安審琦為晉昌軍節度使、行(代任京兆尹
天福七年(942年)三月,安審琦移鎮河中,任河中節度使。六月,移任泰寧軍節度使據《舊五代史·晉高祖紀》記載,安審琦在鎮泰寧軍前還曾任忠武軍節度使,無他書佐證,暫置於此)。同月,後晉出帝石重貴嗣位,加安審琦為檢校太師。後又再任河中節度使。
開運元年(944年)八月,石重貴因契丹南侵,分命十五位大將率軍抵禦,其中安審琦任北面行營馬軍左右廂都指揮使。閏十二月,契丹全軍入侵,包圍恆州,前鋒已至邢州,河北各州告急。石重貴命安審琦與天平軍節度使張從恩、鄴都留守馬全節率諸道兵屯駐邢州,武寧軍節度使趙在禮駐軍鄴都,以作防備。旋即奉詔引退,撤至相州。

揚威榆林店

開運二年(945年)正月,安審琦與張從恩、馬全節等行營軍數萬陳兵於相州以北的安陽河上。皇甫遇與濮州刺史慕容彥超領數千騎兵先行探視,在鄴縣漳水遭遇契丹騎兵數萬人,皇甫遇等且戰且卻。至榆林店時,契丹軍大部抵達,皇甫遇等布陣死戰,自早殺至傍晚,形勢危急。天色將晚,安陽諸將正疑惑皇甫遇部為何還未回營,安審琦醒悟道:“皇甫太師(皇甫遇)的訊息一無所獲,一定是被北虜(契丹)圍困了。”話未說完,果然有一位騎兵前來稟告皇甫遇等被圍的訊息。安陽行營諸將聞訊後,都不敢救援,唯獨安審琦調集騎兵,準備出援,安陽首將張從恩勸道:“此言不足信。一定要說是北虜大軍前來,那即使是傾盡我全軍之力,恐怕也不足以抵擋,將軍一人前往又有什麼用處!”安審琦答道:“成敗與否,都是天命,萬一不勝,理當共同承受兵敗後果。假若北虜不繼續南來,白白失去了皇甫太師,我等有什麼臉面去見天子(石重貴)!”於是率鐵騎北渡安陽河,契丹軍望見沙塵突起,即刻撤軍。皇甫遇等賴以生還,與諸將返回相州。此戰之後,軍中都嘆服道:“這三個人(指安審琦、皇甫遇、慕容彥超),都是猛將啊!”
二月,安審琦與永清軍節度使梁漢璋領兵北征。同月,被加拜為北面行營馬步軍都虞候。三月,安審琦同鎮寧軍節度使杜重威等領大軍趕赴定州,參與陽城之戰,大破契丹軍。四月,石重貴嘉賞安審琦抵禦契丹的戰功,加授他侍中之職,移領忠武軍節度使。
開運三年(946年)正月,安審琦調任泰寧軍節度使。十月,石重貴授安審琦為左右廂都指揮使,隨北面行營招討使杜重威等領軍北伐契丹。

擊卻南平

天福十二年(947年),契丹軍攻陷開封府,滅亡後晉。二月,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又在太原建立後漢政權,即後漢高祖,並於六月入主開封(今河南開封)。七月,劉知遠授安審琦為山南東道節度使中書令。同年,南平文獻王高從誨聽聞歸德軍節度使杜重威再度叛亂的訊息,趁機派水師數千襲擊襄州,為安審琦所敗。
乾祐元年(948年)三月,朝廷嘉賞前功,就地加安審琦為守(代任太保,其爵位由虢國公進封為齊國公。次年十月,又加官守太傅

國之元老

廣順元年(951年)正月,樞密使郭威建立後周,即後周太祖。安審琦旋即進封南陽王。
顯德元年(954年)正月,安審琦進封陳王。同年,後周世宗柴榮嗣位,再進安審琦為守太尉
顯德三年(956年),安審琦拜章請求入朝覲見,柴榮優詔允準,為示恩寵,特授他為守太師,增加食邑至一萬五百戶,實封食邑至二千三百戶。安審琦鎮守襄、沔地區近一紀一紀為十二年),“嚴而不殘,威而不暴”(嚴厲而不殘酷,威武而不兇橫),所以南方百姓甚為感懷他的恩德。
顯德五年(958年)五月,安審琦改鎮青州,任平盧軍節度使。在前往鎮所之前,先入朝覲見。柴榮因安審琦是“國之元老”,對他頗為禮遇。柴榮還親自前往其府邸,以表尊崇。

不幸遇弒

顯德六年正月七日(959年2月17日)夜間,安審琦在沉醉中被僕人安友進、安萬合殺害,享年六十三歲。世宗聞訊後大為震悼,為他輟朝三日,下詔追贈其為尚書令、齊王,諡號“恭惠”。

主要成就

安審琦出身沙陀大族,自少驍果擅射。後唐明宗時,參與攻討兩川之役。後唐末帝時,隨太原四面都招討使張敬達圍攻叛亂的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後因糧盡而降,改仕後晉後晉出帝開運元年(944年),奉命抵禦契丹南侵。次年,於榆林店力救被圍的大將皇甫遇等人。後參與陽城之戰,大破契丹。天福十二年(947年),南平水師數千襲擊襄州,為安審琦所敗。他鎮山南東道十年,治政有方,為百姓所感戴

個人作品

全唐文新編》收錄有安審琦文一篇:《請射莊宅奏》。

人物評價

范質:嚴明無翳,寬簡自居,善知奇正之謀,備熟孤虛之法,首赴風雲之會,昔同帶礪之盟,累殿藩垣,常堅夾輔連帥之重,倚若長城。(《親征契丹命將制》
薛居正:審琦有分閫之勞,乏御家之道,峰摧玉折,蓋不幸也。(舊五代史
王夫之:夫契丹豈真不可敵而以鴻毛試爐火哉?……安審琦救皇甫遇、慕容彥超於榆林店而自驚以潰;陽城之戰,符彥卿一呼以起,傾國之眾,潰如山崩,棄其奚車,乘駝亟走。當是時也,中國之勢亦張矣;述律有蹉跌何及之懼,氣亦熸矣。(讀通鑑論

軼事典故

安審琦的僕人安友進與安審琦的一位愛妾私通長達數年,小妾常常擔心此事泄露,讓自己性命不保,於是與安友進計畫謀殺安審琦,安友進面有難色。小妾威脅他說:“你如果不做,我就先告發你私通之事。”安友進迫不得已,這才同意。顯德六年(959年)正月七日夜間,安審琦醉臥在帳中,小妾於是把安審琦所枕佩劍交予安友進,安友進猶豫驚恐,遲遲不敢下手,只得召來同黨安萬合,才殺死了安審琦。事後,為了滅口,他們誘殺安審琦帳下的幾位妓人。不過數日,安友進等人的奸計被揭發,參與謀殺的人都被安審琦之子安守忠活剮。

親屬成員

輩分關係姓名簡介
家世
祖父
安山盛
唐末官至朔州牢城都校,後贈太傅
父親
後唐時官至安北都護、振武軍節度使,累贈太師
平輩
兄長
字明遠,後周時官至太子太師,封魯國公,卒贈侍中諡號“靜”。
——
妻子
曹氏
鉅鹿人,宋太祖開寶七年(974年)去世。
子輩
兒子
字信臣,北宋時官至知宋州,卒贈太尉
孫輩
孫子
安繼昌
北宋時曾任供備庫副使。
表格參考資料:

史料記載

舊五代史·卷一百二十三·(周書)列傳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