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吳青訓班》是西安阿酷納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備案的電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吳青訓班
- 編劇:張浩文
- 備案立項號 :影劇備字〔2022〕第690號
- 備案單位 :西安阿酷納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 備案地 :陝西省
劇情簡介
職員表
編劇 |
---|
張浩文 |
《安吳青訓班》是西安阿酷納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備案的電影。
編劇 |
---|
張浩文 |
安吳青訓班,亦稱“戰時青年短期訓練班”。抗日戰爭初期,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員會專門培養青年工作幹部的學校。1937年10月由西北青年救國會主辦。原址陝西三原斗口鎮,1938年1月遷雲陽北安吳堡。主任馮文彬。教育宗旨是:在最...
安吳青訓班 《安吳青訓班》是西安阿酷納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備案的電影。劇情簡介 梗概:講述時代背景下不同地域、不同出身、不同理想的四個年輕人趙默生、謝梅瑩、劉長安、何多多一路前行、奔赴陝西安吳參加青訓班,堅守報國初心,從盲目到自發走上革命征途的故事。職員表 ...
安吳青年訓練班紀念館位於陝西省涇陽縣安吳鎮安吳堡村,據2020年9月國家文物局信息顯示,現有藏品129件/套,教育活動42次,參觀人數260.9萬人次。歷史沿革 1938年4月,戰時青年短期訓練班改名為戰時青年訓練班。安吳青訓班自1937年10月創辦,至1940年4月遷至延安,在歷時兩年半的時間裡,共舉辦14期,培訓學員1....
《安吳青訓班班歌》是由胡喬木填詞,冼星海譜曲的歌曲。背景介紹 安吳青訓班是抗日戰爭初期,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員會(先是中央青年部)為了適應抗戰形勢的需要和廣大愛國青年抗日救國要求,由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出面,在國民黨統治區陝西涇陽縣安吳堡創辦的一所戰時青年幹部學校。這所學校實施抗戰教育,以多種組織形式...
青訓班時期,這裡一樓是青訓班主任、副主任居住、辦公之地,二樓是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辦公的場所。吳氏陵園 吳氏陵園是吳家的祖墳,位於安吳堡村東北角,占地面積約25畝,石牌坊及其他陪葬石刻是在吳周氏接受慈禧誥封后所立。園內古柏參天,濃蔭蔽日,葬有吳家東院的五輩人,分別是吳周氏的丈夫、公公、孫子、祖父...
我看到“安吳寡婦”住過的房子、觀戲的戲樓、賞月樓、迎香宮,還有她當年捐款修建的涇陽文廟等多處遺蹟,如今還都依稀可見;吳家宅院大門上,掛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牌子,老鄉告訴我們, “安吳寡婦”的養子秉承母親意願,1937年把全部宅院捐給共產黨做了抗日救國青年培訓班,就是當時名揚中外的“安吳青訓班...
中央團校創建於1948年9月,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32年12月在江西瑞金創辦的列寧團校,與魯迅青年學校、安吳青訓班、澤東青年幹部學校同根同源,具有紅色基因、悠久歷史和光榮傳統。1985年9月,在中央團校基礎上命名組建了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2年起由團中央和教育部共建。學校歷任校(院)長均由共青團中央書記處主要負責...
延安大學澤東幹部學院是延安大學附屬院校。辦學歷史 1937年10月,西北青年救國會在陝西三原縣斗口鎮創辦的“戰時青年短期訓練班”,其辦學目的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培訓革命青年開展抗日救亡運動必備的軍事政治知識。1938年1月,培訓班遷至陝西涇陽縣的安吳堡,青訓班因此得名,史稱“安吳青訓班”,名譽主任朱德,...
1940年1月,中央組織部部長陳雲提議在延安開辦青年幹部學校,將中央黨校青年班和安吳青年訓練班的學員轉來學習。中共中央決定將這所學校定名為“澤東青年幹部學校”。1940年5月3日下午4時,包括安吳青訓班在延安的校友、各機關代表以及全體師生等共千餘人,集合在中央大禮堂內,舉行了澤東青年幹部學校開學慶典。毛澤...
安吳戰時青年訓練班,是抗日戰爭初期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員會為適應抗戰需要和廣大愛國青年抗日救國要求,由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在國民黨統治區涇陽縣安吳堡創辦的一所戰時青年幹部學校。安吳青訓班1937年10月創辦,至1940年4月遷至延安,歷時兩年半時間,共舉辦14期,培訓學員1.2萬餘名,其中向革命聖地延安和抗大、陝...
蔣路中學是一所全日制初級中學,地處巍巍嵯峨山麓,東臨著名的安吳青訓班舊址。學校占地面積31334.90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8222平方米,操場面積9330平方米,綠化面積14916平方米,固定資產431.5萬元。現有18個教學班,700餘名學生,67名教職工。辦學歷史 建校以來,學校不斷發展壯大。近年來,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
安吳青訓班舊址 西安碑林博物館 甘肅 紅西路軍高台烈士陵園 宕昌縣哈達鋪紅軍長征革命紀念館 劉家峽水電廠 青海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 金銀灘原子城 中國青海柳灣彩陶博物館 寧夏 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館 大武口森林公園 新疆 哈密市紅軍西路軍進疆紀念園 伊犁將軍府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四師七十二團團史陳列館 全...
李綿(1912年5月20日—2007年1月18日),男,出生於陝西韓城;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入陝北公學學習,並在安吳青訓班任教。1944年在延安大學社會科學院研究室工作。2007年1月18日14時50分安然辭世,享年95歲。人物簡歷 李綿同志生於1912年5月20日,陝西韓城縣人。1930年中學畢業後在家鄉一所國小任教,同年...
1938年入陝西安吳青訓班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 任陝西安吳青訓班政治協理員, 教育幹事, 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分校隊政治指導員。1939年起任八路軍第一縱隊政治部教育科科長。1940年任八路軍南進支隊政治部宣教科科長。1941 年起任新四軍第三師九旅政治部宣教科科長。1945年任新四軍第四師...
擔任“安吳青訓班”副主任 谷羽成了他心中的“鳳凰”“毛澤東的雙手,撫育我們長大”第四章 來到毛澤東身邊 王若飛轉達了毛澤東的意見 為《解放日報》寫社論 整理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在延安整風的日子裡 讀書成了毛澤東和胡喬木的共同愛好 新起草《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第五章 “中共中央一支筆”...
1937年7月底天津淪陷,他和一些“民先”隊員赴陝北,進安吳青訓班學習,後轉延安陝北公學。結業後留任大隊長。1938年率70多名學員赴冀南抗日根據地,任軍區政治部民運科科長、區黨委武裝部宣教科科長。1942年3月,率參觀團去冀中抗日根據地。5月南返時在河北饒陽境內被日偽軍包圍。他鎮定掩護戰友突圍,不幸中彈...
此後,為了進一步充實自己,以利於更好地為黨工作,他又參加了安吳青訓班。學習結束後,他又協助朝邑縣工委在縣城內創辦了“七七書報社”做為抗日的宣傳陣地和黨的秘密聯絡點。他以國民革命軍第三集團軍第十二軍第二十師少校副官處長的公開身份,一面為報社籌集經費,一面與縣政府、縣黨部及當地駐軍交涉,使書...
抗戰時期,安吳青訓班、陝北公學、陝甘寧師範等學校遷入鹹陽境內。我市現有中國小校、幼稚園2258所,在校學生、幼兒81.9萬人,教職工6.9萬人。其中:普通高中50所,在校學生12.8萬人;職業高中33所,在校學生5萬人;初級中學247所,在校學生15.3萬人;國小1026所,在校學生30.7萬人;幼稚園893所,在園幼兒18萬人...
何辛,1919年11月9日出生在陝西省華縣,1930年至1936年在陝西省華縣堡子底村國小、國中讀書,1933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8年1月參加陝西省安吳青訓班學習,同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後到延安抗大晉察冀抗大二分校、中央晉察冀分局黨校學習。人物經歷 1939年9月到晉察冀分局任收發科科長兼支部書記,...
同年3月,進入中央速記訓練班學習。8月,擔任中央宣傳部速記員,成為速記班培養的第一批速記員。11月,擔任安吳青訓班主任教員、大隊長。1940年5月,任澤東青年幹部學校教務科科長。1941年9月,任延安民族學院教育科科長、班主任。1943年5月,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乾訓隊整風、審乾組組長等職。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
協助黨委書記、局長工作,負責系統組織人事工作;負責全縣文物保護工作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文物管理工作;負責全縣旅遊規劃、開發和保護工作,指導、推進全域旅遊,履行分管領域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的具體責任;分管文物科、旅遊科、聯繫指導縣博物館、文物執法大隊、安吳青訓班紀念館、唐貞陵文管所、唐崇陵文管...
張旭(1912—2001.7.7),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人,白族。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四川省圖書館黨組書記、館長,大理白族自治州副州長、州人大副主任,南詔史研究學會會長等職。2001年7月7日逝世,享年90歲。人物生平 張旭,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人,白族,1912年生。1938年到延安安吳青訓班...
2009年9月8日,涇陽縣安吳堡青訓班紀念館揭牌,紀念館所在地是曾經聲名遠播的吳家大院,安吳堡內城所在地。大事記 1936年 吳懷先將全部家產捐給國民政府,以做抗日之用 1937年 吳懷先借出安吳堡吳家大院(現安吳青訓班舊址)給中共中央青年部,辦起青年幹部學校 1951年 吳家遣散最後一個管家 1966年 吳家被抄家,...
原名馬耀煦。回族。話劇導演。江蘇南京人。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赴陝甘寧邊區,入安吳青訓班、延安青年幹校學習。1943年後,任延安青年藝術劇院演員、解放軍第一四五師宣傳科科長。建國後,任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導演處長、導演。1954年赴蘇聯莫斯科盧那察爾斯基戲劇學院導演系學習。回國後,歷任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導演、...
黨組織根據他的志願派他到“安吳青訓班”專門學習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在此期間他光榮參加中國共產黨。隨後,黨又保送他到陝北公學深造。1938年夏,他以優異成績畢業,被分配到延安魯迅藝術學院任教。毛澤東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傳達後,龔依群在此精神的鼓舞下,主動深入到工農兵民眾中去,連續創作出一...
適逢安吳青訓班職工大隊在西安招收有志抗戰?青年職工,他聽說“延安是工人出頭的地方”,便應招到青訓班。同年4、5月間隨職工大隊到延安,入橋兒溝工人學校學習;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翌年6月,被分配到陝甘寧邊區農具廠當翻砂工、翻砂股股長。他真心實意為抗日戰爭出力。在高溫爐旁作業,又無隔熱石棉衣防護,...
1938年至1944年延安時期,張建珍在安吳青訓班、西青救戰工團、澤東青幹校、西青救總劇團、青年藝術劇院等單位任學員和演員,參與演出三幕歌劇《農村曲》。張建珍離休後,一直致力於中國電影歷史資料檔案的收集整理工作,編導完成了電影歷史人物傳記片《阿英》和《人民藝術家陳波兒》,積極支持中央新影和中國電影資料館...
在此期間,組織了抗日救亡團體“夏藝學會”,自任會長,後到安吳青訓班學習。1938年2月,青訓班學習結業,范明被介紹到駐三原的國民革命軍第三十八軍第十七師(趙壽山部)教導隊(由共產黨主辦的幹部訓練班)任政治教員。3月,由李慕愚、李森(梁勵生)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6月,奉命到達抗日前線山西陽城洪河鎮與...
1937年,“七七”事變後毅然中斷學業,冒生命危險於9月回國。從國民黨南京“留日學生歸國訓練團”脫身,經八路軍武漢和西安辦事處介紹,入陝西三原戰時青年訓練班(即安吳青訓班)第一期學習,後留隊任軍事助教。1938年1月,受黨派遣籌辦河南郾城東北抗日先鋒隊游擊訓班,任軍事教員,後帶隊赴延安。3月,入延安抗日...